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自己的一个小女儿也没去上学,是在家里教的,毕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还在。
“这么说吧。”丁毅想了想:“朕用个比喻,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很多官员听了哈哈一乐。
“老虎和羊生出来的,肯定不会是老虎。”
“女子只有上过学后,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开启智慧,开拓眼见,提升自已,这样和咱们大乾的官吏们,才匹配备的上嘛。”
马士英脸通红:“小女在家中读书写字,同样能吟词作对,难道会生个目不识丁的蠢儿不成?”
现在知道丁毅限制皇权,马士英也是越来越敢顶撞丁毅。
丁毅反问:“你女儿知道欧洲和法国在哪吗?”
“。。”马士英目瞪口呆。
“马尚书你知道安南对面是谁吗?对咱们大乾有什么用吗?”丁毅又问。
“。。”马士英张着嘴,不知如何回答。
“欧洲各国加起来,比咱们大乾还要大。”
“安南的对面,有亚洲最好的马六甲海峡,我们大乾只要占住马六甲海峡,每年收银子就能收到手软。”
“朕不是要指责你们,身为前朝大臣,当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若眼光只看着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如何为天下的百姓谋福利。”
“皇上圣明。”财政部尚书阮文龙马上道:“若咱们能占了马六甲,各位大人的年终奖就有了着落了。”
丁毅这意思很明显了,没上过学的,配不上大乾的官吏们。
虽然这有点过份,也看不起人,但丁毅也是没办法,不用这法子,士绅和好多前明官员,都不让女儿去上学。
当然,仅靠这么一条还是不够的,民间百姓还有大量的少年们不让上学。
丁毅提议,大量拨款,为全大明的县学,开设寄宿制,镇村的孩子们,可以在学校住读,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也替百姓家里,少了一个开支。
原学生也可以留在学校吃饭,全部由朝廷出钱。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这得要多少钱?
财政部和户部尚书两人同时对视一眼。
王铎颤声道:“皇上,这得要多少银子?”
丁毅真不缺银子。
前两年他发新新币,兑换银子,现在国库不知有多少亿的银子堆积在哪,但他又不能超发货币,防止通货膨涨,所以一直没敢乱用。
但现在花在教育上,是当务之急。
提升民智,是改革最重要的一环。
“宋飞,你来说。”丁毅道。
交通及建设部尚书宋飞出例:“回皇上,按咱们以前的经验,建盖一幢容纳一百人睡觉的大通铺房子,共分十个房间,长约六十米,宽约五米。”
“需用木砖泥等建筑成本约为五十两银,加上配套的木床等生活用品,人工费用,约一百两。”
接着户部和财政部纷纷发言。
“以每校三百学生计,去掉寒暑假等假期,每天伙食费为一百文钱,年伙食费大概在七千两银加三百石粮。”
“全国一千五百个县计,所有中小学全年需耗银两千五百万两加一百万石粮。”
全场再次哗然,人人变色。
无论内阁还和其他文武都是脸色大变,皇上这钱花的真是任性。
丁毅的这种算法,是把全国一千五百县每县的小学都算为三百人,中学也算为三百人,事实上现在平均都是只有一百多人。
全部由丁毅包吃包住,第一年因为要新建房子,大概要用到三千万两白银,以后每年大概在两千五百万左右。
丁毅这是大力的把财政收入投入到教育当中。
哪怕在后世,也没有学校包吃包住的。
这对庞大的新兴帝国大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但也更是动力。
他将迫使丁毅,不停的对外征伐,抢掠,来满足帝国的需求。
群臣们听完后,觉的现在粮食不是问题,每年一百万石粮实在是小意思,登州一年的粮税都不止这么多。
但近三千万的白银,这从哪来?
张忻赶紧道:“这么多银子,从来哪?”
阮文龙道:“去年是全国商税实行的第一年,到去年十二月底,全国商税实收五千一百万两。”
“海贸税(原郑芝龙旗税加吕宋、大员、旅顺、济州等地)合计一千四百万两。”
其他的收入今天就不说了,又不是年终总结,仅这两项已经足够开支。
很多大臣第一次听到去年的商税收入,所有人不敢相信:“去年商税这么多?”
怎么可能?前明时,全国全年商税收入不会超过十万两。
当然了,前明也没有正式的商税,都是乱七八糟的。
“咱们大乾有一千五百个县,每县开一家堵馆和春院,每年各上交五千两,就是一千五百万,你们想想呢?”阮文龙道,其他商铺的税就不说了。
“今年上半年,到六月为止,咱们的商税已经超过三千万了,全年肯定要超过去年。”
群臣哗然,还有这样收税的?
实际上当然不止这些,像京城的堵馆和江南等人口众多的富地,年交税都是十万两起步,而且不止一家,有的连镇上都有,这都是收税的来源和大头。
“财政部和户部要规划好,看看钱够不够用,毕竟咱们也要考虑到各大臣和文武百官的年终奖。”丁毅这时道:“只要不影响到大臣们的俸禄,有多余的钱,就可以这么办。”
他现在国库十几亿真金白银,大明的白银都快被他收刮了,还故意说的这么好听。
大臣们当然无所谓,只要朝廷有钱发工资,有粮给他们吃,花钱就花钱呗。
反正皇帝有钱的。
谁都知道丁毅别说收刮百姓和民间了,前期到处抢掠就抢了两个亿,足够他花好久。
丁毅看到还有很多人有疑虑,继续道:“兴建学校,包吃包住,朝廷表面上花了大量的钱,其实带动了整个帝国的运转和百姓的生活。”
众人一脸疑惑。
“盖房子要用工人吗?要工匠吗?要木头石头吗?要泥沙吗?”
