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场顿时大乱,有人马上发出惨叫声,却是一百姓狠狠一口咬在刘家家属的脖子上。
  “杀人啦。”现场有人惨叫,但却越来越乱,更多的人冲了上去。
  场中惨叫连连,很多人围着刘家下手,好像还有人带了短刀。
  兵士们也不敢冲上去,都要护着刑台。
  行刑官看情况不对,下令赶紧放下丁烨尸体,派人送往皇宫。
  “救命啊。”刘家的家属有人在叫救命。
  突然有人大叫:“跑啊。”
  对付刘家家属的四散而逃,后面的百姓则纷纷让路。
  “不要跑。”有兵士这时才冲过来准备抓人,但让路的百姓又重重叠叠的去挡着。
  事后,现场发现刘家八口人几乎全被杀死,有人被活活咬死,惨不忍睹。
  但凶手一个都没抓到,因为出手的百姓太多,然后纷纷逃走。
  当天现场最少有一万多百姓,又没监控摄像头,这怎么抓人?
  朝廷事后到处游走,询问京城百姓,你们看到凶手没有?到底是谁?
  结果毫无头绪,就算有人被指认出来,事后完全不承认。
  老子在家呢,你现场抓到我杀人吗?我还说马士英杀的,是不是我说马士英就是马士英了?
  这件案子最后不了了之。
  仁德八年的皇长子丁烨杀人案绝对是大乾开国以来最惊天动地的大事,因包庇丁烨被处罚的文武官员就有十几人。
  两位开国伯爵被免去爵位,全家发配海外。
  ……………
  丁烨被绞死的当天,皇后阮文燕幽幽的从晕厥中醒来。
  刚刚在法场上,她想撞柱自杀未成,被人拉下,看到在绞刑架上挣扎而死的丁烨时,直接晕了。
  等她醒过来时,已经身处一间屋子里,看起来不像是皇宫。
  她正奇怪着,突然,吱,门推开,走进来一个人。
  定睛一看原来是丁毅。
  丁烨出事也不过一个多月,丁毅已经满头白发。
  在丁烨出事之前,丁毅非常健壮,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阮文燕看到满头白发的丁毅,内心一酸,眼泪止不住的滚出来,但下一刻,无尽的愤怒和悔恨涌上心头。
  “皇上还等什么,不如赐臣妾一根白绫,你以为臣妾还会活下去吗?”
  儿子死了,阮文燕活着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丁毅没说什么,缓缓往左一让。
  他身后走出一个身影,哭道:“娘。”
  阮文燕身体一颤,抬头看去,不是儿子丁烨是谁。
  一刹间,她以为自己在做梦,浑然不敢相信。
  直到丁烨冲过来,扑通跪在她身前,母子俩抱在一起,同时大哭。
  丁毅在儿女们慢慢长大之后,就一直让锦衣卫在全国寻找和儿女们相似的人。
  后世的国家元首们也喜欢找替身,因为他们怕被剌杀。
  丁毅没有找自己的替身,他只是在想,或有这么一天,可能会用到这些人。
  锦衣卫也很快找到了和丁烨相似的人,然后就一直默默关注着他。
  这家伙运气不好,居然喝酒打人,被判有罪。
  锦衣卫顺势关入锦衣卫大牢。
  这才关了两年,丁烨果然出事了。
  其实最后他们有两个方案,卫生部的赵理说行刑前给丁烨服麻药,让其麻醉,然后提前放下绞绳,只要时间掐的好,也不会死。
  但路超和赵大山认为这样有风险,万一时间没掐好,真吊死了怎么办?
