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帝对手下文人好处很多,一个个都成了人模狗样的大学士,可是对坐上皇帝宝座的朱宏三有百害而无一利。打出皇帝的旗号,你朱宏三就完全将自己摆在了满清的对立面,同时还和本来应该一个阵营的朱由榔闹翻。

    再加上神武元年金声桓和李成栋的反清,更是让朱宏三手足无措,可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朱宏三没办法只好透支自己集团的生命力,硬着脑袋出兵北伐。

    占据南京后,让朱宏三的实力大涨,可是副作用也是很严重。南直隶和浙江在明末因为商品经济大发展,大片的农田改为桑田,种植经济作物,而粮食的供给都要依靠江西和湖广等产粮区供给。和平的时候当然没问题,可是现在整个南方成了一窝粥。

    现在整个湖广分为三个区域,武昌周围几个县在朱宏三手中。江北的汉阳、黄州、勋阳、承天府几个府在满清手里。而湖广最大的产粮区洞庭湖流域却在朱由榔手中。

    江西还算好点,都在朱宏三这里,可是因为神武元年的大战,整个鄱阳湖产粮区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人口大量逃亡,地方官府报上来的数据估计要恢复到崇祯十年的粮食产量最起码要五年。

    产粮区都没在朱宏三手中,可是人口都在朱宏三这。占了南直隶的朱宏三就要喂饱自己的百姓,吃不上饭的百姓可不管你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高尚目标,他们只知道吃不上饭,我就要和你们拼命。

    同时南直隶这里并没有被满清占领多长时间,一共不到三年时间,人口结构保留的相对完整,无主土地并没有多少。朱宏三在广东搞的那套桑基鱼塘根本不好使,南直隶这里的土地七成集中在大士族、大地主手中,偏偏大明还是个法制社会,就是皇帝也无权无缘无故没收地主的土地,所以如何弱化土地矛盾,增加粮食产量就成了朱宏三集团面对的一个难题。

    朱宏三接替了崇祯的职位后,在崇祯朝大地主与皇帝的矛盾一分不差的转移到朱宏三身上,不过好在朱宏三比倒霉蛋皇帝崇祯要强,崇祯自从杀了魏忠贤后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而朱宏三身后站着已经成了气候的湖广勋贵集团。

    湖广勋贵集团是朱宏三这十多年倾力打造的新贵,他们大部分都是朱宏三的湖广老乡,再加上一部分投靠过来的文人势力。这些人和传统的大士族、大地主集团不同,他们起家的依靠是广东那无数的工厂,还有吕宋、琼州两地的矿山。正因为如此,这些新兴权贵有很强的进攻性,只有占领更多的土地人口,才能卖出更多的商品,而湖广集团才能赚取更多的高额利润。

    朱宏三也不知道自己弄出来的这么个东西是什么,是资产阶级它们没有资产阶级的开放性;是封建领主它们比明末那些大地主还要先进许多,最起码它们不想把农民都固化在土地上。朱宏三想了半天发现自己打造的这么个东西大概和后世一战前德国的容克地主阶级差不多,应该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和历史上所有新的权贵阶级兴起一样,这些新权贵们第一件事就是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原来旧阶级的血肉。在年前的“流民案”时,表面上是皇帝对一些贪官污吏的打击,可是背地里却是这些新兴权贵对南直隶那些旧势力的第一次打击。

    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在宋朝就已经有百万人口居住,整个南京城的粮食供给更是被几大世家把持。朱宏三通过大兴“流民案”,将几大世家连根拔除,同时将南京这个大市场交给自己手下的湖广新贵,新权贵和旧阶级的第一次碰撞以新权贵获胜。

    当然以南直隶几家大士族为首的旧阶级也不是什么省油灯,当年阉党那么猖狂也要被他们选出来的东林党打倒在地。所以南直隶的几家大士族在得到皇帝将南京的粮食供给交给湖广集团后,都敏感的发现皇帝要对他们这帮人下手了。

    所以南直隶二省几个大士族的家主,借着松江府徐家家主大寿的时机,纷纷集中到一起商量对策。

    松江徐家就是徐阶的家族,现在的家主就是徐阶的曾孙徐本高。徐家在松江府富甲一方,有祖上留下来的土地二十万亩,算得上整个南直隶最大的地主了。

    徐本高这人在历史上随着南明的灭亡也跟着殉国了,算是一个有骨气的文人,可是在这个时空他没了殉国的机会朱宏三就重新打回南京。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除了徐家外还有苏州府的高家,镇江府的李家,应天府的周家,常州府的史家。除了南直隶的还有浙江湖州府的赵家,嘉兴府的张家,杭州府的顾家,反正是环太湖流域产粮区的大地主都来了。不过苏州还有一个大地主钱家没来,这个钱家正是常熟的钱谦益家,老钱家里也有五万多亩的土地,是一等一的大地主,不过老钱一屁股坐在皇帝那边,所以今天苏州来参会的是高家。

    徐本高看到屋中这些大地主,这些人加一起共有土地上百万亩,家资巨万,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乡绅,今天都来到自己家里,真是给自己面子啊

    “诸位,多谢大家来参加老夫的寿宴”徐本高说完也不准备在说什么客道话,不如单刀直入。

    “诸位,自从弘光元年满清鞑子占了南京,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万幸有神武皇帝从广东起兵,还于旧都,咱们这些老骨头才没有死于战乱,这都要归功于神武皇帝啊”

    这些汉族大地主虽然个人道德上不怎么样,但是在国家大义上还是不错的。这些大地主在满清占领这三年,虽然没有像浙东那边和满清死磕到底,但是也都偷偷摸摸给一些义军送粮送钱。所以朱宏三在占领南京后对这些人也还算不错,要知道他们为了保平安在给义军钱粮的同时也给满清钱粮。不过朱宏三对这些骑墙派也没什么好办法,在弄死投降派以后,对这些骑墙派也只能安抚。

