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是六十万石。
  这是朝廷分配的指标。
  山东这边运饷也有定例的,每船载千石粮计,必须要用十四名水手,载八百石用十一名,载五百石用七八名,运多粮用多少水手,都是朝廷定例。
  每次运饷,一个水手安家费五两,工价十八两。
  “这么多?”丁毅听的脸色微变。
  他这个多有两层意思,一是成本多,二是好处多。
  先说成本。
  比如天津一年运辽饷三十万石,以千石船计,要三百艘船,按朝廷惯例,每船十四名水手,那就是要动用四千两百人次。
  每水手安家费五两,工价十八两,一人就是二十三两,全年为九万六千六百两成本。
  不干这行不知道,丁毅一接触到运粮这块就被震惊了。
  大明朝运三十万石粮,成本接近十万两白银。
  丁毅要是早知道,直接和朝廷说,辽饷包给我来运,我只要五万两,不,三万两。
  三十万石粮才值多少钱?成本接近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了。
  这还是水路,成本比较低,陆路成本更高。
  难怪古代运十万石粮到前面,能余下五六万粮算不错了。
  但丁毅真想承包运粮,肯定没人答应。
  这么高的成本是谁核算的?当然是京师的各种重要官员核算出来的。
  果然,赵可教似乎明白丁毅的意思,马上把其中内幕说给丁毅听。
  朝廷核价一个给一个水手是二十三两,但从户部出来,就只有十八两了。
  到各省后,从布政司出来,是十二两。
  最后到水师这边,付给水师为八两。
  赵可教再扣四两,水手们拿到安家费二两,工价二两,到手四两。
  听赵可教的意思,以前这四两,还要给徐敷奏二两。
  你看看你看看,你丁毅还想三万两承包运粮?大明朝谁会理你,真要三万两承包给你,朝廷里多少官员要诅咒丁毅,这不是断他们的财路吗。
  整个大明朝上下都烂透了,各级官员都像蛀虫似的吃国家的好处,运个辽饷都能让一大波人发家致富。
  丁毅听的大叫吃亏,原来徐敷奏干了这么多年登莱总兵,赚了不少钱啊。
  山东这边配额是六十万石,需用水手是八千四百。
  实际上按赵可教所说,很多千石船都用不到十四名水手,十一名也能开起来。
  多出的三名水手钱,也是各级分了。
  就算是八千四百名水手,身为登莱总兵徐敷奏,每名水手可分二两,一年就能分一万六千两白银。
  徐敷奏干了起码有四五年,这家伙是很有钱的啊。
  自己还帮徐凑了三千精兵,白送所有兵甲,丁毅瞬息觉的自己血亏。
  但丁毅不得不承认,大明朝这时真特么乱,运个粮饷都能赚钱,而且其黑无比。
  赵可教说完后,看丁毅一脸黑线,好像不高兴的样子。
  他想了想,一咬牙:“丁总兵,以后我保证你每年,最少可得一万八千两以上。”
  他想为了搞好和丁毅的关系,大不了自己少拿点,多给点丁毅。
  “呵呵。”丁毅笑笑,你想多了,以后全是我的。
  不过这时他也没说,省的影响赵可教心情,他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赵可教以为丁毅同意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一会,徐元奇等登莱各地守将都来了,每个人进来,先拜见丁毅,然后递上礼物,都是孝敬的银子。
  丁毅这是第一次出来坐镇,没想到还有这些好处。
  看着下面的人一个个低眉顺眼的送礼,这种感觉真是不错。
  难怪大伙都要当领导了。
  他以前送了很多给别人,这会自然也不客气,先统统收了再说。
  众人一看,这新总兵也很好说话嘛,肯收钱就好。
  等众将坐定,丁毅大手一挥:“来人。”
  严雄走了出来,手上端着个盘子,里面有笔和纸,还有一个砚石。
  这笔是他们新做的羽毛笔,前面削尖再处理后,沾着墨水,就能写字。
  严雄拿起笔,好像要准备记东西。
  “你们一个个报下名字,部下有朝廷核饷多少兵马,实际有多少兵马。”
  丁毅说完,现场一片安静,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尴尬。
  赵可教和丁毅认识最早,也和丁毅接触比较多,自然知道他是什么人。
  他犹豫了下,马上道:“末将先来吧。”
  “登莱两地水师核饷六千,实际两千七百人。”
  原来连三千都不到,足足少了一半。
  “恩。”丁毅点头,边上严雄写了下来。
  众将无奈,而且总兵那边肯定有名册,只好纷纷报数。
  严雄一一记下。
  丁毅又问:“都训练吗?能战之兵有多少?”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
  丁毅再问:“普通士兵,月发饷多少?”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赵可教先说,水师每人每月一石米,两斤盐。
  但赵可教有个没现场说,水师运粮,路上会有消耗,所以水师过的并不太苦,也有粮吃。
  另外朝廷核实水师每人每月两石米两斤盐。
  丁毅事后这么一算,明朝的军将都很有钱啊,像赵可教这样三千水师不到,空饷加克扣,一年上万银子随便赚。
  当然了,他们会用一大部分钱用来养家丁,一部份要孝敬徐敷奏这样的上司。
  这样算算,徐敷奏这登莱总兵真的很有钱啊,丁毅又觉的自己血亏。
  “你们在当地,都有多少田地?”丁毅又道。
  这个就每人不一样了,因为军将调动还是比较频繁,大部份人不喜欢囤田,只喜欢银子。
  也有少量会有田,到时调走时,再卖掉变现银。
  现场各人各种说法,也不知道真假,但丁毅也不在乎真假,只想听听大明军营的实情。
  听过之后的人就会明白,为什么明军百战百败,换成是你,也不愿意拼命,肥的都是军将们,官越大,越是肥,各级都要孝敬。
  丁毅现在帮徐敷奏算算,这混蛋当一年登莱总兵,至少进帐两万五千两以上。
  难怪这混蛋养了五百家丁,可惜在清水泊一战中,他的家丁全打光了。
  丁毅听完之后,想了会,然后伸手叫严雄,把刚才的纸递给他看。
  大厅里诸将相互观望,也不知道丁毅这总兵大人在想什么。
  约莫看了好一会,丁毅突然问:“本镇看来看去,诸位都是任将多年,若现在退养的话,俱是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啊。”
  众将齐齐色变。
  丁毅又自顾自道:“我大明朝现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这次清兵入寇,更是冲进山东腹地。”
  “诸位也是运气好,没被调往入卫,不然俱要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众人神色再变,有人已经露出沉思的表情。
  “我看这样也好。”丁毅这时大声道:“你们拿好银子,不管事务,颐养天年,以后出兵打仗,都由本镇的兵马来,岂不妙哉?”
