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千花仰着头,在原地转圈,咯咯娇笑。
  “我也要去。”王宝涨红着脸道。
  “你毕业就是水师,怎么去?做逃兵啊?”何胖子哈哈大笑。
  “我可以转专业,没毕业前转专业还是可以的。”王宝赶紧道。
  “你要跟我一起去吗?”陈千花这时转过头,深深看着他。
  陈千花似乎对王宝,也有好感。
  “你去我就去。”王宝没有犹豫,红着脸道。
  “你转什么专业?”陈千花问。
  “你呢?”王宝反问。
  陈千花认真想了想:“我还是想学物理。”
  王宝惊讶,物理在丁毅的学校是副课,而且比较简单,只学到皮毛,估计连后世初中生水平都不一定有。
  但这几年随着大员得到的欧洲的相关书籍,相关知识,旅顺大学物理的总体水平,肯定冠绝现在的亚洲。
  王宝想了想,脱口道:“我想学造船,帮旅顺造更大的战船。”
  何胖子白了他一眼,看看徐曼云,只要徐曼云在旅顺,他就不走,徐曼云出国,他也打算出国。
  众人这时看向徐曼云。
  王宝看着何胖子着急的模样,眼珠一转:“听说丁大人最喜欢开明有知识的女子。”
  “丁夫人阮氏,还会说外语,做生意呐。”
  徐曼云眼睛一亮:“那我也要去学外语。”
  “学外语当然到国外学的更快。”王宝道。
  “去好几年呢。”徐曼云才不想去,她都十六岁了,出去五年岂不是二十多岁的老姑娘。
  “那我也去学外语。”何胖子马上道。
  徐曼云白了他一眼,但脸上喜滋滋的,还是挺高兴自己有舔狗。
  然后四人面面相觑,相互看了几眼,或许他们觉的,以后就要各奔东西,将来的际遇,各不相同。
  陈千花突然幽幽道:“若没有丁大人,我现在,应该已经嫁人了吧。”
  四人重重的点头。
  突然他们不再说话,抬头齐齐看向四面八方。
  旅顺的天空似乎十分恬静,而路边百姓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但他(她)们都知道,若没有丁大人,他(她)们在这明末的乱世,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
  六月中旬,满清盛京。
  明明已经是夏季,但盛京城好像笼罩着一片阴云,全城都是一片阴暗的气息。
  去年清兵入关,初时大胜,阵斩明朝能臣卢象升,但接下来就和过山车一样,先折了岳托,又在清水泊大败。
  关键是在明朝抢了大半年的财富和人畜,全被死对头丁毅抢去了。
  这样他们的死对头丁毅变的更强,而他们大清,则愈加的困难。
  去年北方严寒,气温降到历史最低,满清这边的播下的夏粮几乎损失殆尽,境内米价节节上升,眼看着夏收在即,却没什么粮米,盛京城的米价,已经涨到十二两一石。
  要不是有明国晋商支持,他们去年冬天就很难熬过去,即便这样,去年盛京城里,还饿死了上千人。
  皇太极也感觉到满清现在的困境,他们在东南部被丁毅压迫,西南又有锦宁防线拦着,国内遇到一点天灾,就变的困难重重。
  这也是他去年极力想和崇祯议和的原因。
  可惜,议和再次失败,他对崇祯也非常失望。
  去年的入关是他们几次入关以来,最失败的一次,损兵折将不说,还便宜了丁毅。
  还好最后关头,多尔衮在走之前又重抢了一遍,得到三万多人畜,四百多车财物,总算没有空手回来。
  回到没多久,多尔衮就好好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并在今天,正式向皇太极和满清勋贵们汇报。
  “臣弟以为,清水泊之战,只要咱们也带着五千铳兵,上前和明军对射,一刻钟不到,就能把明军打崩。”
  “我观丁毅部,铳兵现在个个都有马,来去如风,更有威胁,当令汉军,学习丁毅部,铳兵也骑马。”
  原来多尔衮也开始支持造铳。
  清水泊一战后,多尔衮回来好好反思。
  这次入关,他们抱着能快则快的速度,除了没办法快的炮兵外,皆带的是骑兵。
  就是炮兵,也是用大量马车拉着走,速度比正常步兵要快。
  结果在清水泊,他们被王卫忠和徐敷奏的铳兵好好教训了下。
  按多尔衮所想,当时他们只要有五千铳兵,必然可以在一刻钟内打崩前面的明军。
  皇太极闻言重重点头:“现在你们能明白朕大力支持打造火铳的道理了。”
  “和明军丁毅打,必须要学会他的打法,用他的打法,来打他。”
  济尔哈朗这时道:“咱们在这次入关,前后丢了上万匹战马,哪还有战马让铳兵学骑马。”
  “再说铳兵骑马,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啊?”
