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8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去还。
  大明军队只要我成为他们的一份子,然后跟着他们一起,去做他们曾对我做过的事情,让我这样一个废物成为一个革命者,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再去帮助更多人。”


第1302章 他们并不独立
  明军教官们笑呵呵的讲起了自己从破产流浪快要饿死结果被明军拯救之后的故事,讲述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浑浑噩噩的废物成长为一个坚定的战士、革命者的历程。
  宋军大头兵们听得入迷,对这些故事很是向往,很感兴趣,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革命,不知道什么是解放和压迫。
  教官们就细心的给他们讲述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解放和压迫,为什么他们会破产,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以及为什么他们会沦落至此。
  他们原本都是有产的农户,或者是成立做工的手工业从业者,为什么会破产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天灾和运气不好的缘故吗?
  不是的,主要是人祸。
  是老爷们,是上等人们的压迫和剥削所致。
  在杭州城内花天酒地玩女人的各级军官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麾下的大头兵们正在接受革命理念的洗礼,并不知道这些明军教官并不仅仅只是来这里传授军事本领的。
  他们给士兵们讲翻身,讲革命,讲明国农民的待遇,讲明国军属的待遇,讲明军日常的待遇和军队规章制度,讲苏咏霖的理念,讲明国开创者们当年是怎么在山东闹革命的。
  他们在训练中铁面无私,十分严格,把宋军士兵们折腾的要死要活。
  而在私下里交流的时候却温和可亲,没有什么架子,什么都说,什么都谈论。
  宋军给明国教官们特殊的伙食待遇,可是明国教官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特殊伙食待遇拿过去和自己训练的宋军大头兵们一起分享,自己有肉和他们一起吃,有菜也和他们一起吃。
  大家一起蹲着吃饭,或者盘腿坐在地上吃饭,边吃边聊,有说有笑。
  宋军大头兵们也很快发生了变化。
  他们从一开始对明军教官的畏惧、戒备、担忧和反感逐渐改变,对明军教官充满了好感,对明军教官公私分明的办事方法感到信服。
  他们渐渐把明军教官看作自己的长官。
  而比起真正意义上的长官,他们更加愿意听从明军教官的指导和命令,心中毫无抗拒感,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对待明军教官,全然没有对待宋军军官的那种表面顺从内心又恨又怕的感觉,只是单纯的敬服、向往。
  这种感觉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很多大头兵们都非常明确的感受到了一种割裂的异样感。
  和明军教官相处的时候,虽然训练严格,但是教官从不动用私刑体罚士兵,他们有一套标准的惩罚规定,所有的惩罚公平公正公开,在所有人面前公开进行,绝不宽恕,也绝不越界。
  公务如此,私下里,教官们则显得和蔼可亲,所以大头兵们和教官相处的时候,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温情。
  然而当他们那脑满肠肥的长官从杭州城里面鬼混回来之后,则会带给他们极大的压迫感和恐惧感。
  长官回来之后,放松与温情消失了,只剩下恐怖的压迫感。
  要是长官醉醺醺的回来倒头就睡那还好一点,大家还不会很害怕。
  要是长官没有喝醉或者半醉半醒,却没有明显的生气,那也好一些,最多扯几句有的没的,不会对大家动手动脚。
  要是长官生着气回来,那就最完蛋。
  长官们绝对会任打任骂这些大头兵,把他们当成沙包宣泄心中的不满,打骂算是文明的了,拔刀就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各种折磨都能算得上是日常开胃小菜。
  所以和教官相处与和长官相处的感觉,在大头兵们的心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割裂感,大头兵们面对着长官的凶残和教官的宽柔并济,甚至不需要怎么选择,用脚投票就可以了。
  教官,好。
  长官,不好。
  简单的区分,很好理解。
  终于,一些不堪忍受折磨的大头兵受不了了,成群结队去找教官诉苦,将他们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告诉教官,请求明国教官帮帮他们,让他们脱离苦海。
  明国教官的职权差不多就是训练士兵,传授军队训练战法之类的,不涉及军队的日常管理。
  所以授课结束之后,明军教官就会返回明军军营,或者在单独的教官军营里居住,不干涉宋军军官的所作所为。
  所以一开始,教官们面对士兵们前来哭诉请求的事情也很是无奈,表达自己只能尽力相劝却不能实际上干涉宋军内部事务的无奈。
  对此,大头兵们感到十分的痛苦,他们甚至不止一次的向教官私下里表示他们非常希望成为明军,而不是继续作为宋军为长官卖命。
  如果他们没有见识过明军的待遇,没有经历过和明军教官的相处,他们或许还不会产生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他们或许会继续老老实实地做大头兵,做长官们的私人奴隶。
  但是当他们感受过明军内部的氛围、体会过明军的部分待遇之后,他们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种浑浑噩噩等死的状态之中了。
  那种感觉就和深陷泥沼之中、明知自己将要被泥沼吞没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是一样的。
  突然的死掉和明知自己要死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等死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宋军士兵们的感觉就是那种明知要死却无能为力只能等死的感觉。
  这让他们感到窒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大头兵对于长官粗暴、残忍的行为感到强烈不满,这种强烈的不满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的增长。
  适时的,明军教官们终于站了出来。
  面对宋军军官的倒行逆施和残暴不仁,他们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训练时公开站出来保护受到军官无故打骂的士兵。
  教官和军官之间的对决似乎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不过色厉内荏的宋军军官并不敢真的对明军教官做什么。
  尽管他们很不愿意失去面子,所以在士兵面前和明军教官针锋相对,然而当明军教官表示要向他们的上级提出强烈抗议的时候,这些军官无一例外的都软了下来,再也端不起强硬的架子。
  究其根本,他们并不独立。
  他们不独立的原因是江南国也并不独立。
  在国格上,他们是软弱的,是大明的属国。
  所以面对上国军官对他们提出的抗议,他们生怕引起外交事件,使得“友邦惊诧”,从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前途,于是只能忍气吞声,甩下一句狠话之后悻悻离开。
  当然,面子上他们还是过不去的,所以还是要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威,便会选择在教官们看不到的地方惩罚殴打那些附和教官的士兵。
  对付不了明国人,还对付不了你?
