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世魁喃喃道:“我听说这里可是最少有五十万亩田的?怎么才十几万亩?”
  朴志炫笑道:“元朝时最多,巅峰期有近四十万亩,因为那时人多,后来人越来越少,这边产量也可以,种的田越来越少了。”
  济州岛就这么点人,四周临海,没有生存危机,古代很多人一辈子可能不出村,因为够吃,大伙多种的粮又没处卖或者说是卖不到好价钱,很多人干脆就不种或少种,所以现在济州只有十几万亩田,大部份良田都荒在那。
  朴志炫这时又道:“眼下很多人离开岛上,目前又多了五万多亩无主良田。”
  原来济州岛刚刚走了两万多人,这里面包括大部富户大户和官吏,所以这十五万四千亩田地中,有五万现在是无主的了。
  丁毅又问其余的田都在谁手上?
  朴志炫回头看看朝鲜人,缓缓和丁毅道。
  济州岛的大部分田和朝鲜国内一样,采用的分田式,且因为当年这边造过反,被平叛后,当时的官方重新分了田,把田全分给了朝鲜人和汉人,这也是为什么蒙古人基本都是养马和养殖为主的原因之一。
  他们分田的方式和明朝不一样,全是分给官吏的。
  即田地只授于在职官员,官员去世后由国家收回,重新分配。
  也就是说在朝鲜,原来的贵族是没有田的,只有在职的官员有田。
  官员凭官大小得到多少良田。
  所以济州岛这边的田,一大半在官吏手上。
  而岛上的普通百姓就等于是他们的佃户,帮他们种田,如果是在朝鲜国内,基本只能保证温饱,但济州岛还好点,这边产量高,成分复杂,压迫没那么明显,佃户们可能会有点余粮。
  按朴志炫的说法,这边基本是地主们保证佃户吃饱的同时,每年还会给一石粮一户。
  以保证他们正常的生活开支。
  为什么这边会这么好,就因为这边汉人和蒙古人比较多,万一闹事了,你不对下面人好点,谁帮你?
  以前蒙古人造反,朝鲜庶民帮忙杀死主人朝鲜人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济州岛这边的佃户情况比朝鲜国内好。
  前面说有一大半在朝鲜官吏手上,所以另一小半是例外,就是蒙古人和汉人们自己种的田是归自己的,这也是朝鲜官方不管的。
  按朴志炫的说法,岛上现在的十五万亩田,扣除五万亩(原主人已经离开,现在归丁毅了。)另十万亩里,朝鲜人占六万多,蒙古人占一万多,汉人占三万多。
  汉人和蒙古人都是自己开垦出来的,只要交税,便得到朝鲜王朝认可。
  丁毅又问,这边税几何?如何交?
  朴志炫道,朝鲜官员们的田是每一石交五斗(等于五成),朝鲜和蒙古人还有汉人自己耕出来的田,一石交七斗。
  丁毅和诸将对视一眼,朝鲜人真特娘的狠啊。
  突然觉的要了李倧一年二十万石粮有点少。
  历史上这个时期,朝鲜国内并没什么大规划的起义,不像明朝那样到处农民军,还有粮支持皮岛,卖给后金,两边讨好,果然是粮有点多啊。
  朴志炫又道,朝鲜前期的税只收粮米,后来是可以搭配少量特产,如今是完全可以用特产代替。
  而他们济州岛因为四面临海,所以都组织百姓们打鱼,捕捞甚至养殖海参,鲍鱼,大虾,海带,种植水果,还有牛羊,来代替粮米。
  所以这边基本没有交过粮,全是各种海货特产。
  丁毅若有所思,大概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朴志炫也不想纳粮,想用特产来代替税。
  不过你想多了,你的田都是我丁大人的田,丁毅也不着急,问过朝鲜人后,最后来到汉人面前。
  “拜见丁将军,这么多年了,终于见到亲人了呐。”当地旌义县一个小吏,汉人张猛一头拜倒,眼泪巴巴的往下掉,如同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
  这尼吗和老子有的一比啊,丁毅含笑扶起他:“快快请起,都是乡亲啊。”
  前面有朝鲜人介绍过,这货自称张士诚后代,老朱灭张后,把他们家流放到这里。
  丁毅心想我信你个鬼的,老朱天天在网易杀人,还能放过你老张家?
  但如今这济州上的汉人,老实说一大半对明朝没好感。
  很多人都是获罪流放,也有从皮岛等地逃难过来的。
  张猛在县里的位置,是个小吏,这种编外合同工,原本没资格分田,但朝鲜人看他是汉人,还是分了一百亩,他在这边也是过的风生水起,滋润的不得了,手下还有几户汉人佃户,比起同时期的明朝小吏,明显要高一个档次。
  这次很多官员回朝鲜,他是汉人,回朝鲜后,那还有现在的日子,自然选择留下。


第396章 全部没收
  据张猛所说,汉人和朝鲜人差不多,以种田打渔,种水果,弄海货为主,也会养少量的牛羊。
  除了自己吃用,还能替税,不用交粮税。
  很快张猛指引另一个汉人来到丁毅面前,这人也是含着泪拜倒而下。
  这人叫陈海生。
  “拜见丁大人。”陈海生眼中有泪,表情却是喜滋滋的。
  他身上穿的衣服居然是绸锻,腰间挂着玉佩,一看就是有钱人。
  丁毅不动声色:“莫不是陈友谅的后代?”
