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毅嘴角抽了抽,现在他的钱虽然够用,但谁不想多弄点。
“登州那边现在战马什么价?”丁毅赶紧问。
他的不合格战马,比起明朝的战马都要好。
“市价是20两,实际要出到40两左右。”有人道。
丁毅想了想,还是算了:“再等等,等马再贵点。”
“。。”众人。
看过北沟城后,诸文武又随着丁毅去了长生岛。
这边的长生船厂经过一年多的建造,于今年三月完工,四月开始造船,历经四个月,第一船千料战船已经出厂。
这是仿制明朝的大号福船,只是取消一层甲板,总长36。9米,最大宽度是8。6,吃水2。9米。
新出厂的千料战船被命名为黄河1号,上面共有佛朗机炮4门,12磅炮12门,24磅炮6门,共22门炮。
全船70个炮手,50铳兵,30枪盾兵,12个水手,核载162人,最大满员300人。
这船开始以是海战为主,但考虑到丁毅经常要运人口和物资,后来缩小了里面其他空间,增加了运载量。
原本设计是最大载重200人,硬生生变成300人。
这艘千料战船,用的都是丁毅阴干了七八年的陈年老木,质量非常好,能用很多年。
而现在丁毅四百料和以下的船,基本都用阴干一两年的新木头,船用的时间不长,可以用三四年左右。
千料以上战船将用陈木,增加使用时间。
在征服朝鲜后,他每年得到三千根适合制造大船的木头,从今年开始,丁毅以每年多给朝鲜一千匹马的要求,让朝鲜再提供五千根木头,朝鲜李倧兴奋的一口答应,五根木头换匹马?大赚啊。但丁毅也有要求,让朝鲜自己送货上门,送到旅顺。李倧想了想,也答应了,还是觉的赚。
第468章 学校改革
现在丁毅每年有八千根大木过来,他以每年存三千根,用五千根的速度,囤积大木。
原本皮岛这边自己砍大木的工人有九成转向其他用工方向,所有造船的木头,靠朝鲜提供和用存货。
丁毅这边只少砍一点用来制炭的木头。
这艘船出来后,将在旅顺和济州之间来回,专门用来训练水师,因为以后水师会配备大量的黄河号战船,必须要水师官兵提前适应。
丁毅等人在李织的带领下,上船看了一遍,众水师将领非常满意。
炮不少,空间大,即能打,又能运。
唯一的缺点就是船速有点慢。
但你要了空间炮又多,自然不可能速度也起来。
因为这个船厂比旅顺那边的船厂还大,丁毅和李织研究过后一致认为,以后旅顺船厂专门造千料以下的船,长生船厂专门造一千料以上的。
但仅有两个船厂是不够的,济州岛那边,在丁毅的计划中,也要造两个船厂,且更大。
现在丁毅有钱有人,唯一能影响他进度的,只有工匠的数量。
如果他工匠足够多,他能一年造五个船厂起来。
但现在造的再多也没有用,造船工匠太少。
这个时代造船工匠比铳匠和铁匠还少,还难找。
丁毅也算有日本和朝鲜的支持,从这两地方弄了不少造船匠过来,还是不够用。
从长生岛回来的路上,丁毅就一直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大量的为自己提供船匠工匠铁匠?
靠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像自己所想的那样,自己培养。
这些年他专注军事和经济,很少关心学校,上旅顺之后的第二天,他马上叫来李氏,洪安书,这两人在宋哲走后,是教育司的主要负责人,李氏负责女生,洪安书负责男生。
教育司现在共有两座学校,一座在旅顺口,这是新学校,去年刚刚完工,能同时容纳五千人上学。
当时因为面积不够,还毁了二百多亩粮田,把丁毅心痛的半死。
另一座在皮岛,规模小了点,只能容纳二千学生。
旅顺这个学校,用丁毅的话说,就是为了卖学区房。
这几年他在旅顺建了大量的房子,借着上学的理由,去年卖了几千户,当时每户暴卖一百两到三百两,一共卖到八十多万两,好好的大赚了一笔。
可见学区房在古代也是很有市场的。
丁毅这番操作把过去几年发给工匠军官医生老师们的高工资,一下子回收了好多。
这让阮文龙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惜也仅仅到此为止,因为旅顺这边没地方建房了。
他现在两地四十多万人口,旅顺这片就有十万,实在没地方盖房子了,再盖就要毁田,把农田全毁掉,这是不可能的。
李氏率先向丁毅汇报。
旅顺学校共有五十个班,共二千四百多学生,学生年纪在十岁到十八岁之间。
另有五个班是军中扫盲班,即军中军官每年抽一个月来学字,只学字,和简单数学,每年每人都要参加一个月,有的学了好几年了。
但只要通过考试就不用再来。
如果认真学,很多军官只要一年就能通过考试,现在军中最长纪录是一个把总,学了四年才通过考试,成为大家的笑柄。
而军中普通士兵的学习就由军官们回去教,每五天学一课。
这样下来,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学习,丁毅的兵马基本个个都识字,绝对是整个历史上,识字率最多的军队。
另外四十多个班中,有五个班两百多人是学制铳,有五个班两百多人学的船匠,另有五个班三百多人学的是造炮。
还学种田,木匠,缝衣,制甲等等都是一个班一个班的。
所有班都有文化科,即学认字和简单数学。
几个班约五百人,主学的是大明朝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用前任教育司长宋哲的话说,是为丁毅将来培养地方文官的。
丁毅以前没关注这边,现在才知道这边居然有五百多人主学儒家经典?
