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有佟图昌献的这条计策,只要能成功,自己立刻成了皇太后的心腹,到时候再加上自己的女儿已经成了顺治的妃子,那佟家将来可是飞黄腾达了

    佟图赖盘算好得失,转过头来问道:“贤弟,你和你叔叔这么为佟家着想,你们想要什么”

    佟图昌听佟图赖这么问,知道他已经上套,嘿嘿笑道:“大哥,很简单,我叔叔年老,消灭南明后我叔叔只想当一个富家翁,而小弟我想当一任巡抚”

    很合情合理,佟图赖点点头说道:“现在哥哥做不得主,哥哥要进宫拜见太后,请贤弟先回去,有消息自然通知贤弟”

    佟图昌自己的任务完成,以后事态怎么发展就不是他能预料的了,佟图昌起身告别后回到驿站等候不提。

    佟国鼐看到佟图昌走了,问道:“老叔,你真要听信这个小人说的”

    佟图赖摇摇头说道:“不管他为人怎么样,说的对错,只要咱们佟家将这个消息告诉皇太后,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怎么办就请太后定夺吧”: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

    

佟图赖和佟国鼐叔侄看着佟图昌离开,佟国鼐问道:“老叔,您真要信这个家伙这个家伙滑不留手,侄子在福建就吃过他的亏”

    佟图赖摇摇手说道:“不管这个家伙来投靠是真是假,但是他说的和谈底牌应该是真的贤侄,你知道现在京中混乱,摄政王病倒多日,如果有个好歹到时候大事不妙啊”

    “老叔,我看摄政王不应该是篡位之人”

    “你懂什么摄政王没有这个心思,保不住他手下人有这个心思如果摄政王殡天,他手下的苏克萨哈、何洛会之流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必定要有动作。

    佟国鼐也不是刚进入官场的小愤青,一合计老叔说的很对。政治斗争向来你死我活,只要有半点犹豫立刻万劫不复。

    “老叔,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入宫”

    佟图赖想了想:“这件事宜早不宜迟,我现在就去拜见太后”

    正蓝旗驻地就在后世的东交民巷,离皇城很近,再加上佟图赖现在成了皇帝的老丈人,得到太后的宠幸,自然很容易见到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后世孝庄皇太后的名字。不过现在因为她还活着,所以并没有谥号,只能叫圣母皇太后。

    满清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都十分厉害,不说老野猪皮和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就是皇太极的老婆布木布泰也能称得上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寨桑的次女。博尔济吉特氏其实是蒙元皇族孛儿只斤氏的另一种翻译,所以说她是名副其实的成吉思汗的后人。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再次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不到13岁。

    皇太极即汗位后,她被封为西侧妃,又称西宫福晋。她初嫁时,其姑姑哲哲是中宫大妃,布木布泰因空缺东宫侧妃而居后宫第二。后金天聪六年二月,皇太极纳扎鲁特为东侧妃,布木布泰在后宫地位排到第三位。

    两三年后,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察哈尔林丹汗两名遗孀陆续嫁与皇太极,扎鲁特“不遂汗意”被改嫁给大臣之子,但布木布泰在后宫的地位还是一再下降。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改汗称帝,册封崇德五宫后妃,布木布泰受封为永福宫庄妃,排位最末。崇德三年,庄妃生皇九子、后来的顺治帝福临。

    如果皇太极能活到七老八十,还真没有孝庄的什么事,哪想到聪明人不长命,皇太极在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突然驾崩。当时最有可能的继承人有三位,一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有其父拥有的强大的正黄、镶黄二旗作后盾,他自己南征北战二十年,军功卓著,先后荣任和硕贝勒、和硕肃亲王,并统摄六部至中最重要的户部,且豪格在八旗王公大臣中还享有比较高的威望。

    另一位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他拥有自己的正白旗和弟弟多铎的镶白旗,人马众多,因长期受到皇太极的宠待,还得到了不少老臣的支持,所以势力相当强大。

    再一位就是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虽然代善已退居幕后数年,但他拥有正红、镶红二旗,曾经统兵出征咤叱风云三十年,为满清的建立与强大,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八旗王公中,他资历最老,地位最高,又有硕讬、瓦克达、阿达礼、爱新觉罗罗洛浑、满达海等一批封授王公爵位的儿孙,势力其实是最强大的。在议立新君的过程中,两黄旗的主要大臣欲立豪格为帝,两白旗拥戴多尔衮。

    这个时候本来完全没有希望的孝庄异军突起,他先联系效忠皇太极的两黄旗保皇派,拉拢他们支持自己的儿子福临。这些两黄旗保皇派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让多尔衮上台,但是只要是皇太极的血脉他们的权位就能得到保全,所以他们并不反对福临上位。而豪格在看到自己上位无望,反正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多尔衮得到,自然转过头来支持弟弟福临。

    而第二重要的礼亲王代善,他因为是皇太极的哥哥,最没有希望上位,但是支持一个年幼的皇子好过支持年长的豪格,所以两红旗也在孝庄的拉拢下投靠福临。而镶蓝旗的旗主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这个家伙向来和多尔衮死不对眼,只要多尔衮赞成的他就反对,所以他也没有异议的投靠到孝庄这边。就这样在孝庄这个女人的努力下,得到八旗其中两黄、两红、镶蓝五旗拥立,而多尔衮只有两白旗和正蓝旗的支持,没办法在这次夺嫡中落下阵来。

