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9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为了适应江南尤其是岭南的战场,苏咏霖提前下令工部研发部门根据火器部队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专门用来运送火炮的车辆。
其车轮较为宽厚,地盘较高,比较能够在不那么平坦的地形上行驶,能够运输相对比较轻便的车骑将军炮。
当然大将军炮就别想了。
大将军炮的重量使得它的发挥场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车骑将军炮才是目前明军的主战火炮,火器研究部门目前也在研究如何增强车骑将军炮的威力。
虽然目前进展有限就是了。
第1368章 赵玉成琢磨不透
除却火炮之外,更加轻便的火枪自然不用说,完全是可以使用的。
只是岭南潮湿的气候和著名的回南天多少会对火绳和火药有些影响,会影响到明军火器的使用。
所以明军南下的时候,火药和火绳使用之前都会放在一个干燥的木桶之中封闭起来,外裹油纸,使用之前才会打开交给士兵,如此可在相当程度上遏制火药受潮、火绳受潮等情况发生。
为了这一战,明军做足了准备,把需要考虑到的和不需要考虑到的全都考虑到了,赵玉成对这一战势在必得,力求突破谅山,威胁升龙城,让南越李氏王朝知道大明的厉害。
当下来说,赵玉成基本上已经知道谅山的诸多险要之处和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了,也知道南越军队在这一带的军事布防。
他发现他们多利用山地间的制高点安营扎寨,以形成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局势。
明军若要拿下谅山,非要把这些制高点一个接一个的拿下。
而这样做必然会被牵制大量兵力,还会消耗大量军事资源,更有可能被南越军队的机动兵力偷袭后路,威胁到大南关。
一旦把破袭战打成了持久战,明军就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这是赵玉成不能接受的。
所以赵玉成在战前军事会议上提出要神机营发挥出重要作用,用南越军队不曾了解的火炮发动攻坚作战,将他们的制高点打掉,然后军队推进。
力求火力开路,能用火炮轰他娘的就用火炮轰他娘的,能不派兵强攻就不要派兵强攻。
“火器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大军的实际伤亡,需知,人,才是最宝贵的,火炮坏了能够重铸,人死了没有十八年就不能长成!不要吝惜火药,不要吝惜火器,有多少用多少,明白吗?”
“明白!”
神机第二营指挥使刘尚之站起身子,向赵玉成保证一定会集中火力为大军前进开辟道路。
“对面主将名为苏宪诚,是李氏重臣,允文允武,颇有战功,据说南越国有好事人以诸葛武侯比之,想必此人并不好对付,此番南越李氏也是倾尽全力。
仅仅是一个月之前我们探知的兵力就在两万人以上,现在经过兵力增加,其兵力预计不会在五万人以下,敌众我寡,这一战,难度很大,我希望诸位都要谨慎对待,万万不可有懈怠之心!”
赵玉成站起身子,严厉的扫视着与会众人。
“主席多次强调,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主席的意思很明确,不管我们多么瞧不起敌人,但是当敌人军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就是我们的生死大敌!”
赵玉成一拳捶在了面前的桌案上,厉声道:“在敌人最后一支军队投降或者被我们成建制歼灭之前,这一战都不算胜利!苏宪诚低头之前,我们都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听清楚没有?!”
“喏!”
众军官、指导员全体起立,齐声应诺。
战前动员结束之后,洪武九年二月二十四日,赵玉成所部军队做好了进攻准备,指导员和书记官为代表的军中政工部门也完成了军队出击的心理建设。
明军的战斗状态被调整到最好,随时可以出发进攻。
不过就在明军准备出发进攻之前,赵玉成忽然接到了军事情报,说一支大约万人的南越军队正在向大南关附近靠拢,还携带着一些重武器,不知道是不是来进攻大南关的。
啊?
赵玉成愣了片刻,颇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询问哨探,询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然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真的有一支南越军队正在向大南关方向靠拢,貌似有主动进攻的意图。
赵玉成很疑惑,他思来想去想不通这支军队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难道真的觉得大明军队很弱,以至于他们可以主动发起进攻吗?
不单单是赵玉成觉得奇怪、想不通,明军诸将和指导员们也是同样看不透、想不通,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话说回来,明军有多久没有遇到敢于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的军队了呢?
应该很久了,否则他们也不会觉得如此的不适应。
短暂的疑惑之后,赵玉成让人再探再报,然后自己琢磨了一阵子,没琢磨透,又找来其他人一起琢磨,也没琢磨透。
他们互相商量,感觉唯一的可能就是南越军队真的很强,所以才有底气这样搞。
当然了,这仗还是要打的,赵玉成怀着疑惑不解与谨慎的心态准备起了这场莫名其妙的战斗。
他决定派一支军队和南越军队野战交手看看,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如同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样强悍善战。
赵玉成不理解南越军队为什么要向他们发起主动进攻,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凡尔赛的想法。
因为明军特别能打,一直都是主动进攻方,打久了主动出击的战斗,反而不太习惯别人向自己主动进攻了。
这种思维至少苏宪诚是理解不了的。
在他看来,明国和南越李氏王朝之间的这场战争其实是一场对等战斗,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南越方面甚至还要略占优势。
所以我打你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赵玉成觉得南越对明军的了解可能不深,但是对明军的战绩至少是清楚的,知道明军横扫中原和江南,也知道他们在岭南打得很顺利,所以主动进攻就显得不可思议。
可是在苏宪诚看来,又如何呢?