  多尔衮道,丁毅的铳兵殾能骑马,难道咱们大清,还不如丁毅。
  众将纷纷点头。
  当下皇太极传令,让蒙古八旗,尽快上贡五千匹战马,准备让他们的铳兵,开始学骑马。
  接着皇太极又下令,让匠作专铸馆,挑选精湛工匠,多造明军的鲁密铳。
  此时匠作官王天相道,我观察过明军的鲁密铳,铳管极难制,都是钻出来的,这也是咱们射程和精度,不如他们的原因。
  另外,匠作专铸馆工匠不够,请求多添加工匠。
  清水泊一战,满兵得到大量丁毅的鲁密铳,还有6磅炮,12磅炮,还在巨鹿一战得到了引信炸弹。
  可惜满清工匠们拿到这些东西后发现,除了两种火炮可以仿制,鲁密铳和引信炸弹极难制。
  鲁密铳的铳管他们不能造,这边用的是卷管法,即慢又不如钻孔法好。
  引信炸弹难点是火药和爆炸控制,丁毅那边配的黑火药是他们没有的。
  火药的性能和爆炸控制又挂钩。
  满清工匠们试了几次,完全控制不住爆炸时间,还炸死了一批自己人。
  而满清这边会造铳的工匠远远不如丁毅多,现在打铳极慢,一年出产不到五百根。
  要知道清清的铁匠铺可比丁毅大几倍呢,但论打造火器,却远远不如丁毅。
  皇太极得到这么多东西,即想把丁毅的全学了,又发现自己的工匠不如丁毅,其实心里很恼火。
  “这次入关,就一无所获?”皇太极忍不住生气道。
  “这次入关回头,咱们打破了保定。”多尔衮道:“在保定抓了明军几十个工匠过来。”
  但按照他们以前的惯例,刚回来的工匠,不能重用,先要单独在一个地方关上一两年,逼他们为大清做点兵甲才行,过一两年稳定后,才能重用。
  多尔衮也知道皇太极现在需要工匠,回程抓了三万多人畜中,仅工匠有上百人,也算立了点小功劳。
  “全都派往匠作专铸馆,让王天相,袁田,小心慎用。”皇太极最后一锤定音。
  “是,陛下。”众人纷纷点头。
  皇太极着急把铳兵成形,一边让铳兵们学骑马,一边提拔新人工匠来打铳。
  每次入关抓到的人里,必善待工匠,施以重金收买。
  这次回来没多久,有涿州工匠胡富明,被提拔为千总,赏田五十亩,奴隶十名,牛马各两头。
  胡富明很年轻,看起来二十岁都没到。
  多尔衮回程打破涿州,抓了六个工匠,据其他工匠说,胡富明来到涿州不到两年,手艺却是最好,善长打铳。
  王天相和袁田先后召见了他,并让他试着打了柄鲁密铳。
  胡富明按丁毅的鲁密铳来打,前后用时十天,最后除了铳管不能钻出外,其他部件都差不多,再和满清其他工匠打出来的鲁密铳一比,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有进步。
  当时皇太极等人大喜,直接提其为千总,还赏了两漂亮小娘。
  散会后,王天相和袁贵,刘汉一起往外走。
  这些年皇太极越来越重视火器和铳兵,他们三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偶尔还能参加朝会议事。
  当然,一般有关于火器的事才会召集他们,议完之后,他们三人就能先走。
  “这个胡富明很嚣张啊,才来没一个月,打的铳,比两位兄长的铳还好,我观其为人,完全不懂为人谦让,随心所欲。”袁田边走边道。