  “咦,大人真是慧眼如炬。”陈海生喜道。
  尼娘的,丁毅心中破口大骂,老朱你的刀呢?
  这陈海生可不得了,是当地的一个大地主,他祖上很早就到济州了,当然了,他自己说是陈友谅老朱时代就过来了。
  然后先是囤田,一直囤,家里现在有一千多亩地,是整个济州岛,除了朝鲜官员外,田地最多的一个。
  到陈海生爷爷这代,用积累的财富,开始做海上贸易。
  因为这边四面临海,很多物资都要从海外进购。
  以前是官方在干这事,到了陈海生爷爷时,陈家也来干这事。
  他们的船不是很大,当然也不跑远海,就跑朝鲜,日本,还有明朝登州一带。
  明朝登州往下都不怎么去。
  陈海生居然知道登州也是丁毅丁大人的,难怪他这么热情。
  现在岛上最大的几个商铺有一半是陈家的。
  他们家主要往外(主要是明朝,朝鲜本国)卖马匹,然后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乾货。
  然后从外面进购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药材等等。
  包括书籍,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
  只要生活中用的着的,陈家都在卖。
  济州岛一大半的市场都是陈家所有。
  他们从岛上把蒙古人养的马,剥的羊皮,朝鲜人弄的海鲜,少量多余的粮,拿到外面卖,再把外面的东西带到岛上卖,两头赚钱,可谓岛上最富的之一。
  丁毅一听,这姓陈的就是重点打击对象啊,不过大家都是汉人,咳咳,吃相得好看点。
  丁毅要把济州岛经营成自己的大后方,且自己有大量的水师,岂能容其他人和自己抢生意?虽然这生意也不是很大。
  “大人,小的有几句话,想私下和您聊一聊。”陈海生这时陪笑道。
  丁毅一脸的严肃,不由想到自己第一次见高起潜的一幕。
  他抬头看了看陈海生,陈海生还是一脸陪笑,给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恩。”丁毅想了想,回头往后面走了几步。
  两人进了内堂,外面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都在议论纷纷,各种语言都有。
  朴志炫来到张猛身边,抬头看看四周丁毅的军将们,低声道:“你怎么看?”
  张猛面不改色,也低声道:“老陈怕是要大出血。”
  “我看丁毅,志不在此。”朴志炫沉声道。
  “?”张猛瞪着眼睛,他想干嘛?不是想把咱们的财产,全没收了吧?
  “他问战马最认真,还能打服我朝抢到此岛。”朴志炫道:“陈海生说他连登州也占了。”
  “明国之中,那有这么胆大,敢打到朝鲜来的明将。”
  张猛若有所思,很快就明白了,丁毅这明人,不能把他当成一般的明人来看。
  “不会吧。”张猛想想有点不敢相信,必竟现在大明在他们眼中,还是比较强大。
  “不管怎么说,他兵强马壮,你得劝劝陈海生,切不可冲动。”朴志炫道。
  张猛心想我当然知道,他一个军头能把朝鲜一个王国给打服了,还不够强吗?
  “老陈是聪明人,两人私聊,肯定要出大血了。”张勇长叹道。
  突然间,他感觉自己的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内室中,陈海生刚一进去,立马再次拜倒:“丁将军,小人为您准备了一万两白银,两个小娘,其他礼物若干,今天晚上送到您府上。”
  说罢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大串礼物。
  丁毅接过纸条,粗看了眼,上面东西十几样,加加起来,估计能值两万两,的确是大手笔,不过我要的,可不是这些。
  “你起来,有什么咱们摊开来说,我不喜欢拐弯抹脚,咱们汉人不骗汉人。”丁毅道。
  陈海生站起来,想了想,咬牙道:“我想留两个铺子,大静县和旌义县各一个,军用物资硝石等物不再卖了,铁铜等器,听将军的。”
  “将军说不能卖的,我都不再卖。将军说卖的,我才卖。”
  “马也不卖了。”他又赶紧加一句。
  丁毅用手轻轻敲着桌子,好像在思索。
  陈海生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很焦急。
  他做为一个生意人,而且是岛上最成功的生意人,他当然比张猛他们更知道丁毅想要什么。
  这个大军头,以一镇之兵打服朝鲜,听说连登州也有他的地盘,你说他练这么多兵干什么?
  还有,他要练兵,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钱和马,而他陈海生身为济州岛首富,肯定是第一个要倒霉的人。
  他不走是没地方去,到朝鲜国内去,一个汉人商人肯定受排挤(若是官员就好了),去明朝也不可能。
  因为这时的明朝也好,朝鲜也好,商人地位都很低,只有在济州岛,海外之地,陈海生才能感觉到些许的尊严。
  所以他想希望能抱上丁毅的大腿,继续在这块地方过着好日子。
  丁毅思考了好一会,陈海生就一直心里七上八下的。
  终于丁毅缓缓道:“你的田,全部没收了。”
  “。。”陈海生顿时脸憋的通红。


第397章 一本正经不讲理
  “丁将军……”他的声音都变了形,咽喉里好像被塞了什么似的。
  “你的店照开,还要做大,做强。”丁毅又道。
  “。。”陈海生又呆住了,丁毅这过山车似的,让人有点不习惯啊。
  “我会在济州成立贸易科,主事职位,等同于军中千总,府城知县。”
  丁毅继续道:“你为副主事,每月我发银饷十五两。”
  “。。”陈海生越听越蒙,但是心里却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能当官了?这可是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