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子龙看到朱宏三这样,笑着说道:“贤弟看来不喜欢诗词啊。不过在来的路上我可是听仲明贤弟说起过你的浪淘沙,很是大气磅礴。”
朱宏三笑道:“人中大哥不要取笑我了,我认为诗词都是小道。现在天下大乱,靠诗词歌赋好像不能救国吧。就像某人,明明是一方县令,偏要弄一些风花雪月,城外上万流民天天都在死人。这样的进士老爷要来何用”
冯自用气的脸都白了,用手指着朱宏三说不出来话来。
陈子龙问道:“那以贤弟所言,现在天下大乱应该怎么办呢”
朱宏三一看到自己的表演时刻了,自己不说出点东西怎么收服这个陈子龙。
这是酒菜做好,马小芳挺着肚子来到主厅安排布菜,马明远看到自己妹妹怀孕了不禁眼前一亮,这样自己马家在朱宏三面前才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马小芳现在八个月了,身体实在不便,见过面后就下去休息了。
朱宏三先给三位倒上酒,然后坐下说道:“人中大哥应该听我二哥说过,我的学问都是偷学的。我听先生讲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小子是这样理解的,知行合一应该以知为主干,行为血肉,缺少一样都不是阳明先生的真正精髓。可是当今大明成什么样子,大家都把知当为一切,读书人坐而论道。谈一些大话空话,说一些理论一套一套的,可是真要他去办具体的事情,一个个狗屁不是。”
朱宏三这句话相等有战斗力,基本上把天下士人都给骂了,要知道在座这三人可都是统治集团,两个举人和一个进士。
三人面色一红,陈子龙说道:“那依贤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朱宏三举杯和三人喝一杯后说道:“三位哥哥,小弟是粗俗之人,大道理我是不会讲的。我想圣人他老人家说的知行合一一定是对的,加上近一年多小弟看到武昌周围大量流民的凄惨遭遇,我认为圣人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知就是行的前提条件,而行是知的实际应用。所以小弟总结了一句话,那就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话一说三人都震惊了。这简直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和提炼。
朱宏三看到三人的模样心中暗笑:“这是当然,总设计师的话当然镇得住你们。”
很久之后,陈子龙站起来对朱宏三深深一鞠,说道:“今日贤弟一句话不亚于圣人之言,让我等眼界顿开。其实我也正有这种想法,不过我的是经世致用,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核心理论和小三的差不多。”
冯自用在边上说:“小三说的是对,但是按他说的那天下不都是利益之徒,一切向利益看,那天下还怎么教化呢”
朱宏三说道:“按照二表哥说的那样,天天空谈,等到关外满清打进来然后大家亡国灭种,你们读书人剃发易服,天天脑袋后面留着个猪尾巴就好了就可以教化天下了”
这句话的威力比刚才那个还大,其实在读书人眼中大明亡不亡和他们没什么大关系,李自成占了江山还是要依靠读书人。但是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套,经过几千年的教育已经深入到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了。真要他们剃发易服那他们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东西就没了意义。
未来发生的事情也验证了朱宏三的话,满清刚入关的时候北方其实没啥抵抗,大家想到的是只不过换了个皇帝来。农民还是种地纳税,读书人还是读书当官。但是多尔衮发布剃发令后整个南北方全部反叛,一些地方已经投降的地方官立刻起来反抗满清。弄得满清焦头烂额。也就是南明没一个管用大臣和大将,要不天下真是未可知也。
经过满清的残酷镇压,加上李自成张献忠的屠杀,汉人从万历后期一亿多人降为康熙初年的一千四百万人。在这里要记住满清的汉族大臣孙之獬,就是这个汉奸造成了汉人的大量死亡。他应该永远钉在汉族人的耻辱柱上。
不过这个孙之獬也没有好下场,满清建国后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对这个孙之獬展开了口诛笔伐。在汉族大臣不懈努力下。他被夺职遣还老家淄川。但是不要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回家后恰好赶上sd谢迁等人起义,攻入淄川城,孙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愤怒的民众一并杀死,“皆备极淫惨以毙。”孙之獬本人则被五花大绑达十多天,五毒备下,头皮上被戮满细洞,人们争相用猪毛给他重新“植发”,最后还把他的一张臭嘴用大针密密缝起,肢解碎割而死。“嗟呼,小人亦枉作小人尔。当其举家同尽,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铁铸不成一错也”此种下场,连仕清的汉人士大夫也不免幸灾乐祸。更可怜的是,他死之后,清廷以“之獬已削籍”,而“不当予恤”。
所以说做点坏事没问题,但是真不要在大方向上犯错误。历史是公正的,会给你一个符合你的评价。
{在这说一下,小生不是什么皇汉,因为汉族人自己做的糟心事也不少,但是每个王朝大一统后基本上都有一百多年大发展的时期。汉唐宋就不说了,明朝到后期知识分子眼光开阔,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就是满清统治二百多年一点没有寸进,鸦片战争时使用的大炮竟然很多是三藩之乱时铸造的。
