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曰广捋了捋胡须没说什么,刘思赉看姜曰广没出声,刚要在接下烂药,门外有人喊道:“太子殿下到”

    屋中几个文官一愣,没接到消息太子要来啊三人赶紧整理衣冠站起来走到门口迎接储君。

    三人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高大的青年在一个身穿三品服色的官员陪同下,进入院子。

    那个三品官员正是张家玉,张家玉看到姜曰广站在门口,赶紧拱手说道:“督师大人,这位是太子殿下”

    太子就是储君,众人不敢拿大,在门口按照职务高低排好给朱海行礼。

    “臣湖广、江西督师姜曰广、臣湖广巡抚余应桂、臣江西布政使刘思赉,见过太子殿下”

    朱海赶紧上前一步搀起姜曰广说道:“三位先生请起,朱海小子当不起三位先生的大礼”

    姜曰广起身问道:“太子殿下,臣并没有接到皇帝的圣旨,不知太子来江西所为何事”

    姜曰广这句话问得很不客气,这帮臭老九连皇帝都不吊,那还能给你一个储君面子。

    “姜先生有所不知,本宫受父皇之命,来张先生军前接受训练”

    姜曰广听到太子不是私自跑出来的,脸色好看不少,但是作为一个正统士大夫,还是要说上两句。

    “太子殿下身为国家储君,是国本,怎能如此胡闹,老臣要给皇帝上书”

    朱海看着姜老头说的认真,也没办法反驳,只有苦笑着看着张家玉。

    姜曰广说完太子,正好看到张家玉,哼了一声,说道:“这不是张大人吗我还以为张大人架子大,是不是需要我这把老骨头去见你张大人呢”

    张家玉赶紧拱手说道:“那敢烦劳各位大驾,实在是下官刚才要去陪同太子视察战场,才慢待了几位大人,死罪啊死罪”

    姜曰广看到朱海在这,也不好揪着张家玉不尊上官这点不放。

    张家玉看姜曰广、余应桂等人没说话,赶紧把朱宏三的圣旨掏了出来。

    “下官在此恭喜几位大人,特别是姜大人,陛下已经命姜大人入阁了,以后要称呼姜大人为阁老了”

    姜曰广听张家玉这么说心中一阵恍惚,上次入阁还是弘光朝时,不过那时候内阁把持在马士英和阮大铖手中,自己没几个月也被陷害丢了饭碗,没想到自己还能再一次入阁,这时事的变化也太快了,姜曰广一时没反应过来

    张家玉这时已经打开圣旨,开始宣读,当读到“姜曰广、余应桂、刘思赉江西策反金声桓有功,姜曰广入阁为副总理大臣,余应桂为湖广督师兼湖南巡抚,刘思赉为江西巡抚”时,姜余刘三人赶紧恭敬的谢恩。

    朱海在边上看着三人神态的变化,心中不禁暗叹,父皇说的真对啊,这些大臣听到自己升官,一个个精气神立刻发生变化,权利真是一个男人最好的春药

    张家玉读完圣旨赶紧将圣旨交给姜曰广,说道:“下官恭喜三位大人升官,三位大人请上座”

    姜曰广三人心中高兴,再加上和张家玉也没什么深仇大恨,自然对他晚到之事也不加计较。

    就在这时金声桓回来了,他出去也没拉回王得仁。金声桓刚进屋就看到大家一片和气,姜曰广完全没有刚才那种要弄死张家玉的神态,看到如此金声桓不禁心中嘀咕:姜老头怎么了转了性子

    姜曰广看到金声桓进屋,赶紧站起来拉住金声桓的手说道:“南昌郡王,来来来这位就是我大明储君殿下”

    金声桓一听是太子来了,赶紧跪倒磕头,他和愣头青王得仁不同,深知官场上的凶险,不做足礼仪弄不好什么时候就掉了脑袋。

    朱海赶紧上前扶起金声桓,“王叔请起,快请坐”

    金声桓这才敢站起来细细打量太子朱海。朱海身高一米七,脸盘模样和朱宏三不同,没有朱宏三那种淫邪的目光,到和马家老大马济远有些相似,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是金声桓可不敢托大,朱宏三什么品行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万一这个朱海像他老子怎么办,礼多人不怪,还是稳妥点好

    “太子殿下,臣欢迎殿下来到南昌”

    “王叔不用客气,我在广东就听父皇说起过你,父皇还说在信阳就认识王叔,和王叔相处愉快”

    听朱海这么说金声桓泠汗直冒,他可不知道朱海说的是不是反话,当年自己是认得朱宏三,不过可不愉快

    姜曰广看到只有金声桓自己回来,心中不高兴。在他这种传统士大夫心中太子就是半君,王得仁这种郡王怎敢不会来参见

    “南昌郡王,九江郡王呢为何不来参拜太子”

    金声桓听姜曰广话语当中有些不太高兴,赶紧答道:“姜大人,王老弟连续苦战多日,今天实在有些困倦了,刚才让我给他告个假,准备回家休息一下”

    屋里除了朱海都是老油条,那里听不出来话中的意思。张家玉看到姜曰广面露不愉之色,心中高兴,现在这个机会正是离间他们东林党的机会。

    张家玉站了起来,呵呵笑道:“姜阁老,王将军守护南昌有功,不来恭贺姜阁老荣升也是可以原谅的”

    金声桓还不知道姜曰广入阁了,听张家玉这么说才知道刚才为何姜曰广不悦。金声桓怎么说也和王得仁拜过把兄弟,咬咬牙说道:“属下恭喜阁老入阁但是王老弟实在是不知道,张大人刚才说的有些过了”