“学校包吃住,要买各种菜和肉吗?需要鸡和蛋吗?”
“多少行业和多少百姓会参与到其中,无数货物在市面上流动。”
“朝廷花了钱,百姓赚到钱,赚到钱后,就要多交税,又有一部钱回到朝廷手中。”
“这些钱只是在市场上流转了一下,带动朝廷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带动百姓的致富,社会得到安稳,大乾得到税收,诸臣得到奖金。”
“最终受益的,除了天下的百姓,也还是朝廷和诸臣。”
不得不说,丁毅还是一如既往的善于蛊惑人心。
他这么一说,现场很多官员居然还信了。
因为听起来很有逻辑,也很有道理。
“皇上圣明,微臣五体投地。”向来喜欢顶撞丁毅的马士英,这下也弯腰垂手,表示了尊重。
无论他有多奸臣,多想顶撞丁毅,但丁毅免费为天下学生,绝对值得他尊重。
第859章 祸在当代,功在千秋
但没一会,马士英又道:“可臣认为,朝廷全部免费,这几年或许不会有事,以后天下的百姓,都把孩子们送进来上学怎么办?如何养的起?”
现在丁毅计算的人数为每县六百人而已。
但如果一直免费,将来会是六千人?那怎么办?
丁毅沉默了会,原本想着,几百年的后世,一个县也没这么多人啊。
但马士英提的对,以后不能一直这么干下去,因为大家习惯之后,将来再收钱,就很容易闹矛盾了。
“臣建议。”户部陈有富道:“普通百姓的每年收少许钱,商户和官吏士绅、工匠等有收入的,略多点。”
这话就拉仇恨了,现场很多人瞪过去,凭什么呀。
丁毅也不拍板,坐看群臣们争论。
大伙一番争吵,吵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决定。
凡有公职的,包括朝廷各局的吏员啊,工匠啊,各种厂里的人啊,每年交二两银。
也可以不交,比如你回家吃饭就行。
其余的商人和普通百姓、其他职业的孩子,每年交五钱银,或三斗米。
家里确实困难的,则免交。
至于困不困难,当然由各县府自己确定。
于是,仁德三年,丁毅批准了大乾朝立国以来最大的一笔开支,全民教育补贴。
以后每年投入在教育上的开支,接近两千万两。
第二天,丁毅和内阁商量后,再次修改新的法典内容。
用丁毅的话说,农业是基础,是全国百姓生存的希望,而商业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
丁毅想源源不断的收到商税,必须要商品流动起来,让商人流动起来。
丁毅决定让大明原本的官方水驿道,可以免费提供给商用。
前面说过,大明的官方水驿道,四通八达,除了少数省份的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水路都能通到。
以前只有勋贵和重要的商人,买通官方后可以利用。
要么是交重税,要么买通税吏。
丁毅现在只收商税,水驿道免费使用。
但有一条,在战争和特殊时期,优先让军方物资通过。
丁毅更让大乾海军司令部总兵官郑芝龙,加大海外与日本和朝鲜等地的贸易,让源源不断的海外商品进入大乾,流动在市场上,带动大伙的消费。
总之用现代话来说,加大进口和出口,让商业强力运转起来,从而带动全国商业的发展,为朝廷增加税收。
此时明末刚结束没几年,说实话大部分普通百姓还没什么消费能力,能囤好田,能按时纳粮税已经算是不错。
所以丁毅的办法和后世差不多,就是加大国资投资力量。
后世国家动不动来个几万亿的投资,促进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
最常见的是弄个房地产,就能带动水泥,建筑等各行各业。
现在丁毅就是搞基建,搞水利,搞囤田,搞教育,在国资的疯狂投入下,也带动各行各业,包括普通老百姓。
像筑桥铺路,都需要劳力,老百姓不忙时可以参加,还有钱拿,有了钱,自然就有了消费能力。
仁德三年九月,丁毅和内阁大臣们确定了明年的计划。
朝廷大力投资,带动国内各项发展,反正丁毅的钱都用不完。
…………
十月初,首辅吕大器、农业部尚书杜如海、农业部水利司郎中郑兴松、交通建设部尚书宋飞,交通建设部基建司郎中钱覆海、财政部尚书阮文龙、户部尚书陈有富等人来到乾清宫东暖阁。
“拜见皇上。”几人纷纷抱拳。
“哈哈哈,都坐,都坐。”丁毅笑了笑,接着伸手招呼身后。
他身后闪出一个青年人,看起来才十五六岁,表情略有青涩。
杜如海和宋飞,阮文龙、陈有富四人顿时瞪着眼睛。
“烨儿拜见外公,杜伯伯,宋伯伯,陈伯伯,吕公、郑大人,钱大人。”丁烨看起来比以前懂礼貌很多了,但他表情永远都是不在乎的样子。
若是丁想在这里,肯定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一脸的谦诚。
“烨儿。”阮文龙看到外孙,当然很高兴。
大伙也相互看了一眼。
丁毅登基后没立太子,儿女们甚至连王子和公主都没有封。
像吕大器、钱覆海和郑兴松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长子,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朕打算册封王子和公主。”
“丁烨为大王子(皇长子)。”
阮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