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巴斯看到来信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笑了。
  沙贾汗你当我白痴啊,想让我替你抵挡敌人?
  阿巴斯二世也是雄才伟略的人,毕竟在位期间能让帝国保持强大的国王们,都不会太差。
  他想了想后,马上回信一封,大概的意思是,两位国王说的有道理,本国王也很赞同。
  但是大乾距离我们,实在太远啊。
  现在中间隔着莫卧儿帝国,还有东吁。
  要不这样,咱们暂时和平一下,你们全力对付大乾,当然,我会在后面准备,随时支援。
  阿巴斯打的好主意,咱先坐山观虎斗,先和莫卧儿帝国停止战争,你们去打大乾吧。
  两国的使者很着急,拿到回信后也不走,在萨法维帝国首都到处游说,帝国大臣们,控诉大乾的可怕和凶残,企图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
  但这几年莫卧儿帝国和萨法维每年打的你死我活的,这都是世仇了,谁愿意帮你?
  老实说,阿巴斯也算英明神武,没有背后捅一刀算是有贵族精神了。
  莫卧儿帝国的侵略性和扩张,让他们自食恶果。
  奥斯曼帝国根本不鸟他们,萨法维帝国婉言拒绝。
  当然,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阿巴斯二世答应了暂时和平,不在背后捅刀子。
  于是,沙贾汗得到回信后,居然信心膨胀起来。
  没有了萨法维帝国的牵制,他决定动员全国兵马,一举打败东方的大乾。
  此时的莫卧儿帝国正是帝国版图全盛之时,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
  原历史上,在1700年,即二十年后,他们所有领土内的人口达到一亿五千万。
  同时期,满清国内人口可能都没有一亿五千万。
  现在莫卧儿帝国统治区域的人口,没有一亿五千万,一亿肯定是有的。
  并且在沙贾汗手上,军队增加了四倍。
  全国总兵力达到六十万。
  这也是沙贾汗信心膨涨的原因之一。
  只要没有萨法维帝国的牵制,他举全国的兵力,有信心横扫一切对手。
  仁德六年九月,沙贾汗进行全国总动员,抽调了西北,东南各方面的正规军,更从各领地和占领区抽调各族兵员加入军队。
  到仁德七年一月时,仅在东面和东吁接壤的方面,就布置了四十万大军,随时准备支援东吁抵抗大乾。


第875章 还想再活五百年
  仁德七年一月。
  大乾京城司法部。
  司法部一个巨大的会议室里,五六十名青年男女正分成数列,站在一起。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不到二十岁,有少数超过了二十岁,全是大乾皇家学校的司法专业毕业生。
  众人正站在一起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人左手上都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就是大乾法典。
  “皇帝驾到。”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室内慢慢安静下来。
  随着丁毅进来,全场所有人注视到丁毅身上,很多人眼光热烈,非常崇拜。
  “皇上。”司法部长黄道周抱了抱拳。
  丁毅呵呵一笑,来到场中间,正好站在诸人的正中位置:“让诸位法官久等,不好意思,开始,开始吧。”
  原来今天是大乾第一批法官的毕业典礼。
  此次第一批法官,共五十七名,最小的十八岁,最大的二十八岁。
  男法官五十二名,女法官五名。
  他们每个人都学透了大乾法典,对整套大乾法典了如指掌。
  要知道完整的大乾法典,共有三卷,每一卷有五本,仅一本就有数百页厚。
  他们现在每人手上只是拿了一本,普通人想看完,都得用个把月时间,更别说全部记下,还要通过考试。
  此时司法部一位官员也拿着一本大乾法典,走到前面,面对着这群法官。
  然后把法典放在胸口,右手高高举起,像发誓一样伸着手掌。
  前面的几十位法官纷纷彷效。
  所有人的表情也严肃起来。
  随着司法部官员说一句,他们也跟着说一句,所有人开始了宣誓。
  “我(个人名字),在此庄严的宣誓,确认自己成为一名法官,我将尽心尽力效忠大乾的百姓,效忠大乾皇朝,效忠皇帝陛下,以公平、诚实、公正、无私的精神维护大乾法典,我将在工作和生活中平等的尊重所有人,无论他们是皇室,勋贵、官吏、商人,还是农民百姓。”
  “我不会参加任何的团体和组织,不受任何的家人和朋友或长官(包括皇室)的约束,不因任何事而恐惧,不因任何人憎恶,只要我在岗位上,我将竭尽所有的知识和能力,以自己的良知和操守,忠实的做出公正的审判和裁决。”
  “我祈祷,当我的法官生涯结束时,我能自豪的告诉所有人,我为人类的生命和正义贡献了我微不足道的光。”
  宣誓完毕后,有好几个人激动的流下了眼泪,相信若干年后,还会有很多人记着今天的画面。
  “请你们永远记着今天的宣誓。”大乾皇帝陛下丁毅这时朗声道:“身为法官,首先效忠的是大乾的百姓,然后才是大乾皇朝。”
  “朕希望我们大乾,以后永远不会有迟倒的正义。”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丁毅话音刚落,黄道周率先跪下,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坚定的改革派,限制皇权派,黄道周这会深深的被丁毅折服,五体投地。
  宣誓完毕后,这些法官将被分配到全国各省,但海外各地,丁毅还暂时不准备派去,维持原先的那套。
  现在是保证在省一级有法官,以后逐年增加,再分派到州府和县,整个过程,估计要五年以上,才能保证所有的县级有法官。
  因为法官太难考了,要学完厚厚的一叠大乾法典,很多人都学不下去。
  这会大家都围了过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各种好奇的表情和神态。
  皇帝的贤明天下皆知,近距离看看,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丁毅看起来很和蔼,至少比他们司法部的长官们看起来更亲切。
  “皇上。”
  “皇上好。”
  “叩见皇上。”
  各人纷纷叫着。
  丁毅微笑着点头:“好,好,大伙好。”
  扑面都是青春的气息,丁毅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真是羡慕他们,回想当年从徐大堡出来,他也是这般年轻。
  年轻真是好啊,现在他有点明白,为什么所有当了皇帝的人后,都想着再活五百年。
  “皇上,这位是何小花,所有学员中里的最高分毕业。”黄道周这时向丁毅介绍。
  何小花亭亭玉立的站在前排,眼睛里也满是惊奇的看着他。
  这是我,儿媳?丁毅愣了下。
  去年何小花就和丁烨成亲了,但何小花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夫君是大乾的皇长子。
  两人的婚礼在湖南举行,因为当时丁烨正在湖南整治河道。
  丁毅没有参加婚礼,皇后阮文燕以普通妈妈的身份参加了。
  所以何小花根本不认识丁毅。
  “朕听说过你的名字。”丁毅不动声色的道:“你跟着夫君东奔西跑,还不忘看书,最后能考中法官,何小花,你告诉朕,天下的官吏无数,你为何偏要考法官?”
