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因为屡次对农民军用兵,大教场的驻军被大量抽调,包括左良玉军身边的吴学礼就是大教场出身,也是他这次为什么带吴学礼过来的原因。
  一年多前,左良玉最后一次来抽兵,这边就余下两千多老弱病残。
  难道现在又有新兵来了?
  他和吴学礼对视一眼,相互都有点吃惊。
  等他们快马往前,看到大教场大门时,发现门外还有守军,而里面的声音更清晰。
  “来者何人?”就在他们几十骑冲到大教场外时,铮,铮,对面纷纷拔刀。
  “大胆,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这是宁南伯,平贼将军左公,还不拜见宁南伯?”吴学礼破口就骂。
  守军闻言惶恐,纷纷跪下:“拜见宁南伯。”
  “哼。”左良玉冷哼一声,一甩马鞭,冲进大教场,也没空和他们计较。
  部下纷纷跟着冲了进去。
  刚进大教场,嘶,左良玉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大教场的操场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
  现场好像十人或二十人一组,有的一排,有的两排,在各处走来走去。
  还有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所有人的两腿中,有一条腿上会绑红布之类的。
  然后就是各种呼喊。
  “齐步走………”
  “左右左,……左右左……他娘的,你左右不分,绑红布的是左。”
  “立正………稍息……”
  “跑步………走……”
  “121………121……”
  左良玉他们看的目瞪口呆。
  这大教场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五千人在一起训练,现在他看过去,至少也有三四千人在。
  “好家伙。”吴学礼大喜道:“刘肇基在练新兵了?左公?”
  他看向左良玉,左良玉也大喜,等刘肇基练段时间,就找个借口全部要走。
  他骑着马在现场转了转,发现全是精壮,在他营里,都能当精锐用。
  现场除了在练兵的人,还有一队队巡逻兵在四周走动,全部披甲势锐,看起来也很精锐,估计是怕有逃兵什么的。
  左良玉上前拦住一队巡逻兵:“你们都是刘提督的部下。”
  “我们是黄蜚黄总兵麾下。”这队巡逻兵道。
  “哦,这些新兵来那的?”
  “从黄总兵水师中挑选出来的。”
  左良玉和吴学礼对视一眼,原来是黄蜚的兵马,不过黄蜚还是要去湖南打张献忠吗?等他走了,咱们抢过来。
  两人会心一笑,也不管了,快马加鞭往大教场北侧的都指挥使司署去。
  刘肇基平时办公地方,就在以前的都指挥使司署。
  到了都指挥使司署门口,又有卫兵守着。
  这会左良玉的五十个亲兵也不能进去了。
  左良玉大摇大摆,带着吴学礼,又点了两亲兵,大步走进去:“刘提督呢?”
  “在里面等左公。”门口一个军官媚笑道。
  这人看起来面生,但一脸谄媚,带着讨好的表情,左良玉满意的向他点点头,四人鱼贯而入。
  等进了主厅,就见里面有三四个人在。
  其中一个正是刘肇基,另一个好像是黄蜚,还有两个不认识,但看穿着,最少也是游击以上。
  “左公来了。”刘肇基喜道。
  “刘提督,这位是黄总兵了?”左良玉和吴学礼也上前打招呼。
  刘肇基没介绍另两人是谁,左良玉觉的另两人级别不是很高,也没在意。
  他进来就单刀直入:“吃饭就免了,有什么事,现在说了罢,是不是进京的事?”
  刘肇基点头道:“月中镇北王传旨让咱们进京,左公怎么现在才来?”
  “他娘的,丁毅算什么东西?本伯给他面子肯进京就算不错。”左良玉冷笑:“本伯武昌百万大军,他叫本伯带兵进京,这百万大兵,如何行动?”
  “路上的粮饷谁负责?”
  吴学礼也笑道:“刘提督也不是也没去吗?”
  刘肇基脸色尴尬,抬头看另两人一眼。
  另两人还没说话,他们身后,正厅门口处突然有人笑道:“若不这样,怎么引你过来?”
  两人回头,正是刚才门口一脸谄媚的青年军将。
  哗哗哗哗,外面此时传来大股兵马披甲执锐冲进院子的声音。
  “特娘的。”左良玉魂飞天外。
  他身后两亲兵立马拔刀。
  突然就见前面两青年同时手一抬。
  簧轮枪直接对着他们,砰砰,两声铳响。
  两亲兵当场倒地。
  “嘶”吴学礼又惊又怕,一手按在刀上。
  “谁敢动?”刘肇基怒吼。
  吴学礼手按在刀上,终究没敢拔出来。
  他这么一愣之际,对面两青年冲上来把左良玉往地上一按,卸剑,双手反绞按在地上,转眼间就把左良玉控制住。
  这左良玉也四十多岁的人,身体又不好,历史上也没坚持多久,明年就病死了,毫无反手之力。
  但他被按住后,还在破口大叫:“你们干什么,你们好大的胆子,我是太子少保,平贼将军,宁南伯,拥兵百万,谁敢动我?”
