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启明1158-第9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整三天,南越军队反而变成了被动挨打的那一方,明军却以极其微小的伤亡数字不断向前推进,逐渐占据了一些谅山地区的重要据点。
第四天,明军推着火炮拿着雷神炮准备火力覆盖的时候,一个据点内的南越军队终于忍不住了,他们成群结队的冲下山,试图以势如破竹的势头对山脚下的明军展开强袭。
肉搏部队冲锋而来,弓弩手一边冲一边发矢,试图以弓箭压制明军火力,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明军立刻做出反应,刀盾手顶上一线防御箭矢,火枪手紧随其后举起火枪,点火,默默等待他们冲到近前,接着闭上眼睛扣动扳机。
啪啪啪啪啪一阵响,白色的烟雾腾空而起,在明军阵前形成一道白色的烟雾带,而冲到近前的南越士兵则被铅子打得血肉横飞。
三轮火枪射击之后,刀盾手和长枪手顶上去,对还能站着的、受伤了躺地上还没死的南越士兵展开收割行动。
最后是攻克那个据点。
这个据点内的士兵只有十三个人完好无损的被俘获,明军有一个士兵被箭矢射中了胳膊,还有四个士兵扭了脚,没人战死。
主动出击的据点是这个下场。
明军又打了一整天,遇到三个主动出击的据点,结果都一样,被火枪打的血肉横飞,完全无法突破明军刀盾手的防线并且对后面的明军士兵造成伤害。
最后自己全军覆没,据点丢了,也没几个人是囫囵着被明军俘虏的。
剩下来的还是一些死守着据点不出去的,被火力覆盖一轮之后,残存下来的南越士兵也根本扛不住发起进攻的明军步兵,被全部歼灭,或者崩溃投降。
第五天,赵玉成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下雨了。
雨虽然不大,但是为了保险,赵玉成还是没有下令出兵,让军队着重进行火药和火绳的防潮工作,严防火药和火绳受潮。
也多亏了这场雨,苏宪诚才得以喘息,终于停止了战略撤退,在谅山山区军事防御点南端的一个重要据点内停了下来。
这是他五天以来的第三次紧急撤退,之前的几个驻点都被明军攻破了,他要是留在那边,现在不是被枪打死就是被炸药炸死,运气再差一点,估计会被被轰成一滩肉泥。
面对明军的新式火器,他充分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无力。
他所设想的一切战术行动在明军的新式火器面前全都变成了虚无,那些占据优势地形的军事据点本来应该成为明军的绞肉机,应该让明军损失惨重,一个一个的进行鏖战拿下。
最后就算拿下,明军也会筋疲力尽损失惨重,被迫后撤,放弃南下作战。
这是他所设想的最好的结局,也是最该发生的事情。
可是事实却是明军用新式火器隔着大老远就把他辛苦设置的军事设施轰的稀巴烂。
根据一些幸运的幸存者的描述,他放置在军事据点里的远程打击武器根本够不到明军,滚木擂石面对根本不上山发起强攻的明军也根本没有意义。
但是明军的火器却能大老远的以极为暴力的姿态将他们的据点摧毁。
据点内营房倒塌,塔楼塌陷,没有什么的东西能够阻挡那种可怕火器打出来的弹药,任何防御设施都会在一击之下彻底被摧毁。
苏宪诚崩溃的发现自己出现了第二个严重错误的预判,这在军事行动当中几乎是不能出现的,也是不能被原谅的。
出现一次还能说是疏忽,可是第二次了,还能怎么说呢?
第一次葬送了一万精锐,第二次,整个谅山防区乃至于整个谅州都要被葬送了。
作为功勋卓著的两朝老臣,这将成为苏宪诚为官以来最不可能被接受的败绩,也几乎可以葬送掉他之前全部的建树所积累的功劳。
因为谅山一旦被突破、谅州一旦沦陷,明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捣升龙城,占据南越的统治核心,轻而易举的动摇南越李氏王朝的统治根基,破灭一切。
李氏王朝数代君王的心血,很有可能因此直接被葬送掉。
也就是在此时此刻,苏宪诚才骤然发现大国相对于小国来说的巨大优势之所在。
并不单单是兵力和国力。
而在于试错成本。
大国国土广阔,核心不一,丢掉一块国土,还有其它更多的国土可以动员反击,几乎不可能被一场战争击溃,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调整策略,完成全新的布局,从而逆转败局。
但是小国不行。
就比如南越,一旦失去了谅州山区,国都直接暴露在明国兵锋之下,处境堪比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和失去襄樊的南宋,结局基本上就是一个字——寄!
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的话……
作为这场败绩的直接责任者,苏宪诚需要为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1372章 南下升龙城
在作战第四天的时候,眼看战局扭转无望,苏宪诚心如死灰,思来想去,又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升龙城交给李天祚。
陛下,是时候逃跑了,老臣无能,既然不能为您坚守谅州,唯有一死以报国恩罢了。
一旦谅山失守,千万不能留在升龙城,绝不能进行豪赌,必须南撤到拥有险要地形的地方。
同时,务必要小心明国的新式火器。
信送出去之后,苏宪诚收了一下,就准备亲自上战场指挥作战了,结果第五天下雨了,明军停止进攻。
苏宪诚短暂的愣住之后,大喜过望,立刻意识到是因为雨天威胁到了明军的火药,使得他们不敢出战,所以这就是南越军队唯一的机会!
必须要趁着雨天打反击战,趁着雨天夺回失去的制高点,趁着雨天一举扭转战斗的颓势!
