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孙爱说到这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北城柳姨娘那里说是要跟着姐姐一块过来,就不跟嫡母一起走了,柳姨娘让儿子告诉父亲她和弟弟一切安好,不用记挂”
钱谦益这几个老婆一直是他的闹心事,大老婆和几个小妾一伙,对柳如是死不对眼,弄得自己也是左右为难。
“嗯,你嫡母他们怎么说,来南京还是回老家”
钱孙爱看了一眼钱谦益,低声说道:“嫡母说了,她不想看那个狐狸精,说要和几个母亲回常熟老家,还有嫡母让爹先派人回去准备一下,好准备落脚”
钱谦益听儿子这么说老脸一红,虽然他当年做的很没身份,但是还要在儿子面前保持威严,现在听儿子说起丑事赶紧转移话题。
“哼你来干什么为父不是让你在家温书吗前几日皇帝已经说了,明年三月开恩科,今年你可以下场试一试正好你嫡母要回常熟,过几天你就和钱贵一起回去,将咱家的土地房产都收回来,你在家好好温书”
钱孙爱今年才十八岁,这次跑出来正是要四处看看,那里想被官场束缚住。但是那个时候父为子纲,爹说的话就是命令,不听就是不孝。
钱孙爱心眼一动,说道:“爹,儿子今年不想下场考试,过几年再说”
钱谦益正在喝茶,听儿子这么说气的手一抖,一杯茶都洒到胡子上,吓得边上伺候的丫环赶紧上来给钱谦益擦拭。
钱谦益气的一把推开丫环,站起来问儿子:“你疯了吗你知不知道耽误一期就是三年,三年后如何还不知道呢万一三年后你在考不中呢难道你想举人的身份出来选官和你那个不成器的大哥一样”
钱孙爱的大哥钱遗爱三十了才好容易弄上一个举人,到了广东才在父亲的安排下选官,去了琼州府当了一个县令,哪想到钱遗爱受不了琼州的气候,自己做主辞了官跑回广州,好悬没把钱谦益气死。所以钱谦益将所有希望都放在老二钱孙爱身上,希望这个最有出息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钱谦益对钱孙爱如此抱以厚望,没想到儿子不听话非要不考了,气的钱谦益顿时失去生活的希望。
但是钱谦益害怕自己说重了让儿子起逆反心理,重话一句没说,苦口婆心的在这说教。
钱孙爱看到老父激动,赶紧起身将钱谦益搀扶坐下,然后从丫环手里接过丝巾为钱谦益擦拭胡须。
“爹,你听我说,我话还没说完呢你不要生气”
“哼你能有什么好理由”
“爹,你看你现在是内阁阁老,并且还主管礼部,儿子估计这次会试就是你老人家主考,到时候儿子去考试,考不上倒没什么,也就是说儿子徒有虚表。可是如果考上了呢必定有人要说父亲你滥用职权,为儿子舞弊”
钱孙爱这句话到说到老钱心中去了,他这一辈子最爱虚名,如果真有人说自己舞弊那可是百口莫辩。
但是钱谦益还是嘴硬道:“那怕什么我儿学问到了,不服可以请陛下当庭面试”
“父亲,既然这样何不让儿子下届再考到时候既成全了父亲的清名,也可以让儿子再有三年温习时间,毕竟三年后儿子也不过才二十一,早得很”
钱谦益听儿子这么说低头沉思,这一点他不是没考虑到,当年张居正如此威望,不过为儿子弄了个榜眼,就被世人骂个贼死,自己名望身份可比张居正差了老远,也许让儿子晚三年考也不是坏事。
但是钱谦益害怕耽误儿子的仕途,要知道在官场达者为先,三年可是差不少事呢
“儿子,可是这样你就在官场上晚了三年啊”
“爹,放心,儿子自觉学问不次于他人,并且就算晚入三年,不也有父亲的故旧照扶,不会差多少的”
看到儿子主意打定,钱谦益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放儿子去考也许真不是好时机。
“那好,你过几天跟着钱贵回老家,这三年你要好好温书,不准在乱跑了,知道吗”:
第五百一十九章 游学
谢谢书友“h123”的月票
钱孙爱听父亲让自己回家读书,这怎么行,自己不想跑去考试就是想要全国各地去看看,这么一来还怎么出去
钱孙爱刚到广州的时候只有十五岁,正是一个少年看什么都有趣的年纪。
随着交流的深入,朱宏三发现钱孙爱和这个时代的文人大不相同,没有他们那种迂腐的文人气息,反倒是有些像后世论坛的网友。钱孙爱听朱宏三吹牛逼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奉承,而是碰到不懂得就要问一句两句。为什么地球是原为什么极北和极南都是冰天雪地为什么还有白人和黑人为什么鸟会在天上飞等等问题都需要朱宏三一一解答,朱宏三在解答的同时越发的喜欢这个少年来。
而钱孙爱通过这几年和朱宏三的交流,越发对这个世界感兴趣,他越来越想到处去走走,同时在和朱宏三交流的时候,朱宏三若有若无的将后世一些理念传递给他,这就造成了钱孙爱越来越发感觉这个社会不对,反而对马明远按照朱宏三的安排弄出的新政有些兴趣。
有了种新式思想后,钱孙爱越发的看不上以自己父亲和叔丈人陈子壮所代表的迂腐守旧的文人,而对马明远、陈子龙所代表的改革派感兴趣,同时钱孙爱对太子朱海也比较感兴趣。
钱孙爱和朱宏三接触多了,越发感觉到朱宏三对继承人问题的苦恼,所以钱孙爱也接触过几个成年皇子。太子朱海身份贵重,接触不多,但是秦王朱江、楚王朱淮都不怎么让钱孙爱满意,秦王性格暴躁,楚王心思太多,都不是好的继承人。剩下的几个小皇子年纪都小,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所以这次钱孙爱准备到南京近距离看一下太子怎么样,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如果这几个皇子都不是什么好接班人,自己还是不当官为妙,免得落得狡兔走狗的命运。
