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启明1158-第9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契丹人指导员将自己如何成为明国人并且加入明军然后获得新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告诉他们大明没有压迫、剥削和歧视,大家不分族群,只有阶级。
  他们耐心地给西辽士兵讲解明国的一些基本常识,讲解一些明国的政策,并且给予他们很不错的饭食,以此渐渐消融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西辽士兵开始愿意和契丹指导员们讲述他们的出身和过去,讲述他们遭受的苦难,契丹指导员则鼓励他们把过去的苦难说出来,大声的倾诉,这样才能感受到解脱。
  这一系列的流程在复兴会内部早就不是新鲜事儿了,军队里的指导员尤其擅长,可西辽士兵哪里经历过这种流程?
  他们很快就进入到了诉衷肠吐苦水的环节,而随着流程的深入,被俘获的西辽权贵高官们也就要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命运了。
  虽然中都关于处置这些西辽战俘的命令还没有传达到,但是这不重要,除了极少数重要人物,明军对于处理这些高层战俘的手段都是一致的,这是明军内部的传统。
  洪武十年十二月初五日,诉苦大会和公审大会就在虎思斡耳朵开始举办,第一批中低层军官被拎上了公审台。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1466章 跨越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
  苏海生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很习惯了。
  对付金军、西夏军、宋军还有草原上各部族的时候,政工干部们都做得非常好。
  于是明军群体当中也不断多出除了汉人之外的其他族群的士兵、军官、指导员,比如契丹人,党项人,渤海人,奚人等等。
  这充分证明明军的战俘政策和明国的民族政策是非常成功有效的。
  他相信军队里的政工干部能做好这件事情,他现在最关心的都不是这件事情,而是成功逃亡到西喀喇汗王国的西辽军队主帅萧斡里剌。
  东西两个喀喇汗王国原本是独立国家,东部汗国和西州回鹘一样,被耶律大石征服。
  西喀喇汗王国原本是塞尔柱帝国的附庸,耶律大石和塞尔柱帝国决战获胜之后,西喀喇汗王国也随之成为西辽的附庸国。
  不过和西州回鹘也就是高昌国一样,耶律大石没有覆灭他们,而是选择让他们成为附庸国,维持原先的存在,采用较为温和的统治手段,满足于征收较低的赋税。
  因为这种温和的统治手段,使得西辽的附庸国都比较喜欢耶律大石,愿意臣服于西辽,不怎么闹事。
  而眼下情况就不一样了。
  西辽完蛋了,东喀喇汗王国的一部分军队在曲先地区被苏海生消灭,剩下一部分力量处在姜良平的攻击路线上,想来凶多吉少。
  但是作为另一个附庸国存在的西喀喇汗王国还存在着,这样一来,西喀喇汗王国处境就很尴尬了。
  狗子还在,主人没了。
  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事情,苏海生这边其实没什么想法,因为之前和花剌子模国的约定就是以虎思斡耳朵、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一线作为帝国疆域分界线,往东属于大明,往西属于花剌子模国。
  等于西喀喇汗王国这个西辽的附庸王国已经属于花剌子模国的势力范围了。
  大明不干涉,不越界,对他们没有兴趣。
  说实在话,这绝对不是苏咏霖固步自封,也不是苏咏霖大发善心,而是在枢密院和财政部的联合计算之下,得出来目前大明的实际控制极限最多只能到这个区域,再往西,就有问题了。
  要么大明迁都长安或者洛阳,要么就得放弃,否则直接超过帝国极壁,统治也没有什么意义。
  当前的交通通讯状况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明国虽然在思想意识上已经进入近现代文明环节,但是在科举技术方面还处在前近代环节。
  在新的动力设备和通讯设备实现突破之前,这一情况不能改变,这是明国的现实问题。
  就交通和通讯环境来看,明国现在的状况也就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状况,把势力扩充到西域葱岭一带就是极限了。
  所以无论怎么看,虽然西喀喇汗王国的国土和人口状况都还不错,但是明国属于鞭长莫及的状况,也就不图谋了。
  花剌子模国好歹也算是出了一点力,虽然这个力出的有点拧巴。
  苏海生已经得知花剌子模国在之前的决战中惨败给了西辽,要不是他们及时率军赶到威胁虎思斡耳朵,花剌子模国现在估计已经跪下唱征服或者彻底亡国了。
  尽管如此,明国出于现实考量,还是决定履行之前的约定,把西喀喇汗王国的处置权交给他们,听凭他们自己处置,只要他们不越界来犯,明国就不干预。
  当然了,前提是花剌子模国必须要履行自己之前的承诺——为明国提供一半数量的军费。
  说实在话,苏海生并不觉得被西辽打成狗的花剌子模国有能耐降服西喀喇汗王国。
  这个王国虽然是西辽的好大儿,也在之前的比什凯克大会战中损失惨重,可花剌子模国同样损失惨重,大家都被打成狗,谁比谁更好?