  而且这样连行刑官也要搞定,越多的人知道,越容易出问题。
  最后他们选择了用替身。
  本来皇后不去挺好的,结果皇后一定要去现场看,还搂着痛哭,还好他们把替身弄哑了,而且当时替身披头散发,皇后又心慌意乱,没有细看,不然真的会出错。
  所幸最终成功,丁毅救了儿子。
  但丁烨,已经不能再留在大乾。
  “烨儿要去大澳,以后我打算让他去北美洲,以后或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文燕呐,希望你能原谅朕……”丁毅说着,转过身去,他不愿意在儿子面前流下眼泪。
  天下间哪有真的愿意杀死自己儿子的父亲。
  可这样的事情一旦败露,他丁毅几十年的努力会化成灰烬。
  大乾帝国也可能轰然崩塌。
  有那么刹那间,他或许明白了,为什么后世某些改革那么的艰难。
  因为太多的利益集团,包括亲人家属都不愿意放弃这样的特权。
  以前他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改革一定能成功,自从丁烨的事情发生后,且救下了丁烨,丁毅已经隐隐觉的,他最终可能会失败。
  丁烨和母亲说了会话,回头看到父亲的背影。
  丁毅背对着他,但他能感受到父亲的悲伤,再看着丁毅满头的白发,这都是这一个月内产生的白发,丁烨就明白,父亲心里,多么的重视自己。
  “父亲。”丁烨似乎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他跪在丁毅身后,抽泣起来:“孩儿错了。”
  丁毅转过身,轻轻抚着他的头:“以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
  “有些错可以补救,但有些错,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丁烨痛哭失声,抱着丁毅的腿,后悔不及。
  当天他很冲动,杀人报名字,就想看看父亲,你到底要王在法下,还是要儿子。
  现在想想,真是蠢笨至极。
  自己一时的冲动,不知害了多少人。
  “以后父母不在你身边,你只能全靠自己,不要再冲动,好好照顾家庭,照顾小花。”
  “无论你将来到哪里,都要永远记着,你是我大乾的子民,中华汉人。”
  “孩儿定当铭记父亲教悔。”
  说到最后,丁烨起身,后退,对着父母再次跪下,重重的磕头,哭道:“孩儿不肖,不能伺奉父母左右,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五月十六日,天津港。
  一艘巨大的新型的三级战列舰上,向怀来,曹变蛟,丁烨并肩站在船头。
  三人看着大乾的方向,目光复杂。
  向怀来不由想起自己第一次在皮岛看到丁毅时的情景,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看啥看。”曹变蛟嚷嚷道:“听说墨西哥到处都是银子,咱们去抢回来。”
  三人对视一眼,突然同时向大乾京城方向跪下。
  “皇上圣安。”向怀来三人大哭道。
  向怀来和曹变蛟他们前往大澳的路上。
  兵部查询大澳的兵马名册,凡是跟过向怀来和曹变蛟的人统统调走。
  还好那边是广西、广东、大员,福建兵马居多,虽然经过轮换,并没有轮换到跟过向怀来和曹变蛟的兵马。
  三人到了大澳后,分别改名为向问天,曹非凡,丁立。
  此时大乾虽然立国八年,但王在法下,和大乾法典的笼罩范围,还是以大乾国内为主,大员还带到一点。
  更远的吕宋,大澳,新马省、安南等都和前明差不多,这些地方暂时是不可能搞什么王在法下的。
  三人到了先从中层做起,三年后,丁立为总督,向问天和曹非凡为当地总兵。
  仁德九年,大乾在最后一战中,大败东吁皇朝和莫卧儿帝国联军,联军虽然有四十万,但这时大乾装备了一半的线膛枪,更替换了一半的线膛钢炮。
  双方装备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联军被碾压式的击败。
  莫卧儿帝国兵马全线退守,东吁灭亡。
