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月,温体仁突然发作,因为周延儒在和他交好时,曾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
眼下温体仁急于上台,暗中指使言官陈赞化揭露此事,锦衣卫密探也证明周确实说过这话,周延儒因此下台,温体仁接任首辅。
7月,丁毅正在伐日。
这天,崇祯召集新任首辅温体仁,等商议大事。
第363章 送礼是门大学问
因为军费不够了,朝廷想再次征饷。
当时廷议上的数目报出来还不算多。
宣府,大同,山西,蓟州等各地需征饷两百万两,
辽东一地需征饷三百万两,皮岛东江镇需二十万两。
全国加起来征饷五百多万吧。
听起来好像很多,实际上没多少。
咱们打个比方,崇祯四年(1631)朝廷就派银667万两,比这次还多。
当时是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0。012两),派银667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外,实征522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740。8298万两。
崇祯四年辽饷最高时,一年也就是667万两;分摊在每亩地上,一亩地也就多收0。012两的银子,增收1。2%。按当时的物价折算,也就是相当于每亩需要多缴3斤米。
崇祯四年后,尽管明庭已到最后的疯狂,但三饷全算,分摊在每亩地上,也就三分银子(0。03两银子)。
这笔银子,按当时的物价算,最多也就能买五六斤米。虽然那时候粮食产量低,但按理说,一亩地多收五、六斤米的税,并不会让老百姓感觉难以活下去。问题是,在当时,他就是可以让老百姓难以活下去的,原因就是执行政策的人。
一亩地,本来只需要纳0。012两银子,最后为什么会变成纳银十两呢?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因为,在收税的过程中,经手的官员,并没有按朝廷的政策办事。
有钱有势的人,都能想办法逃避这种税收,最后相关的税收,就都落在了底层百姓身上。更主要的是,还有既得利益者借机大发国难财。
最后的结果就是,朝廷开始仅向一亩地多收0。009两银子(9厘银子),后来涨成0。012两银子(一分二厘),最多时也不过0。03两银子。
但是,到了老百姓的头上,就有可能翻十倍(成为0。12两银子),甚至百倍(成为1。2两银子),更有甚者,是翻几百倍(成为好几两银子)。
在这种背景下,最后就出现了一种怪事,“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也就是说,买一亩田的价值才七八两银子,而种一亩田却要缴纳税银十两。慢慢地,种田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田地荒芜,流民越来越多。
有人显然是知道这里面的道道的,劝说朝廷谨慎征饷。
但户部有官员向崇祯道,咱们一亩田才征0。03两银子,也就够买几斤米,每亩田多收几斤米,这多吗?
崇祯一听,有道理啊,听起来好像要征几百万,分摊到每亩田,才几斤米,这必须得征,崇祯还想多征一点呢,你们每亩田多征十斤米都可以嘛。
这时有温体仁说话了,说东江镇囤田建堡,种了大量良田,当纳入点数征饷。
意思是,数清楚东江有多少亩田,然后也征饷。
崇祯转头问骆养性,可有其事?
骆养性马上道,旅顺和皮岛,还有金复州,都被丁毅囤了很多田。
于是,朝廷也不派人去现场实核,仅凭骆养性和温体仁一句话,核东江镇为三十万亩田,每亩征0。03两,东江镇以后每年要给9000两银于朝廷。
事实上这时朝廷已经几个月没给东江镇发饷了,这次也是,朝廷要下发的军饷暂缓,反过来要征东江镇的田课。
兵部尚书张凤翼当时有点反对,因为东江镇好歹也算朝廷精兵,也打过诸多胜仗,眼下这么干,会寒了东江镇的将士心。
温体仁又道,东江那边,自己种田,还有朝鲜也提供粮食,毛文龙当年一百万辽民都活下来了,丁毅现在十几万辽民也养不活吗?
至于他的军饷,朝廷不是不给,现在钱少,先给辽东啊,那才是大明重镇呀。
在场诸大臣纷纷点头,表示温体仁说的有道理。
接着温体仁又提出,朝廷在登莱的千户所,可以调换些军将,比如将百户杨端调到夏河寨前所。
这话深得崇祯的心。
崇祯一直是想调丁毅的大将的,但怕对方不听调,朝廷和自己会丢脸。
比如像祖大寿,袁崇焕被杀后,基本就是不听朝廷号令了。
现在他们打算从百户级别试一下。
于是,杨端接到调令,和陈济民对调。
当时丁毅正征日,杨端也不敢不听,但他去夏河报到之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家养病,偷偷回到海阳所。
崇祯听到消息,勃然大怒。
丁毅这般跋扈也算了,手下兵将也不听号令,眼中还有朝廷吗?还有我崇祯吗?
