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5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以智这时道:“我倒想考个教育官。”
  这个方以智是明末少有的科学家之一,和汤若望还是好朋友,他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内容所及文、史、哲、地、医药、物理。
  他博学多才,精通各科学问,所以应天府教育司的好多官位都能考。
  钱谦益大怒:“密之,这事,可由不得你,咱们得共进退。”
  “这次科举要成了,天下读书人,就再也抬起头了?”
  众人面面相觑。
  钱谦益突然压低声音:“走,咱们换个地方细说。”
  与此同时,应天城很多读书人被人鼓动,有人要求他们不要参加这次科举,以对抗朝廷的不公。
  因为应天能让读书人考的官位不多,大量的读书人决定支持这次的活动。
  复社在历史上有几次重要的大会,分别吴江尹山大会(1629),应天金陵大会(1630)和苏州虎丘大会(1633)。
  这次他们决定在应天再举起一次大会,大会将在考试的那天,即二十五日举行,要求所有读书人堵住科举现场应天教育宣传司署门。
  应天教育宣传司署是以前魏国公徐文爵的一处庄园,魏国公被抄家后,很多家产都被改成新官衙。
  仁德元年的第一场科举,整个应天的就在应天教育宣传司署举行。
  这边的考生有应天府(应天)及所属八县参加。(江宁、上元、句容、溧水、溧阳、高淳、江浦、六合),应对的职位也是应天和八县的官位。
  整个江南省是四个考场,同时举行。
  另有常州府、扬州府、镇江府、松江府、苏州府五府考场,统一设定在苏州,也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太平府、宁国府、微州府、池州府、安庆府五府加广德州、和州、滁州三州的考场,统一设定在宁国,同样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庐州府、凤阳府、淮安府、加徐州的考场,统一设在凤阳。
  复社成员从六月二日报名之日起开始连窜全省读书人,要求在六月二十五日考试那天堵各府署衙。
  他们把在应天的叫‘灭楚(鼠)大会’。
  因为当年建奴叫丁毅丁老鼠,不知道是谁传到了江南。
  他们不敢称老鼠,便称楚。
  摆明了就是对抗朝廷和反对丁毅。
  六月中旬时,应天府知府吴伟业多次召集复社成员,苦口婆心的劝他们。
  吴伟业也是复社成员,这些天他已经明显感觉到应天城山雨欲来的痕迹,但大伙对他很不满。
  之前吴伟业被崇祯免职,丁毅上台后,立马起用他为应天知府。
  吴伟业当初是支持让勋贵们出钱对抗农民军的,所以丁毅查抄应天勋贵,他也是双手支持的。
  现在大伙私底下已经把他踢出复社,根本不想鸟他。
  吴伟业连续召见,不见效果,只能明言道:“秀才造反,十年无用,你们这是何苦?”
  “更何况,当今圣上贤明,百姓安居乐业,你们这是要干嘛?”
  他已经说的很清楚,你们这些人没用的,丁毅手上有刀。
  老百姓现在好不容易过点安稳日子,你们还站出来跳什么跳?
  钱谦益痛斥他:“君王当与士大夫共天下,仁德皇帝他想干什么?他现在要和农民工匠商人共天下吗?他要敢用刀?他还敢称仁?敢称德?”
  很多复社成员,与吴伟业纷纷决裂。
  六月二十日,报名时间到,应天城里人流如织,到处都是八县来的读书人,但是,吏部应天司官员局收到的报名表,不到五百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丁毅以前的人,真正的原来应天的读书人和原官员不到一百人。
  因为应天一府八县这次招两百多人,按说这比例是相当不错,放后世就是二选一,后世考公要是这样,估计大伙都要笑咧了嘴。
  二十日下午。
  应天锦衣卫某千户所。
  路超在五月底就到了应天,一直在暗中调查带头人。
  此刻下面正有人向他汇报最新的结果。
  “以前明忻成伯赵之龙,应天府同知李秋豪、前礼部侍郎钱谦益为首,到处鼓动读书人,对抗朝廷………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的计划是…………”
  赵之龙家里原本有七万多亩上好的水田,丁毅废除奴隶制后,他因为分田给奴仆,只余下两万多亩。


第831章 你们想找死吗?
  而丁毅摊丁入亩的税重,比清朝还重,特别是田多的,田越多越重。
  按朝廷的新政,千亩以上的为每丁三成。
  赵之龙家里成年男丁有七个,他也很聪明的分成了七家。
  把两万多亩田全分出去了。
  但即便这样,每家都要交三成重税。
  因为现在没有奴隶,他们自己又不会种,所以需要雇佣农民来帮他们种地。
  以前的佃户都有卖身契在他们手上,帮他们种地,只需少量的粮食养着就行。
  现在没有佃户了,需要雇佣农民,而这些农民,以前都是他们的佃户,农民们每家分到几十亩田,还要帮赵之龙种田,一般要收二成的所得才愿意。
  这意味着,赵之龙家的田,已经没了五成。
  然后还要算上种子耕牛农具的消耗,肥料和运用等等,基本到手只有三成左右。
  你说赵之龙火不火,应天城像赵之龙这样的大土豪还有很多。
  其实他们也不想想,算你两万亩田,每亩产两石,就是六万石,到手三成,还有一万八千石。
  你赵家以前养几百上千个奴仆,现在只有七户人家,二三十人。
  一万八千石养二三十人,还不够花吗?
