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芝龙一脸郁闷,心里百味杂陈。
  曾经需要他帮忙的小老弟,现在已经成为权倾天下的大权臣。
  如今丁毅的司马昭之心,可谓路人皆知,天下百官都看在眼里呢。
  这才多少年的时间啊?
  郑芝龙不由想到十余年前,还略有青涩的丁毅主动找上门,开口就要和自己结为兄弟。
  “哎”郑芝龙苦笑,摇头。
  “大哥。”郑鸿逵又道:“咱郑家的钱,已经几辈子花不完了。”
  “森儿也不小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森儿着想?”
  郑森(郑成功)现在正在南京国子监求学,拜师钱谦益。
  郑芝龙也是想儿子能当官的,所以一家人都急于上岸。
  “这次森儿回来没有?”施大福突然问。
  “没有。”郑鸿逵道:“镇北王来人传言,让森儿好好学习,准备会试。”
  施大福莫名奇妙:“森儿都没过乡试,何来会试?”
  原来明朝时科举有四步,第一步是院试,相当于现在县一级的考试,考试合格的,可以被称为秀才。
  郑成功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考中了秀才。
  这一步严格意义也不算科举,后世都把明朝科举分为三步。
  即后面的乡试,会试,廷试(殿试),每三年一次。
  乡试不是在乡里举行,相当于现在省一级的统考,过关后就是举人。
  郑成功乡试失利,所以郑芝龙着急帮他寻找好老师,送到了南京,拜钱谦益为师。
  乡试过后就是会试,相当于全国统考,取三百人左右,录取者称之为贡生。
  举人和贡生都有机会做官,等在职的官员死了,有漏缺时,可以替补。
  第三步就是廷试(殿试),也就是由皇帝来考,合格者就称之为进士,这是能直接当官的。
  郑成功现在才过第一步,只是秀才,都没机会当官。
  还没算步入科举的大门。
  郑鸿逵想了想,左右看看:“王爷下一步要改革科举,以后只有全省统考(会试),择优入取,直接当官,没有乡试,院试,殿试什么乱七八糟的。”
  此言一出四周哗然,施永这些文官都不敢相信。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这些连秀才不是的人,都有机会去考试,能当官。
  他们跟着郑芝龙干什么,除了赚钱不就是想搏个功名利禄吗。
  “镇北王真这么说?”施大福也激动道。
  “当然,我骗你们干啥?”郑鸿逵还小声道:“王爷亲自派人在南京教森儿。”
  说罢向郑芝龙使了眼色,你懂的。
  这是提醒郑芝龙,丁毅可能把将来要考试的内容提前教给郑森。
  郑芝龙脸上的表情更加的复杂,内心无比的纠结。
  历史上满清要他降,也没逼他移镇,只是让他去京城,泉州的旗银,还是他们郑家在收。
  现在丁毅直接逼他移镇,要说不心痛这一年千万旗银那是不可能的。
  可他当然也知道,现在丁毅势力,几乎号令全国,如果不同意,他就得亡命海上。
  做了十几年的富家翁,再回到海上真的行吗?
  看郑芝龙不出声,所有人也沉默了,大伙都知道,他内心现在很纠结。
  原本施永还想跳出来,但听到科举也要变,他突然也不想发声了。
  大厅安静了好一会。
  洪旭终于忍不住,沉声道:“一官,今时不同往日了。”
  他十几年没叫一官,突然叫起,大伙凝惑的看向他。
  郑芝龙也没生气,因为他心里知道,诸将里面,洪旭还算是有点本事的。
  “你说?”
