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一路小跑,追着前面的人去。
  几人来到吏部,才发现好多人都在。
  招募的事虽然没上“天下事”报纸,(一般会是今天晚上上报,明天能看到),但大乾内部很多高官们都知道了。
  朝廷要进行水利修治,在江苏巡抚衙门下面,新组河道司。
  江苏巡抚兼河道总督。
  河道司郎中为正五品,还有两名员外郎(河道司副职),有五十多名吏员。
  总共有近六十名编制,其中朝廷从各部门抽调了二十几个,还有好几个水利专家,但重要的河道司郎中,员外郎都是新招。
  原朝廷的官员,也可以考。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是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在大学都是冷门专业,学的人很少。
  但是今天来报名的有七八十人,基本都是在京官员和全国各地高官的后代亲属。
  当然,报名也不是今天一天,明天天下事登记后,还有半个月时间可以报名。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迅,肯定对距离京城远的,有点不公。
  果然,当天报完名后,第二天有官员提出,短短半个月报名期,对天下其他地方的学生和水利专家不公。
  朝廷的塘报在半个月内,最多到大乾一大半省份。
  于是丁毅决定,留十个位置,给后继报名的人再考,分两批进行,第二批在半年后。
  半个月后,京城第一次组织考试。
  参考人员达到三百四十六人,好比后世考公。
  丁烨很自信的走进去,拿到试卷后发现,第一道题就能难倒很多人。
  题目说,清口是黄河与淮河交汇的地方,云梯关又是淮河、黄河的入海必经之路。
  即要防备黄河下流决口,要又治好下游,该如何做最好,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试卷上还画了当地的水道图。
  你别说,这第一道题,估计能把百分之九十的人给难住。
  要么去现场勘察过的人,要么看过前明关于清口的记载,否则绝对是一摸两只脚,很蒙比。
  仅看水道图是很难理解现场的环境和水势。
  清口的治理,在原历史就是由靳辅完成的,当时朝廷核算30万银子,结果他只用了5万两就完成,而且质量很好,但这么干的后果,就是得罪了大量的官员,其他官员都不爽。
  本来大伙都能发财的,你这么干,谁还和你做朋友?
  靳辅出生1633年,和丁烨同岁。
  但他老家就是辽阳,出身时已经属于满清统治。
  辽阳最后被丁毅的兵马攻破,靳辅家在明军时世袭千户,在满清时也是有汉军官身。
  城破时,靳辅也十二三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死在乱军中。
  丁毅和丁烨当然不知道有靳辅这个人。
  丁烨前面半年都在跑水道,看资料,而且清口是呆了好几天的,他心中也明白,定是父皇故意让人出这道题。
  虽然有点不公,但天下人,谁能知道呢?


第861章 刁难
  丁烨现场看过,也研究过,自然知道怎么弄。
  他的方法和靳辅的差不多,先挖开清口烂泥,引河四道,疏通清江浦到云梯关的河道,建立束水堤坝一万八千丈,堵上王家岗、武家墩16处大决口。
  而想要彻底治好下游,必须要治好根源,就是上游。根据这个理论,为了防备黄河下流决口,他在上流建了泄水坝,每座坝各有7个洞,每洞宽1丈8尺,可以泄洪共12丈6尺,水涨了可以打开宣泄洪水。
  约计工期为半年。(满清干了一年)
  丁烨的约算为十万。因为大乾是要出工资支付民夫。并包吃包住的。
  第二题是治理清水潭的决口,因为这边经常在大雨时决堤,影响百姓。
  一旦有洪灾,下游必然失收,百姓就要倒霉。
  丁烨也去现场看过,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在江都漕堤筑坝,堵塞清水潭决口,他到现场去视察时发现清水潭靠近高邮湖,他决定在湖中离决口五六十丈的地方筑造偃月形堤,筑成西堤一,长六百五丈,又挑绕西越河一,长八百四十丈,工程浩大。
  原历史满清朝廷预算是要57万,结果靳辅却花了9万两,第二年竣工,质量又很好。
  而丁烨的预算是二十万。
  前两题非常专业,几乎可以拦住九成的人,后面的题就没这么专业,主要是水利的一些基本知识。
  还有大乾水道的常识。
  水道中常有的隐患,灾害等。
  考完之后,丁烨还是很有信心,只要是前三名,就能成为河道司郎中(正五品),或两名员外郎(从五品)。
  考试结束,出来时,外面一片哀嚎声,很多人没想到河道司的官员要这么专业。
  你这让前明甚至原历史的靳辅(没到现场看前)也不会啊。
  这种考试放在后世,就叫一个萝卜一个坑,丁毅摆明了为儿子准备的。
  在学校成绩比丁烨好的宋长林更是破口大骂:“这题谁出的,简直丧心病狂。”
  “咱们上次好歹一起去了清口,现场看了才有印象。”
  “可清水潭我没去啊。”
  丁烨强忍着笑意,不动声色道:“上次找你去清水潭,你不肯去,不能怪我咯。”
  三天后公榜,阮正以86分的高分,位居第一。
  宋长林第二名,第三名是原大乾农业部水利司的一个官员,这人从从七品,一步考到从五品。
  公示后第二天,丁烨到吏部报到,吏部有官员带他见过了此次考中的所有同仁。
  大乾之前的河道修缮都是由农业部进行,这次单独划出,按朝廷的意思,在哪修,由哪管。