现在钱孙爱听父亲让自己回乡读书,这怎么行,不过这那能难道钱孙爱,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父亲,我和陛下闲聊的时候听陛下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儿子想要出去走走书本我都看的头疼,正好出去散散心”
钱谦益哼了一声,那个昏君还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名言要不是他在祭文上陷害自己,能弄得现在自己在士林中名声臭大街吗
不过钱孙爱这句话到说的对,在家读死书也不行。
“儿子,你想去哪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就在南直隶这边走走吧”
“父亲,南直隶不就是家门口吗这哪是行万里路,儿子想要去江西和湖广看看,儿子还准备去武昌看看,我想看一眼武昌如何虎踞龙盘,能生出陛下这种中兴之主”
钱谦益抬头想了一下,现在江西、湖广战事结束,倒没什么大的战事,再加上湖广总督现在是余应桂,虽然他算不上东林党,但是和自己也能说得上话,让他照顾自己儿子一二应该没什么问题。想到这钱谦益说道:“去湖广也不是不行,不过现在只有一个武昌府在我军之手,你答应为父,不要去满清和桂王的地盘,知道吗”
听父亲答应自己,钱孙爱十分高兴,自然父亲说什么是什么。钱谦益看到儿子答应,也就给余应桂写了封信,拜托让他照顾自己儿子,完事后还不放心,钱谦益又给桂王那边的湖广总督何腾蛟写了封信,让他照顾自己儿子。何腾蛟虽然和钱谦益没什么深交,但是这种小忙估计还是能帮的。
“儿子,这封信你带上交给余应桂,还有一封你贴身藏着,如果落入桂王那边军兵手中,你将此信拿出,可保你一命知道吗”
钱孙爱连连点头,将两封信收好。
大事安排完后钱孙爱和父亲讲起了入城时碰到的种种事情,并且讲起了自己看到湖广、广东人如何的跋扈。
听儿子讲完,钱谦益冷冷一笑,这些事他那里不知道。随着皇帝大军占了南京和南直隶,远在广东的那些大臣们还在半路上,可是他们打前站的家人确早就到了。这帮家人仗着自己主家的势力,在南京城里大势夺取别人的财产,最先倒霉的就是那些前明勋贵,这些人都被皇帝关进锦衣卫诏狱生死不知,他们的田产土地自然落入湖广旧部手里。这几日钱谦益还接到消息有几个伯爵家里被逼的狠了,老婆孩子一起上吊投井的消息。
不过现在被逼着投献的只是勋贵,还没牵连到文人。不过按照钱谦益的估计时间也不会长了,现在第一批来的都是朝中大佬的家丁,这些大佬都是一些文人,对同是文人的还留有一些脸面。可是随着其他湖广旧部的到来,那些人可不将什么读书人的脸面,他们都是皇帝以前的发小、流氓、小混混,这些人入城看到肥肉都被人先抢了能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对南直隶本地文人开刀。到时候就要自己这东林大佬出头了,自己是东林党唯一入阁的,也很适合当他们的代言人,那些不齿自己为人的南直隶文人都会投入自己麾下。
钱谦益听钱孙爱在这讲的义愤填膺,害怕自己儿子掺和到里面,破坏自己收买人心的大计,赶紧对儿子说道:“这几天你没事就走吧,还有城里的事你不要多管,这些人依附满清,也应该受些苦”
看到父亲不准备帮手,钱孙爱十分生气,那些湖广勋贵这么搞下去和满清还有什么出入不过现在钱孙爱人微言轻,他也没办法只好躬身下去准备湖广游学之事。
接下来就是准备了,钱家在南直隶就是坐地炮,有钱有地位很快就给钱孙爱召集来五十个家丁,一个个身藏利刃,保护少爷钱孙爱平安。
钱孙爱在南京待了五天,修养好后带着五十个家丁,还有小书童钱墨,离开南京城,在金川门水关坐上一艘大船西行湖广。
在水关码头钱孙爱看到大批广东海军军舰齐聚江中,同时水关上商船都被清走,十六个码头都被广东新军征用,大批新军将士登上运兵船,然后由军舰护送开往对岸。
虽然码头上不准停泊其他船只,但是钱家是什么人物,有钱谦益的名帖钱家的船只很容易靠岸。钱孙爱站在船头看着一队队的士兵、一门门的火炮装上运兵船,边上的钱墨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军出征,问道:“少爷,这么多军队是去哪啊不会是皇帝开始北伐吧”
钱孙爱总和朱宏三聊天,知道一些军事机密,他摇摇头说道:“不是,这些人最多两个师三万人,远远不够北伐的,守江必守淮,他们应该是去攻打扬州了。”
钱墨吐了吐舌头,说道:“这才三万人,我怎么感觉有好几十万呢我听说南京城外有二十万大军,如果都聚到一起要多大气势啊”
钱孙爱哈哈笑道:“你个家伙,听谁说的皇帝有二十万大军,皇帝真正的军队才不到十四万人,这其中广州留了一万五千人,广西边境留了一万五千人,南洋吕宋还有一万五千人,湖广还有一万八千人。南京这里一共才有五个师不到七万五千人,这三万人已经是能拿出来的全部了”
钱墨不知道钱孙爱分析的十分到位,朱宏三将南京的五个师留下三个组建南京卫戍区,钱勇为南京提督,负责南京首都的保卫工作。赵国栋和赵国良带着两个师北上扬州,他们和新组建的第十师组成扬州战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