  洪旭道:“要是以前,咱们大不了往海上去,带着十余万兄弟,数千战船,那里去不了。”
  众人纷纷点头。
  “但是现在,兄弟们十几年窝在陆岸,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大伙经过这十几年的养尊处优,再突然让他们离开,怕很多人都会不愿意。”
  众人若有所思。
  “如今外面形势又不一样,对面大员被丁毅占了,往北是朝鲜和日本,俱算丁毅地盘。”
  “往南的吕宋也被丁毅占了,方圆千里之内,五湖四海,俱在丁毅兵锋之内。”
  “这些年咱们安于收旗银,丁毅则四处扩张,战船纵横八方,连续打败荷兰人,西班牙人,论海上实力,早已远远超过咱们。”
  “以前咱们只怕他步营,现在,恐怕连水师都不敌。”
  “天下之大,五湖四海,已无咱们容身之地。”
  叭,郑芝龙面前的茶杯轰然掉地,整张脸变的一片惨白。
  这些事他当然知道,只是现在被人当众说出来,实在太伤人。
  四海霸主郑芝龙,可能都不如丁毅的水师了。
  “你长他人威风干什么?”年轻的施琅这时不服气:“凭咱们的水师,定能打赢丁毅。”
  洪旭大怒:“荷兰人那种三级战列舰,他有几十艘,你怎么打?”
  施琅一脸不服,还要说什么。
  “当年我们倾尽全力,才打败两荷三级战列舰的荷兰水师。”
  “现在他有几十艘,你怎么打?你告诉我怎么打?”
  全场鸦雀无声,郑芝龙的脸色更难看了。
  施永张着嘴巴,一脸惊恐,浑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年连修船工匠都要找他们的丁毅,现在都有几十艘三级战列舰了?
  其实这会丁毅并没有几十艘这么多,只是前段时间一下子出产了数艘。
  加上大员原有几艘,看起来有一大堆。
  洪旭略为夸张说了下,众人已经吓的半死。
  此时郑芝龙深深叹了口气:“丁毅还说什么?”
  “朱大典为福建巡抚,福建分设三路总兵。”
  郑鸿逵左右看看,沉声道:“俞亮泰为泉州总兵,李过为福州总兵。”
  “郑芝豹为延平总兵。”
  “另洪旭为广东雷州总兵。”
  众人齐齐看向洪旭,洪旭一脸尴尬。
  这事他真不知道,但现在这么一搞,所有人都以为他背叛郑芝龙,投向丁毅了。
  “洪旭你这小人,是不是早就投向丁毅了?”施永大怒。
  “你不要胡说,我岂能做这种事?”洪旭急道。
  “施琅为广东潮州总兵。”郑鸿逵又道。
  施大瑄欲言又止,表情也丰富起来。
  施琅年轻的脸色,突然一片潮红。
  他这会在郑芝龙座下还不够有名,官也小,没想到丁毅要提拔他为总兵。
  一边的施永瞠目结舌,施家郑家的人,都得到重用了,这个丁毅,太会拉拢人心。
  众人齐齐再看郑芝龙。
  郑芝龙哈哈哈突然笑了起来:“我这丁兄弟啊,拉笼人心,挑拔离间真是厉害,果然是枭雄之姿。”
  郑鸿逵苦笑,不可置否。
  丁毅这些任命经郑鸿逵说出来,现场几乎瞬息分离崩溃,所有人都想降。
  估计连最恨丁毅的施永都想去会试了。
  “罢了罢了。”郑芝龙长叹而起:“拼了这么多年,也该享享清福啦。”
  “大哥英明。”郑鸿逵大喜道。
  于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福建郑芝龙同意移镇天津,朝廷让他带一万水师北上。
  其余的的兵马和船,全部交给新任泉州总兵俞亮泰。


第782章 不缺钱,很缺粮
  郑芝龙挑选了洪旭练的一万精兵,但其中有五千俱在黄石手上。(丁毅的人)。
  十二月,郑芝龙带着大量财富和兵马到天津,另五千兵马立刻被丁毅下令调走,换来丁毅在旅顺的五千水师。
  至此,郑芝龙在天津的一万水师,全是丁毅的兵马。
  大员的俞亮泰接任泉州总兵兼福建水师总兵,每年千万旗银从此落入丁毅手中。
  十二月中旬,郑芝龙带五百车财物,入京面见丁毅。
  丁毅在武英殿召见他。
  郑芝龙在宦官的带领下,小心翼翼踏入武英殿时,看到大殿中坐着的丁毅,依稀想起当天,丁毅初到泉州求见自己的模样。
  然世事莫测,变化无穷,没想到两人现在的地位,居然截然相反。
  “咳”边上唯一跟随进京的施大瑄轻声咳了一下,提醒郑芝龙。
  郑芝龙猛然反应过来:“臣郑芝龙,拜见镇北王,王爷千岁千岁………”
  他上前一步,二话不说,就想跪下。
  “郑大哥。”丁毅哈哈大笑,抢先一步,一把扶起他。
  郑芝龙一愣,还想用力跪下去,但被丁毅死死的拽住。
  “郑大哥。”丁毅深深的盯着他,两人四目相对,眼中皆有些湿润。
  “过去的事咱们一笔勾消,无论如何,你在丁毅心里,永远都是我大哥。”
  “当年若没有大哥的支持,也不会有我丁毅今天。”
  “请郑大哥相信我,丁毅心里,永远当你是大哥。”
  丁毅不止一次的重复,郑芝龙听的几乎泪涌。
  他失去了一个弟弟,又得到另一个弟弟?
