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9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原本相貌才显露出来。
  以农业为主、以手工商业为辅的经济模式,是当前生产力状态下最健康、最符合实际的经济模式。
  要是商业收入异常的高、农业税收并未占据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份额,那么,王朝命不久矣。


第1341章 永恒的主人?
  洪武八年八月中下旬,苏咏霖离开杭州再度率军出击,向杭州府更南边发起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没遇到成建制的抵抗。
  九月份,苏咏霖所部主力进入福建路,在福建山区,明军遇到了当地较为根深蒂固的大量宗族豪绅的抵制,他们很早得到消息,很快团结起来,试图抵抗明军进攻。
  也就在这里,明军遇到了较为激烈的抵抗,抵抗烈度远远超过杭州一带。
  然而如此规模和烈度的抵抗只能让明军更加坚决的予以打击。
  与此同时,八月、九月间,张越景、赵玉成所部也在广南西路、广南东路这两个地区展开了疾风骤雨一般的军事行动,对当地宋国的官方势力展开了极为猛烈的降维打击。
  伴随着明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被明军攻占的城池当中的工商业人口、也就是市民们,开始大规模返回乡村中耕田种地,成家立业。
  就以杭州为例子。
  洪武八年八月,杭州城还有七十万常住人口。
  到了洪武八年十月份,杭州城内就剩下五十五万人口了。
  三个月间,已经有十五万人离开了杭州城,平均每个月有五万人离开杭州城。
  杭州官府极为高效的处理这些事情,在各级官府组织与复兴会组织的协同处置下,帮助大量市民回到农村地区,回归为农业人口。
  而与此同时,财政部控制下的江南国营经济体也开始发挥用处。
  还是以杭州为例,原先南宋官府设置在杭州的丝织、瓷器等手工业工场被明国国家资本取得了控制权,苏咏霖抵达杭州城十三天之后,相关手工工场恢复生产,采取全新的明国的管理模式。
  除了丝绸、瓷器等行业,酒水、铁器、民用布匹等等明国国营工场也接连开工,全都采取了全新的明国的管理和生产模式。
  除了明国国营工场控制的大规模手工业生产之外,一些国营商铺也在运营,比如食盐、米粮、酒品、茶叶等等商铺也快速恢复了经营。
  国营经济之外,原本属于杭州城市民们的热闹的商业街也开始恢复元气。
  十多年前热闹的堪比现代超级商业街的杭州四大商业街上重新出现了开始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各类吃食,各种做衣服、卖鞋子的小商小贩都重新出摊了。
  杭州官府把在明国各大城市中推行良好的面对小微商户的免息或者低息贷款政策推广到了杭州城内,助力小商小贩们恢复经营。
  于是小商户们得到了明国的优惠商业减税政策,还得到了免息、低息贷款,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振事业,恢复了经营。
  随着工场的开工、商业街商铺的开业,杭州城重新有了烟火气,有了人气。
  当然,这一回,杭州城是无法恢复到原先的那种商业规模了。
  因为杭州的人口确实是少了,支撑不起那么大的商业规模了。
  除却真正有技术有工作有想法的人继续留在杭州城内从事各种职业,很多想要继续做农民的人还是回家做农民了,不想继续留在杭州城内做苦工了。
  他们不是不清楚明国经营管理的国营工场的内部待遇,国营工场和一些商铺开出了很不错的待遇,希望可以从杭州市民中招募数量不菲的工人、店员。
  但是相比于做工人和店员,他们明显更愿意拥有一块土地,做农民。
  他们本就是被迫来到城市里的,城市里饱受压迫剥削和高强度劳动的生活成为他们的噩梦,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过去。
  杭州官府预计杭州城内的人口最终能维持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的规模就算是很不错的了,最极限的预估是杭州城的总人口会在五年内下降到二十万左右的最低谷,然后随着时间推移缓缓回升。
  想要重新恢复到七十万左右的规模,大概需要十五年以上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在这一波人口回流之后能在杭州城内留下来的二十万人口就是纯粹的真正的工商业人口,是真正可以在城市中立足的产业工人和个体经营户。
  他们的存在固然不能让杭州城恢复到七十万人口时的繁荣,但是他们的存在会给杭州城注入真正的活力。
  这不是那种一刀下去萎缩将近三分之二的“繁荣”,不是专门为了伺候上等人老爷而存在的商业繁荣。
  通过全新的生产管理经营模式为代表的明国国营工商业制度和复农政策,明国的统治以杭州为中心,逐渐向四周地区辐射。
  伴随着军事进攻和土地革命的持续,明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也逐渐开始站稳脚跟。
  江南这片土地还是给明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的,数量繁多的地主士绅们来不及逃走,也不愿意接受明国强制性的赎买政策,于是选择了武装反抗,要和明军一决雌雄。
  他们想要让明军意识到到底谁才是这片土地永恒的主人。
  不是赵宋皇帝,而是我们,豪强!
  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享有无上特权,现在你苏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也不问问我们答不答应?
  告诉你,不答应!