  莫卧儿帝国的大败和东吁的灭亡,终于引起萨法维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关注。
  两大帝国经过商量后,决定与莫卧儿帝国一起联手,全力对抗来自东方的大乾。
  但大乾和以前一样,打下东吁后并不急着往西再攻。
  蒙古人也曾经打下更大的地盘,但是最后还是化成灰烟。
  丁毅就是逐步蚕食,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仁德十年,大乾往东南亚移民二十万。
  仁德十一年,大乾往东南亚移民四十万。
  对于当地的反抗力量,则挥起屠刀,然后毁灭他们的文字,传授汉语和汉字。
  仁德十二年,大乾有了后装线膛枪,和后装线膛炮,基本达到后世19世纪的装备威力,领先全世界两个世纪。
  仁德十二年,大乾第一条铁轨火路通车,京城到天津港。
  仁德十二年,大乾十万军队攻入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萨法维帝国,当时亚欧大陆最强的三大帝国同时联手。
  但五十万联军被一战而破。
  仁德十三年,大乾有了蒸汽船,可以进行大规模横渡太平洋的远航,去欧洲不用再绕好望角,同时可以攻略北美和南美洲。
  仁德十三年,莫卧儿帝国灭亡,大乾移民五十万。
  仁德十五年,奥斯曼帝国灭亡,大乾移民五十万。
  仁德十八年,萨法维帝国灭亡,大乾移民一百万。
  乾人像蝗虫似的,每攻占一国,就大量移民。
  整个亚洲和欧洲感觉到了恐惧。
  仁德十九年,大乾人口破亿。
  从仁德三年六千八百万到到十九年破亿,仅用了十六年时间。
  仁德二十年,朝廷下令,允许私人去殖民海外,所占领土,归私人所有。
  仁德二十二年,大乾有了电报,火车通遍全国。
  仁德三十年,大乾有了电灯。
  …………………………
  岁月如梭,时光不在。
  “皇爷,皇爷。”柔和的低音,缓缓惊醒了丁毅。
  他睁开眼睛,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男人站在自己面前。
  男子温和的笑着,挤着脸上很多皱纹。
  “钟显,你也这么老了?”丁毅咧嘴笑道。
  “皇爷还是这么年轻呐。”钟显陪着笑,眼睛隐隐有点发红。
  丁毅随便看到自己的手,枯槁而布满皱纹,原来自己也老了。
  “皇上,诸大臣们都来了。”钟显小声道。
  丁毅缓缓抬头,居然发现自己就坐在皇极殿。
  刚刚应该是上朝的时候睡着的。
  下面满朝的大臣们,很多人关怀的看着他,也有人似乎不以为然。
  如今是仁德三十五年(1680年)。
  丁毅已经七十岁,朝中的老臣们,退的退,死的死,像比他年纪大的张经,赵大山,李忠义等老兄弟先后死去。
  “朕睡着了?惭愧,惭愧。”丁毅试着想站起来,但好像有点吃力,钟显赶紧上前,扶了他一把。
  可钟显也老了,两人是相互扶持着起身。
  下面这会有人在说话,应该是首辅马锡(前内阁大臣马士英的小儿子。)
  现在大乾主要是内阁办事,皇帝不上朝都没事,所以丁毅睡着了,下面仍然在议事。
  看到丁毅站起来,下面的诸臣们纷纷停下,刚刚有点争吵,似乎在争论什么。
  “皇上。”诸臣有人叫道。
  丁毅举目看去,没一个以前的老臣。
  原先所有内阁成员退休的退休,死的死。
  有的人他居然一刹间想不到名字,看来有点老年痴呆。
  “朕说几句话。”丁毅缓缓道。
  群臣赶紧定睛看着他。
  “朕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按大乾法典,当于七十岁退位。”
  群臣中很多人脸上露出喜色。
  大乾法典中写明了大乾皇帝七十岁要退位,但丁毅是开国皇帝,到了七十岁,还一直不出声,大臣们也不敢问。
  “皇上圣明。”马锡这时赶紧叫了声。
  但大乾一直没立太子,谁继位呢?
  “新皇帝的人选就在这大殿上。”
  “来人,取云梯。”
  原来丁毅学满清,把诏书早就放在大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