  “王爷……”郑芝龙哽咽道。
  来之前他其实挺害怕,当年施永使计要杀丁毅,郑芝龙心中有愧只能放他走,但始终怕丁毅现在会算旧帐,没想到丁毅一开口,左一句大哥,右一句大哥,实在是让郑芝龙无颜以对。
  当年的事,肯定是施永不对,郑芝虎的死当然要算到施永头上,这件事损害了兄弟两人的感情,郑芝龙心中还是挺害怕丁毅秋后算帐的。
  如今一见面,他就知道,丁毅是真心说这种话的。
  他现在身边无兵,只有无尽的财富,丁毅若要算帐,根本不用见他,直接把他的财富都剥夺就行。
  外面的兄弟,所有的兵马都归了俞亮泰,郑鸿逵的兵都是丁毅部下,他们郑家和施家都翻不起风浪。
  对丁毅来说,他当然也是真心真意的,人家郑芝龙死了弟弟,现在家底都交给他,他要再秋后算帐,岂不是丧尽天良。
  “过去的事就不提了,一官也永远把王爷当兄弟,咱们大伙,该一起往后看呐。”施琅老爸施大瑄这时笑着掺合道。
  “坐,郑大哥,施先生,坐。”丁毅请他们坐下。
  施大瑄马上从怀中取出一张纸,跪倒在地:“郑总兵为支持王爷攻灭建奴,愿送白银五百万两,各种珍宝数十斗,战商船三千四百六十五艘,精兵十二万四千八百七十二人。”
  郑芝龙当年不算支持丁毅打建奴,现在肯定后悔了,所以这次进京,准备了五百万白银和各种珍宝。
  至于所谓的战商船和精兵,都是在泉州就交给丁毅的俞亮泰了。
  这要换成丁毅起家前,这五百万两白银对丁毅可不得了,但如今丁毅不缺钱,只缺粮。
  他的银子都快花不完了。
  丁毅想了想,挥手示意他起来:“银子和珍宝本王就不要了。”
  郑芝龙脸色微变,还以为丁毅嫌少。
  “这些年本王慢慢平定天下,得到大量的银子,暂时还够用,郑大哥交了战船和兵马,丁毅再要你的银子,那还算是人?”
  郑芝龙脸色又是通红,也不知说什么好。
  “本王在天津附近有九万兵马在训练,这一年为了平农民军和清扫各地,消耗了大量的粮食,郑大哥若有心,可以就近购些粮食,赞助下九万兵马,不用多久,一年即可。”
  九万精兵,连人带马一年用的粮食消耗最多三十万石就顶天了,这对郑芝龙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王爷放心,此事,交给臣来办。”郑芝龙一口一个臣,也是把丁毅当皇帝,不是当王爷。
  丁毅没收他的银,让他办理辅养九万大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