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南就跟二丫说:“这里的树林还不够密,开完枪躲不住,趟雪也走不起来”。
  等再往前走的时候,三人爬上横着的山脉,这时后面的追兵也跟了上来。王南站在山顶位置,看了下这里的坡度和距离,就决定在这里先开火试下这些人的水平。
  李秀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向前走去,她的擅长不是远程射击,没必要在这里浪费子弹,就往前面走着,去找下一个合适的地形去了。
  后面的追兵三三两两的走近了。
  王南有点好奇怪,这些人不象以往追他们的日军那样,机械式的搬着军典的几种战术,被三人习惯后,往往打十次回头,能有七八次包圆。
  等最前面的几个人进入了400米的距离,王南和二丫开始瞄准时,才发现这些人也背着大包小包的,并且有些人拿着掷弹筒。
  两人没迟疑,稍逆风调了下提前量,呯呯两枪打了过去,都是首发命中。随后拉动枪栓,可第二枪时,除了一个运气实在背的人站在空敞处拼命的跑动外,其他的人都已经躲进了可以藏身的地方。
  王南和二丫的枪口都只能对准那个正在跑的人,枪声几乎同时响起,那个人一头扎在了雪地里。
  两人同时推上第三发子弹,却发现已经没有瞄准的目标时,对这些人的能力有了些估量,立刻收枪走人。
  走到山背处,两人才交流了一下。
  二丫如临大敌般,认真的说:“这些人比以前追我们的日本子脑子活多了”。
  王南也这样认为:“不象是一般人,估计是专门对付我们的”。
  两人顺着李秀的脚印,快步追了上去。
  突然后面传来了两声手雷声,二人头都没回加快了速度。
  等追上李秀时,她已经又找出个与刚才相似的地形。王南和二丫同时摆着手,让她继续往前走。
  只是一个回合,两人只开了两枪打中了三人,对方还了两个手雷,这让三人都有了危机感,一边走一边琢磨怎么跟这些人打才合适。
  小兴安岭的山有个特点,就是石砬子比较多,也就是各种石头悬崖。三人就琢磨找到这种地方再埋伏。
  后面的追兵也开始调整策略。
  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号称皇军之花。可真正交锋时,日伪军的剿匪讨伐队才是在东北特定环境下应对抗联、土匪和各种地方武装的主力。
  这个从各地剿匪讨伐队里抽调出来的好手中,有日军满蒙朝汉、战士武士特务警察土匪叛徒各色人,却都是有东北野外生存经验、实战经验的狠毒分子,能力与实力绝对不能小瞧。
  追兵们开始横线拉开着分散往前追,两个三个的,也不扎堆,就吊着三人脚印跟了上来。
  等三人爬到一个阳坡上,看到这些人的样子,也头痛起来。
  一般的地形还真拿这些人没办法。
  李秀还要往北走,王南看了下地势,想到西边有条小河,利用河面地形可能会更好些,就领头往西边走。
  在河道最宽的地方过了河,李秀继续前行找合适的地形,王南和二丫就在山顶上隐藏了下来。
  后面的追兵调整了下队形,又要防王南三人的伏击,速度就慢了些。等看到三人的脚印走过小河时,却也不急着追赶,而是很小心的派出了三个两三人的小队,分作三路向前探路。
  王南和二丫立起了表尺,等这些人都进河道,到了500米内时,开始调整枪口,一枪接一枪打了过去。
  正面的三个人距离近了些,就交给了王南,他的枪没有二丫的好,只能将就着用。
  两个人一枪接一枪的打着,山谷间的风有些大,又不是均速,时不时还打个卷,这让王南打了一梭子子弹才打中两个。
  二丫那边也差不多如此,却让这三个小组的人都停了下来,往河边草丛灌木丛里躲。
  等两人打到枪管都热了起来,也没敢确定探路的这几个人都被打死了。
  两人看了看河对面小黑点已经成片的晃动,只能再往远处走。
  讨伐队带队的是个日军大尉,看到王南三人的应对,立刻派人出山,就近找到关东军部队征用两个迫击炮编制。
  下午时天又下起了雪。
  三人再找不到合适开枪的地形,就闷着头往西走,走不远看到一个小河道,就转到河道上向前而行。
  这一带都是针阔混合林,地上全是雪。走着走着,三人发现,雪地里河套比山里好走不少,这样让后面的追兵也不得不从河套里追着三人。
  三人走出了十多公里远,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间,风雪又大了起来。
  在河面已经全是光亮的冰面,李秀回头时突然发现后面有人影闪过,三人不知道后面的人为什么追的这么快,却立刻找个山沟就往山上转去。
  讨伐队的人很厉害,利用树枝做了个爬犁,也就是雪撬,在冰上快速的接近了三人。
  等三人翻过山后,后面的人现了身形。
  很快天就大黑了下来,雪还在下,方向都已经分辨不清了。三人边走边吃了些东西,就准备利用夜色甩掉后面的人,再找地方休息。
  后面讨伐队的人更是头痛。
  王南三人留下来的脚印已经到了不打开手电筒就看不清的地步。可打开手电筒很容易被伏击,有心等天亮,可是雪不大不小的下着,万一天亮时脚印被盖住了,又怕前功尽弃。
  前面三人大步的顺着山势走,后面的人却纠结的寻找脚印着跟着追。
  直到日军大尉发现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时,就下令打开手电筒向前追。
  山势起伏,又下着雪,三人一直没看到后面的人。直到两个女人累了,三人躲在一处石砬子的石头凹处休息时,才看到后面隐隐有灯光。
  等灯光能看清的时候,距离已经在两百米外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前面找路走的人怎么也没后面跟着脚印走的人轻松。