于是苏宪诚一声令下,谅山地区驻防的南越军队有相当一部分从防守转入进攻,开始向明军驻军点发动强大的攻势,试图扭转乾坤。
这是苏宪诚作出的第三个误判。
他误以为明军的强大主要是因为火器,认为明军的战斗力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火器带来的,失去了火器,明军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事实却是没有火器的时候,明军也一样强大。
南越军队转入攻势,明军顺势而为,转入守势,从进攻方直接转为防守方,据守制高点的据点,开始打起了防御作战,面对蜂拥而至的南越军队,以弓矢、滚木擂石给予他们巨大的杀伤。
南越军队攻击受阻,苏宪诚却不愿意放弃这个宝贵的反击的机会,强令军队投入更多兵力对明军展开强攻。
南越军队被迫投入大量兵力进入到强攻环节,顶着箭雨和滚木擂石,发起艰难的仰攻。
明军只是坚守,一开始没有主动出击,但是等到南越军队气力不支纷纷退却的时候,明军主动出击。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这优势被明军反过来利用上了,在好几个据点战场上以反击战击溃了前来围攻的南越军队,一波反推,推到了对于南越军队来说非常危险的位置上。
苏宪诚这下傻眼了。
什么叫偷鸡不成反噬把米啊?
这大概就是了。
打来打去,一座山头没有夺回来,反而损兵折将,把军队的士气和士兵的体力都给打没了,军事物资也消耗了不少,但是愣是没有什么成果,甚至还要被明军打反击。
苏宪诚和南越的军官们现在是真的意识到了一个之前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明军的强,是全方位的。
这场雨从第五天的上午下到了傍晚,停了,第六天一早,艳阳高照,明军整装待发,拿出了火药和火绳,展开了新一轮攻势。
等战斗进行到第七天的时候,谅山整个北部山区三分之二的军事据点都被明军占据了,南越军队越来越不敢抵抗,越来越没有战斗意志,最开始那种坚决的视死如归般的冲锋再也看不到了。
被打怕了。
苏宪诚不死心,尝试过绕道偷袭明军的后方,甚至于派兵强袭大南关,但是结果都很不妙。
明军似乎早有预料,做了相对应的布置,偷袭大南关的南越军队被全歼,苏宪诚的最后一搏也失去了效用。
当谅山北部山区的作战局势全面恶化、部分南越士兵甚至开始开小差逃跑的档口,有部下劝说苏宪诚趁现在还能跑,赶快跑,再不跑的话,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这场战争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南越方面拿不出任何办法来对抗明军的进攻了。
苏宪诚长叹一声,对此感到十分的痛苦。
面对部下的好言相劝,苏宪诚终究没有答应。
他不准备逃跑,他准备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刻。
“陛下信任我,将大军和重要防区交给我,许诺我重要的权力,把国家根本交到我的手上,这本身也是我应该做出的事情,是我应当承担的责任,但是我却没有成功办到。
我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失去了重要防区,使得军队损失惨重,面对如此失败的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升龙城和他们一起逃跑呢?唯有一死而已。”
他拒绝了部下想要带他去其他地方避一避风头的建议,准备继续死战。
但是战斗到了第八天的时候,整个山区防线已经被明军摧毁的七七八八,完全失去了阻挡明军的能力,苏宪诚自己的驻军点都已经暴露在了明军的火炮攻击之下。
南越军队全军崩溃,大量士兵溃逃,苏宪诚的命令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在明军炮火攻击的时候,部下最后一次建议带着苏宪诚杀出重围,苏宪诚拒绝了,决定遣散部下,允许他们自己逃命,他决定带着剩下的士兵做最后的抵抗。
明军用火炮把军事设施摧毁的差不多之后,便派遣步兵开始围攻,苏宪诚率领最后几十名不愿意离开的士兵展开最后的作战,被明军火枪手全部击毙,死在了冲锋的路上。
明军顺利攻克了最后一座山头,顺利控制了整个谅山山区,随后赵玉成出动骑兵追击窜逃的南越士兵,成功拦截了相当一部分南逃的南越士兵作为俘虏。
随后,赵玉成派兵攻略整个谅州,将整个谅州收入囊中,整个军事行动在洪武九年的三月初胜利结束。
明军用三万五千人的兵力在谅州击败了南越军队六万余人,前后击杀约一万三千上下,俘获四万余人,逃走的南越士兵加在一起也不过数千人,可谓是一场十分惨烈的军事失败。
赵玉成一面向苏咏霖报喜,一面整备军队,准备率军南下进攻升龙城。
见识到南越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之后,赵玉成建立起了充分的军事自信,他相信,就算给他们调集军队防守的时间,在明军的攻势之下,他们也一样是土崩瓦解。
此去升龙城一片坦途,南越必败无疑。
身处惠州的苏咏霖很快接到了赵玉成的军事通报,得知谅山之战花了九天功夫全部结束,他很满意,对赵玉成的军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确信,然后他又得知赵玉成已经率军南下进攻升龙城了。
苏咏霖思虑片刻,决定派人快速传令给赵玉成,让赵玉成包围升龙城就可以,但是不要强攻。
第1373章 好不容易得到的独立局面,难道要舍弃吗?
苏咏霖认为此时此刻升龙城的李氏王朝君臣们一定已经在狼狈准备着逃离升龙城了,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失去谅山,升龙城就是无险可守的危险之地,绝对不能久留。
所以快点赶过去是可以的。
但是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