  现场一片安静,死一般的寂静。
  赵可教也脸色灰白,他想了想,终于忍不住,小声问:“敢问总爷,如何退养?”
  之前他还和丁毅称兄道弟,突然称起总爷来,也是小心肝慌的很。
  丁毅面不改色,淡淡的道:“你们带着家人,都搬来登州住吧。”
  “本镇会派人替你们发饷练兵。”
  “每月该你们的银子,一两不少。”
  几个游击和守备脸色涨的通红,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惊慌,或者是生气。
  昌邑游击陆文山左右看看,硬着头皮道:“不知总爷,所指的银两是那些?”
  当年孔有德乱军没打下昌邑,昌邑也是明军反攻集合的据点,朱大典最后在昌邑誓言师反击,集兵数万回攻孔有德部。
  所以陆文龙觉的自己还算比较牛皮,你丁毅不要吃相太难看,说清楚到底有多少银子?
  “按朝廷制,游击月9两,本镇全年给你120两。”
  陆文山脸更红了,脖子也红了,他哗的一下站起来:“没有别的?”
  丁毅猛的回头,冷冷凝视着他:“陆游击还想要什么?”
  扑通,陆文龙一屁鼓坐回位上,直觉背后全是大汗。
  他余光微扫,不知何时,有两名披甲执锐的精兵,已经站在他的身后。
  “没有,没有,小的,只是问问,问问。”他吓的不敢称自末将,连小的也叫了出来。
  “我说完了,谁还有意见的?”丁毅这时站起来,抬头看向四方。
  众将瑟瑟发抖,无人敢言。
  有人张口想说,又不敢说。
  “没意见就写封信给家人,不会写字的,拿信物,我让亲兵送信回你们家,把你们的家人,都接来。就这样吧,散了。”丁毅转身,大步而去。
  这些人过来都带了家丁,丁毅的兵马一涌而去,先解兵器后谈心,一个个老老实实,也被暂时扣下。
  丁毅一上来就夺兵权,确实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必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总兵这么干过。
  在他们来看,丁毅吃相太难看了。
  实际上丁毅如果按朝廷核饷人数来养兵,就又要多养一万八千人。
  虽然朝廷会下发一部份,他的也要付出大量的银钱和物资。
  但为了彻底掌控登莱,这些钱都是必须要花的。
  而且这些领兵大将们,有的都有很多良田。
  此次被扣压的诸将中,兵马最多的是赵可教和徐元奇。
  当天下午大概两点左右。
  杜如海一千骑兵,加严雄两千兵马,共三千人一涌而入,冲进登州水师大营。
  水师大营守备以上全都被丁毅扣起来了,其他人鸡飞狗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严雄以登莱总兵府的名义,下令召集余下所有军官集合。


第649章 吞并
  众军官闹哄哄的赶到中军大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营里全是精锐兵马,他们水师的兵都不敢乱动。
  当然,这些年,丁毅的人经常借水师的船运人运物,大伙都很熟,很多人看到严雄和杜如海时,都笑眯眯的打招呼,但见两人表情严肃,只好纷纷低头,相互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有些人知道赵可教去见丁毅了,但不知为什么突然有兵马杀过来。
  这些人集合很慢,磨磨蹭蹭快两刻钟,还有三人未到。
  严雄拿着花名册,一个个看过去,他在登州和这些人合作多年,大部份军官都认识。
  “周至良,徐北安,谢富仁呢?为何还未到。”严雄厉声道。
  众将面面相觑。
  周至良是个千总,更是赵可教家丁队长,带着一队两百人的家丁,是赵可教的心腹精锐。
  赵可教一年捞上万两银,有一大半要养着这批家丁,这是他最强的力量。
  这次赵可教去见丁毅,只带了两个家丁去,必竟没想到丁毅会扣压他们。
  周至良当天就在登州南港的堵坊里堵钱。
  自从丁毅把堵坊,红楼,酒楼,等都迁到南港,登州南港的人气越来越旺,每天都是人流如织,天南地北的商客,旅客都往这边集合。
  周至良喜欢堵钱,每年要输很多钱,输到后面没钱,就借,相当于现代借高利贷一样。
  他是军中千总,每次带着家丁过去,别人也不敢不借。
  可是借多了,却没的还,堵场老板还是很生气。
  生气归生气,又拿当兵的没办法,这年头当兵就是猛啊,谁敢惹他们,动不动来个兵变,立马能杀上门你信不。
  后来有老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