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数人的兵甲和战马都丢了。
  徐敷奏的兵马进去,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先把王朴数百家丁给抓了,再把几个官将给抓了,其余的败兵虽然惊恐,无人敢动。
  这王朴本有两千家丁,兵马势众,但被清兵拦了两次,全靠家丁血战逃出来,余下只有几百人。
  家丁能征善战,徐敷奏损失惨重,还想补点兵马。
  当下把所有王朴阵中队长以上将领全部处死。
  王朴父亲王威也是明将,他在大同坐镇多年,收钱收粮,训练精锐家丁,部将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
  徐敷奏也不客气,直接把队长以上军官全砍了。
  王朴这个吊样,一遇鞑子就跑,部下亲信军将会有什么好人,徐敷奏索性全砍。
  接着召来吴三桂,刘肇基。
  吴三桂两人得知徐敷奏斩了王朴好多部下是又惊又怕。
  徐敷奏开口见山直接道:“两位兄弟也不用怕,如今这世道,只要手中有兵,就像祖大寿一样,不听朝廷的旨令,朝廷也得拿军饷供着咱们。”
  吴三桂,刘肇基两人面面相觑,但不得不承认,徐敷奏说的是对的。
  “王朴兵马的衣甲,兵器,我一件不要,分给两位,两位当招兵买马,增强实力才是。”
  “此战大败,朝廷必要拿人问罪,反正我不是会去京城的,我看谁敢到蓟镇来拿我。”
  徐敷奏这么一说,两人神色动容,徐敷奏很明显在鼓励和教唆他们一起与朝廷对着干。
  其实不用徐敷奏说,吴三桂和刘肇基都很有经验,现在摊开来说,两人当然知道徐敷奏什么意思。
  刘肇基马上道:“此战大败,必然要有人背黑锅,我反正跟着徐总兵,去哪都不会去京城。”
  吴三桂当然也点头:“只要的手中有兵有马,谁也奈何不了咱们。”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微笑,然后点头。
  这是达成默契了,共同进退,对抗朝廷,至少先让这松锦大败的事,过去再说。


第700章 一路烧过去
  “王朴的人呢?”刘肇基这时沉声道:“他还有五千兵马,徐总兵,你不能独吞啊。”
  原来刘肇基也看上了王朴的人,吴三桂说的对,手上一定要有兵马才行。
  王朴所在的大同镇,其实条件比山海关,宁远还好,那边有钱有粮,还能和关外蒙古人偷偷做生意,晋商运出关的东西,基本有一大半从那边走,王朴这几年不知赚了多少钱。
  所以他养了两千家丁精锐,兵马也比较强,但是他自己废物,弄的下面的兵也不敢打。
  徐敷奏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我们刚点验,大同镇还有五千两百余人,四千多匹战马。”
  “你们要人还要马?只能选一样。”
  吴三桂和刘肇基几乎异口同声:“我要马。”
  他们当然是先想要人,但如果只能二选一,肯定要选马,明末这个时期,战马可太贵,太难得了。
  此时大明举国之力发动松锦大战,先带出关四万多马骡,陈新甲后来又为洪承畴增兵三万,又带出数千马骡,总计带出五万左右。(不算徐的。)
  被满清大败后,让满清抢了一万多匹。
  死在海里和路上的,加上受伤不以用的,有上万。
  他们两万多人,带回来近两万匹马,十万大军皆没,基本是有马的才能跑回来,没马的肯定死在外面了。
  所以他们当然知道马的重要。
  徐敷奏嘿嘿一笑,当下决定,把四千匹马,给两人各一千五,自己拿一千左右。
  这样王朴的兵马的器甲全归刘肇基和吴三桂平分,又给他们各一千五匹马。
  五千兵马皆归徐敷奏。
  徐敷奏把大同镇的五千兵马,先分给曹变蛟二千人,另三千被徐敷奏先收编,带回蓟镇后,再统一训练,最后再重新分配。
  接着三人同时上奏朝廷,先把王朴战前先跑的事报了出来,然后又说回到宁远后,有败兵生乱,怒叱王朴害人,伏兵埋伏,在混乱中杀了王朴,他们三人拼死镇压,终于平息大乱。
  数天之后就是九月二日,也是东江镇旅顺兵马发饷的日子。
  徐敷奏给原大同兵马发饷,所有人拿到实饷,军心立马稳定了很多。
  此时他们已经越过了山海关,进入蓟镇范围。
  ………………
  松山大败消息传到明廷时,崇祯怒不可遏,又气又怕,但却无力支援。
  松山一役打完,过去十几年剿匪锻炼出来的将领和部队,损失大半,余下的大明兵马也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牵制,根本无力驰援。
  为了解救洪承畴,崇祯命令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皆敛兵不敢出”。
  又令山东总兵王卫国急赴松山,但王卫国正在剿灭李青山,他再召登莱总兵丁毅,却得到消息,丁毅去打盖州了。
  崇祯又羞又气,发现全大明都没人听他的话,此时唯一的期盼,是希望丁毅能打下盖州,促使皇太极退兵。
  而困守在松山的洪承畴组织了几次突围,都被清军的壕沟所阻,死伤惨重,清军不但挖了壕沟,还在上面放木桩并系上铃铛,安排训练过的战犬蹲守。(原历史就是如此。)
  不知道清兵用狗,是不是学自丁毅,丁毅要是知道,估计也要吐血了,他在大员用狗,满清也用狗。
  皇太极也不想再有伤亡,围而不攻,没多久,城内的明军饿得已经开始竞相吃人肉,重现大凌河惨案。
