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百多里的长途跋涉,朱海终于跟随大部队来到了南昌,由于他们三团是新兵团,被布置在左翼。一连作为三团第一连,全体站在了最前面,对面清军的一举一动看的清清楚楚。

    朱海看到一万清军慢慢的走了过来,心中很是好奇,这和书上说的骑兵冲锋不太一样。在朱海的印象中骑兵那是潇洒职业,如同风一样漂浮不定,可是清军的骑兵太另类。骑得马矮小不说,一个个长得也是横宽,看样子身高还没有一米五,手里拿的也不是制式的马刀,而是什么狼牙棒、铜锤、斧头什么都有,穿的兵甲也不统一,有穿铁甲的,有穿明军鸳鸯战袍的,有穿皮甲的,竟然还有一个穿了一身女人的花衣服,真是千奇百怪。

    朱海知道身边的向老三是老兵,低声问道:“班长,对面的清军怎么穿的千奇百怪”

    “他们不是满洲人,他们是蒙古鞑子,蒙古人没有后勤补给,出去打仗兵器装备都要自己准备,自然有什么穿什么”

    原来如此,看来父皇让自己出来看看是对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可是班长,骑兵不是要冲锋吗为什么他们像逛街一样走的如此慢”

    “傻小子,你以为战马能用一个冲锋的速度跑五里地吗马冲刺的距离很短,只有一里多地,在远了就要被累死了。你看着吧,进入三里范围蒙古骑兵就要慢跑加速了”

    向老三说的话没得到验证,没等到蒙古骑兵慢跑加速炮团的火炮就开火了。

    朱海也经历过实兵演练,他没想到那种看着慢慢飞行的实心弹威力这大。实心弹在空中飞行时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用手都能抓住,但是这种十五斤的实心弹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别说用手抓了,半尺厚的木板都能打个窟窿。

    接下来就是霰弹的表演,让朱海看到人、马被霰弹还原成零件时才发现战争原来不是那么好玩。就在自己眼前,一万人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被杀光大半,只剩下一千多人逃回清军本队。

    炮声停止后朱海还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砰砰跳动,刚才那种站在骑兵面前抵御冲锋真是太刺激,了边上二营的一个家伙没承受住,卸下肩上的火枪开了一枪。现在炮声停了,二营的营长黑着脸过来找这个倒霉的家伙,估计事后三鞭子是免不了的。

    这个时候连长张飞在边上高声喊道:“注意,刚才只是清军的试探攻击,下一次就要动真格的了,一会儿都听我号令,大家按照平常演习时做就成”

    连长说的简单,可是这种搏命的时候那个能不紧张

    朱海边上的向荣看了看朱海,低声说道:“马小子,给你这个”

    朱海就过来一看,是一个一掌长的小木棍。

    “这是干什么的”

    “用嘴咬住,防止一会儿打起来紧张咬破嘴唇”

    朱海一愣,没想到向荣还挺有经验。

    向荣看到朱海注视自己,脸一红低声说道:“没啥,这是我爹教我的,要不紧张咬破嘴唇你自己都不知道”

    朱海点点头,将木棍横着放入嘴里,用牙紧紧咬住。

    就在这时,对面清军又出现变化,分出一大半骑兵冲着三团这面过来。

    三团边上就是四团,也是一个新兵团,两个团的新兵看到清军过来一个个十分激动,队伍开始出现不稳,这个时候朱宏三训练出来的基层连排级军官发挥了作用,在这些基层军官的鼓动下,新兵慢慢开始放松心态,适应战场氛围。

    朱海发现这次来的一万多人和刚才的明显不同,除了前面的几千人还是蒙古人的打扮,后边的一万人穿的明显比蒙古人好,最起码各个都有盔甲。最前面的一百人穿着镶着白边的盔甲,这些家伙连马都披着甲,真是武装到牙齿。

    连长张飞叫道:“注意了,这次上来的可是货真价实的满洲八旗,前面那一百多人就是巴牙喇亲兵,他们穿的是三层重甲一会儿听我命令开枪,先击毙这几个家伙”

    进入三里后炮团的实心弹开始发射,不过对骑兵这种松散的队形实心弹没啥大用处。进入二里后清军开始小步慢跑,然后逐渐加速,进入一里后连长张飞喊道:“第一排,举枪,第二排、第三排准备”

    朱海听到命令赶紧把枪放下,用双脚夹住枪托,然后在子弹包里掏出一个整装油纸包,用嘴咬开涂满猪油的油纸,将火药颗粒倒入枪管,在用油纸包住铅弹也塞入枪管,油纸用来减少火药威力外泄,保证火药的爆发力全部作用在铅弹上,然后在用通条压实,接下来重新放好通条,有的战士紧张没有拔出通条,连着通条一起打出去的事也时有发生。装填完毕后平端火枪,在火池里倒入引火药,然后放下防风压板,举枪准备击发,到此为止一整套装填动作全部完成。

    朱宏三的广东新军训练有素的老兵一分钟能打出五至六枪,而新兵最多只有四枪,大部分在三枪范围内。

    等到朱海装填完毕,对面的清军已经进入五百米冲刺阶段,这个时候炮兵的霰弹也开始发威。最前面的五千蒙古骑兵很快被杀光,他们的作用也就是让后面的八旗精锐多前进了两百米。

    蒙古兵死完后露出来后面的满清重骑兵,这些家伙每人都身穿三层重甲,就连马匹上也披着皮甲。当然这种装备抵御明军的三眼铳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上炮兵的霰弹可是半点用处也没有。

    霰弹的弹药包要比普通的实心弹大上两倍,就是这样霰弹的炮口初速度也达到四百米每秒,在狂暴的火药威力下什么重甲都如同纸张一样脆弱,清军两白旗的一千重甲骑兵在第一波霰弹的打击下就死亡殆尽。:



