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毅拜谢,带着众将离去。
  谢尚政等他走了,伸开手掌,乖乖,一千两银票,好大的手笔。
  这个丁毅,不错,不错,真不错。
  别看丁毅这送的好像有点多,其实并不亏。
  谢尚政要是没有派谢阳过来,以大明惯例,巡抚衙门的习惯,支三留一。
  五千两银子到丁毅手上,最多三千多两,再付点小费给相关官员,估计到手有三千两算是不错了。
  现在谢阳到场盯着,一手还按在腰刀上,丁毅在边上软磨纠缠,死皮懒脸,那发银的文官也没办法,最后丁毅实收四千六百两。
  发银文官二百,谢阳二百。
  大伙一起高兴。
  但就这样,回去的路上,宋飞还骂骂咧咧。
  “尼娘的,送了一千多两,实际到手,才三千多两,宁远这些混帐官员,袁督师的话也没用么?”
  张经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知足了呗,这是官场常例,出了宁远,到哪都一样。”
  徐威点头:“这次俺们斩了这么多首及,按朝庭惯例,每个首及可值五十两。”
  “实际到手,有三十两算是不错了。”
  “真他娘的黑。”宋飞大骂。
  “闭嘴。”丁毅瞪了他一眼,双手抱拳向京城方向:“食君之?,忠君之事,当兵打仗是咱们的本份。”
  “就算没有银子,也要替圣上杀敌,替袁大人杀敌,那有这么多怨言。”
  赵大山咧嘴一笑,也不说话。
  宋飞还是不服,他口直心快,喃喃道:“俺替大人不值,大人在鞑子面前,如此威风,到了这些狗官面前,却要小心翼翼。”
  张经和赵大山齐齐白了他一眼。
  丁毅回过头,语重心长的道:“你们千万要记得,眼下对咱们兄弟来说,这世上啊,最能杀死咱们的,不是战场上的刀和剑,也不是凶猛悍勇的鞑子兵。”
  “那是什么?”三人异口同声问。
  丁毅脸沉似水,缓缓道:“文官的笔,小人的嘴,军中的同仁,顶头的上司。”
  “这些人,才是咱们最大的威胁,最能在背后捅我们一刀,至我们于死地的人,他们杀起人来,不见血,不用刀的…”
  “我丁毅为了徐大堡的兄弟,为了大伙,受点委屈算什么。”
  三人听着,齐齐摇头,宋飞的眼睛都红了。
  赵大山更是仔细回味着丁大人的话,一脸若有所思。


第57章 阮姑娘很可爱
  就在丁毅带着人出城的同时,宁远城中,袁崇焕也在询问方大任。
  “玉咸,依你看,正刚此人如何?”
  方大任沉思片刻,斩钉截铁:“英勇机智,狡诈多谋,沉稳得体,是员良将。”
  “哦。”袁崇焕含笑,方大任难得这么高的评价明军武官。
  “然。”方大任脸色微变,继续道:“为人贪婪,掠人钱财,太过执迷于财物银两,怕是不堪大用。”
  丁毅当日说是借周勇遗孀秦氏的钱,但现场诸将谁会相信,他们心中都认定是丁毅欺负妇孺弱小,故意夺取别人的财物。
  今日巡抚衙门要银,丁毅死皮懒脸,分两必争,最后足足带走了四千多两。
  方大任和袁崇焕,已然认定丁毅是个贪财之辈。
  “哈哈哈。”袁崇焕大笑:“男人大丈夫,必有一好,要么银两,要么女人。”
  “他有爱好才对嘛。”你一个领军大将,若是不爱财不爱女人,那你丁毅,想图啥?
