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啊。”周远海听着,好像有点道理。
  但他是什么人,失信的事都敢做,自然是无良商人,眼珠一转:“松平海野那里,铁料1。2钱十斤,硫磺1钱十斤的哦。”
  边上同伴不由看了他一眼。
  松平海野真正的卖价是铁0。9 钱十斤,硫磺0。5钱十斤。
  周远海居然还想在丁毅身上赚一笔,不亏是黑心老板。
  丁毅闻言大喜:“不贵,不贵,我各要五万斤,多多益善。”
  大明朝的铁料1。2…1。6钱十斤,硫磺1。4钱十斤。
  所以日本的确比大明偏宜,但因这玩意不值钱,几万斤也没多钱,却又占船的位置,所以一般商人不会来日本进货,来进硫磺的,肯定都是为了军用。
  周远海心中暗喜,表面不动声色:“每样五万斤,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明天看过才知道。”
  “这样吧,明天给你答复,你们也住的吧。”
  “是的是的,我们也住这。”丁毅笑道,说着,叭,一张千两银票扔在桌上:“这是定金。”
  周远海眼睛一亮。
  “吴大哥。”边上阮文燕一把安住丁毅的手,小声道:“咱们不熟。”
  “不好意思。”阮文燕收回一千两银票,叭,重新放了张一百两的银票。
  “哈哈哈。”周远海大笑,这小娘还挺小心的。
  “都是同乡,信的过你们。”他嘴上说着,伸手把一百两银票给收起来了。
  丁毅瞪着她,不高兴道:“你这人,周老板这么大老板,岂能晃点我们。”
  “出来做生意,小心点好。”周远海意味深长的看了眼他四周的二十多亲兵:“吴大人的船在那,明天,我能去看看吗?”
  “当然,当然,明早一起去。”丁毅笑道。
  另一边,松平海野刚回到屋里,泡了杯茶,越想越气。
  周远海父亲做生意很讲信用,到了周远海这年轻人,越来越没武德。
  咱们铜供的少,那是因为幕府也要做铜币,卖到你们明国去。
  但是你居然不要铁和硫磺?
  松平海野和周远海父亲关系不错,还想给他一次机会。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
  他脸上露出喜色,还以为周远海回心转意了。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陌生人,而且是明人。
  “你们?”
  “松平海野先生你好,我们是来自大明朝的商人,在下沈世魁,这是阮思青。”
  松平海野一脸警惕,但这是旅店,又是他本国,自然不怕:“进来吧。”
  估计他们是来谈生意的。
  果然,阮思青开门见山,直接道:“我们想买铜,铁矿和硫磺也要,还要燧石,硝。”
  松平海野脸色微变,以他的经验,这都是做炮做铳的东西。
  要是日本商人要,他马上会一口回绝,但是明人,到无所谓。
  燧石我们都是半卖半送的,松平海野寻思着,他那边燧石产量也挺高,除了做火石,基本无用,也卖不起价钱,以前经常送半船给周氏的。
  “不好意思,我已经明国的其他商人有约,做生意,一定要守信。”松平海野认真的道。
  “没事没事,我们就是来认识一下,如果有机会,再合作吧。”阮思青笑笑,转手递上一
  把精美盒子。
  松平海野一愣,正要拒绝,阮思青放在桌上,已经和沈世魁走了。
  松平海野苦笑,打开盒子,里面放的是一把纸扇。
  刷,他打开纸扇,发现上面一面画着日本图的地图,另一边写着几个字。
  “仁,信,义,武。”
  “呵呵。”松平海野笑了,这两个大明国人,倒是与众不同。
  阮思青走了不到五分钟,周远海来敲门了。
  他说之前是我不对,回去后想来想去,应该遵守信诺,你的铁和硫磺,我都要了,不知这次带了多少斤?
  松平海海大喜,语重心长的道,做生意,当是如此,我这次的铁和硫磺也不多,各五万斤而已。
  周远海大喜,还巧了,当下约定,明天下午交货。
  次日一早,周远海与丁毅约好了,两拔人去丁毅的船上看看。
  一到岸边看到有十几艘船插着旗帜,上面都写着一个字“吴”。
  上了第一艘船,就看到大量的兵士。
  但这些兵士都没披甲,三三两两随意的坐着,看起来很精锐,但纪律一般。
  看到长官吴三桂来了,很多人也没反应。
  周远海和同伴对视一眼,确实是边军。
  当下与丁毅约好时间和地方,下午在巷口另一侧交货交银。
  可到了下午时间,他早早到了现场,与松平海野见面,结果左等右等,没等到吴三桂。
  松平海野的脸色很快不好看了:“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再戏弄我了?”
  他真的怒了。
  看在周远海父亲面子,他已经给周远海机会。
  “我要的,有人要的,怎么还没来,再等会。”周远海大急。
  他还派人回去旅店,结果等到天黑也没等到人来,回去的人也说,吴都司退房了,不知去向。
  狗东西,玩我呢?周远海大怒。
  “再给我点时间,我去找他。”
  “我对你太失望了。”松平海野长叹。
  “又不是我存心骗你,是有人骗我的。”周远海大急:“谁你要搭铁和硫磺的,我总要找人合伙啊。”
  你还嘴硬?不肯认错?松平海野无奈摇头,对他越来越失望,转身拂袖而去。
  周远海气疯了,带着人跑回丁毅的码头。
  船还在,只是上面全挂着‘祖’字旗。
  “吴三桂呢,叫他出来。”他站在岸边叫着。
  船上没人理他,远远的,几个兵士站出来,全身披甲,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他。
  周远海看了几眼,脸色通红,混蛋,他转身骂骂咧咧的走了。
  另一边。
  松平海野带着人刚回到半路上,被丁毅拦住。
  “这是我家主人,是我家主人想与松平海野先生做生意。”阮思青在身边介绍。
  “松平先生你好。”丁毅柔声道。
  松平海野面无表情看了看他,突然道:“是不是你和周远海说要铁和硫磺,然后又故意不来?”