  “叭”左良玉还在怒吼,脸上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大厅里瞬安静下来。
  他惊恐的看时着打他的人。
  正是刚刚外面媚笑的男子。
  “老子是新任南京总兵肖永秋。”肖永秋狞笑:“左良玉你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诏令,王爷有令,就地处斩。”
  “你们………我不是进京了吗,进京了吗………”左良玉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先求饶:“饶命………”
  但不等他说完,肖永秋大手一挥:“现在进京晚了…………拖出去,斩。”
  马上外面有两旅顺的兵士进来,把左良玉像死狗搬拖到外面,就在院子里,扑哧,一刀砍下了脑袋。
  从左良玉进门到被砍,前后不到两分钟。
  这变故来的如此之快,吴学礼都没回过神。
  直到看到左良玉血淋淋的人头后,他才恍然大悟。
  “当”他先扔掉配刀,接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末将等都是听令从事,不是我们不想进京,是左公…………左贼不让啊………”
  肖永秋笑眯眯上前扶起他:“吴副将快起身,王爷说过,只杀首恶,决不诛连。”
  “只要诸位愿意帮王爷办事,咱们都是好兄弟呐。”
  吴学礼这次听的清清楚楚,当场痛哭,磕头喊道:“末将愿为王爷效力,万死不辞。”
  六月初,黄蜚带一万五千水师,顺江而下,借道武昌去岳州。
  吴学礼先上岸,没多久,联系到自己的亲兵,突然发作,攻占守江的炮船。
  黄蜚带船长驱直入,兵马紧跟着上岸。
  武昌的明军这才发现对面不是水师,而是肖永秋的精兵。
  左梦庚被肖永秋兵马找到时,还在屋里下小妾快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翻天覆地了。
  肖永秋拿下武昌后,和左梦庚原历史降满清一样,从23位总兵中,挑选了李国英,卢光祖,徐勇,金声恒,张应元,吴学礼这几个比较能打的,其余的总兵和军将俱遣散,号称八十万大军更是只留四万,百姓和散兵大部份都被迁往京城附近的北方地区,囤田居住。
  此至,从丁毅进京到六月,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大明境内所有军头,带兵总兵,几乎被清扫一空。
  只余西部和广东福建还有部份。
  大半个大明,已经到了丁毅手上。


第769章 皇帝不好当
  平定了左良玉后。
  丁毅任命何腾蛟继续为湖南巡抚,原吴三桂部下潘永昌为武昌总兵,率一万兵马驻守武昌(其中五千是丁毅的兵马,一半是黄蜚的水师重训而来。)防区为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
  黄蜚为襄阳总兵,率两万兵马(五千为丁毅,一万五千为左良玉兵马重训而来),负责襄阳府、郧阳府、荆州府、德安府、承天府防务。
  吴学礼为岳州总兵,领兵五千(闯军重训,军官俱是丁毅的人。),负责岳州府、常德府的防务。
  刘肇基为长沙总兵,领兵两万(左良玉部下,军官俱是丁毅的人。)负责长沙府、衡州府、宝庆府、辰州府、永州府、靖州、郴州等地的防务。
  张献忠在湖南的县府纷纷被官军攻破,退往四川。
  到六月底时,湖南已经到了丁毅手上。
  七月中旬。
  黄得功两万兵马,祖进忠和徐文虎两万兵马先后到达汉中。
  汉中这边,已经云集了张经的七万大军,和后期从榆林、大同运来的大量粮草。
  三路兵马汇聚后,这边已经有兵马十一万。
  朝廷诸公议事时,原本准备让黄得功和祖进忠徐文上下功夫的兵马从湖广的夷陵往四川东面攻进去。
  但丁毅想一战而定,怕其他明军不是张献忠的对手,必竟这时张献忠有六十万大军,手下还有名将李定国等。
  他前期在汉中囤集大量粮草和资源,一直等到七月,三路兵马汇聚后,统一指挥。
  此战指挥丁毅想了很久,虽然他的兵马在武器代差上远远超过农民军,但他也不想把战线拖太长。
  因为这会他的所有粮草,需要从榆林和大同运过去,大明在陕西其他地方没什么粮,湖南又太远。
  榆林和大同还是因为他之前在那边囤田囤的好的原因。
  但囤的再好,粮食也有限,肯定不能拖太长,要速战速决。
  最后丁毅决定,让王卫忠指挥,调回张经。
  张经资历比王卫忠老,上次打西安可以指挥,这次是数十万人的大决战,不容有失。
  丁毅调任张经暂时为江西南昌总兵,命他带五千东江本部兵马先到安庆,然后把湖南另两万左良玉的兵马带上,一起进江西在那边集训,等扫平张献忠后,有徐文虎去接替南昌总兵,张经则回京师。
  这样前面汉中的丁毅兵马为十万五千左右,主帅为王卫忠。
  明军守五千兵马驻守汉中,十万兵马从汉中入川。
  入川后并不急着找张献忠决战,反而摆出一副害怕和躲闪的模样。
  按丁毅的战略,先往南攻占保宁府,然后分兵一万往东攻占夔州府,两府各留一万兵马驻守。
  八万兵马往南继续,先打顺庆府,再打重庆。
  这四个地方打下来后,四川整个东部就连成一片。
  关键是,这四个地方都有官方驿传水道,并和湖广相连。
  来自湖广的粮草和器具,甚至兵员,可以源源不断从湖广夷陵进入四川,直到重庆。
  ………………
  七月京师。
  丁毅略有烦燥的坐在武英殿。
  以前天天想干掉崇祯,住进皇宫,如今住进皇宫后,丁毅才知道这皇帝不好当。
  真是忙,不是一般的忙。
  他以前就占有一个山东,加旅顺东江,已经忙的不可开交,常年在外跑来跑去。
  现在他进了京师,已经不能这么任性的跑来跑去,他现在第一件事就是稳住京城和皇宫的统治,所以很多事情只能让部下去办。
  但说实话,他部下之中,有能力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并不多。
  如今整个大明皇朝的事情都放在他面前,他终于能明白崇祯的苦处了。
  正事就不说了,屁大的点,下面的官员就能上个折子,皇帝要每个折子都去看,真的会活活累死,看都看不完。
  比如最近,随着全国各地总兵进京,然后被解除兵权,全大明的文武们都已经看清了形势。
  于是从七月初开始,京师所有在职的文武官员,包括被崇祯时免掉,现在还想出来当官的人,都跑到礼部。
  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