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佟养甲在边上听马明远推荐朱大典,心中大骂马明远滑头,这完全是看在浙党势大,打着收买人心的目的。不过佟养甲并没有想反对马明远,收买浙党是皇帝定下的既定方针,佟养甲也没想要和皇帝对着干,所以佟养甲也没反对朱大典入阁,但是另一个人人选就不好说了。
佟养甲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王云昌还不能入阁,臣推荐后勤部尚书龚大成”
马明远看到佟养甲不要脸推荐自己的老丈人,讥讽道:“佟大人,刚推荐完侄子又推荐岳父,你儿子是不是也要弄一个官职当当”佟养甲的儿子是后宫二位董妃的同母异父的兄弟,今年刚满十岁,不过就这样也挂了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虚衔。
佟养甲哈哈一笑说道:“犬子现在还小,将来成年后自然要为陛下效力”
“哼,佟养甲你说王大人不配入阁,难道龚大成一个举人出身就配了吗”马明远不想和佟养甲扯别的,直接说道了点子上,你龚大成只是个举人,还想入阁
“马大人,英雄不问出身,龚大人可是从蒲圻县就跟随陛下,这十多年来劳苦功高,敢问一下王大人从何时跟随陛下的”佟养甲说出这句话完全就是摆资历,当年朱宏三刚逃出武昌,在蒲圻为了救钱礼德阴差阳错的将县令龚大成一家抓了来,龚大成也就成了第五位跟随朱宏三的文人官员,这个资历可是不得了,看看前面的那四位,两个阁老两个总督,只有龚大成现在还是个尚书。
“佟大人,资历再高是个废物有什么用王大人跟随本官在广东推行银行新政,还有设立各地的税务司,这个功劳还不够入阁吗”
朱宏三坐在上面听着下面这两人嘴枪舌剑,但是经由小太监传话听得没了那份气势。
“好了,二位先生不要争了,反正今天是大朝会,廷推吧”
明朝规定,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後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这大概算是最古老的民主选举政策吧参与廷推之人员,计有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官员。
皇帝命令下来,有小太监准备一个瓷瓶,然后发给有资格的大臣一张黄色纸条,上面可以书写名字,然后投入瓷瓶。
在现场中有资格廷推的一共三十六人,不过马党和浙党占了大多数,佟养甲那面只有六个名额,龚大成这次看着希望渺茫。
事实也正是如此,结果出来后正是朱大典和王云昌二人入选。朱大典听到结果后老心脏砰砰跳,没想到到老还能过一把入阁的瘾。王云昌也差不多,他早就知道今天十有能入阁,但是真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还是很激动的,从今以后终于穿上蟒袍了,在皇帝面前也有了座位。
廷推很费时间,朱宏三看了看天时已经上午九点多了。现在还在正月,虽然地处南京,但是还是很冷的。朱宏三对李承恩挥了挥手,李承恩站出来说道:“退朝”皇帝的命令下来,广场上的官员如同潮水一般退去,当然并不是放假回家,他们还要接着上班处理政务。
朱宏三带着太子朱海回到文华殿,先烤了烤火暖暖身子。过了一会儿李承恩进屋说道:“皇爷,小爷,几位阁老都来了”
朱宏三点点头,还要商量北上和谈的人选问题。其实朱宏三和马明远都已经沟通过,已经定下人选,哪知道佟养甲还有别的人选,而朱宏三也想听听佟养甲怎么想的,毕竟前半个月他还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
朱宏三带着太子来到前殿,几位内阁总理大臣赶紧起身行礼。朱宏三看了看新入阁的朱大典和王云昌,说道:“朱爱卿和王爱卿要多多配合首辅工作”二人听皇帝这么说赶紧站起来表决心,表示一定不负皇帝隆恩,为大明朝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云云。
朱宏三知道这帮臭老九说得好听,也没放心上,接着说道:“朱爱卿以前当过巡抚,还当过漕运总督,就管着工部吧,付爱卿管吏部吧,王爱卿出身财政部,这户部的差事交给你了”
付文龙听让自己管吏部,心中大喜,这倒不是说工部不重要,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要大兴土木,工部也是个有油水的部门,但是在重要那能和管干部任免的吏部相比。朱大典倒无所谓,他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能入阁就烧高香了,至于管什么都可以。
看着几位内阁阁老见面完毕,朱宏三接着说道:“今天让大家来是议一下和谈的人选问题,佟爱卿,你为何又改变主意了”
听皇帝问自己佟养甲赶紧站起来说道:“陛下,臣一直不主张和谈,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是陛下的臣子,陛下定下了大方向臣就要执行”佟养甲这顿马屁拍的朱宏三十分高兴,朱宏三就喜欢这样的干部,有意见可以提,有的商量,但是大方向定下来后就要无条件执行。
佟养甲跟随朱宏三十几年,自然知道这位皇帝的脾气秉性。看到皇帝高兴,佟养甲接着说道:“臣推荐佟图昌,并没有私心,佟图昌此人精明狡猾,福建一事就是在他斡旋下才成功的。而这次北京和谈,艰险程度不次于福建,所以臣才推荐有经验的佟图昌出任和谈正使”
佟养甲这席话真说道朱宏三心中去了,现在自己已经是强弩之末,所以和满清和谈一定要成功。正因为重要这个人选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没有能力不行,没有胆色不行,没有手段更不行。马明远提出的那个蒋文运只是当过知县,能力胆色都有,但是手段照比佟图昌可是差了许多。
