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运气不错,出巷那天正是东南风,船速很快。
  丁毅这次出发带了沈世魁,西劳经,阮思青,阮文燕,魏继业,水师一百,王卫忠及其一局兵马,共五百人不到。
  郑芝龙那边有两百多人。
  中途海风变向,船队又慢了许多。
  二十七日,他们到达平户。
  平户藩这时为日本对外贸易中心,各国商船云集,郑芝龙的妻子也是在平户当地娶的,叫田川松。
  去年刚刚为郑芝龙生下小儿子,取名七左卫门,并一直定居日本。
  长子郑森则在福建,跟着郑芝龙。
  郑芝龙这次来日本,一是购物,二是来看看小儿子。
  丁毅的船队跟着进入平户巷后,发现这里比起上次在泉州还要壮观,只见巷口商船如云,进巷都要排半天队,很多商人大船暂时进不去,迫不急待坐小船入平户,就怕生意被别人抢了。
  但这时可以看出郑芝龙在日本的影响力,在平户巷南侧,专门有空位留出来,等郑芝龙的船队一到,直接入巷,不需排队。
  下船时,郑芝龙对丁毅道:“这个时期,正是我大明春丝盛产季节,来这卖生丝的挺多,你们带的货又多,未必卖的到好价格,你们先自己找找,若价格太低,别急着卖,我再帮你问问看。”
  “多谢郑大哥。”丁毅很是高兴。
  两人在码头上说了一番,郑芝龙又交待了一些事项,给了他一个腰牌,暂时分开。
  丁毅带上岸的人不多,也就二十多人,包括西劳经,阮思青,阮文燕,魏继业,亲兵二十,沈世魁和他亲兵四人。
  其他人在船上待命。
  沈世魁也来过日本,他也有点熟,众人先去平户海贸行。
  这个地方,相当于前世的中介所,里面有日本各地商家的代表,等着收购各国来的货物。
  不知道的人,可能就在岸边等着,或到处询问,而丁毅有沈世魁和郑芝龙指点,马上赶到这里。
  一进海贸行就看到很多外国人,当然更多的是大明朝的商人。
  很多明商和他们一样,都来卖生丝等物的。
  丁毅也不着急,在边上转转,借机打探。
  正如郑芝龙所说,眼下春丝上市,明国商人带了大量的生丝过来,巷口堆了好多货物。
  日本的商人看货多,都在压价。
  尼娘的,丁毅瞬息感觉自己要亏本了。
  这次他可是拼了老本过来的,老婆本都压下去了,要是亏了,简直血本无归。
  生丝眼下在大明是五十两一百斤左右。
  丁毅进货有四十多两一百斤,也有六十多两,按地方时间不等。
  总体来说,平均价也在五十两一百斤左右。
  上次在泉州,他卖了两百两,小赚了一笔。
  但这次在日本,日本的商人基本开价在二百二十左右。
  这才四倍多,肯定不行。
  他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开支也越来越大,这次进货也少,这个价钱他不怎么接受。
  他和沈世魁两人加起来有三十多万的货物,按丁毅的计划,至要少卖到一百万以上才能算成功,因为必竟生丝量少。
  来一趟日本真不容易,丁毅前期到各处购物,再囤到旅顺,然后再来日本,前后差不多用了三个月时间。
  而且每年这个季节是最利于行船的。
  一年能跑一趟,算是不错,跑两趟的,是专门的商人。
  丁毅要练兵,要购其他战备物资,所以今年能跑一趟日本是极限,必须要多赚。
  明年,他打算跑两趟日本,少赚一点倒没事。
  生丝是最赚钱的,但是这次量少,所以一定要生丝上面卖多点。
  第一天他们兵分几路,有打探货物价格的,有找合适商家的。
  一天下来,他们了解了很多情况,但没卖出一样东西。
  当晚住在平户一个旅店。
  这是当地一个比较大的旅店,住的基本都是各国商人,和日本国其他地方来这里的商人。
  价钱比较贵,但这里也能得到大量信息。
  晚饭,丁毅带众人在大堂吃饭。
  他们人多,占了四张桌子,点了很多菜,也引起现场很多人注意。
  但大家也没多问,必竟来做生意的人,都是有钱有势,有的人为防海盗,带的人可能比丁毅还多。
  一般大伙都不会惹事,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而丁毅的兵马也没穿铁甲,又是亲兵,看起来普通家丁差不多。
  丁毅和沈世魁等人低头聊天,说着白天的消息,吃着饭,喝着酒。
  不一会,楼下又上来六个人。
  看衣服,三个日本人,三个像是明人。
  六人看了看,选在丁毅他们身后一桌坐下,很快点菜。
  接着便用日语聊了起来。
  丁毅看了眼阮思青,阮思青点点头,他和玩文燕都能听懂日语,马上凝神细听,眼下,任何消息,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意。


第190章 小弟吴三桂
  日本人领头的叫松平河野,是佐摩银山的第二任奉行,这职位主要的任务是急速开发银山,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
  后来丁毅才知道,佐摩银山,就是后世有名的石见银山,松平河野的哥哥叫松平信岗,是德川家光的重臣心腹,两年后德川家光组建类似明朝的内阁,号称‘六人众’,松平信岗是排第一的。
  眼下松平信岗家族,赫然是日本国内最赫赫有名,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
  上任银山奉行大久保长安,在开采佐摩银山时,与幕府的分成比例为四六,即德川家康得四,他得六。
  所以德川幕府对他非常忌恨,觉的他挺有钱的,还有,你囤这么多钱想干嘛?