  何小花嘻嘻一笑,灵动的眼睛转了几圈:“我能说实话吗?”
  “不说实话的法官,可不是合格的法官。”丁毅沉声道。
  “皇上制定了王在法下的法则,天下有很多人不相信。”何小花道:“我的夫君也不相信。”
  “。
  ”丁毅,表情尴尬。
  黄道周也是一脸尴尬。
  何小花笑道:“但是我相信。”
  “我要告诉夫君,只要我何小花在,一定能秉公执法,保证大乾法典,王在法下的法律精神。”
  丁毅哈哈大笑:“你深爱着你夫君吗?”
  “当然。”何小花骄傲道。
  “若是你夫君犯了罪该如何判?”丁毅又问。
  何小花一愣,马上摇头:“不可能,我夫君永远也不会犯罪。”
  “假如呢?”
  “没有假如,他一定不会。”何小花斩钉截铁。
  “万一他真犯了怎么办?”黄道周也逼问。
  何小花沉默了。
  “哈哈,不要逼她了,算了算了。”丁毅笑道。
  “不要让我判他不好。”何小花幽幽的道。
  其实她心中也在犹豫,若是我夫君该怎么办?
  几天后,何做花作为所有法官中的第一名,可以第一个选择所在的省。
  所有人都以为她会选京城。
  连她的家里人,父母亲人也希呆她待在京城。
  但何小花和丁烨早就商量过,决定去河南。
  因为后面几年,丁烨要在河南兴修水利,疏通水道。
  完成河南片后,丁烨想在河南转为地方官,专心地方上的事。
  他为大乾的水道已经尽心尽力干了几年,河道司已经培养出好多新人,可以接他的班。
  他这几年一直没生孩子,主长年长年在各地奔波。
  丁烨打算,到河南后好好和妻子一起生活,生个孩子。
  得到何小花选择去河南的消息,丁毅无奈的叹了口气,丁烨明明是皇长子,总感觉和自己越来越远,离皇位也越来越远。
  仁德七年四月,丁毅又一次来到工部科技司。
  好几个月没看到李忠义,再次看到李忠义,丁毅突然一愣,盯着他半天没说话。
  李忠义见丁毅盯着自己一言不发,一脸茫然,好一会儿之后才问:“皇上,微臣有什么不对吗?”
  丁毅长长的叹了口气:“忠义你几岁了?”
  李忠义笑道:“臣快五十岁了,老啦。”
  “还好,白发不多,不算多。”丁毅看到李忠义都有白发,这才发现时光如梭,自己都已经年过四十岁了。
  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丁毅有点明白古往今来的那些皇帝们最终梦想。
  因为他还有很多,很多的大事没有干完。
  他再次长叹,轻轻拍了拍李忠义。
  仁德二年,丁毅在科技司看到了提升功率的蒸汽机,还给他们画了火车和轨道。
  如今五年过去了,科技司终于有所成就。
  今天现场来了很多人,内阁成员都被丁毅叫来了。
  因为刚才注意到李忠义都有白发了,丁毅打量四周的内阁成员,赫然发现好几个人已经老态龙钟。
  宋应星出生于1587年,今年65岁,明年也要退休。
  几位前明重臣,王铎、张猩、马士英出身出生在1590年前后,全都年过六十。
  也就张缙彦稍微年轻点。(他出生是1600年)
  岳父阮文龙也过了六十岁。
  再过几年,这些人都要慢慢退出内阁。
  时间过的真快。
  “皇上。”
  “皇上。”
  诸臣俱向丁毅抱拳,丁毅含笑点头,一个个打招呼。
  众人先在科技司集合,然后上了几辆马车,一起往科技司的城北工厂区而去。
  这马车完全按欧洲19世纪的方式打造,前面三匹马,后面是一个长车箱车厢。
  欧洲19世纪的马车可以同时坐16个人,用来当后世的公交车和长途车用。
  现在大乾目前刚刚在京城和附近几个省省府内推广,主要对道路要求比较高。
  大乾的马车可以坐20个人,因为丁毅的马车像了橡胶轮胎,可加的轻便。
  丁毅和内阁们分坐两辆车,王铎和马士英等几个老臣都挤到丁毅车上。
  因为交通和建设部尚书宋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