  然而这些事情很快就被明国教官注意到了,并且再次向他们提出严正抗议,还将受伤的士兵带到教官营地里治疗,公开庇护士兵。
  教官们严正警告他们,要是他们再这样做,就要向他们的上级提出严正抗议。
  毫无疑问,这是有意义的。


第1303章 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对于明军教官们的强硬态度,宋军军官们十分无奈。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的憋屈。
  他们很想当着明军教官的面打骂士兵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和强硬,但是想想杭州城里那些老爷们对明国人卑躬屈膝的态度,想到明国强悍的军队多次兵临杭州的战例,便无法强硬了。
  老爷们会因为他们表现强硬而嘉奖他们吗?
  估计不会的,只会因为他们惹得【友邦惊诧】而惩戒他们,以息事宁人。
  生怕影响自己前途的宋军军官们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让。
  明国教官的强硬态度赢得了很多底层士兵的由衷用户和爱戴,随着时间推移,某些大头兵甚至敢于反抗上级的命令,上级军官的军令在这支军队里越来越不好使了。
  这可就很难受了。
  面对这种情况,宋军中高级军官们又是生气又是担忧,只能向上级反映,并且因为反应的人数很多,以至于传到了张栻的耳朵里。
  这使得张栻一阵窃喜。
  然后张栻佯装无奈的召见了提出想法的高级军官们,对他们表示了自己的为难。
  “他们毕竟是上国军官,背后是明国,此事牵扯甚大,要是把事情闹大了,引起明国驻军和朝廷的关注,对于我们来说是影响很坏的事情,朝廷的压力也会很大,所以诸位还是多做忍让,暂且忍气吞声吧。”
  张栻的说法让麾下的高级军官们感到不满意。
  尤其是卢永言,因为多次发生言语冲突,所以他对明国教官团团长、周至的副将马宏兴十分不满意,很想把马宏兴赶走。
  但是马宏兴的态度很强硬,而且很受宋军将士们的拥护,他甚至感觉这支军队不是自己一手拉起来的军队,而是马宏兴的军队。
  这鸠占鹊巢的本事有点太强了吧?
  所以,就算他沉迷酒色难以自拔,但是在根本利益问题上,还是不能当作没看到。
  他竭力向张栻进言。
  “这些明国教官个个牙尖嘴利,仗着明国的关系对我们颐指气使,居然还和底下的军兵混得很熟,多次帮着军兵难为吾等,以至于军兵心向明国,长此以往,吾等还怎么统领军兵呢?
  到那个时候,大军到底是您的大军,还是明国教官的大军呢?士兵还会不会那么听从命令?如果不会的话,您在朝中的权势难道不会动摇吗?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啊!”
  这话其实说的很重了,连【心向明国】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卢永言以为这样的说法可以让张栻动摇。
  卢永言这样说了,跟他一起来进言的军官们也纷纷向张栻进言,言辞越发激烈,最后甚至有人说出了干脆把明国教官全部赶走、让一切都恢复原样的建议。
  然后他便期待的看着张栻。
  结果张栻的表情十分怪异。
  “你们想把明国教官赶走?那好啊,我是无所谓,但是等明国教官走了之后,那笔特别款子也会被收回,一文钱也不会继续拨付,反正我没什么想法,你们愿意吗?”
  这话一出口,卢永言为首的军官们全都愣住了,然后纷纷露出了为难之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都没人说。
  利益,全都是利益。
  张栻掌管的军队引入明国教官帮忙训练军队这件事情是张栻主导推进的,沈该没有反对,也想看看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但是引入了明国教官是没什么问题,可是明国教官的薪资和伙食待遇等等都需要江南国方面承担,一应待遇全都要对标明军自己,还需要定时定量的下发类似于赏钱一般的【奖金】。
  据说,这是明国的规矩。
  所以三百名明国教官的一应伙食住宿薪资等等待遇方面的支出全都被沈该整合了起来,给了一大笔钱直接给到了张栻,让张栻自己安排这笔钱的支出。
  反正绝对不能让上国教官感觉自己被苛待了。
  这笔钱数量不小,主要还是张栻争取的,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大家懂的都懂,明国教官方面肯定是给足了需求,全都按照标准给,不会有任何问题。
  至于赏金还有伙食等等一系列有所弹性的待遇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