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朱淮挨的六杖并没有什么,只是表面皮开肉绽,看着血淋淋其实养个半个月就和好人一样。但是朱海这一扑,有两个力士手中没了准头,这两杖打的重了很多,这下朱淮叫的如同杀猪一样。

    剩下那两个力士看到太子趴在朱淮身上,太子穿的可是黄龙袍,是国家的储君,这两个力士可不敢打下去,没办法只好看向韩奇。

    韩奇叹了口气说道:“太子兄弟感情深厚,既然太子想要替楚王受过,剩下两杖就由太子承担吧”

    有了韩奇的命令,那两个力士才敢下杖,不过也不敢真打,只是意思一下而已,太子的衣服都没打破。

    十杖打完,传旨的小太监上前验伤,他还要将朱淮的伤情汇报给皇帝。

    朱淮可是被打的够呛,后来那两杖可是实打实,朱淮的屁股完全皮开肉绽,鲜血流了一地。

    小太监看完后点了点头说道:“奉皇爷命,楚王十下廷杖受了八下,太子代为受两下太子可看清楚”

    圣旨上说得清楚,让太子监刑,所以朱海挣扎的爬起来跪地说道:“儿臣证实正是如此请钦差回复父皇”朱海挨了那两下也不好受,虽然屁股没破皮,但是双腿也是麻木异常。

    那个小太监点点头,然后带人回到广西复命去了,南京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不过南京的几个大佬知道太子这番作为后反响不一,马济远听到后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表示太子做的还不错,是一国储君的模样。马明远听完后只说了两个字“过了”,也不知道是说太子做的过了还是楚王做的过了。佟养甲听完后冷笑三声说道:“看来太子也学会收买人心了”

    当消息传到广西的朱宏三耳中后,朱宏三并没有说什么,也没问小太监前因后果,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几个人都是老油条,哪里看不出来太子是在做样子,但是马济远认为储君就应该这个样子,不管心里怎么想,要的就是给天下人看一看,太子是个仁君。马明远太了解太子,大家都知道太子性子仁厚,这种苦肉计根本没什么用,反而让其他人觉着太子没什么心计。佟养甲也知道太子是什么人,能用这种蹩脚的苦肉计正说明太子已经长大了,现在的计策蹩脚,但是将来就不一定了。

    而作为父亲的朱宏三却是失望,朱宏三让太子去当监刑就是要看看朱海怎么做。如果朱海利用这个身份给朱淮苦头吃,朱宏三反而看高太子一眼。因为皇帝这个职位不好干,不心狠手辣根本坐不住这个位置。哪想到朱海为了区区名望就弄了一个蹩脚的苦肉计,朱宏三真是太失望了。

    朱宏三想到太子太软弱,将来如果当了皇帝根本驾驭不了朝中那些大臣。老三朱淮狠辣有余,但是没有气度,根本就是个小心眼,这样的人也不能当储君。老二朱江现在远在倭国,不知道他怎么样,也许可以观察一下。

    朱宏三虽然对继承人的事心烦,但是也就想想就过去了,毕竟朱宏三刚三十五岁,正当壮年,最次估计还有二三十年好活,所以继承人问题并不着急,也许其他几个年幼皇子中有合适的人选。

    朱宏三现在所有心思都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身上,朱宏三以前并没有来过云贵,在他的印象中还以为云贵和两广一样,虽然有些少数民族,但是已经被汉民族同化的差不多了。但是朱宏三进入黎平府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

    云贵和周围的两广四川不一样,两广四川汉化日久,大量的少数民族真的成为少数民族,只有在偏僻山区才有生存。可是云贵可不一样,这里汉族成了少数民族,汉族只能待在仅有的几个城市周围,其他广大山区都是大片的彝人、侗人、苗人的天下。

    云贵这地方不像四川和两广,四川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秦国的地盘,两广也在汉武帝时期被中原王朝征服,这两个地方经过上千年的汉族同化,少数民族并没有什么进攻性,大半成了汉人口中的熟黎。

    可是云贵不一样,中原王朝真正对云贵实行有效统治是在元朝开始,在宋代以前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天下。元代在云贵各地设立土司,这些土司也就是在名义上服从朝廷的命令,其实各地都是独立王国。到了明代也沿袭元代的治理方法,不过对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化拉拢,在各个地方推行流官,也就是用汉人来当地方官。

    这项政策当然引起当地土司的反弹,有明一代贵州各地土司叛乱此起彼伏。比较大的有万历十四年播州杨应龙叛乱,天启元年的奢安之乱,还有崇祯四年的沙普之乱。这三次少数民族叛乱固有当地汉官压迫奴役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主要矛盾就是云贵当地一些传袭几十代的土司不准备交出权利,还想要和以前一样当独立王国。

    朱宏三在五月初五进入贵州,第一站就是黎平府这个黔东南重镇。黎平府设立于永乐十二年,共设置有十四处长官司、一处三郎司和一处三郎司土舍。黎平这里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黎平河谷入口处海拔为贵州最低,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黎平这里还是整个贵州除了贵阳汉人最多的府,所以朱宏三才决定从这里入黔。

    当朱宏三带着大军进入黎平后,原本效忠于朱由榔的官员早已经得到消息,黎平知府刘祯没办法只好带着全城官员出城迎接新主子。

    朱宏三对这些投降派其实还不错,毕竟他手下也没有那么多官员接手新占领的地方,所以这些不抵抗的投降官员全部原职留用。

    刘祯得到自己原职留用的消息后松了口气,他可是听说这个神武皇帝不是好东西,听说最爱人妻,不过看样子也没什么,长的普普通通,就是个子高些,其他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西安氏

