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9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安排一部分军队常驻在这里,也能对地方上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苏咏霖就打算让军队搞一个轮换机制,轮流去帮助地方政府在人力不足的时候做点什么建设方面的工作。
不过这也就需要这两个主战兵团较为长期的留在岭南之地,将来战事若是发生,可能还要进一步南下。
“咱们的士兵在战斗和战斗意志的方面,我不担忧,思想觉悟方面也绝对可靠,只是思乡之情还是人之常情,长期不和家人相聚也很为难,所以我有一些想法。
一来咱们弄一个家属随军探亲的制度,让远离家乡驻扎的士兵的妻子和儿女可以前往驻军点陪同士兵居住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费用由军队承担。
二来,我们也可以把探亲假制度稍微完善一下,距离家乡越远,则探亲假时间越长,互相之间的轮换制度也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搞得更加顺畅一些。
三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想推行一下军队的轮换驻扎制度,一支军队在一个地方驻扎的时间久了,就换个地方驻扎,换到内地,换到距离他们家乡比较近的地方,方便探亲,你们觉得呢?”
苏咏霖和张越景还有赵玉成初步阐述了一下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得到了两人的赞同。
他们也认为长期让士兵在距离家乡遥远的地方驻扎,会让士兵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值得重视。
“第七兵团还好,主要人员的家乡都是江西行省,且离开家乡不久,思想情绪应该不是很浓烈,但是第一兵团的主要战斗员家乡都在中原,在山东河南一带,确实离家时间久远,若是有探亲假的具体实施,还请主席从第一兵团开始。”
张越景希望为自己的部下谋取一些福利,苏咏霖也认可这样的建议,第一兵团的确劳苦功高,且多为光复军老兵组成,家乡距离岭南确实很遥远。
不过这个制度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士兵的探亲假,而是军队的轮换驻扎,不管是什么军队,固定在一个地方驻扎或者作战久了,都会难以避免的和地方上的一些人或者团体产生联系。
情感上的联系也好,经济上的联系也罢,对于军队来说,都是很不利的。
驻扎越久,联系越紧密,朝廷想要动他们就意味着要动更多人的利益,阻碍就越大,一旦有点什么不妙的,直接就是军阀化。
到时候什么一千美元一个的咖啡杯、几十万美元一只的山羊什么的都能给折腾出来,那就大事不妙了。
所以在这个天下尚未平定的时刻,苏咏霖就要提前把规矩设定好。
这些事情说完之后,苏咏霖就开始说一些眼下的事情。
“南越李氏那边目前还没什么异动,但是我觉得我们有备无患,有必要提前备战。”
张越景没什么看法,反正这一战和他无关,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倒是赵玉成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商榷。
“南越李氏难道敢触犯大明的威严吗?”
“和当年的宋国比起来,南越依然是弱小一方,但是他们依然多次进犯两广之地,可见这李氏王朝对两广之地颇有想法,狮子搏兔亦尽全力,我们绝对不能松懈。”
说着,苏咏霖看了看夕阳下的大南关,缓缓道:“大南关已经很久没有维修过了,我觉得有必要维修一下,而且还可以将咱们的火炮安置在大南关关口上,增强防御火力,以备不时之需。”
赵玉成虽然从心底里并不认为南越李氏王朝有那个胆子进犯大明边疆,但是苏咏霖既然说了,他就照着做。
他习惯这样了。
他开始安排军队出力修缮大南关关城,并且按照苏咏霖的建议,将火炮布置在关城上和一些险要地方,增强大南关的防御力。
张越景很快就随着军队离开前往其他地方办事,苏咏霖则去稍微看了看被擒拿住的那群南宋官僚和大地主们。
尤其是南孔宗门。
第1362章 岭南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了
和北孔差不多,南孔的族人们见到苏咏霖之后,哭着向他下跪求饶,并且表示只要让他们活下去,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这姿态,这风范,这顺溜程度,一看就是是家传的,还得是数代家传,每一代人都要精修其中奥义,精益求精,不断的推陈出新,开创全新的姿态,才能做到如此专业的地步。
登峰造极之时,他们甚至都愿意给自己的老祖宗留个金钱鼠尾头,换个潮流的发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他们有着十分灵活的政治和道德底线,随时可以根据统治者的需求而不断的变更,不管统治者是谁,不管统治者有什么需求,他们总能做到统治者想要的。
想统治者之所想,急统治者之所急,再加上他们的特殊家族地位,不管是本族统治者还是外族统治者,都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除非,这位“统治者”是个革命者。
于是革命者苏咏霖笑了。
“你们真的什么都愿意做?”
南孔族人垂泪涕泣。
“只要陛下怜惜我等,愿意给我等一条活路,我等什么都愿意做!”