  等大久保长安一死,德川幕府立马将他抄家,领地遗产全部没收,七个儿子全被处死。
  尽管这样,德川幕府还不满意,因为抄家的时候,没抄到多少银子,所以全日本怀疑大久保长安私藏了财宝,在他死后几十年里,都有人在暗中寻宝。
  而且大久保长安儿女很多,据说私生活很乱,在外生了很多私生子,所以现在全日本也在找他的私生子。
  松平河野接任银山奉行,一面继续开采,一面与明国商人做生意,因为他们怀疑大久保长安有个私生子跑到明国去了,而且大久保长安的财宝,只有这个私生子知道。
  与他坐一起的明国商人是来自广州的周氏家族,周远海。
  周氏家族几代经商,跑遍东南亚,每年必要来日本一次。
  以前是和大久保长安交易,大久死后,与松平河野交易。
  主要是以丝织口,糖,棉布,毛皮,来换松平河里的铜,铁,硫磺。(这些都是佐摩银山的产物)。
  但周远海这次过来,只想要铜,不要铁和硫磺。
  松平海野有点不高兴,大家做生意很多年,每次都是四样换三样,铁和硫磺是搭配着铜的。
  因为大明现在急需铜,铁和硫磺只有军中才用的多。
  而做生意的人,到了日本要么换银子,要么换铜,要么带回日本刀,工艺品回去卖。
  不可能要铁和硫磺的,必竟这个明国自己也产的多。
  周远海想了想,便道,如今明国和后金开战,铁和硫磺的产量大幅提高,我再带回去,没什么利润不说,可能要倒贴钱呢。
  松平海野反问,即然打仗,铁和硫磺应该用的更多,更好卖呀。
  周远海摇头,明国不信任火器,现在只信红夷大炮,无人用铳啊,大炮能用多少硫磺?
  一仗打下来,能打几炮?
  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
  但是松平海野这次从大田带了半船铁和一船硫磺,而且日本人做生意很讲信用,咱们之前说好的,你现在不要,以后不要做生意。
  当即要拂袖而去。
  周远海连忙叫住他,赔礼道歉,说让他考虑考虑,实在不行,亏本也收了。
  松平海野便道:“你考虑好,再来找我,我只等你两天,佐摩银山事务烦多,我没空一直在这。”
  “我和你父亲做生意多年,希望你不要让你父亲失望。”
  说罢,便怒气匆匆的走了。
  周远海三人坐在原地,一脸愁容。
  “这可是好,松平海野生气了,这条路子可不能断。”边上有人对周远海道。
  周远海摇头:“我也没想到啊,这铁和硫磺即占地方,又没利润,他们每次都要搭着卖与我们。”
  “我们船都快装满了,现在只留下铜的位置。”
  另一则道:“日本人重信,咱们一次不守信,怕以后断了这条路。”
  周远海想了想:“不能怪咱们不守信,日本人这样卖东西,不讲规矩啊。”
  这边的铁和硫磺是比大明偏宜一点,但他运回去要成本,回大明卖,几乎没有利润。
  以前佐摩银山搭配铜卖,他买铜回去铸铜币,有十倍以上的利润。
  所以搭点铁和硫磺就算了,只要不亏本就行。
  但佐摩银山这两年铜的产量也少了,因日本人也在铸铜币,然后卖到大明去。
  前面我们就说过,国内到乾隆年间还在用日本人铸的铜币。
  周远海要是买铜币回去,利润只在两倍左右。
  所以他还是要买铜料。
  但松平海野降低了供量,他就不愿意搭铁和硫磺。
  他仔细想了想:“日本又不是只有他一家卖铜的,咱们再找找看,不行就算了,咱们每年帮他们找大久保长安的儿子,都花费不少,这点钱也和我们计较。”
  周远海考虑后决定,失信就失信,以后不和松平海野做生意了。
  利润太少,他还跑日本干嘛?
  不如跑东江皮岛卖粮呢。
  要是丁毅能听到他心声,马上要说,好好好,赶紧来东江卖粮,俺们欢迎你。
  三人也没心情吃东西,很快就回客户。
  就在这时丁毅那桌的人,一分为二,沈世魁和阮思青跑了出去,追赶松平海野,丁毅则带人起身拦住周远海。
  “这位老板也是来自明国啊。”
  “恩。你们那边的?我们是广州的。”周远海警惕的道。
  “哈哈哈,坐坐坐,刚才听到你们说话了,小弟是辽东关宁军都司吴三桂。”丁毅道。
  呃,辽东关宁军?周远海一听,有点不敢相信,辽东人跑这来了?不过好像也有可能。
  他打量了丁毅一行。
  只见众人虽然没有穿甲,但个个确实有点像军人。
  军人的气势,上过战场,杀过人,是与众不同的。
  “吴都司好年轻。”周远海抱拳,坐了下来,双方距离远,他也不怕,淡定的道:“不知有何事?”
  “周老板,咱们辽东军在关外抵抗鞑子,需要精良的装备和武器。”
  “刚刚听你和日本人谈生意,不要铁和硫磺。”
  “所以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合伙,我要铁和硫磺,你要铜,这样岂不是大家都好?”
  “妙啊。”边上有周远海的人拍桌子,大喜。
  周远海却是不动声色白了同伴一眼,然后缓缓道:“吴都司为国奋战,咱们老百姓甚是佩服。”
  “但是这日本的铁和硫磺啊,也不偏宜呐。”
  “和国内差不了多少,算上运费,你何必舍近而求远?大明朝国内,多的是。”


第191章 咱俩的信用
  丁毅笑道:“我知道,主要是我带了好几船物货过来,已经找好买家,卖了之后,空船太多,不如带点铁和硫磺回去。”
  “这样啊。”周远海听着,好像有点道理。
  但他是什么人,失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