而佟图昌和佟养甲叔侄漂流江湖十几年,练就了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这个正使还真是挺适合佟图昌。
但是让朱宏三不放心的是佟养甲,朱宏三可是知道这个佟养甲奸滑的很,他倒不是害怕佟图昌趁机投敌,而是害怕佟养甲有什么手段将和谈一事搅黄。如果和谈不成功,朱宏三就要独立面对上百万清军的进攻,这可是朱宏三不愿面对的。
其实现在朱宏三的总体实力和满清差不多,朱宏三占据的是最富庶的江南,而满清凭借的是人口和地域面积,所以单独对上满清朱宏三还是不惧的。但是不要忘了朱宏三身边还有一个桂王朱由榔,朱宏三害怕的是朱由榔借着自己和满清死拼之际占自己的便宜,如果满清和朱由榔联起手来对付自己那可是大事不好。
想了半天朱宏三也拿不定主意,不如两个人都见见,看看他们怎么说。
“这样吧,和谈人选之事先等一等,宣福建布政使佟图昌进京述职,朕听听他怎么说”:
第五百九十二章 噩耗连连
就在朱宏三占领南京大事庆祝之际,北方的多尔衮却迎来了他的政治危机。
多尔衮在顺治四年九月份在多铎出征后,多尔衮亲自带着满汉军队二十多万出征山西的姜瓖。
姜瓖本来是前明的总兵,多尔衮原本以为按照前明军队的战斗力,自己这次不管人数还是士气上都占据了主动,山西之乱还不是药到病除。
那里知道多尔衮想的有些简单了,山西之乱表面上看是一些前明降将不满满清统治起来造反,可是背地里确是山西汉族地主阶级对满清贵族不满的一次总爆发。
满清入关后,为了奖赏自己人,分为三次发布圈地令,将凡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及明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死于战乱留下的荒田分给诸王、勋臣、兵丁。当然纸面意思上说将前明皇亲勋贵的土地分发下去,可是实际执行的时候确实不管什么土地,不要说京师周围各县,就连山东、河南都有八旗贵族去跑马圈地,这帮八旗子弟在各省强取豪夺,不管什么前明官员当地士绅,只要看上你的土地立刻就要弄到手。
山西向来是土地贫瘠,本来能耕种的土地就少,圈地令一下立刻让大部分汉族地主损失惨重。再加上满清在北直隶一带强力推行逃人法、剃头令等开历史倒车的法令,这个时候再加上朱宏三不怀好意的推泼助澜,给那些农民武装提供武器、资金,一时间整个北直隶、山东等地遍地烽火。
山西正是由于满清统治阶级的强力压迫,大批汉族百姓活不下去了,再加上地主阶级出于各种目的,提供粮食武器,所以姜瓖的战斗力完全不是前明那些边军能比的。
多尔衮带兵来到姜瓖占领的大同,满以为半月就可攻下,哪知道从九月份打到了十一月末,大同还在姜瓖的手中。
当然,姜瓖虽然被朱宏三封为代王,毕竟他是以一府之地对抗整个满清,按照历史上姜瓖只能守半年。可是哪知道满清走背运,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号称“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豫亲王,在十月底的南昌大战中,竟然被南明军队打败了,多铎带领的十三万大军全军覆灭,多铎本人还生死不知。
多尔衮接到前线的军报后立刻带兵回到北京,这个时候什么姜瓖、什么农民造反都是次要的,现在多尔衮要回京稳定朝中局势。
满清因为上一代皇帝皇太极死的突然,并没有指定继承人,再加上满清实行的是“八王议政”,八王议政实质上是由极少数的几个皇亲贵胄共同协议一些军国大事包括推举皇位的继承人。所以在清朝前期,按照当时的“宪法”,皇帝是没有独断专行的传位权利的,即使指定了继承人也要经过议会的选举才能成为合法的统治者。这种形式一直留到康熙末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九龙夺嫡就是这种部落合议制的产物。
这个时候满清高层分成了两派,一派以两黄旗为代表的拥立豪格派,还有一派就是占据两白旗的多尔衮兄弟。正当两派势均力敌的时候,孝庄拉拢代善等其他几个旗主,拥立年纪幼小的福临,这才将豪格和多尔衮压了下去。
正因为多尔衮在高层不占据优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才力排众议和吴三桂合作,趁着明朝内乱攻进山海关。这次行动给多尔衮很大的威望,为了奖赏他满清朝廷封他为皇叔父摄政王。但是多尔衮知道,虽然现在自己大权独揽,可是朝堂上还有很多反对势力等着自己犯错误,这次多铎全军覆没很可能给一些人可乘之机。
多尔衮带着人马在过年前回到北京,第一时间就找到自己的亲信加红人,苏克萨哈了解这段时间京城的情况。
苏克萨哈这个人反复无常,十足是个小人。别看他现在党附多尔衮,要知道多尔衮死后他可是第一个上书顺治皇帝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轨,才导致多尔衮被掘坟鞭尸。不过苏克萨哈正因为这么做,取得了顺治皇帝的信任,成了康熙初年四个辅政大臣之一。
苏克萨哈现在还没有后世的位高权重,只是多尔衮在京师中的一个耳目,他在得知多尔衮回来后立刻前来拜见多尔衮。
“摄政王,现在大事不好,前线传来消息,豫亲王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多尔衮已经知道,现在他那还有心思心疼自己的兄弟,朝堂上什么情况才是重要的。
多尔衮赶紧追问道:“宫里怎么样”
“摄政王,报信的信使一道京中就被我关了起来,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