    徐本高喝了口茶水后接着说道:“打鞑子兴复大明是好事,老夫举双手赞成。当年我的儿子也是北上与流寇作战,战死于前线”想到死在前线的儿子徐本高老泪纵横。

    其他几个家主听徐本高这么说都暗自撇嘴,谁不知道你儿子在应天府争风吃醋,被柳如是挤兑着去参了军,还有什么脸在这大吹法螺。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家儿子是为国捐躯,这件事也成了松江徐家最大的政治资本。你们一个个为国尽忠都喊得山响,为什么不让你们儿子去参军打仗正因为徐本高死了个儿子,所以在南直隶这几大世家中他隐隐为首。

    徐本高哭完接着说道:“我们南直隶的人为大明流尽了血和泪,嘉定、江阴、扬州,那个地方不是我南直隶人在死拼可是现在竟然被那些湖广人摘了桃子周老爷,你是应天府人,你说说吧”

    周老爷是应天府溧阳县大地主,他站起来说道:“诸位,你们这里距离应天远,不知道那些湖广人的可恶他们借着是神武皇帝的亲信,入城后对本地士绅的产业大势抢夺,被这帮湖广佬逼死的大小商家足有上百人还有年前的流民案,这一件案子就牵连应天府的粮商数十家,被砍头的数百人,发配吕宋的足足上千人可怜我的外孙,只有六岁就要跟随我那苦命的女婿远渡重洋去那兔子不拉屎的吕宋”

    说到伤心处周老爷也痛哭起来。

    这时边上站起来一个人说道:“这些湖广人虽坏,但是也不都是这样,最起码那些士兵还是公平买卖的”

    正在痛苦的周老爷一看说话的是镇江府的李奎,气的骂道:“李奎,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李家在扬州之战中得了不少好处,怎么还要为湖广人说话吗”:



    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祸临头

    

镇江府李家是镇江的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因为镇江靠近长江水道,在加上明朝大运河在镇江这汇入长江,所以李家在长江航运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这次朱宏三为了保证南京的北方安全,派出大军攻打扬州,可是让李家占尽了便宜,所以李家才对这些新来的湖广新贵态度十分暧昧。

    不过李家虽然可以为湖广新贵说说好话,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一屁股坐到湖广这边,背叛自己的本阶级。

    李奎看到应天府的周老爷呵斥自己,赶紧坐下不再发声。

    周老爷看到李奎坐下不说话,恶狠狠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可能和那些湖广佬有来往,肯定也是赚了些钱但是你们知道吗咱们的根本是什么是土地啊这些湖广佬一来就大势侵吞应天府周围的土地,现在应天府周围已经有三万多亩的土地落入湖广佬手中”

    听到周老爷提起土地,在座的大地主都大点其头,土地才是根本,谁要动他们的根本他们就能和谁玩命

    “各位老夫在朝廷上的朋友传出来一条信息,皇帝有意用银元收购咱们手中的土地,然后交给那些泥腿子种”

    听到这条消息本来安静的屋里立刻鼓噪起来。

    “什么收购我们的土地这是为什么就是皇帝也无权强制收我们手中的土地”

    坐在边上一声不响的徐本高这时说话了:“听说是马阁老的提议北面不是来了很多流民吗朝廷怕人多生变,所以准备给他们些土地种”

    这些大地主的土地可都是经过几辈人攒下来的,现在听要在自己手中被收走,一个个十分着急。

    镇江府的李奎问道:“徐老爷,你们徐家世代官绅,你还有锦衣卫左都督的世袭官职在身,不能想想办法吗难道眼看着朝廷从我们手中收走土地吗”

    徐本高嘿嘿冷笑道:“世袭官职现在不是前朝了,虽然朝廷并没有说老夫的官职怎么办,但是每年的禄米可是停了下来”虽然徐家家大业大,不在乎那几百石的粮食,可是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十分不好受,所以徐本高才说出这种酸酸的话来。

    李奎是这些大地主中唯一没有功名护体的,现在他听徐家都被夺了功名不免心中有些害怕。

    “徐老爷,前朝的功名都被夺了神武皇帝不是在孝陵拜祭过太祖吗难道还能说话不算数”

    “哎你知道什么,我家的功名是嘉靖朝封的,神武皇帝出身楚藩,哪能承认燕王系的封爵别说我们徐家,听说京师城里那些靖难功臣大半下了天牢,很多被砍了脑袋夺了爵位,我这算是好的了”

    屋中所有人听到徐家这么显赫现在都这个样子,一个个不禁兔死狐悲起来。

    哪知道应天府的周老爷还有更劲爆的消息:“大家别顾得伤心,你们忘了吗明年就是神武皇帝定的两年之期,也就是说明年一月初一就要停止流通白银,大家都使用银元”

    如果土地是这些人的根本,白银就是这些人的血液。这些大地主都是半农半商,真正以种地为职业的没几个。得益于明末经济大发展,种植经济作物要比传统粮食来钱快的多,所以这些大地主的土地大部分都种的经济作物。而经济发展了,可是经济手段却没有跟上,大批赚取的白银被装进坛子埋入地下。

    屋中这些大地主那个都有上百万两的存银,现在听说白银要作废,一个个都如丧考妣,都像死了亲娘老子。

    “他娘的,这个神武昏君,银元兑换权牢牢的把持在湖广派那几个大钱庄手中,他们一两白银能兑换一个银元,我们去就要一两五钱兑换一个银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