充其量只能说明明军遇到的敌人无能,且明军的运气不错。
轮到南越,那可就不一样了。
瘴气,炎热潮湿的气候,还有崇山峻岭的地形,这三大优势加持之下,南越方面的优势不要太大,明军的处境不要太糟糕。
再加上明国刚刚平定岭南,肯定还有很多对手对他们很不满意,正在蠢蠢欲动,所以只要他们去联系那些和南越方面素来有些交情的岭南土司、土豪们,明国将要面临的就是恐怖的地狱。
气候和疫病会让明军面临大量非战斗减员,后方不稳和南越方面的偷袭会让他们的粮道受到威胁,如此一来,明军再精锐,一身本事又能发挥几成出来?
在中原我当然不是你的对手,但是在这里,我的主场,你不是我的对手。
怀着如此想法的不仅仅是苏宪诚,还有苏宪诚麾下一票骄兵悍将们,他们大部分都是和苏宪诚刚刚打了胜仗回来的,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对明军怀着浓烈的对抗态度。
他们同样不认为明军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占什么优势,所以群情激愤,甚至提出了主动出击的概念。
苏宪诚其实还是个稳健派,他虽然觉得赢面很大,但是因为派去联络岭南土司、土豪的线人一直没回来报告消息,所以决定继续等待,顺便把这场战斗定性为防御作战。
没有足够的把握就不要主动出击,在谅山地区等待明军来进攻,以逸待劳,挺不错。
但是架不住骄兵悍将们主动出击的欲望。
他们觉得明国瞧不起他们,轻视他们,就应该给他们凶狠一击,让他们认清楚这里是谁的地盘,所以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可以正面挑战击败明军,那么正好能顺势进攻大南关。
到时候打下大南关,就能把南越的领土往北开拓,不仅能逼迫明国承认南越的独立,还能开疆拓土,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第1369章 至少也要实现赵佗当年的功绩吧?
作为一个稳健派,苏宪诚本意是不想主动出击的,奈何将军们言之凿凿,都有很强的战斗欲望,苏宪诚思来想去,觉得这帮将军们说的也有道理。
岭南那些土司、土豪其实非常狡猾奸诈,一般不会做没有明显利益的事情,就算拿钱买通他们,也难说他们会不会主动出击配合南越。
但是如果南越军队打了胜仗,把明军打败了,那这个消息一定能大大刺激到那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家伙们,说不准就能策动岭南的大乱,南越还能浑水摸鱼,趁机大捞好处。
思来想去觉得这样做很不错,苏宪诚心念一动,就答应了麾下猛将陈谷的请战,交给他一万军队,让他率领这一万军队向大南关方向靠拢,引明军出来作战。
然后通过野战击溃明军,树立南越军队的信心,压倒对明国最后一丝的顾忌,进攻大南关,再正式杀入岭南,开始开疆拓土。
不说逐鹿中原,至少也要实现赵佗当年的功绩吧?
把岭南那下,让南越成为比当年的赵佗更加强悍的政权,隔着五岭与中原王朝对峙,成就前人没有成就过的伟业。
那又是何等武功赫赫?
在如此背景之下,明军和南越军队在大南关以南二十多里的地方展开了一场莫名其妙的遭遇战。
那是一块稍微平坦一些的地方,相对来看,明军地势低,南越军地势稍高一些。
南越大将陈谷在高处观察了明军军容,发现明军军容严整,甲胄鲜明,旗帜飞扬,俨然精锐之师的模样,颇有些动容。
“有如此军容,也难怪明军是精锐之师。”
夸赞之后,他也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就那么看过去,他感觉明军不像是受到了潮湿气候与瘴气病困扰的模样,反而一副没怎么受到影响的模样。
是明军在刻意隐藏他们的染病士兵,还是他们真的没有受到影响呢?
陈谷思量片刻,觉得自己居高临下、主场作战,不该是感到担忧的一方,于是决定安排军队发起进攻。
南越军队作战颇有些中原军队战斗的章法,有弓箭手、肉搏部队和少量骑兵,善于利用地形作战,打野战也不弱,陈谷一声令下,有条不紊的指挥军队变阵,准备发起主动进攻。
另一边,赵玉成亲自统兵前来迎战,他观察了南越军队的阵容,发现南越军队的军容尚可,不过军队装备比起明军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基本上和哨探探知的情况没什么太大的出入。
精锐肉搏部队有相当不错的批甲率,钢铁甲胄质量也不错,武器什么的也是相当不错。
弓箭手、一般炮灰部队则缺少钢铁甲胄,或者就地取材,以藤甲、皮甲为主,只防护要害部位,身体还有相当一部分裸露在外。
只有精锐部队有正式的军装,其余各部队穿什么的都有,光膀子的也不在少数。
士兵年龄、身高、身体素质程度不一,不仅有年轻力壮的士兵,也有一眼看过去就明显上了年纪的老兵。
总而言之,这是一支标准的封建军队。
这种军队再怎么善战,底子在这里,上限也就锁死了。
赵玉成心中有底,眼看着南越军队准备变阵发起主动进攻,他心里一阵不爽,立刻下令炮兵部队上前,准备给他们来一轮狠的。
很显然,南越方面至今为止都不知道明军的火炮和火枪是什么样的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