  可王南三人又不是白吃饭的,三把步枪架了起来,瞄准时借着手电筒反射出来的光线,看清了追来的人因为天黑,没有再拉开了着走,而排着一路纵路跟了上来。
  王南立刻止住两个女人开枪,拿出20响碰了下两个女人,女人们与他心意相通,立刻换成了近战装备。
  这些人走近到石砬子边的灌木丛时,前面的人因为路不好走速度慢了下来,慢慢就集了一群人。
  当拿手电筒的离王南三人只有10米的距离,面对这绝好的机会,三人立刻扫射了起来。
  王南手上两把20响交叉着,枪口喷出两条火舌,从前后两个方向往中间的人群扫射。
  李秀用乌兹冲,直接打到人群中间最密实的地方,大口径的子弹是弹到人倒。
  二丫则是双手压着20响直接向远处的人群扫去。
  三人把弹匣中的子弹扫完后,都拿起了散弹枪。两个女人对着几十米外长长的纵队开了枪。王南一枪把手电筒打灭,也转向了地上发出声音的地方。
  这队人怎么也没想到王南三人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开枪、并且火力还这么猛,下意识的都趴进了路边的雪地里。
  等散弹枪打完膛里的子弹,三人把枪往脑后背包上一甩,立刻也往前面扑去。
  王南提上了刀子,接近人时,对着地面有声音的位置就捅了过去,很快前面几个人都没了声音。两个女人摸索着把前面的两个人的背囊扒了下来。
  王南听着她俩的位置,也扒下了一个背囊,然后走了过去,拉着两个女人横向慢慢走了出去。
  后面的讨伐队员和那个大尉都以为王南开完枪就会撤出去,没有拿掷弹筒覆盖前方自己人的位置,而是为了已方人的安全,往队伍前面一百多米远打了发照明弹。
  这照明弹也只能看到一百米左右的直径,时间最多几十秒,他们只看到了前面一片黑压压的人倒在地上,更前方的照明弹下却没有人影走动,很快第二颗照明弹又打到了天上。
  却不知道,王南三人从他们的侧方已经跑了出去,正小心翼翼的往外跑。
  这些人想起来往四处打照明弹的时候,三人已经爬到边上的小山顶上,开始转到另一个山沟向山下走去。
  等讨伐队的人敢打开手电筒救治中枪的人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
  三人转到山下跑了一段,李秀想到了个主意,三人又翻回了小山岭,到了他们与讨伐队的人踩出来的足迹上。
  李秀还想从讨伐队的后面再打上一通,王南赶紧拉住她。
  林海雪原,冰天雪地的,打没问题,可想闪开不容易,都是开枪的老手,闪不开就难以全身而退了。
  还是赶紧走人,找地方休息吧。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北的野外生存

  二丫翻出手表看了下,就说:“别睡了,直接回到大坟那里,早上应该能到”。
  三人黑灯瞎火的就往回走着。
  在路上,三人开始检查扒来的背囊。
  背囊外面挂着雨衣饭盒之类的东西,里外有几样东西每个背囊都有:军用雨衣、绑脚、棉手套、袜子、脚垫,还有一双备用的高帮羊毛皮铁钉大头鞋。
  东北林区的野外生存最大的问题保暖。三人多少懂一些,特别是与抗联生活的几天中也知道了他们如何在密营中生活的,他们说的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制作,可这几个背囊里,这些东西都已经变成了讨伐队的标准配置。
  三人稍一想就坐在地上,摸着黑,给自己换上了这些东西,两个女人往脚上包了不少布才穿到鞋子里。
  冰天雪天在野外行走过夜,最要注意的是脖子和脚腕,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鞋里进雪。
  狗皮帽子、脖套、棉皮袄、只分出拇指的棉手套、大棉腿、绑腿、高帮棉鞋这身装备是必备的,袖子口也会缝个布带,必要的时候扎起来。内衣、袜子也必须是吸汗的。
  雨衣是必备的,下雪时穿防止湿了衣服,睡觉时铺在最下面能隔寒气。
  如果不是穿老林子,雪撬是很好的载物工具,也可以当做过夜的床。
  三个背囊里除了这些穿戴,就是吃的东西和弹药。
  天太黑,东西只能摸,又看不到路,李秀看了下讨伐队所在的远处山峦方向,就打开了手电筒。
  二丫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发现她摸到的子弹是。45的。王南也在他扒的背囊里找到了毛瑟子弹。
  李秀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手不太好掏背囊里的东西,就让二丫看下她手里这个背囊里是有啥子弹,二丫摸了半天,就把那包拿了过去,说里面全是吃的。
  这下三人吃的和子弹都多到有些带不动了,可连王南都舍不得丢,只好把这些东西跟原有的包合了一下,丢掉了两个背囊皮,留下了一个由王南扛着走。
  讨伐队的人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看明白三人留下的踪迹,等追回到大坟边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三人祭拜的痕迹。
  从雪上找到了三人的去向,踪迹却是向汤原县城而去。
  讨伐队的人吓了一跳,急忙赶到了汤原县城。
  却发现县城里风平波静,守在路口的人并没有看到三个人的踪迹。
  望着四通八达,路上的雪不是被清扫就是已经被踩平了的道路,讨伐队直接傻眼在那里,他们再会追踪也没办法,就这么失去了三人的身影。
  王南三人却是躲在公路边的雪堆里,看着这些人进了汤原,没有起身,等讨伐队往回找了一圈又离开时,才起身回到了大坟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