  “你们明人的技量,我都清清楚楚,做生意,岂能用这种手段?”
  丁毅面不改色,淡定道:“周远海见利忘义,还故意抬高价钱,说你卖的铁是1。2钱十斤,硫磺1钱十斤。”
  “他两边都想赚钱,又无信用,松平先生何必一定要再与他做生意。”
  “我不是背后说他坏话,这种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给他,早晚出卖背弃你。”
  “为何不由咱们两个极有信用的人,好好的合作下去呢?”
  松平海野冷笑:“我与你素不相识,你那来的信用?”
  “这是我的长兄,郑芝龙。”丁毅拿出腰牌。


第192章 铜矿很偏宜
  眼下郑芝龙在平户是个金字招牌,不但是在平户,在整个日本也是。
  前面说过,日本有朱印船,朱印船就是指拥有“异国渡海朱印状”,被许可前往安南、暹罗、吕宋、柬埔寨,包括明朝等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活动的船只。
  平均每年 11 艘左右。船主主要是西南大名、幕府官员、内外豪商。
  小的能装12万斤,大的能装80万斤。
  松平海野在银山赚的钱,就是为幕府提供这样的资金。
  幕府用资金购买大船,装满了日本的刀剑,工艺品,铜,铁,银子等,到其他国家换来生丝,棉织物,象牙,药材,白糖等等。
  而眼下,所有国家的船去东南亚,都要得到郑芝龙的关照,不然的话,随时都要被海盗打沉。
  日本幕府等重要豪商,大名的船都不要交钱,而换来的是郑芝龙在平户的优待,以及他儿子在这里的成长。
  所以郑芝龙眼下真是金字招牌,松平海野一听此人是郑芝龙的兄弟,立马另眼相看。
  而且他知道,如今郑芝龙也在平户,自然没有人敢假冒。
  是真是假,到时候自会知道。
  双方很快找了个地方商谈起来。
  丁毅一上来就说没钱。
  松平海野也不急,朱印船出去,很多也是以物易物,只要价钱谈好就行。
  “我有生丝,丝织品,用来换铜,铁,硫磺,燧石,硝。”
  “铜要多,硫磺,燧石,硝其次,铁最少,你们要肯出银子,也行。”
  丁毅很快把自己和条件说出来。
  和日本人做生意,简单直接点好,不能浪费时间。
  松平海里马上沉思起来。
  这些东西里,最不值钱的是硫磺和燧石,还有硝。
  因为这些东西几万斤还值不了多少钱,而且一般不用来打仗的话,几万斤放在明国一个城府,能卖好几个月甚至一年。
  而且这些东西在日本产量都挺多的。
  日本多火山,盛产这些物资,价格也偏宜。
  铁的话,明国也有,产量也不低。
  丁毅主要要的,也是铜。
  他以为丁毅也是要拿铜来做私钱。
  但他才不管丁毅干什么,只管自己能赚多少。
  他沉默了片刻后,缓缓开口:“丁先生应该知道,眼下产丝季节,明国好多商人都运来生丝,码头上堆积如山,每天都是一个价。”
  “如果真要以丝论价,每一百斤,我出三百两。”
  “丝织品每一百斤,我出三百五十两。”
  凭良心说,松平海野这价钱比一般日本商人出的稍高一点,丁毅大概有五倍的利润。
  但和巅峰期十倍,二十倍的利润比起来,肯定不尽如意。
  而且丁毅这些货物少,是主要赚钱的方向,其他货物,赚不了这么多钱。
  丁毅马上问起他的铜矿多少一斤,一共有多少斤。
  松平海野这次运了两船铜矿,每船十万斤,共二十万斤。
  卖与周远海为每百斤1两银子,一千斤10两,二十万斤就是2000两。
  周远海回去后,一般每百斤提炼50…60斤铜。
  每斤铜加上其他偏宜的金属,可制200文。
  100斤铜矿能制10000………12000文。
  价值10…12两银。
  扣掉工钱,运输,其他消耗,利润近十倍。
  当然了,这是现在的价格,崇祯后几年,京城已经达到2000文换一两银,但依然有利润五倍。
  丁毅这么算算,铜矿其实挺偏宜的啊,比大明朝的闽铁还偏宜一丢丢。
  以货易货的话,他只需要用七百斤生丝,能换这两船铜矿,简直大赚。
  而松平海野也觉的大赚,他们把生丝存放着,等过了这高峰产丝期,一两个月后,可以翻一倍出售。
  当下丁毅与他谈了细节。
  松平海野随船带了五万斤铁料,五万斤硫磺。
  铁料价折银450两,硫磺折银250两,松平海野全部货物折银2700两。
  听起来松平好像没赚什么钱,带了四船货物才这么点钱?
  但他不是商人,主要是负责银山的业务,这些东西是银山出产的辅料,卖了就是他们和幕府自己的,是意外之财,人力运力全是幕府出,等于用银山的工人,赚自己的钱,当然是白赚。
  丁毅直接大气的算3000银。
  折一千斤生丝。
  松平海野大喜。
  他拿到一千斤生丝,囤一两个月后出手,最少翻一倍,到手可有6000两。
  所以这几船东西,赚了6000两。
  别看钱少,丁毅是准备了几个月才从明朝过来的。
  而他天天在日本,石见银山隔几天就有几船货出来到这里来卖。
  所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