    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明和野蛮的交战(4)

    

谢谢书友“一騎觉塵騅”的五百打赏,还有我也喜欢用鲁班

    虽然满清最精锐的重骑兵刚开战就被霰弹杀个精光,可是他们的死亡为后面的清军争取来重要的一百米。

    清军使用的是东亚复合弓,这种弓箭直线射程只有五十步,也就是不到四十米,而曲射却有三百步的距离,换算成米正好是二百四十米。而重骑兵的死亡换来了清军冲进到二百米,已经进入弓箭的有效射程。

    处在冲锋队伍中间的何洛会一看机会来了,喊道:“放箭”

    蒙古马的冲锋速度在六米每秒,现在距离明军二百多米,也就是需要四十多秒才能相撞,足足可以射出三箭。何洛会信心满满,只要敌人中箭就会溃散,到时候自己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好整以暇的衔尾追击了。

    何洛会打得好算盘,可是明军的算盘不是他能打的,早在清军骑兵还在一里外,所有明军就在马昆的指挥下变换队型。两个营为一组,形成了十多个空心方阵,等待清军的冲击。

    而朱海这边在连长张飞的指挥下,开始射击进入射程的清军骑兵。

    滑膛枪有效射击距离足有三百米,也就是在三百米外还有杀伤力,不过准确度就不能提了。英军有个将领说过,要是指望火枪兵打中一百米外的目标,还不如瞄准月亮合适些,因为这两个命中率是一样的。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不过也说明了滑膛枪的准确度很成问题。

    不过这都是在单个士兵开火下的成绩,如果在战场上成百上千的士兵一起开火,那样铅弹会在敌人面前形成一道子弹墙,这样命中几率就会大增。如果敌人也是排着密集队形,那几次射击对面基本上就没有站着的人了。

    而广东新军老兵一分钟能打出五枪,分为三排的话就可以形成不间断的火力墙,可是新兵的速度没有老兵快,马昆为了保持火力密度,只好排出五排的大队列。如果实在不行每个团还有八门“打字机”这种多管神器助阵。

    本来马昆想的万无一失,可是他忘了考虑新兵的心理素质问题和对面清军的战斗意志问题。现在的清军可不是后世八国联军时期的清军,在八里桥伤亡达到百分之二就溃不成军。这个时代的清军还是东亚最强武力,战斗意志可比马昆以前碰到的汉军旗和蒙古人强的多得多。

    三团前两轮射击还中规中矩,在第三轮的时候清军的曲射弓箭到了,幸亏摆的是空心方阵,只有不到一百人被射到,可是这一百人倒地的惨叫声影响了其他人,再加上对面清军震天的马蹄冲了过来,这种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一些人开始丢下火枪逃跑。

    在战场上逃跑会传染的,有一个跑的就会有第二个。一时间整个三团三千五百人逃了大半。

    在后队的三团长一看前面士兵溃散心中大惊,赶紧叫来亲兵叫道:“打字机呢快把打字机推到缺口处”等到八台打字机被二十多人推到缺口时才发现所有打字机的装弹盒都没带,没子弹打字机还不如烧火棍好使呢。三团长一看没办法抓过一柄步枪,装上刺刀喊道:“他娘的,跟我上,和鞑子肉搏”

    新军吃得好训练足,体能远比清军要强,可是一只没有战斗意志的军队在怎么强也避免不了失败的下场。

    站在土丘上的四师副师长马如风看到清军冲散了三团,心中着急,可是马昆和张家玉二人还在抱头痛哭。马如风上前一脚将二人踹开,骂道:“马昆,别他娘的哭了,快起来看看怎么办三团被清军冲散了”

    听到军情紧急,马昆才站了起来,擦了擦眼泪骂道:“反正老子横竖一死,但是也不能让这些鞑子看了笑话命令一团二团包围过去,鞑子骑兵速度已经慢了下来,利用三团缠住他们的时机消灭他们”

    这个时候清军后队的多铎也看到机会,在何洛会冲入明军阵地的同时命令剩下的一万两白旗骑兵,还有五千汉军旗步兵,全体出动加入混战。而马昆看到多铎压上全部军队也赶紧命令全体组成以营为单位的小号空心方阵,和清军混战。

    多铎这个压上全部的命令彻底葬送了十几万清军的性命,南昌会战也以满清彻底失败告终。多铎还在用以前明军的老观点看待广东新军,认为只要冲散他们就可以像赶牛马一样慢慢杀死他们。可是多铎想错了,广东新军已经不是旧时代那种只凭一股血气拼命的军队,而是经过朱宏三的训练成为一只有完整的基层军官、良好的训练、完备的后勤补给系统、完善的军法军纪约束的准近代化军队。这支军队的军人识字率在一半以上,别说在明末,就是民国时期识字一半以上也是个惊人的数字。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也知道自己失败后会有什么惩处。

    而反观满清八旗,虽然勇武,但是全都是文盲,对于他们来说打仗就是抢东西,抢不到就跑。所以随着两军混战到一起,清军的骑兵冲击优势完全没了,而广东新军凭借着的体力、耐力、武器等优势慢慢占了上风。

    这场战斗打到中午,清军已经伤亡了一半,所有士兵腹中饥饿,有的士兵开始趁牛录和佐领不注意偷偷的溜掉。

    这个时候古代军队和近代军队的不同就显现出来,刚才明军被清军冲入阵营,刚开始是很混乱,但是因为有着良好的组织系统,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可以慢慢的组织反击。可是清军就不同了,刚开始小范围退却引发了大范围溃败,而当清军和明军分开后炮团又投入战斗,大批的霰弹和实心弹更加快了清军崩溃的进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