  这是一样的土豪日子,更别说他们在应天还有各种商铺也有收入。
  但人心就是不满足,赵之龙还是觉的不满朝廷,不爽丁毅。
  另有应天府同知李秋豪更是不满丁毅,不满朝廷。
  李秋豪家中原本有一万多亩田,因为废除奴隶卖身契,他损失了数千亩,最后只留下三千多亩。
  可是他平时对奴仆下人很苛刻、刻薄,分完田后,无人愿意帮他们家种田。
  李秋豪家里就四个成年人,他自己,他父亲,他两个儿子。
  父亲老子,两个儿子是读书人,全家怎么会种田?
  三千多亩田怎么办?
  朝廷可是摊丁入亩,你不种田,也是要按田亩数交税的。
  李秋豪只好到处找人来帮他们种田,可现在应天城里的劳动力很吃香,大户人家都在找人来种田。
  偏偏李秋豪官声不好,百姓们都不愿意帮忙。
  最后他还是有两千多亩没人种,情急之下,李秋豪只能把田贱卖,心中更恨丁毅更恨朝廷了。
  丁毅虽然为他加了薪水,可是对李秋豪来说,丁毅动了地主官绅的蛋糕,还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六月二十二日,距离考试越来越近。
  赵虎正鬼鬼祟祟的走在街,不时的东张西望。
  赵虎是赵之龙的家仆,他以前跟着赵之龙在应天城作威作福,是赵之龙的心腹亲信。
  朝廷废除奴仆制时,赵虎还是表忠心,不要分田,继续跟着赵之龙。
  因为他习惯了这种游手好闲的日子,你让他分二十亩去种田,他根本不会。
  赵之龙还挺高兴的,觉的他忠心,依然养着他。
  现在应天城里,还是有很多赵虎这种狗腿子。
  他们当惯了主人的狗,又不愿意去种田自力更生,还是紧跟着自己的主子,为主子效命。
  赵虎在城里穿来穿去,很快来到一家米铺。
  这是应天府同知李秋豪家里的铺子,这两天都关门,不营业。
  他轻轻敲了三下门,里面很快有人问:“是谁?”
  “老鼠药。”赵虎道。
  里面缓缓打开门,赵虎闪身进去。
  里面有两个人青壮,看起来都有一股凶悍之色。
  “东西呢?”赵虎问。
  “这边。”两人带赵虎到后面,打开一个包裹,当当当,掉到地上数把短匕首。
  赵虎捡起来看了看,都是最新打造的匕首,看起来挺锋利的。
  他拿过一条长布,把几把匕首卷了起来,抱在怀中,向他们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六月二十五日清晨,一大早应天一府八县的读书人就开始往‘应天教育宣传司署’集合。
  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人,其他考生也纷纷前往应天教育宣传司署。
  四面八方的读书人很快像一道道洪流进入应天教育宣传司署附近的主要街道。
  但就在这时,他们赫然发现,哗哗哗哗,前面一波甲兵披甲执锐从对面过来。
  这股甲兵杀气森然,队形整齐,顿时把读书人们吓了一跳。
  年纪不小的钱谦益就在人群中,他马上挥手道:“不要怕,还没有那个皇帝那个朝代,开国之时,敢杀天下读书人。”
  “走。”
  “走。”
  在他的鼓动下,读书人继续往前。
  对面的甲兵也不理他们,沿着两侧街道,一边一队,继续在走。
  街上也有其他百姓,都在指指点点,他们也不害怕,毕竟丁毅的兵马在应天城里干过很多次抄家灭族的事,从来没有涉及到百姓。
  百姓们乐于看各种好玩的事发生。
  也有百姓在议论,知道今天是科举。
  “范屠夫,听说你儿子今天也去考试了?他娘的,他大字不识一个,能考科举?”
  街边一个猪肉摊上,围着几个街坊邻居,他们看着大队的甲兵,看着街中间潮水般的读书人,纷纷笑问。
  “叭”姓范的卖猪佬,一刀砍在一块大骨头上,笑骂道:“怎么不能考?当今圣上贤明,广………广取英才………我儿子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会养猪啊。”
  “啊哟,还广取英才,从哪学的啊,老范你可以啊。”
  “你儿子都算英才,我儿子岂不是天才?”
  “林掌柜,你儿子是不是也去科举了?”
  “没有没有,我儿子没去。”猪肉铺边上是个卖盐糖的店,掌柜满脸通红,摇头不承认。
  大伙轰然而笑,林掌柜儿子明明报名去了,这是怕考不上,所以故意说没去。
  林掌柜儿子一直在外地进购盐糖,而且知道糖和盐怎么弄出来的,这次也报考了能源司下面一个局的小职位。
  林掌柜其实心里很激动的,他儿子报考的是能源局一个正七品的职位,这要是考中,他林家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所以他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心里在念着儿子,为儿子打气加油。
  “这些读书人干嘛?”突然有人道:“听说这次报名才五百多人,哪来这么多读书人?”
  “读书人还能干嘛,不服气呗,圣上的官员,各行各业都有,读书人不服气,自然想出来闹事。”
  “砰”范屠夫一刀又重重砍下:“谁敢惹事,让我儿子考不上,老子剁死他。”
  他们这条街距离教育宣传司署很近,一会工夫,发现读书人更多了。
  到早上七点左右,大概已经有三千多人从应天一府八县来的读书人聚集到教育宣传司署门口。
  他们把通向教育宣传司署的街道,堵了个水泄不通。
  这会街道两边大概五步一个甲兵,左右各有一排,好像在维持次序,而大量的读书人就在街道中间。
  甲兵们静静的看着他们,他们也不害怕甲兵,有人还指指点点,嘲笑甲兵一动不动,像木偶人。
  江宁参将郑文斌脸色严肃的站在教育宣传司署门口,身后有两队人,大概二十个甲兵守在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