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丁毅只带了几百人来,他们已经感觉丁毅的兵马精锐,这也是松蒲要拉拢丁毅的原因。
  没想到,今天真正看到他带了大军前来,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精锐。
  现场突然鸦雀无声,连濑香都几乎停住了抽泣。
  所有人呆呆的看着丁毅的兵马下船。


第324章 说的好听
  一船一船兵马络绎不绝,先是枪盾兵,然后是一辆辆的大车被抬下船。
  枪兵们的盾牌,都在车里统一放着。
  他们的背包,有换洗衣服和被子等物资,仅这些背包和物资,是最近几个月旅顺动员上万妇人赶工制作出来的。
  此次丁毅出军七千多步兵,两千多水师,一千骑兵,其中步兵有三千铳兵,四千枪盾兵。
  铳兵人人带甲,共带三千铁甲,六千杆鲁密铳,人手两枝。
  枪盾走完后,大车全被抬下,差不多有七十辆大车。
  接着是铳兵下船,又是一队队铳兵整齐的走下来。
  除了水师没有下船,七千多步兵花了近一个多时辰才走完,中间还搬运了大量的车,和物资,包括帐逢等,火药,弹药等物。
  接着下船的是12磅野战炮,这次带了七十门,将由七十辆大车携带。
  这些炮一门门被抬下时,松蒲和田川都惊呆了,两张老脸无比的震憾,估计在日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和精致的火炮。
  然后又是骑兵和马。
  丁毅兵马连装备用近三个小时才卸完,所有人在现场情不自禁看了三小时。
  其间其他日本人都在观摩丁毅的兵马。
  松蒲和田川一边看,一边与丁毅聊天。
  “丁君在明国,有多少这样的兵马?”松蒲沉声问。
  “不多,也就三万出头。”丁毅淡淡道。
  松蒲与田川暗暗倒吸口冷气。
  日本这里,一个蕃主,或大名部下有上千人就算厉害的,有的才几百人。
  万人以上的战役,就算比较大的战役。
  明国果然地大物博,上邦之国,两人心中震憾,又问:“明国诸将的兵马,都是这般精锐?”
  “我看郑芝龙部下,好像没有如此的整齐?”他看郑芝龙部下,都和混混土匪似的,那有这么强的纪律。
  赵大山闻言,哈哈笑道:“明朝上下,皆是废物,只有咱们大人的兵马,才是精锐。”
  现场日本人惊憾,松蒲与田川更没想到赵大山能说这种话。
  丁毅不满的瞪了眼赵大山,赵大山好像知道自己说错了,尴尬笑笑,赶紧后退两步,不敢哼声。
  松蒲与田川深以为然,同样是明朝的将军,郑芝龙的部下就和日本的武士差不多,没什么纪律。
  两人齐齐对视一眼,都感觉当年做了最正确的决定。
  丁毅的兵马比郑芝龙还强,又是自己女婿,这下在日本,他终于可以大展雄风了。
  当晚,松蒲在附近设宴款待明国援军。
  宴后,丁毅带阮思青,赵大山,与松蒲,田川等人密议。
  双方虽然是翁婿,但两国交战之际,有些话还是先摆在台面上说出来比较好。
  当晚八点,众人坐在房间,大伙都没说话,在思索着各自的想法。
  丁毅微闭双眼,脑海里也在想着事情。
  这次之所以要出兵日本,一是为了自己的财路,二是因为这边有松蒲在,他只能算半个客军,所有粮草,有松蒲提供,这才是他敢来日本的底气。
  如果没有松蒲支持,你让他两万兵马过来也不行,粮草首先就是问题,日本只要坚壁清野,他坚持不了多久,就算能抢到粮草,火药炮弹也是问题。
  松蒲也同样在思索。
  因为德川幕府看中平户港口,提高税收,这才让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不能展示强大的实力,他的下场早晚会和大久保长安一样。
  而且,如果让幕府知道自己有个明国的女婿,并且这么强大,就算自己死后,松蒲番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不会像大久保长安一样,前脚刚死,后脚就被幕府抄家了。
  但是,丁毅看起也不是善辈,就算引狼入室啊?
  两人都在思索着,如何开口,争取最大的利益。
  现场其他人也很默契,一言不发,端坐等着。
  只是赵大山很不习惯日本人这种坐法,如坐针毡却又无可奈何。
  这次他跟着丁毅来,丁毅也有任务给他,要他在日本发展日奸,细作,所以尽管不舒服,他也只能忍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还是丁毅终于忍不住,他想了想后。
  “岳父大人,我先声明一下我的态度。”丁毅用充满真挚的语气,缓缓开口。
  松蒲微笑着竖起耳朵,一个字也不打算放过。
  “我是大明朝的人,这边是日本。”
  “咱们两个国家,隔海相望,一衣带水,历来就是友好的国家,我国史上,除了残暴的元朝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皇朝,有入侵过日本的想法。”
  “因为一来两国较远,又隔着大海,二来实在没有任何的好处,付出与产出,无法得到正比。”
  “两国交战,需要有利益与好处。”
  “我打日本,不如打朝鲜。”
  “所以我觉,如果不是因为要帮岳父您,永远不可能派兵来到日本本土。”
  松蒲和田川脸上露出欣喜的微笑,这才是他样想要的答案。
  丁毅第一大段的意思,简要一下,就是,我以后永远不可能来日本,永远不可能和日本打仗,当然,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很明显,松蒲和田川都信了。
  因为他们也想不出,明军千里远征到日本,有啥好处?
