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毅听了非常兴奋:“这个,这个,联系松江徐氏,朝廷,不,朕个人出资,和徐氏联手开办工厂。”
  “现在,可以开办工厂了。”
  丁毅决定,在松江新建这个时代第一家工厂,专门纺纱的工厂。
  “工厂?”李忠义若有所思,这个概念在他们旅顺集团里是有的,他们在大员有铁锅厂,在旅顺和济州也有各种厂,但是皇上自己出资是什么鬼?
  大乾帝国富的流油,几乎是历代开国最富的皇帝,天下有钱人的财富,都被丁毅搜刮了个遍,皇上居然还要自己开工厂。
  李忠义也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不过他很快知道丁毅为什么要这么干。
  当天晚上,丁毅把李忠义、张经、赵大山、宋飞、魏继业、陈有富,姚新汉等几个老兄弟,加上阮思青这小舅子一起叫进宫里吃晚饭。
  李忠义,张经,赵大山他们都是一起从大兴堡跑出来的,阮思青一直是前期帮丁毅赚钱跑海路的,有好几次都差点死在海上。
  所以这几个人,可以称之为丁毅的最心腹。
  “你们的爵位,世袭降替,朕感觉对不起大伙。”丁毅叹道。
  “皇上这话说的,臣等感恩戴德………”赵大山又开始吹了。


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
  “你闭嘴。”丁毅没好气道:“历朝历代都是世袭罔替,朕知道大伙虽然嘴里不说,肯定有人心里有想法,有想法是正常的,没想法才有问题。”
  “但朕就是想告诉天下,朕的大乾,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
  众人沉默无语,相互看了几眼,也不知道丁毅这啥意思。
  丁毅这时缓缓的道:“当年我们在大兴堡逃出来,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当然,或许当时谁也没想到我们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现在,我们兄弟坐拥天下,可以拥有用不完的财富,吃不完的粮食,玩不尽的美人。”
  “我们以后该怎么办?”
  “朝臣们吹我丁毅是世上第一明君,雄才伟略,朕要是真沉迷在这种谎话之中,走错了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千万别小看一步。”
  “坐上了皇位,当上了皇帝,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做出选择。”
  “因为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天下所有百姓,甚至皇朝的命运。”
  “有些话,朕对外面的人说,他们可能不理解,但你们跟着我十几年,都是朕的心腹和知己,朕可以和你们明说。”
  “大伙有没有想过,从秦始皇到大明崇祯,近两千年的历史上,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各种有着经韬纬略的千古明君,可面对锦绣江山,他们所有人都深迷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当中。”
  “因为掌管天下与万民的快感实在太过强烈,哪怕朕第一次在皇极门坐在御塌的时候,也曾经陷入过短暂的沉迷。”
  随着丁毅浑厚的声音,现场所有人脸色变的越发的严肃,丁毅对他们所说的话,令他们震撼和动容,更是不敢相信。
  现场安静的落针可闻,所有人大气不敢喘的静静听着丁毅的震撼人心的言语。
  “近两千年来,人人都期待坐上龙座,为了这张龙座,杀戮与反叛层出不穷,胜利者统治天下,失败的被诛灭九族。”
  “历史一次一次的重演。”
  “皇朝更替不停的轮回。”
  “是,朕是也是千古明君,朕也能坐稳江山,但是朕能保证大乾后面的历代皇帝都是明君吗?”
  “若将来朕的儿子,孙子是暴君怎么办?”
  “他们将杀死你们的子孙后代,破坏天下百姓的安宁,甚至毁灭我们辛苦建立的大乾皇朝。”
  “到时候历史还会重演,外寇还会像建奴那般肆意凌辱和杀我们的家人。”
  现场所有人的脸色更加的凝重。
  “那么。”丁毅的声音高昂起来,他的脸色也变的通红:“能改变这一切只有一种办法。”
  “那就是确保这锦绣天下,永远在贤明者的管控之下。”
  “但是。”丁毅的声音更大了:“有多少人当了皇帝之后,会愿意把皇位传给更贤明的人呢?”
  “没有人。”丁毅厉声道:“朕敢说,这天下除了我丁毅,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群臣震撼,动容,所有人不敢相信。
  “即便是朕自己,在当了这么久的皇帝之后,也深深的被权力所迷惑。”
  “朕不止一次在夜晚醒来。”
  “朕提醒自己,朕死后,何必管洪水滔天。”
  “只要把皇位传给儿子们就好,大乾的以后,关朕什么事。”
  “但是,朕真的想,被记入史册,千古流传,朕真的想,大乾世代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丁毅很想做真正的千古一帝,那种超越秦始皇,后代人人敬仰的千古大帝。
  “所以,朕终于想到了这世上最有可能成功的办法。”
  “让法治,代替人治。”
  “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他就是安全的………”
  丁毅的话深深震撼着现场所有人的心灵,的确,丁毅现在所说的话,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正如他所言,这也是大伙跟了他十几年,比较信服他,比较容易接受他。
  换成其他人说这种话,现场有一半人要以为他是神经病。
  这些年,丁毅不让人下跪,在学校安排男女混校,开办大学,送人出国读书,做出一件件惊世骇俗的事。
  大家已经习惯了丁毅给大家的震撼。
  但今天的话,实在太过惊天动地。
  足足好一会,现场所有人脑子里都是一片混乱,无法相信。
  也不知过了多久,还是赵大山先反应过来,他想了想,终于憋红了脸,沉声道:“若有人凌驾在法律之上呢?”