杨端称病不出,在崇祯眼里,等于是抗旨,是可以诛灭九族的大罪。
但眼下,他却不能拿杨端开刀。
人家有病回家,这是很正常的理由啊。
温体仁这次试探算是失败了,但却让崇祯对丁毅的印象进一步加恶。
可丁毅对此事毫不知情,真是人在日本逛,祸从天上降。
事后温体仁和骆养性眉目传情,都是很开心呀。
原来温体仁这么弄丁毅,就是因为他和骆养性关系不错。
也正是借骆养性的帮忙,他才把周延儒赶下台,当上了首辅。
做为报答,他自然拼了命帮骆养性,以板倒丁毅为目标。
除了帮骆养性外,温体仁心中也很厌恶丁毅。
原本丁毅早就从高起潜那里得知温体仁对自己的恶意,早在5月份时,派人上门进京,拜访温体仁。
当时办这件事的人,正是杨永。
杨永在门口递了贴子,自称叫丁永,是丁毅家将,上门拜见温体仁。
温体仁这人表面还是很清廉的,身为首辅,家里都没有个门童,敲门之后才出现一个中年管家模样的人。
他听清楚来历后,便让杨永在外候着,没过一会儿,这管家也不对说话,看了眼杨永后,砰,把门关上了。
这是明显温体仁想和丁毅划清界线,不想理他。
其实这是温体仁虚荣心作怪,明廷时的文官,和现在有些人挺像的,即想收礼,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如杨永换成丁毅亲自来办,这事多半就能办成了。
丁毅在的话,他要么直接把银票塞到管家手上,要么深夜过来,或者在门外一直等,等到温体仁出来,再把银票塞过去,不管他要不要,先送了再说。
可杨永以前就是小小徐大堡防守官张成的家丁,第一次送礼给梁廷栋的时候,因为梁这个人很贪,也不虚伪,直接就让他进府,拿钱,杨永马上就和梁混熟了,也觉的梁很好说话。
换成温后,温是个伪君子,怎么会让杨永进府,当然表面上要装清高。
杨永没经验,一看温不让他进府,以为这温真是不想收钱,当下也不客气,直接转头就走了。
没多久,温体仁出来,看到门口都没有人,当然脸色就黑了下来:“哼”,心中把丁毅给记恨上了。
所以说,送礼真的是一门大学问。
有时候没送出去,反而会得罪人。
第364章 干件大事
时间回到6月。
京城的某天,杨永千总和百户丁石头正在一家酒楼喝酒,身边各还有一个小娘搂着。
两人是旅顺驻京城办事处负责人,全权处理旅顺与京官的关系,丁毅每年在这里花费就有一二万两。
杨永和丁石头以前都是丁毅义父张成的家丁,受丁毅重用,即不要在前方打仗,还可以在京城的花花世界潇洒。
去年,杨永升千户,之后便在当地娶了婆娘,年底还生了个大胖儿子。
这把他高兴的。
丁石头年底也娶了个婆娘,眼下也怀孕了。
日子越来越舒服,两人也有点乐不思蜀。
这天两人又在酒楼寻欢,喝到一半,打发走了两个小娘。
“周延儒是下台了,温体仁最近老与大人作对,又不收钱,如何办才好。”丁石头拿着酒壶道。
杨永也一脸愁容,他送礼失败之后,就和丁毅汇报了,但丁毅没有回信。
估计也知道自己没做好,他郁闷的替自己倒了一杯,端起酒杯:“要不,还是和上次一样?吓他一吓?”
他说的是几年前吓骆养性的事。
几年前的事,这两人并没有做好,反而是打草惊蛇。
虽然事后骆养性没再光明正大找丁毅的麻烦,但只要有机会,在崇祯面前说话,肯定往死里弄丁毅,只是一机没抓到机会而已。
像这次,他和温体仁相互合作,温是更拼了命的折腾丁毅。
“这招怕是没用,他现在又是首辅,事情闹大,会给丁大人惹麻烦吧。”丁石头犹豫道。
“那也没别的法子了,他们现在也拿丁大人没办法,最多只能嘴上说说。”杨永道:“真要对付丁大人,那也要看皇上愿不愿意啊。”
杨永送礼不成,心想和老样子一样,找人吓吓温体仁。
而且他去过温体仁府上,这首辅很清高,家里都没几个人,应该很容易摸进去。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外面有人敲门。
“谁。”两人大惊,因为门口,有他们的手下守着。
“是我。尼娘的。”声音刚落,走进来一个富家公子的打扮。
一个青年人,打扮的很像富家公子,手里还拿着扇子。
但两人一看就笑了:“路千总啊,哈哈哈,好久不见。”
来人正是路超。
路超嘿嘿一笑,似乎也不习惯身上的穿着,他卷起袖子,左右看看,示意外面的人关上门。
杨永笑着笑着,突然感觉可能有什么事情。
这路超以前只是一个徐大堡小兵,到了旅顺之后,被张经看中,举荐给丁毅,然后步步高升。
虽然上次登州乱兵之事做的不好,但丁大人也只是降他的职,连打一棍都没有。
大伙就知道,路超在丁大人眼中,怕是很重要。
“路千总来京城可是有事?”杨永赶紧站起来,也不喝酒了。
路超左右又看。
“左边是墙,没有人放心。”丁石头想想,往左走了走。
众人皆走到左边。
“俺过来干一件大事。”路超也不客气,抓起桌一盘花生米,往嘴里扔了几个:“杀温体仁。”
“。。”房间里瞬间一片安静,杨永丁石头面面相觑。
此时两人毕竟还算大明的官员,眼下亲耳听到路超这么说,情不自禁还是双腿一抖。
但好歹两人也是吓过骆养性的人,约莫过了几秒钟,终于回过神来。
“大人的意思?”杨永颤声道,也没敢说丁这个字。
路超白了他一眼:“是我自己的意思”。
“。。”杨丁两人面面相觑。
“放心,有什么后果,我一个人承担。”路超沉声道:“上次你们教训骆,效果不好,反而起了反作用,让大人很被动。”
上次没杀掉骆养性,反而打草惊蛇,现在骆养性天天进出跟着几十个人,再想杀也杀不掉了。
关键时,之后骆养性动不动说丁毅坏话,搞的崇祯现在对丁毅也有恶感。
路超歪歪嘴:“尼娘的,这些人与温,都在朝廷里说大人坏话。”
“俺想着,不杀一两个,怕是镇不住他们。”
“嘶。”两人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