他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苏咏霖也没啥好说的。
于是亲自率领军队将这群人还有他们随身携带的大量细软物资押送回广州,准备登记造册入库之后,就近作为两广之地的发展建设资金,开始投入建设之中。
这才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至于南孔宗门,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用价值了,整个儒教思想体系赖以生存的根基都被苏咏霖瓦解掉了,所以他们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地主豪强家庭。
所以就按照既定规则,大规模的公审,判罚,有罪的处决,其余人打为国家劳役,编入劳役编制之中,开始在岭南之地世代从事艰苦的劳动工作,将他们祖祖辈辈欠劳动人民的债一点点的全部还清。
享了那么久的福,吃了那么久的大鱼大肉,总该下地好好劳动劳动。
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对这帮家伙公审的时候,苏咏霖还亲自主持了一些大型的公审活动,亲自参与到这场极为暴烈的群众革命行动当中。
比如一个在广州郊区农村里称王称霸、性格极其残忍的土豪被明军拿下之后,听闻了他的作孽事迹,苏咏霖怒不可遏,亲自主持他的公审大会。
苏咏霖将他虐杀佃户,甚至把他们的肉削下来煮了吃的罪恶行径公之于众,然后当场判处他死刑。
他的死刑还不是一般的吊死,苏咏霖觉得这太便宜他了。
他决定判处此恶霸石刑。
让被他压迫残害过的人们与他们的还活着的亲属参与进来,每人用拳头大小的石头朝着被吊起来的他砸过去,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就这样用石头将他活生生砸死。
苏咏霖在一旁全程监督行刑,亲眼看着嚎哭不止的民众一边哭喊着、一边将手里的石块狠狠的砸向他。
此人倒也不是什么有胆气的,只是个纯粹的恶棍,自己欺负别人的时候快乐无边,轮到自己走到末路了,哭得跟孙子似的。
被石刑折磨的不行了,就大声求饶,求他们放过自己,要多少钱都给之类的。
可是谁会理睬他呢?
于是此恶霸被石刑处死,死在了广州城外的空地上,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约有两三万之众。
这个消息如旋风般刮过了岭南大地。
苏咏霖的亲自参与对于广大岭南地区的农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皇帝都参加了,那么我们参加也是安全的,也是正确的,也是光荣的。
而且还能趁这个机会亲眼看到皇帝,岂不美哉?
因为广州复兴会组织没能很好的发动民众参与土地革命,苏咏霖遂以皇帝的身份亲自参与到革命活动当中,亲自组织革命行动,带着大家闹革命。
这么一来,起到的效果绝对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广告投放,还是那种精准投放级别的,直接向着目标群体投放,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于是从广州周边地区开始,革命烈焰很快席卷到了周边几个州府。
革命烈焰燃烧起来之后,广州城内的市民们似乎也有了一些触动。
等南越李氏王朝的君臣们聚在一起商议苏咏霖以大明皇帝的身份下达的诏令的时候,苏咏霖已经从广州离开,前往惠州发动农民运动、清算地主豪强去了。
这也算是他亲自修炼的传统技能,硬是要说的话,目前全国三十多万的正式复兴会员其实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还是非常正统的那种。
因为他真的就是大家的祖师爷,理论都是他提出来的,时间也是他亲自带着大家闹开的,办事方法,组织手段,都是他一手缔造。
祖师爷亲自带大家闹革命,那场面,那气势,那规模,人山人海不足以形容。
很多地方的农民被苏咏霖鼓动起来之后,甚至主动跟随苏咏霖的队伍从一个县跑到另外一个县去闹革命。
这起到的效果绝对比照本宣科式的念经要好得多,也绝对不是说岭南地区的农民就没有革命性。
所以很多广州复兴会组织的年轻会员都情不自禁地跟在苏咏霖身后,响应他的号召,喊着革命口号扑向了当地的地主豪强们。
“跟我一起来!消灭这些可恶的剥削者!推翻他们!拿回属于你们的东西!死亡不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是整个世界!”
也不管农民们能不能听懂,也不管有多少人真的理解什么是革命,苏咏霖就是要这样说,要这样做,要把这样的热烈场面深深的刻进他们的脑海当中,让他们无法忘怀。
只要这人潮汹涌中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通过这场运动发现什么了解什么,对于苏咏霖来说,就是一场绝对的胜利。
在这场革命之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革命,热爱这种氛围,然后投奔复兴会,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对他来说,也就是一场绝对的胜利。
于是他振臂一呼,群众群起响应,老爷们遂在人潮汹涌之中被淹没、被践踏、被消灭。
岭南战役结束之后,岭南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了。
然而此时此刻,距离岭南非常之近的李氏王朝的君臣们还不知道苏咏霖亲自带人在岭南闹革命的事迹。
他们目前的关注点在于苏咏霖派来的使者对他们进行的几乎等同于是威胁的警告。
苏咏霖派来的大明使者一共三人,一名正使两名副使,还有一支五十人的全副武装的护卫队。
他们大摇大摆的从大南关南下,直接找到当地官员,告诉他们自己是大明使者,要见南平王。
当此时,南越实际上已经在边境谅山地区集结军队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南越官员特意让他们看到了南越在谅山地区集结的军队,试图震慑一下他们。
但是他们貌似对此毫无反应。
第1363章 南越需要强硬
明军南下攻灭南宋的消息其实已经被李天祚和苏宪诚为代表的南越高层知晓了好一阵子了。
他们一直都在密切关注明灭宋的战局,并且第一时间得到了明军攻占大南关的消息。
南越此前和占城国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苏宪诚率领南越的军队打了一场胜仗,把篡位国王邹亚娜打的向大明求援,所以他们此前并没有向北争锋的意图。
虽然国内一直都有北进派,不过因为之前和南北宋发生的不愉快的、不成功的战役作为前车之鉴,南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