  豪强们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强音。
  但是他们似乎忘了,数年以前,北方的豪强们也曾经向明政府发出过类似的时代最强音。
  他们也想让明政府知道到底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然后他们就成为了东南枝上随风飘扬的挂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后成为了历史名词。
  地主豪强的专业就是搞基层组织,曾经,面对皇权的侵害,他们结成团体予以对抗,保全了自己的家业,使得皇权不下县城为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
  但是面对理念更加先进、组织力更加强悍的复兴会,他们毫无疑问的被吊打了。
  军事上被明军碾成渣子,组织力上又被复兴会吊起来打,他们的失败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在北方大地上发生的一幕幕,再一次在江南大地上发生了,江南那些比起北方豪强更加根深蒂固的豪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网络被社会革命和土地改革扯得粉碎。
  因为深深的意识到江南豪强的力量比江北豪强的力量更强,所以苏咏霖多次强调,要求复兴会组织更加明确真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给我暴烈起来。
  给我凶狠起来。
  给我躁动起来!
  用最为干脆彻底的方式对陈规陋习封建余毒展开最坚决的清算,将一切古已有之的罪恶彻底清算干净,把他们连根拔起,挫骨扬灰!
  苏咏霖亲身参与到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的活动当中,亲自以一个普通复兴会员的身份加入到领导农民们进行抗争的活动当中,以娴熟的演说技巧号召农民们对压迫他们的人展开坚决的斗争。
  面对地主豪强们的反扑,苏咏霖也指挥军队给予他们坚决彻底的打击。
  大明,决不妥协!


第1342章 他拒绝妥协
  在福建山区的战斗之中,根深蒂固的地主豪强武装较为强势。
  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给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是明军也不是没有与之对抗的力量,在当地渐渐发展起来的福建复兴会分部以基层组织对抗基层组织,给明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你会玩基层组织,我也会,那就看看我们谁更强。
  战斗中,明军的先进武器和强大战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神机第二营的火枪手和炮手们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火枪火炮的出现给以农庄为根据地的豪强们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火炮的轰击让农庄的坚实防御毫无意义,火枪的大威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崩了地主武装的士气,震天雷的凶猛爆炸让地主武装心惊胆战。
  他们本以为可以靠着坚持拖垮明军,但是当他们意识到明军的新式火器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的时候,他们逐渐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其实福建路的地主豪强们并非没有意识到明国席卷天下的势头,他们也知道南宋的覆灭是理所当然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不能接受明国的清算政策。
  他们希望用强大的战斗力和坚持抵抗的意志给明军以打击,如此多少能让明国意识到他们的强大,从而争取到统战价值,获得较为优厚的政策条件。
  至少,不能让明国革了他们的命。
  但是苏咏霖表示拒绝。
  横扫牛鬼蛇神,将革命进行到底。
  他拒绝妥协。
  他对于这些人采取坚决打击的态度,大量使用火枪火炮对他们进行凶狠打击,还把已经较为成熟的震天雷等火器派上战场,让这群混蛋知道明军绝对不是他们可以碰瓷的对象。
  以如此坚决的态度,苏咏霖率领明军在福建山区从九月份一直战斗到十一月底,火药的爆炸与轰鸣之声带来了明军的彻底胜利。
  他们剿灭豪强大户数以千计,剿灭地主武装士兵数以万计。
  福建地方的宋官方势力基本上没有给明军造成什么影响,城池旦夕即下,倒是地主豪强武装与明军还有复兴会的农民自卫队之间的战争持续很久。
  苏咏霖先是呆在南剑州的沙县指挥作战,接着又转移到了漳州的龙溪县指挥作战和开展土地革命。
  在他亲自坐镇后方的统筹指挥之下,明国强大的动员力完全激发,大量战争物资从明军刚刚掌控的江南地区转运至福建路,给正在战斗的明军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后勤支撑。
  在强大的后勤保障下,福建本地地主豪强武装渐渐不能支撑,到十一月中旬,明军节节胜利,地主豪强武装的据点被一个接一个拔掉。
  十一月底,福建路的局势基本稳定,各州府的地主豪强武装兵败如山倒,几乎被剿杀殆尽,明军在福建山区急速进攻,势如破竹,对这一地区的反对势力进行了唐末乱世以来就没有过的彻底摧毁。
  十二月上旬,福建路硝烟渐熄,明军大获全胜,地主团练武装再也不能对明军造成任何有效威胁,于是苏咏霖才放心的离开了战争前线,来到了泉州——这个时代的国际大都会。
  林景春在泉州恭候已久。
  福建路的地主武装团体对明军进攻展开逆袭的时候,泉州的一些本地商户似乎看到了挣脱明国控制的曙光,于是暗中与之联络,准备里应外合,协助地主武装攻占泉州。
  但是局势变化飞快,明军顶住了这一波逆袭,反过来对本地地主武装展开了斩草除根式的打击,泉州本地商户的反叛力量也被天网军侦破,露出了马脚。
  于是东海水师正将周满城立刻下令陆战队出击,一连捣毁歼灭了九个本地商户的大本营,斩杀近千人。
  九大本地商户被斩草除根,满门诛灭,家产全部充公,泉州本地反叛势力经此一役荡然无存。
  林景春云淡风轻的处理着九大本地商户的剩余资产,将他们的海商船队、本地经营店铺和商品仓库全部纳入财政部海贸司控制之下,变更性质为国营。
  当苏咏霖处理掉了整个福建路的反叛势力抵达泉州之后,林景春已经把海贸司控制下的资产总额扩充了五分之一的规模,恭迎苏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