主学个毛啊,当然当副课啊。
丁毅决定改革,分级制。
而且听李氏说,仅旅顺10岁到18岁的少年就有上万,这边才两千多人,大家都在排队进来学。
现在只有旅顺的工匠子女,老师子女,军官子女等高等的才能进来学。
距离学校远的百姓子女们,都没机会到学校,因为各堡城都有识字的,采取各堡自己教,基本就是识几个字为主。
难怪我人手不够用了。
现在像复州,金州,北沟城等都有上万人口,很多也有子女在,都是要建立学校的。
“我要成立教育部。”丁毅沉声道:“李氏你任部长,洪安书任副部长。”
两人俱是动容,李氏眉开眼笑,她一介女流,在大明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但在这里,居然能做官。
“教育部的主要任务,尽快在复州,金州,北沟城,皮岛,长生岛,还有各岛,全部都要建立学校。”
“这么多学校啊?”两人大惊失色,没想到丁大人要搞这么大。
洪安书激动道:“丁大人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必须的,必须的。”
他是大明的读书人,在大明没考到功名,但在丁毅这里,他得到了尊重和重用,他是相当激动。
当然要建,不然怎么再卖房子,丁毅想着。
“所有8岁以上,18岁以下的都要上学,没有任何理由。”
两人凝神细听,李氏突然想到什么,随身拿出一个小本本和炭笔,开始记起来。
洪安书也赶紧的,果然也带着。
丁毅看着两人拿本本和书,嘴角微抽,突然想到后世某个大佬说话时,边上一堆人拿着小本本。
“咳咳。”他干咳几声,继续说了。
他采用了后世的方法,旅顺建大学,主要是16…18岁之间的男女,学制三年。
旅顺和金州等其他地方,包括各岛都建小学,主要是8岁到11岁之间的男女孩,学制四年。
旅顺和皮岛有中学,主要是12…15岁男女孩子,学制三年。
小学新近读,主学识字,数学,副课有儒学,队列,骑马三门,小学共五门课。
中学需要到旅顺和皮岛来寄读,每年放寒假和暑假。
主学识字,数学,地理,副课有历史,打铳(射击),弓箭,队列,骑马。共八门课。
大学也是旅顺和皮岛才有,每年放寒暑假。
这时文化课就变成副课了,另按各人选择和学校分配两种,分为制铳,制炮,造船,农事,医学,后勤等不同专业。
第469章 人人皆能成兵
丁毅的这种学制,一个东江镇少年到大学毕业,基本只学到简易数学,识字,世界地图,国内外历史,然后就是会射箭,骑马,并拥有各种专业技能。
文化水平估计和后世小学生三四年级差不多,技能相当于后世的职业技校。
这也是丁毅现在急需的。
至于科学家,物理化学什么,那不是他现在能考虑的,也不是他现在能培养出来的。
考虑到选择专业时的平衡,虽然没有专门培养当官的儒学,但所有专业的人,毕业后都有机会当文官。
必竟这个时代的人都想读书考上官员,而丁毅这边不靠儒学,学什么都能当官,从而保证他们能选择不同的专业。
而在东江镇,无论工匠还是造船医士,工资都很高,这保证了每个专业都要有人去学。
按丁毅这么改革,丁毅治下四十多万人,假设以学生2万计,若干年后,就是两万专业人才,并且每年都能出几千人才给他用。
李氏和洪安书听着丁毅这样的安排,都眼睛大亮,佩服的不得了。
“虽然前期我们会很辛苦,很艰难,但一旦踏上正轨,照这么进行下去,以后每年,我们东江镇最少都有几千人才出来啊。”洪安书和李氏齐齐叹道。
“都是人才不敢说,但我相信都能用。”丁毅笑道。
两人叹服。
建这么多学校,最大的难点是老师和课程。
好在丁毅在这边多年经营,一直在教书读字,现在能当老师教教识字,简单数学的人是有很多的。
“地理用世界地图来教,要告诉大伙,这世界很大,地是圆的。”
欧州这时已经有相对完整的世界地图,连非州都已经标注进去,虽不够全面,但丁毅打算自己再补一补,把世界七大洲补齐,然后该知道的国家标准一下,就可以当教材用。
这种学课也很简单,只要让学生知道地球是圆的,各国家具体位置就行,省的很多大明人以为这天下只有大明朝最大,是天朝上邦。
学地理是让他们看看,大明之外,还有很广阔的领土。
李氏这时提到男女分班和课程的问题。
因为之前,宋哲在时,是男女分班的,且女生学的和男生不同。
按丁毅现在的要求,小学就要学骑马和队列,可能并不适合女生。
丁毅说,小学都要学,男女生都要学,队列和骑马,只要学会,又不学太精。
并且小学不分班。
中学也不分班,中学多了射箭和打铳,女生学打铳,男生即要学射箭,又要学打铳,但女生如果主动学射箭,并射的好,可以加分。
李氏和洪安书面面相觑,这样以后丁大人治下,个个皆能成兵啊?
大学后分专业,基本也等于分班,女生优先学医生,老师,后勤,农事等,男生优先学制铳,造炮等。
丁毅让两人组织学校的老师先准备课程教材,选择老师,建造学校,所有课程和老师选好后,报丁毅过目,有些教材,他可能会添加删减。
两人一一答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