    

朱宏三看到这个投降的黎平知府用余光偷看自己,知道这个家伙心中紧张,害怕自己收拾他。

    说句心里话,朱宏三并不想用这些投降派,但是朱宏三手下实在没有有行政经验的官僚,没办法只好接着让这些投降派原职留用。

    朱宏三看了看跪在自己面前的黎平知府刘祯,问道:“黎平府,起来说话”

    “罪臣不敢”

    “让你起来就起来,朕有些话要问你”

    刘祯这才敢站起身来,不过也不敢抬头看朱宏三。刘祯对这个流氓皇帝不太了解,但是广西云贵这边对朱宏三的传言很多。不过都是说朱宏三小时候不读书,怎么淘气不学好的事。刘祯通过传言发现这个皇帝大概和刘备差不错,都是出身市井,但是小时候就有帝王相。这样的皇帝可不好糊弄,还是小心些为好。

    朱宏三看刘祯这个样子也不管他,直接问道:“黎平府,你来此地当官多久了”

    “回陛下,罪臣是崇祯十年进士,选官时就来贵州,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

    “哦你是崇祯十年进士,那你和马明远是同科啊”

    刘祯听皇帝这么说赶紧说道:“陛下夸奖了,臣只是三甲二百零三名,马阁老是二甲第一名,哪里是臣能比的”

    朱宏三点点头,接着问道:“你来贵州十多年了,你说说贵州的彝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祯听朱宏三问起贵州彝人的事情,这个是他的长项,他作为地方官和这些少数民族多打交道,还是很了解贵州彝人的分布情况的

    “陛下,贵州彝人是由先秦时西北河湟地区的羌人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迁移,到云贵、四川这里定居现在贵州境内的彝人最大的部族就是水西安氏”

    刘祯不亏是通彝人才,在朱宏三面前侃侃而谈,将贵州彝人这上千年的历史讲个详细。

    当然,朱宏三对这帮彝人是怎么来的不感兴趣,他着急了解贵州水西安氏的由来。

    早在三国时期,一位叫济火的彝族首领就因帮诸葛亮征讨南中有功而被封为罗甸国王,统治包括今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金沙等县的大片土地,是为慕俄勾君长国。到元代,慕俄勾的势力已跨过了乌江上游的鸭池河,向东一直延伸到今贵阳一带,但统治中心在鸭池河之西,因此慕俄勾亦被称为水西。明代依前朝旧例,赐封水西统治者为贵州宣慰司宣慰使。明制,宣慰使从三品,为品级最高的土司,朱元璋还诏“贵州宣慰使位居各宣慰之上”,足见水西土司的重要地位。自明英宗以后,水西君长开始采用汉姓安,实行彝、汉双姓名制,所以又称水西安氏。

    除慕俄勾外,黔西北地区尚有另一位彝族首领俄索折怒于元代以前在黔西北建立的乌撒君长国,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威宁、赫章二县。明代乌撒君长被赐封为乌撒土知府,并和水西君长一样采用汉姓安。

    从济火之后,唐时阿佩,宋时普贵,元时阿画,这些水西彝人头领都在中央王朝开国时纳土袭爵,继续执掌水西地区统治权,直到清朝的康熙时改土归流,在千余年的各朝各代更替中,水西安氏总是能率先纳土内附,足见其识时务及大局观,也促成了安氏一族统治水西地区时间长达1370多年,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历史最长的世家。

    而天启元年贵州的奢安之乱,将水西安氏和明朝和谐的关系彻底打破。当时贵州彝汉矛盾日趋复杂化与尖锐化,中央政府所派出的流官不但渔肉百姓,苛收重赋,对当地的土司们也是苛责打骂,视为贱民,常常以改土归流这把刀子举在土司们的头上。

    而长期以来的世袭的土司制度,流官们也加以干涉,凡世袭者必向流官上私纳黄金已为不成文之陋规。如天启初年,水西安位继承祖父职位,光是贵州分守兵备副使邵应祯一人就向安氏“索该酋金银常例,不下两、三千金”。而不纳金者,“承袭有积至二三十年不得职者”,与水西安氏世代为姻亲的永宁奢氏是为例,万历年间奢氏首领奢效忠死后,奢氏陷入了效忠亲弟奢崇明与效忠庶子奢崇周的土司位置争夺战,而永宁总兵郭成,马呈文竟然利用双方混战之机,出兵赶火打劫,将“奢世九世积财,搜掠一空”。而在奢崇明成为代永宁宣抚使后,当地流官却以“行堪未定”为由,拒绝承认,并多次向朝延议请将永宁地区“改土归流”。长期高压的政治,使奢崇明日益滋生叛意。

    天启元年,明朝在后金战线上吃紧,要求水西永宁二土司征兵赴辽作战,这成了奢安之乱的导火线,奢崇明调集兵马两万至重庆,但一方面,明政府拒不发放军饷军粮,本应发放的四十万两饷银也只给了四万两,另一方面,重庆巡抚徐可求又指责奢崇明所调之兵大都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要求遣回永宁重新征调。

    奢崇明以此为机,扯起了反旗,率领二万徐可求所说的“老弱病残”永宁军攻占了重庆,杀巡抚徐可求及其它官员二十余人,并分兵攻占了合江、纳溪,遵义等重镇,后来还围攻成都达一百多天。之后,奢崇明建立大梁国,自号大梁王。

    奢安两氏虽然也有利益冲突,但其世代联姻,整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此时水西安氏首领安尧臣刚死,其子安位年幼,尧臣妻奢社辉摄事,水西大权掌握在奢社辉与安尧臣之弟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手中,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