    不过多尔衮真的很有能力,在他强有力的铁血手腕下,满清入主中原,打下了比辽东大上百倍的土地。正因为多尔衮能带着大家发财,所以满清内部还是比较支持多尔衮的,这样多尔衮的官位一升再升,从睿亲王到摄政王,再到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是皇父摄政王,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

    按照孝庄的算计,自己的儿子年幼,而那些想要夺权的叔叔大爷能活几年反正将来皇位早晚是自己儿子的,可是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孝庄的意料。在多尔衮从山西远征姜壤回来后,逼着自己封他为皇父摄政王,孝庄知道自己已经和这个小叔子完全没有回旋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孝庄才打破满汉不通婚的惯例,给自己儿子福临找了一个汉军旗的功臣之女当皇妃。孝庄是死后的谥号,不过为了方便书中直接叫孝庄,免得太后太后的写着别扭

    今天孝庄皇太后在坤宁宫听到佟图赖来拜见,一笑让太监引见。

    佟图赖进入坤宁宫后不敢抬头,跪地磕头道:“奴才佟图赖,拜见圣母皇天后,圣母皇太后金安”

    孝庄皇太后笑着说道:“原来是佟大人来了,快赐座”

    等佟图赖坐稳后孝庄问道:“佟大人接到懿旨了吧你的女儿佟佳氏被选为后妃”

    “谢皇太后的恩典,这是奴才一家的光荣奴才以后一定为皇帝和太后奋勇杀敌”

    孝庄等的就是这句话,现在自己与多尔衮的斗争已经白热化,一点外力都要争取。

    “呵呵佟大人,今天入宫有什么事吗不会专程进宫谢恩的吧”

    “皇太后,这次奴才入宫主要是谢恩,还有就是有一些家事想要与太后分说一下”

    孝庄听佟图赖这话中有话,问道:“现在咱们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直接说来”

    “是太后当年奴才的爹和叔叔投靠我大清,奴才的佟家在盛京还有一支亲戚,原本奴才以为他们都已经着了昏君崇祯的毒手,哪想到今天奴才的一个本家兄弟来找奴才认亲”

    这时孝庄还以为佟图赖今天来是为自己家亲戚求官的,孝庄笑道:“呵呵,现在咱们是一家人,你的亲戚就是皇家的亲戚,说说他有什么能力,给他个四品武官怎么样”

    虽然说武官没有文官值钱,但是一开口就给四品官,这也是天大的恩典。佟图赖赶紧跪地谢恩。

    “奴才谢皇太后恩典可是奴才这个亲戚是南方那个神武小皇帝派来的使臣,他今天找到奴才家中是有重要事要说”

    现在顺治皇帝还没有亲政,所以朝政是多尔衮和孝庄二人把持。前些日孝庄知道南明又派来个和谈使团,不过现在孝庄满脑门官司,每天都是想着怎么和多尔衮斗法,那里有空管那个什么使团。

    不过孝庄听佟图赖这么说,感觉事情有些不寻常,赶紧问道:“明朝使臣为何去找你他说些什么”

    佟图赖恭敬的答道:“皇太后,奴才的这个堂兄弟叫佟图昌,他还有一个叔叔也活着,正是神武小皇帝的内阁大学士佟养甲这次佟图昌被神武皇帝选为使臣,正是要和我大清和谈,想要以长江为界,永结兄弟之邦”

    孝庄一皱眉,去年在南方几个省大败她还是有所耳闻的,听说洪承畴在南京被那个神武皇帝上百万大军击败,已经退往淮安,现在正在淮安驻防。没想到这个神武皇帝本来占据优势,为何要来和谈

    “皇太后,我这个兄弟虽然在明朝那边担任官职,但是一直仰望我大清,这次就是准备投靠我大清,所以他将明朝的和谈底牌都交给奴才”

    “快,说来听听”

    “是那个神武小皇帝为了能达成和谈,不知道从那里打听到我大清现在是摄政王主政,准备将在江西战败的我两白旗六千将士无偿交给摄政王,以求达成和谈”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孝庄一听这个消息,站了起来这还得了,现在京中多尔衮的势力已经快要超过自己,如果在将六千两白旗将士送回,那多尔衮将彻底压过自己。: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两白旗的来历

    

孝庄听到佟图赖传来的消息感觉一阵无力感爬上心头,自从皇太极死亡,这五六年自己孤儿寡母面对满朝的虎狼,都是自己如同走钢丝一样周旋于各种势力,这才保证自己儿子皇位稳固。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多尔衮快要翘辫子,再加上两白旗在去年江西一战中损失巨大,太祖多年的精锐都丢在江西。眼看自己终于要守得云开见日月,哪想到那个该死的神武皇帝要把两白旗六千精兵还给多尔衮。

    六千人说多不多,但是回到北京立刻就会打破平衡。虽然两黄旗和两红旗在整体实力上强过两白旗,但是两白旗那些兵丁都是当年努尔哈赤的两黄旗精锐,要真打起来那方能赢真不好说。

    努尔哈赤晚年将自己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各授于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但他有个明确的指示就是,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领正黄旗,将来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有的史学家认为这等於是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因为这种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与他们相比,但反之,这也使得努尔哈赤其他的儿子们团结起来抗衡三兄弟。

    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但还来不及做安排就去世了。他刚一咽气,几个大儿子们联合起来逼殉了三兄弟的生母大福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