  是啊,以法治代替人治,关键是法律能不能制约所有人?
  “这就是我们一起,以后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丁毅正式道:“大乾的法律之下,当人人平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丁毅又道:“朕没把自己放进去,是因为朕需要强权来制定这样的律法。”
  “自朕以后,当皇帝犯法,庶民同罪。”丁毅毫不犹豫的道。
  他现在把自己放进去是不现实的,也无法完成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他向诸臣保证,将来的大乾,必然是‘王在法下’。
  这时候的丁毅,还是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成功。
  赵大山二话不说,趴跪在地:“无论这事干不干的成,皇上有这样的想法,已经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的千古明君,臣替天下的百姓和官员们,拜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人纷纷下跪,有人都几乎泪奔。
  无论他们信不信这事能不能办成,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大乾真的能以法治代替人治,大乾的江山,将代代相传,流传万年。
  丁毅现在刚立国才一年多就迫不及待的进行这件事,就是因为他现在如日中天,声望无双,部下也都是亲信,无条件的臣服。
  如果他执政十年二十年后才搞这件事,大伙都习惯了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甚至和以前的大明勋贵一样,生活在法律之外,丁毅再想这么搞,还有谁会支持?
  当然,大伙可能享受不到前明国公的福利和待遇,作为弥补,丁毅将带领他们一起赚钱。
  “朕要把矿产、糖厂、铁锅厂、盐厂这些赚钱的地方,统统从朝廷中剥离出来,改为民营。”
  “即由大伙和朕一起入股。”
  “还要新成立纺织厂。”
  “等过几年,银行能稳定运行的话,也可由私人开办银行,做为竞争。”
  “大伙以后就专注着赚钱,比起爵位,当更是实惠。”
  丁毅决定把很多朝廷运营的厂转为私人。
  由各位心腹和丁毅出钱购买,大伙跟了丁毅这么多年,家底都是很丰厚的。
  其中历代朝廷国营的盐厂,由所有兄弟一起入股,丁毅不占股份。
  每年要上缴朝廷三成利润为税收。
  盐价由朝廷制定,朝廷不定时会抽查盐的质量,只准产精盐,不能再有粗盐。
  其他各厂差不多,基本是他们各家负责经营,并交税于朝廷,朝廷负责监督和控制价格。
  并且丁毅说了,大伙前期经先经营十年,十年之后,将允许民间其他资本进入这些行业。
  这些产业目前都是垄断和最赚钱的行业,让他们经营十年,肯定能赚下数不清的财富。
  但不能让他们一直这么干下去,任何一项行业,如果只有垄断,将来只会越来越糟。
  所以十年之后,丁毅要允许民间其他资本进入。
  这些兄弟以后经营着天下最赚钱的行当,自然要保证自己的产业永久的传承下去。
  如果将来有新皇帝不爽,想剥夺他们后代的产业怎么办?
  所以,他们现在会很支持丁毅的作法,要让大乾,王在法下。
  从而保证任何人,将来的任何一位皇帝,也不能无故对他们的后代产业下手。
  …………
  第二天早朝,先由群臣议了几件事。
  丁毅突然道:“朕最近在看《道德经》,但其经文繁诲难懂,朕倒想请个老师来解惑。”
  群臣莫名其妙,马上纷纷静听。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诸爱卿可知这段话何意?”
  站前排都是丁毅的人,这些人虽然全识字,但是谁懂这些,大伙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前后排都有人同时站了出来。
  众人回头看,原来是皇家大学理学院院长黄道周和司法部尚书吕大器。
  吕大器看到黄道周站出来,更笑了笑,又退了回去。
  黄道周马上道:“回皇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者治民,民众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民众亲近他、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民众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民众轻蔑他。统治者的信用不足,民众就不相信他。圣人施道,悠闲自在,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会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朝中有大臣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什么。
  丁毅笑道:“黄卿说的好。”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又何解?”丁毅再问。
  黄道周道:“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静无为,不扰让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政举骚扰民生,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马士英、王铎等眉头紧锁,不时的相互对望。


第851章 皇帝这几个意思?
  丁毅又问:“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何意?”
  “民众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民众才陷于饥饿,民众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民众就难于统治,民众这所以轻生冒死,是由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将了,所以民众觉得死了不算什么。”
  丁毅缓缓点头:“黄卿果然博学。”
  群臣默不出声,应该明白丁毅还要再说什么。
  “朕记得,崇祯十七年和崇祯十八年,国内粮食还很紧缺,朕不得已到处动兵,还从安南大量买了一批后,才勉强支持西北诸省百姓的用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