  王天相冷哼一声:“乳臭未干的小儿,看他神气多久。”
  刘汉也道:“陛下要求年底配齐五千根铳,咱们就交给他做,看他能不能成功。”
  袁田和王天相纷纷大笑,表示同意。
  次日上午,袁田刚到馆内,新人胡富明求见。
  他直接走到院子里,老远看到胡富明。
  一个十九岁左右的青年,个子娇小,身材瘦弱,脸上还有一股稚气。
  袁田看了眼后,心中摇头苦笑,这种青年一看就不像是农家子弟,工匠之家啊。
  大明朝的十九岁的青年,通常都很成熟了,更别说是一个专业的工匠。
  只有旅顺,十八岁,十九岁可能还在读大学,被家人照顾张大,才会看起来稚气未脱。
  “袁副官。”胡富明抱拳笑道。
  “走,边走边说。”袁田哈哈一笑,带着他走出院子。


第660章 兄弟和你一起
  走出院子后,外面就是大街,一百米外,大街两侧,就是满清连绵的铁匠铺。
  此时已经开工,到处都各种当当的打铁声音,满清数万匠人在此,但真正能打造好铳的工匠,却不足五十人。
  其实袁田刚来,就向皇太极提出,让工匠们把技艺传授出去,争取带出更多的工匠,但这里的工匠都不想把手艺外传,想自己保住官职,这件事,一直没有推广。
  现在随着丁毅的火器越来越强,皇太极着急打造大量的火铳,他也感受到大清朝工匠不足,特别是铳匠不足的劣势。
  当年李永芳死后,皇太极对入关抓来的明人查看很严,生怕被大明密探混入。
  但对一种人,即工匠,皇太极向来十分宽容,也很看重。
  在他看来,工匠来当密探,完全无用,丁毅肯定不会干这种事。
  这让胡富明这种新工匠,来了之后才两个月不到,就被封为千总,可以自由出入匠作专铸馆。
  此时两人已经走到街中,四周二十米内俱无外人。
  袁田脸色铁青,似乎在生什么气,但他嘴上却道:“你是情报司那个部门的?”
  “情报司行动六处,胡小富。”胡富明沉声道。
  “和我一组啊。”原来袁田(袁贵)以前也是情报司行动六处的。
  “袁处是我们的头,更是东江情报司的精英,丁大人亲自接见我时,多次提到袁处。”胡富明笑道。
  “嘿”袁田发出笑声,但脸上表情还是生气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和胡富明在吵架。
  “为何你铳打的这么好?老子练了一年都不行。”
  “家父原本是工匠。”原来胡富明以前就是匠籍,父亲在后金破堡后被抓,逼其父亲为后金效力,其父不从,被残忍杀死。
  “当年在辽东,建奴杀我父母,又凌侮我姐姐至死,当时我还小,躲在一石壁后面,亲眼看着父亲家人的惨死。”胡富明说到这里,咬牙切齿:“我就对自己发过誓,将来,一定要报仇血恨,杀尽建奴。”
  胡富明到了旅顺后,一直想当兵入伍,但因为个子太小,屡次被拒。
  他后来就转学了打铳,成为旅顺的工匠。
  但心中念念不忘要杀鞑子。
  情报司吴东在两年多前找到他,说是要安排工匠入盛京,问他愿不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