  如果花剌子模国不能降服这个附庸王国,那么属于战争约定当中的这块土地能否被它所拥有,还真就是个未知数。
  搞不好这一战下去,西喀喇汗王国就要恢复独立和花剌子模国唱对台戏了。
  那中亚地区就特别好玩了。
  反正在有新的局势变动之前,苏海生不打算搞什么大动作,他要在虎思斡耳朵休养生息,然后整顿一下西辽直辖地和高昌回鹘之地的民政状况,再看看军事布防人物该怎么处置。
  在朝廷的行政团队抵达之前,他有着将这一地区恢复稳定的义务。
  于是他一边处置军务,一边打探姜良平方面的消息,打算问问姜良平那边打得怎么样了。
  当然,结果毫不意外。
  洪武十年十二月十九日,苏海生接到了姜良平传来的军事情报,说他已经成功完成自己这边的军事任务。
  他成功消灭了控制这一带的东喀喇汗王国,攻克斡端地区,将东喀喇汗王国王室权贵全部消灭、俘获,并且进一步率领明军全据葱岭,该做到的事情已经全部做到。
  如此一来,东喀喇汗王国也就在事实上亡国了。
  从沙州出发一直到葱岭地区,姜良平占据了八座城池,建立了八个军事补给点,设下了数以万计的路标和水资源补充点标志,绘制了非常详细的地图,为后来者做足了功课。
  除了东喀喇汗王国,这一区域各个部落敌对者也被他全部剿灭,总共歼灭敌军三万八千余人,俘获部众二十万余,战果还算不错,但是和想象中要打艰难苦战的预计差了很多。
  这里根本没有强大敌人,缺水的危险都比敌人的危险大得多。
  七万明军有大量余裕可以建设驻军补充点,包括在葱岭建立完善的防御机制,这一切都是够用的。
  而且很有意义的是,他率军翻山越岭驱逐敌人、占据葱岭之地的交通要道之时,发现了一处充满岁月痕迹的军事遗址。
  他们在这里中发现了一些被埋在地下的箱子盒子,打开来一看,发现了一些木牌、羊皮纸。
  根据木牌和羊皮纸上依稀可见的内容,他们发现这其中有开元某某年的年号的记录。
  因为《中原西域记》的普及和教育,明军基层士兵普遍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都知道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于是基本确定这是唐代遗址。
  他们进一步推断这里很有可能就是唐代开元年间设立的葱岭守捉的军队驻地,是四百年前中原治理西域之地的先驱者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开元中期,唐在葱岭设下葱岭守捉,安排军队驻守葱岭,对西部边陲进行切实有效的统治。
  除了这些东西,士兵们还发掘出了一些已经蚀锈的无法使用的刀剑,还有弩机、箭矢、盾牌等等,都已经锈蚀不堪用。
  但是其中也有几把有鞘守护的战刀,拔出来的时候依然光亮如新。
  恍惚间,跨越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便随着刀身的反光映入了士兵们的眼中,进一步沉入心底里,再也忘不掉。
  时空间的界限在这一刻显得无比的虚无、模糊。


第1467章 天下只有一位棋手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苏海生感觉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大唐的鼎盛代表着古中国的鼎盛,大唐把古中国的荣耀推向巅峰,却又在巅峰时刻随着一场注定无法避免的安史之乱坠入深渊。
  这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轮回,也是民族心中的伤痛、遗憾。
  不过好在时隔四百年,他们的批判继承者到底还是回来了。
  他这边倒是没那么好运气,一路打过来还没有发现唐代军事遗址,他打算接下来询问当地人,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的军事遗址,好让他祭奠一下那群奋战四十二年的西域白首兵。
  让他们在九泉之下魂魄安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洪武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苏海生代表整个西征大军向中都朝廷送去捷报,告诉中都朝廷,告诉苏咏霖,西域之战已经完全成功。
  明军战前全部的战略目标都已经达成,西辽覆灭,西州回鹘和东喀喇汗王国也被明军彻底消灭,进军沿途覆灭敌对部落超过八十个,战功赫赫,功勋累累。
  洪武十年九月二十日,明军集结,准备出发。
  整整三个月后,明军获得了战争的全胜,这场历时三个月的战争就此结束。
  从中原之地脱离统治长达三百余年的西域之地自此回到了中原王朝的统治秩序之下,中原王朝三百年的遗憾和悲愿自此被苏咏霖领导的大明国彻底终结。
  明军基本上把中原势力在西域的扩展恢复到了唐代扩展的大部分地区。
  少部分安西都护府的外围都督府则因为各种考量而不被苏咏霖所执意恢复。
  未来大明若是突破了火车技术,恢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若是火车技术迟迟不能突破,一时恢复,倒也难免劳民伤财。
  未来将复兴会组织发展到当地,效果会比设置军事性质的都督府要好得多。
  尽管如此,这场为西域白首兵所渴望的回归之战的胜利,在迟到三百年后,终归还是来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苏海生上捷报与中都的三日之后,曲先地区传来消息,说当地驻军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于曲先以西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古老破败的军事遗址。
  曲先驻军在这处军事遗址做了大规模搜寻和初步挖掘,暂时没什么收获。
  但是根据地图所示,还有《中原西域记》中所记载的大唐安西军最后一战的位置,大家都认为这里应该就是龟兹古城遗址,就是当年白首兵们拼死奋战到最后一人的地方。
  苏海生十分激动,把事情交给行军书记韩伟,自己带人快速从虎思斡耳朵抵达曲先,又传消息给中都,请中都立刻派历史专家前来。
  如果这里真的是当年白首兵奋战的地方,那么他们一定可以发掘出无数遗址、遗物,可以帮助今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当年发生的事情。
  明国这边充满了战争获胜之后的余裕,甚至连主将都开始关心起了历史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俨然有化身为历史专家和考古学家的趋势。
  与明国的余裕相比起来,无论是萧斡里剌还是花剌子模国王伊勒·阿尔斯兰都处在极度的焦虑泥潭之中无法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