  一直围到次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2月21日夜,事先与清军联系好的松山副将夏成德之子夏舒主动开城迎接清军,清兵蜂拥进城,一举占领了松山城,并俘虏了洪承畴、王廷臣、祖大乐等人。
  此时城中大概还有四千多人。
  清军诛杀了王廷臣等一百多军官和三千多士兵,留下一千多降兵,又送祖大乐回锦州劝降。
  3月10日,被包围了两年多的祖大寿看到没有脱困希望,只能率部出城投降。
  此战过后,清兵从松山缴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缴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杏山缴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一战得到三千多门大炮,加上其他物资,仅运回盛京就花了二个多月。
  ……………………………
  时间回到八月中旬。
  清兵正与明军在松锦相持时,丁毅三路大军从旅顺,皮岛同时出发。
  西路军丁毅亲自指挥,率张经骑兵1营三千,马跃步兵1营三千,许必成步兵3营三千,12营向怀来两千,另带辅兵两千共计一万三千人,一万五千匹马骡,五百两大车,从北沟城往北,直取盖州。
  不料刚出北沟城丁毅就要吐血了。
  丁毅当初选择北沟建城,就是因为这条路满清南下,唯一能走火炮的大路。
  丁毅往这里建城,满清要没有打下北沟城之前,重炮是很难进入复州以南。
  所以当年皇太极逼不得已和丁毅展开了北沟大战。
  战败之后,皇太极痛定思痛,眼下打下北沟城很难,但却要防着明军出来打他。
  所以他立马组织人手,在北沟城北十里开始,大量的挖坑。
  同时在北沟十里以内,常年派驻哨骑,阻止明军哨骑出城。
  丁毅的兵马现在守北沟城的是尚可喜。
  他以稳为主,很少派哨骑出去,只是让哨骑让附近山区地形刻画清楚就好。
  往前十里都算清兵地盘,他的哨骑很少能过去。
  之后双方就基本维持在北沟一线,清兵不过来,丁毅也不过去。
  这一晃几年过去了,这次丁毅想出兵,特娘的,突然发现外面全是坑。
  大军到老帽山下时,前面地区崎岖不平,无数坑洞,皇太极把丁毅的本事学的青出于蓝,直接把大路都几乎挖烂了。
  看他这样子,基本是不打算主动打丁毅,就想把丁毅困在北沟城。
  丁毅的一万多兵马,又带着大车,边走边填坑,从北沟走到老帽山,一百里路,走了半个月。
  这还是他比较聪明,前面派先遣队先走,相当于工兵在前面铺路,一队燧发枪手保护。
  后队走的比较顺利。
  旅顺诸将是边走边骂,终于感觉到清兵每次攻打丁毅兵马的痛苦了。
  “皇太极疯啦?”张经每天都在骂:“被丁大人你打疯了是吧?”
  众将每次听到都要笑。
  皇太极实在没出息,居然把自己的路挖成这个样了了,摆明了不想来打丁毅,就把丁毅困在旅顺,复州和北沟一带。
  南路军尚可喜差不多,他从白云城往北,一路横扫辽东各堡。
  这些堡都被皇太极又挖又建碉堡,换成以前是非常难打。
  尚可喜打的第一个城是旋城,旋城清兵不到三百,碉堡建了十几个,团团围在旋城上面,用火炮都很难打掉这些碉堡。
  城前到处是坑,五百米之内皆是,比当初丁毅挖金州还要夸张。
  必竟双方几年没在这里打过仗了,清兵没事就挖坑。
  尚可喜也不急,先把大军把旋城围起来,然后稍微填下坑,填到三百米内,然后以抛石机,扔汽油弹。
  这个世界最厉害的武器终于展现出他的锋芒。
  出征前,很多军将们还想靠火炮和火铳取胜,现在看到挖坑成这样的城堡加碉堡,就明白那怕拥有这世上最强的火炮,如果想强攻一个墩堡,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要是没有汽油弹,丁毅每打一个墩堡,最少要几天时间,并付出大量的伤亡,还不定打的下。
  现在有汽油弹就好说了,尚可喜围住就开抛,二十几个汽油弹一扔,旋城顿时花成一片火海。
  明军在外面看着,不一会儿,里面陆续有清兵自己跑出来。
  里面的火根本灭不掉,加上这个年代房子都是木头材料具多,简直是焚烧一切。
  最后除了跑出来的八十多人外,里面两百多清兵被烧成焦炭。
  明军进去收拾残局时,很多人看的都吐了,比当年火烧金州还要可怕。
  东路军沈世魁和尚可喜一样,两人都是一路烧过去,清兵在辽东的墩堡无一幸存,全部化为灰烬。
  九月时,松山已经大败,丁毅好不容易来到盖州城下。
  他们一路填坑过来,连丁毅也是又气又无奈。
  为加快速度,很多24磅火炮也被运回了北沟城,反正丁毅觉的,现在基本用不到24磅火炮了,满清去打松锦,红夷大炮就威胁不到他。
  就算真有,丁毅现在也有把握能把红夷大炮打掉。
  到了盖州城外五里后,丁毅也不急,先以大军把盖州包围,然后筑营,休息两天再说。
  盖州是个大城,最早是洪武五年,指挥吴玉创建。
  洪武九年,靖边侯开广南面,砌砖。方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周围五里一百二十七步,有三个门:东顺清,南广恩,西宁海,俱有楼。嘉靖甲子,管屯指挥卢沛,筑敌台于城垣之四角。
  当年被丁毅曾经攻破一次,一把火烧的精光,后来皇太极重建盖州,连续干了数年,盖州又扩大,增高,留两个门。
  现在的盖州城,周长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