  袁崇焕大笑,心中对丁毅,很是欢喜。
  中午,丁毅带人回到徐大堡。
  此时他身穿巡抚衙门新给的守备官服,正五品武官服,鲜衣怒马,好不威风。
  唯一可惜的是,这套现成官服有点大,不能像前世那么定做,看起来略显宽松。
  堡中军士看到他们归来,齐齐大喝。
  等丁毅把升赏说完,大伙都兴奋无比,必竟很多作战勇武的人,得到升赏。
  有的人没升官,也得到了赏银。
  丁毅拉回来的四千多两白银,全堡军士,每人又发了二两,又花去约六七百两。
  当晚杀猪宰羊,全堡欢腾。
  次日一大早,阮文龙,张经,赵大山三人就过来找丁毅,带来一个好消息。
  堡中三只出行的船,回来了。
  丁毅大喜,这可是他立身安命的资本。
  赶紧带人前往海边。
  从堡后出海,骑马不到三分钟,步行也就半小时不到,远远看到了大海。
  海面上,三艘黑船,静静的横卧着。
  丁毅一路过去,感觉这里的地形真是好。
  两边都是山峡,鞑子想过来就要翻山越岭,张成在两边选了高处设有峰火台,每天都有军士驻守,轮换。
  军士们登高望远,若鞑子来攻,马上可以放峰火。
  明军在里面上山容易,若兵力够多,马上可以分兵到两侧防守。
  丁毅事后也爬到山上看了看,鞑子基本不可能翻山来攻的,实在难行,真的要来攻,派几十守着,几百精兵也难攻过来。
  徐大堡,应该是宁锦一线中,地形最好,最利于防守的一个大堡。
  若有一千以上的兵力,加上众多的火炮和铳,丁毅有把握,能抗住后金万人的围攻。
  但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如果可以选择,丁毅还是不想呆在这里。
  等到海边,看到一个简易的码头,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
  堡里的兄弟们被派来好多,正在运刚进来的货物。
  丁毅也终于近距离登上了这些属于自己的船。
  徐大堡一共有三艘船,一艘是战船海沧船,前面说过,这是明军水师中型战船,吃水量七八尺深,风小时比较机动,明军一般用来配合福船。
  原本上面标配佛朗机炮四门,碗口铳三个,噜密铳六个,其他火器若干,可有乘客53人,水手9人,战士44人。
  现在在张成手上,主要是在近海做生意,配有佛朗机炮两门,碗口铳两个,没有其他火器,兵士十二人,俱是长枪大刀(兼操控火炮),水手九人。
  全船就二十一人,空出来的地方,都是用来装货物。
  两艘商船,是中型的商用福船。
  他和水师的战船福船最大的不同时,船面没有城墙般的层高,而且只有两层。
  福船本是明朝远洋行商用的船之一,但大明朝当年为了支援觉华岛,便造了近海用的中型福船。
  这种福船,船底趋于平滑,呈U型,增加了载货量,主要作用是运送作战物资和粮草,吃水一丈(3。3米),长23米,深2。46米,宽7。2米,水手九人。
  此时码头上人来人往,大伙都在搬运物货,丁毅看了看,发现运来了大量的粮米,看的出张成对粮食也很看重,每次做生意赚了钱后,先买批粮米回来。
  除了粮米,还有铁料,火药等少许,都是补充堡里所用。
  等丁毅上了一艘福船,居然看到有人在捉猪。
  “还有猪羊?”丁毅目瞪口呆,走近后一股臭味,那猪羊好似也有点晕船,也不知死了没有。
  这把我的船,弄成这般模样,丁毅气的半死。
  “张大人在世时,常收购猪羊。”阮文龙小心翼翼的道。
  张成赚了银子,也时常给兄弟们吃点肉食,这才是大伙支持他的原由。
  阮文龙看丁毅现在越来越有威严,说话也变的小心翼翼。
  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丁毅心中想着,但也没说出来。
  不多时,前面有两个男女走过来。