到鸦片战争后满族人的统治大大削弱,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知识分子占据主导,才有洋务运动,才有所谓的同治中兴。网上很多人说中国现在的国土基本上是满清奠定的,这话说得对。
但是这只是满清作为一个王朝应该尽的基本义务,满清倒台后袁世凯善待满清王室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功过不能相抵,满清让中华传承断了二百六十多年这个大罪是如何也翻不了案的。小生的妻子就是满族人,这算不算为汉族人复仇呢老婆别走,我还要为汉族复仇两次,哈哈。}
朱宏三一句话三人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没了自己的信仰还怎么活下去。马明远问道:“这可不太可能吧,现在天下大乱不假。但是我汉族人口还是数百倍于满清,加上山海关一直都在关宁铁骑手中。不会发生你说的事情的。”
朱宏三说道:“现在当然不可能,但是如果北方持续下去,皇帝一定会调辽东军队入关平叛,那可是天下大势未可知了。”
陈子龙坚定的说道:“如果真要像贤弟说得那样,那子龙宁可一死,也绝不易服剃发。”
朱宏三心想到:“不用你说我也信你,你在历史上就是这么做的。”
陈之龙接着说道:“今天听到贤弟一席话真是振聋发聩啊。现在很多士人正如贤弟所说。我回到南直隶就会联络有识之士给朝廷上书,一定要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天下。”
朱宏三撇撇了嘴,想到:有识之士过几年基本上都死了,不死也降清了。加上崇祯这个主刻薄寡恩,能听进去你的话才见鬼了。
事情也正如朱宏三所想,陈子龙回乡后就去bj参加崇祯九年的会试,然后留在京里当官。也积极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实在是人微言轻。陈子龙看到自己说的话没人听,心灰意冷的回到老家隐居,一直到弘光朝,看到天下实在不行了,才在黄道周的推荐下出来做官。但是以他一人之力真的是回天乏力。:
第五十一章 畅谈
接下来几天马明远领着陈子龙走了几处武昌的风景名胜,拜见了武昌很多好友名士。
陈子龙还问他为什么不去,朱宏三脸红着说道:“家有悍妻,实在不敢去。”
冯自用笑着说道上次朱宏三去妓院被马小芳追入厕所的丑事,大家哈哈大笑。陈子龙说道:“既然小三要在家陪伴贤妻,那我们几个就去吧。”说完三人大笑着走了。
朱宏三气的牙根直痒痒,回家很是在马小芳嘴里来了两发才消气。弄得马小芳直犯恶心。
陈子龙在武昌呆了十日后就走了,毕竟现在他还是举人,还是要以功名为重。朱宏三去送行后便和马明远和冯自用来到食为天。食为天自从郭家满门死绝后就归了朱宏三了。
加上半年前朱宏三把朱宏义和二十个士官生借给钱礼德统一武昌县城地下势力,一时朱宏义这个杀才弄得县城腥风血雨,每天都要死上十个八个人。弄得冯自用都派人传话让朱宏三不要闹腾太大。经过半个月的清理,南城花街的花柳帮全帮二十多人全部死绝{朱宏三真跟妓院有仇啊}。西城的苦力行被吓怕了,帮主带人撤出县城,并送上三千两银子表示臣服。自此朱宏三彻底成为县城的地下皇帝。
三人来到食为天门口,掌柜连忙出来迎接,掌柜还是那个掌柜,朱宏三看到他打理的也挺尽心,也就没换他。
看到自己的东家来了立刻带人迎接,恭恭敬敬送上二楼,下去准备酒菜不提。
马明远问道:“这不是郭家的产业吗怎么成了小三的了”
冯自用在边上说道:“你问问你自己的好妹夫,他把郭家满门弄死。还纳了你侄女马如烟为妾,现在孩子都有了。”
朱宏三老脸一红,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对着冯自用开喷,说道:“二表哥的风花雪月呢,你不是看上酱油西施了吗,要不是我你们俩能双宿双飞吗你应该感谢我。”
马明远没听明白什么酱油西施,问道:“怎么回事”
朱宏三抢着答道:“你临走前那个祝有才知道不。那个酱油西施就是祝有才的女儿,你的二表哥看中人家。觉着自己道貌岸然不好下手,便求我让他成其好事。我打听到滚地雷那天结婚,邀请了酱油西施去献唱,我就带人给抢回来了。但是事情败露,我怕滚地雷他们没完没了,为了二表哥的名声,就把他们家全杀了。并顺道救回了马如烟。如烟被我少年英豪气势所折服,哭着喊着要嫁我。没办法,她老公全家都死了,我不能把她扔那吧,就领回家成亲了。”
朱宏三这一顿颠倒黑白的说辞气的冯自用跳脚大骂:“竖子,事情是你说的那样吗你是和郭怀义有矛盾才去杀他全家,顺手救的婉儿。”
马明远看到这哥俩唇枪舌剑,叹了口气,想到:“这朱宏三太也心狠手辣,不知道依附于他是对是错啊。”
事已至此马明远也没办法。马如烟都怀孕了还能怎么办,只有承认既成事实。
马明远不想在这事上牵涉太多,打断二人的争执说道:“好了,二位。事情都这样就不要坏了兄弟情分。来我们都说说半年多的见闻吧。”
这时酒菜上来,朱宏三打发伙计出去关上门,给二人到上酒,说道:“先请明远二哥说说吧。”
马明远喝了口酒说道:“这次我走了几千里,看到了很多,南直隶基本上没救了。凤阳被破的时候南直隶竟然有人最先想到的是让城别走。最后是流寇没有能力过长江他们才没有逃跑。”
马明远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不过也有有识之士说要与城共存亡,人中兄就是一个。我就是和他在那时认得的。还有几个好友。对,侯方域也是不错了,没有小三你说的那么无能。其他三人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都是一时瑜亮。”
朱宏三听到说道冒辟疆,连忙问道:“二哥见到董小宛了吗”
冯自用喝到:“仔细听你二哥讲,打什么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