  正如丁毅所说,历史上的中国各大皇朝,除了残暴的元朝外,没有人会来征伐日本。
  这是双方友好合作的前提,松蒲得到丁毅的承诺,便会坚定支持援助丁毅的念头。
  如果丁毅想攻伐占领日本,松蒲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幕府那边,这是民族和国家的荣誉,他别无选择。
  有了这个好的开头,丁毅后面说的话,他们会更加相信。
  “那么这次即然来了,我的想法是,把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大规模的开战。”
  “不要死伤太多的日本国民或武士,在战场上,把幕府逼到谈判桌上。”
  “这样对日本国,对岳父大人,对我,都有好处。”
  丁毅说起来很有修养,素质很高,还体恤日本国民。
  这是一个讲道理,有原则的明军武将,松蒲和田川听的齐齐点头:“我们也正是这个意思。”
  老天怎么让我找了个这样的女婿,丁毅太会说话了,说的真好听。
  松蒲好激动,好开心。
  但他不知道,这世上往往嘴上说的好听的人,做事却未必好看,而明人,尤其如此。


第324章 各取所需
  双方很快谈好了条件。
  丁毅会攻占石见银山,并守在石见银山,等幕府集中兵马来攻,以逸待劳,最后击败幕府兵马,逼幕府开始谈判。
  以后丁毅会开发石见银山,所得银两,与松蒲五五分成。
  打仗和开发银山都由丁毅来做,而松蒲要做的是。
  一是提供粮草,每月从海上支援石见银山五千石粮米,共丁毅兵马用,只到谈判完成,逼和幕府。
  二是提供大量的火药,至于硝石和硫磺,石见银山附近都有。
  三是提供工匠和百姓一千名,丁毅需要他们为自己做事。
  从合作条件来看,双方都觉的自己占偏宜了。
  松蒲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提供粮食和人手,自有丁毅的兵马去与幕府打,事后享受分成与好处。
  而丁毅如果能占据石见银山,逼和幕府,不但能重新拉起这条商线,更能把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回皮岛。
  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双方对这次的合作,充满信心,也很有诚意。
  当晚,松蒲濑香极尽温柔,两人久别胜新婚。
  丁毅兵马在平户休整了三天。
  松蒲很快派人运来了五千石粮米,又召来了两百名工匠,和百姓一千名。
  以二十艘中小型船,跟在丁毅的船后面。
  平户到石见银山不到一天。
  7月27日,丁毅的船在日本岛根县靠岸,七千步兵和一千骑兵一涌而上,当天就占据了石见银山,赶走了原本的幕府官员,任命原松平海野的一个心腹叫和田一助为新奉行,全权负责银山的开发工作,丁毅给他开了提成工资。
  每年产量百分之一,为他和官员的工资,另外的工匠和矿工工资都会提升。
  和田一助顿时就和打了鸡血似的,消息传到原来的官员工匠中,所有人也都和打了鸡血似的。
  其实这些年石见银山的产量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曾经日本国在海外学到了灰吹法后,大幅提升了银子的产量。
  石见银山极盛时,年产38吨白银(大概100多万两。),眼下每年还有40…50万两产量。
  产量低的原因,一是好开采的都开采完了,后面比较难开采,二是工人待遇不高,不肯出力,也少。
  巅峰期,石见银山有一万三千多户矿工(是户,不是人口数。)
  但现在,整个石见银山才八千多人,工人数就少了很多,其中居然有一千多汉人(现在当地还有唐人屋唐人桥,原历史上就有很多汉人在做工)。
  丁毅占领之后,先宣布提升工人待遇,稳住工人的心,然后就在银山东面五里处,开始建筑防御工事。
  同时要求松蒲加派工人,和粮米,为扩大产量做准备。
  丁毅占领石见银山后立马带人四处查看。
  这次随船过来物资较多,只带了一千骑兵,好在松蒲为他准备了几百匹马骡拉车,他现在手上有一千三百多匹马。
  这边山地,大部份地方不能骑马,他带人先沿银山范围转了一圈,然后又登山用望远镜细看,发现此时易守难攻,实在是个好地方。
  日本国也是从来没有敌人过来,所以几乎没什么防守,驻军很少,被他一击而破。
  银山距离海边不到二十里,海边港口很大,可以停靠很多船,也是为运输方便所建。
  这让他登陆的时候省了不少时间。
  四周是一条山脉环绕,有两侧不利大股兵马行进,只要建两个堡就能守住两端,主要的兵马可以在正面也就是东侧防守。
  石见不但产银,还产黄铜,黄铁,铅,特别在银矿枯竭之后,以产铜为主。
  边上另有几座火岩山,盛产硝石和硫磺,燧石等物,都是丁毅急需的。
  丁毅到了这里才发现这边还产铅,铅这玩意也是好东西,可以做铅弹。
  丁毅的鲁密铳以钢弹为主,铅弹为辅,因为大批量购铅不容易,在大明朝和火药,硝石,硫磺一样属于军用物资,一般以朝庭采购为主。
  事实上铅弹比钢弹易加工,这会可以大量挖铅,丁毅当然高兴。
  占了银山的第一件事,他先稳住工匠和工人的心,提高工资,提升伙食,铲除对明人有明显敌视的日本人,加上原先的匠人中,就有一千多是汉人或汉人后裔,五天不到,众人的心就慢慢安定下来。
  这天,和田一助带着丁毅,还有当地原汉人工匠头目陈松等几人,先一起看了怎么灰吹法练银。
  和田一助先向丁毅介绍一般的制银流程。
  一般制银流程,工人先挖出银矿石,使用镰刀形状的锤鍊,凿去矿石上的杂质,然后放在一桶水中,洗落石上的泥土,接著将留在桶底的矿石放在栗木盆中,注入清水来回摇晃,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