  “思青,文燕,快来拜见丁大人。”
  只见一个青年男子,一个年轻的女子,齐齐走到这边:“草民阮思青。”
  “民女阮文燕。”
  “拜见丁大人。”
  丁毅愕然。
  男子二十左右,个子不高,一米六八左右,看起来斯斯文文,极为清秀,但是一双眼睛堪是锐利,腰间还有腰刀,一看就知道是个凶狠之辈。
  女子一米六零左右,在现在的明朝,也算个子比较高了。
  她穿着袭青色长裙,裙子包裹着她的身姿,露出婀娜好看的体态,她脸蛋微黑,尤如小麦色,一双眼睛,却像宝石般的明亮。
  看到丁毅的时候,她没有像普通小娘那么娇羞,她瞪大眼睛,死死盯着丁毅,当与丁毅的目光对视,她便浅浅一笑,左额上顿时绽开一个可爱的酒涡。
  很显然,这是一个长相俏丽的小娘。
  这便是阮文龙的一对儿女。
  他夫人是明朝人,生了一对儿女,皆精通数国语言,并且善于在海上行商,还能读书写字。
  这阮文燕从小在船上长大,跟着父母跑东跑西,性格外向大胆,居然敢直视丁毅,也不害羞。
  “文燕。”阮文龙感觉不妥,立马叱声阮文燕。
  “哦。”阮文燕俏皮的吐吐舌头,看起来极为可爱,接着她耸耸肩膀,努力学着明朝的小娘们,浅浅弯腰,曲身,柔声道:“奴家阮文燕,拜见丁大人。”
  阮文龙苦笑,赶紧道:“小女从小在海上长大,跟着草民东奔西跑,实在是失礼。”
  丁毅听他们都能讲几国语言还会读书写字,心中大爽,哈哈一笑:“都是自己人,不用多礼。”
  “阮兄弟很沉稳,阮姑娘很可爱,哈哈哈,走,前面去看看。”
  阮文燕听到丁毅说她很可爱,她睁着可爱的大眼睛,满脸都是欢喜之色。
  丁毅这时正往船尾走,想站在海面上,看看大海。
  身后诸将想跟随,阮文龙回头悄悄看了眼大伙。
  徐威突然想到什么,伸手挡住大家。
  赵大山开始若有所思,很快拉住了宋飞等人。


第58章 阮氏皆人才
  于是,等丁毅站到船尾时,吹着海风,回头却只看到阮文龙一个跟上来。
  阮思青和阮文燕两人,远远的站在几米外,不时的看向这边。
  其他诸将,距离这边更远,都在悄悄低头,说着话儿。
  他顿时就明白,阮文龙这是有事要和自己说了。
  “阮先生是自己人,像是丁毅的叔叔,有事不妨直说。”丁毅笑道。
  阮文龙回头,伸手招呼了下。
  阮思青和阮文燕赶紧上前。
  “你们向大人禀告下,这次的收获。”阮文龙沉声道。
  阮思青看了眼妹妹,阮文燕悦耳的声音像银玲般的好听:“禀大人。”
  “这次咱们带着五千两银子出海,先去皮岛和旅顺………”
  她说话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简洁明了的把他们这次的行程说了个遍。
  丁毅听的仔细,大概是先到皮岛收货,主要是辽东,朝鲜的一些商人,也有更远处的福建,浙江商人(但这类商人比较少,一般难得正好遇到,可以提前预约),大概就是毛皮,人参,东珠之类的货物,收了他们的货后,便到登州莱州。
  这也是张成和阮文龙做生意的主要路线,偶而会去南京跑一趟。
  然后从那边卖掉,再购粮,火药等军用民用物资,和其他商物,运回来,再经过皮岛和旅顺,卖掉一些,带回来一些。
  来回这么跑一趟的话,顺风需要十五天,运气不好要个把月。
  一般一趟来回,差不多能赚一千两银子,还会带回来大量的粮米。
  当然,这根据物价和实时交易来算,像这次。
  他们带出去五千两银子,带回来五千四百两,加一百石粮米,火药五百斤,生铁熟铁各三百斤,其他物资若干。
  折算下,用了二十多天,赚了大概八百多两银子左右。
  阮文燕说完,便递上了物资清单。
  她兄妹两,专门替张成干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