    张家玉惧怕姜曰广,那是因为姜曰广入阁了,并且还是士林元老,你金声桓算什么东西,难道皇帝封你为郡王就真以为可以骑在老子脖子上拉屎

    “哦姜阁老的面子不放在眼里,看来也不把太子放在眼里了”

    张家玉这下上纲上线,已经对王得仁动了杀机。太子是储君,是国本,对太子不敬放在那个朝代都是砍脑袋的大罪。

    金声桓听张家玉这么说再也不敢为王得仁申辩,他和王得仁是兄弟,但是王得仁不是他儿子,刚才为他说那句话已经得罪张家玉,现在可犯不上再得罪下去。

    姜曰广不知道张家玉为何上来就对金声桓、王得仁开炮,他搞不清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张家玉个人的意思,不过金声桓平时对姜曰广很是尊敬,三节六供那次也没少了,现在不救他不太好意思。

    “张大人,九江郡王不知道太子到来,所以没来请安也是情理之中,等回城我会和他说的,让他去太子府上请罪”姜曰广说完看了看金声桓,心想还是让他先走吧,张家玉不知道想干什么,现在南昌之围刚解,别再生出祸端。

    “太子殿下,现在城外兵荒马乱,城里也被烧成一片白地,只有南昌郡王府邸还算完好,这几日就请太子殿下屈驾于南昌郡王府可好”姜曰广想到金声桓儿子金道明和太子是亲戚,正好让金声桓护送太子进城,省的他在这着了张家玉的道。

    朱海倒没什么,正好可以进城去看看那个没见过面的表姐马如云。

    “老师,各位先生,既然如此本宫就和王叔进城了”朱海说完跟随金声桓出去,接了向蓉儿进城。

    姜曰广等朱海出去,对坐在最下首的张家玉问道:“张元子,你今天这是干什么是不是想要把金声桓和王得仁再次逼反”

    张家玉别看对金声桓气势汹汹,对上姜曰广他可不敢有半点不敬。

    “姜阁老,余大人、刘大人,我这都是为了大明江山啊几位大人想想,如果放任金王二人在如此跋扈下去,是不是又是一个江北四镇到关键时候反水可就悔之晚矣啊”:



    第四百四十七章 替罪羊

    

刚才张家玉没进屋的时候屋中三人就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听张家玉提起,巡抚刘思赉说道:“老师,张大人说的极对啊,这帮丘八不读书不知忠君爱国,不敲打他们将来怕有反复啊”

    余应桂以前带兵打过仗,知道这些当兵的丘八毫无礼义廉耻,可是像张家玉这样毫无理由的打压也不太赞同。

    “两位大人说的我也同意,可是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如果打压狠了难免金王二人生出二心啊”

    余应桂说的也正是中国古代的千古难题,军阀割据问题。中国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成了知识分子的信仰,而接受儒家教育后的知识分子也以大一统、忠君思想为己任,这种思想也客观上保证了皇权持续性,所以汉武帝后的皇帝为了切身的利益都在全力推行儒家教育。儒家终于在隋朝达到了高峰,儒家思想彻底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国家准则,也为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成为几百个分裂的小国家做出了贡献。

    可是经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有千般好处,就有一样不行,军事能力不足,而一个国家为了长治久安没有武力作保证是不可想象的。唐代用的是节度使制度,就是在全国一些关键部位设立节度使,在辖区内军事人事财政一把抓。这样固然战斗力强了,如果中原王朝衰落了各个节度使立刻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唐代的安史之乱和唐后期的军阀割据就是如此。

    到了宋代吸取唐代的教训,把精锐的军队全都集中到首都,形成强干虚支的情形,这个当然好了,武将手中都没有可用的兵,可是这样下来边关无一宁日,宋代除了宋太祖以外,就没有那个皇帝打过几个漂亮仗。

    接着到了明代,朱元璋吸取唐代和宋代,弄出来一个卫所制度。可是老朱只是个农民,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政治制度。卫所制度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不和适宜,没办法只有在弄出一个募兵制,可是这样又回到了唐代的老路,将领手中有权,时间久了难免不生出二心。不过大明的士大夫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就是不让军人读书。在这帮臭老九眼中,不读书就不会威胁到他们,你再能打没有我们发的红头文件也屁用不是,再加上明代后期确实出现几个具有帅才的文人,比如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所以这一套还算能用的下去。

    可是到了南明朝事情完全变了,江北四镇竟然能带兵威胁知识分子,还能左右皇帝的废立,这可是让牛逼了好几百年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恐惧。

    所以今天张家玉说出害怕江北四镇之祸重演的话,屋中其他三人都深以为然。

    张家玉看到三人都听进去了,赶紧接着说道:“三位大人,南昌被金王二人焚毁,大半个城被烧成白地,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件事皇帝可是震怒,现在没有派下锦衣卫查办,正是害怕耽误北伐大事可是南昌之事将来必定会有个说法,虽然南昌大火和三位大人半点关系没有,可是三位大人身为金王二人的上级,这连带责任还是有的,怕是阁老也脱不了关系”

    张家玉的话如同魔鬼的低语一样蛊惑者三人,是啊,虽然大火是那两个王八蛋点的,可是自己也逃不了关系。想到这刚升为江西巡抚的刘思赉说道:“张大人,你有什么好计策吗”

    “嘿嘿,其实皇帝陛下也知道当时南昌事态紧急,可是烧死了十几万人这种大事必定需要一个人背黑锅,三位大人自然不可能了,南昌郡王是马阁老的亲戚,自然也不能动,算来算去也只有王得仁无根无势,并且王得仁出身反贼,屠城这种事干的多了,这件事不如让他来背如何”

    姜曰广三人也不是什么吃斋念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