  现在开始修江苏的,所以归江苏巡抚管,巡抚兼河道总督。
  如果江苏的弄完了,到湖南弄,就归湖南管,湖南巡抚兼河道总督。
  巡抚们挂个名号,其实是他们自己独立的。
  由当地巡抚衙门负责提供所有后勤保障,因为朝廷的拔款和粮米,都是先到地方衙门,再由地方给他们。
  大乾不像大明,十万两拔下来,到地方层层克扣就变四万什么的。
  十万两拔下去,丁烨就要拿到十万两,少一两上面经手的所有官员都有罪。
  丁烨见过同仁后,先相互留了地址,等他召集。
  然后按朝廷规矩,正七品以上的主官级,可以选两个文书,又从新考的人里选了两个文书。
  一个叫常进,同样是他们大学的同事,二十岁了,以前是前明秀才,考进的皇校大学。
  在学校他们不怎么熟,只见过几次面,没说什么话,但丁烨看到他在学校成绩还可以,人也挺活泼的。
  另一个就是许生峰,是他同班同学,好朋友。
  两人的职位都是从七品,没办法,这次没考好,排名在后。
  接着他带着两个文书先去了农业部水利司,水利司给他们一堆资料,都是要在江苏修缮、改建的河道,水利司郎中郑兴松当然装不认识他,一本正经的道:“你们先弄清水潭,朝廷在扬州府给你们准备了官宅,到当地后,准备材料,上报,有什么事可联系当地官府。”
  还给丁烨开了几张票据,上面印了水利司的大印。
  丁烨一一答应,接着又去了交通建设部,基建司郎中钱覆海也一本正经的道:“扬州府现在有三千囤兵空着,可以用,但用不用你自己选。”
  也给丁烨开了些票据,给了点资料。
  丁烨又带着两人去财政部,这边有个支付司,非常牛叉,全国各省各地的钱都从这里付出去。
  很多省的官员进京都带点不值钱的特产过来。
  朝廷是十两以上才算贪腐,所以官员们找到漏洞,会带点不值钱的特产。
  比如不宜损坏的水果,杀好的土鸡,菜干等等,京官们也会收下,因为这不值钱,不违规。
  三人刚到支付司,也是吓了一跳。
  只见支付司里从门口排到里面,有十几个人,都是各省进京的官员。
  有官员手上就提着一只活鸡,鸡没被杀,还在叫着。
  还有官员手上提着一篮鸡蛋。
  有一大半人都拿着东西,反正也都不是值钱的。
  “这,这……”丁烨还是第一次看到,目瞪口呆说不出话。
  常进看到,低头道:“阮大人,我去外面看看,买点小玩意来?”
  丁烨脸色通红:“不用,朝廷本来就不准乱收东西,也不是个个都带,咱们正大光明,他还会不给?”
  常进不置可否,突然感觉跟着丁烨好像没什么前途。
  许生峰也道:“惹火了咱,举报他们。”
  “不到十两银子,举报也没用。”常进苦笑。
  “常年累月,可不止十两。”
  常进想了想:“大乾法典,可没说常年累月可算?”
  许生峰瞪着眼:“那我每天来给九两银,就不算贿赂喽?”
  丁烨记在心里,回头给父皇说下,这就是漏洞。
  因为前面有人排队,等了足足半小时才轮到他们。
  三人一起进了支付司郎中的办公室。
  郎中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看样子就像是前明官员。
  看到三个青年进来,他下意识看了三人手上,三人都捧着一些东西,但看起来,没有什么好东西。
  “大人你好,我是江苏河道司郎中阮正。”丁烨先打招呼。
  对方表面这才缓缓展开:“原来是阮郎中,可有信印?”
  丁烨拿出刚刚在吏部得到的崭新的官印,官印下面还有他的名字和职务,另有腰牌,和吏部任命的文件,还他自己的大乾皇朝身份牌。(身份牌上当然也是叫阮正)
  郎中全部检测一遍后,从右边一堆材料里翻了翻。
  “啊哎。”他突然道:“你们河道司的那份,可能不小心被本官掉在家里,不如这样,你们明天再来吧。”
  常进苦笑。
  许生峰大怒:“尼特娘的狗官,是不是故意的?我们没送东西是吧?”
  郎中面不改色,也不生气,淡淡的道:“真是不好意思,定是我不小心,明天我回家,好好找找。”
  “老子不信了。”许生峰要冲上去,外面砰的一声,大门被推开,进来两个京营守卫。
  京城各部都有守卫,财政部守卫更是不少。
  丁烨三人顿时一愣。
  常进赶紧拉住许长峰,算了算了,明天再来。
  丁烨心中恼火,但感觉这郎中很狡猾,许长峰骂他他也不生气,还笑眯眯的,实在抓不到把柄。
  “那下官,明天再来。”丁烨一咬牙,带两人走出大门。
  到了门外,他心里也很不爽,差点想去找外公,财政部尚书阮文龙。
  但转头想想,自己刚出来做事,第一天就去求外公,简直丢人至极。
  当天他也没进皇宫,晚上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心情还是不错,差点忘了白天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带着两人去支付司。
  又排了半天的队,才见到那郎中,郎中笑眯眯的道:“你的信印给本官看看。”
  丁烨一愣,昨天他是从吏部领到的,便带在身上,今天当然没带。
  “大人昨天不是看过了?”丁烨奇怪道。
  郎中一本正经的道:“本官每天见人无数,哪记得昨天的事?再说,按财政部的规矩,见信印才能支付,这是大乾法典中明确记载的啊,阮大人没学过吗?”
  许生峰气的半死,冲上去要打他,还好被常进拉住,不停的劝他。
  你疯了,好不容易考上来,一出手就完蛋了。
  丁烨的住处距离财政部还不近,三人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