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消息可比武昌什么土地兼并要严重的多,古代皇权转移时那次不是腥风血雨。夏允彝听到赶紧站了起来,追问道:“什么陛下昏了过去没找医生吗到底什么情况”
“医生没找,昏迷的时间很短,大概也就半刻钟左右”
夏允彝在地中转了几圈说道:“事情重大,闇公你和我一起去见总督大人”
总督刘思赉这几天忙得要死,虽然他不主管作战,但是现在大军云集武昌,每天后勤补给就是个不小的数目。皇帝已经下旨要先夺取汉阳,作为北伐的先遣站,刘思赉自然要尽心尽力为朱宏三鞠躬尽瘁。
刘思赉坐在总督衙门中正在处理公事,听中军说布政使夏大人和武昌知府徐大人都来了,刘思赉赶紧让仆人将二人引进来。
刘思赉虽然不是南直隶人,但是他是东林大佬姜曰广的学生,自然先天和夏允彝、徐孚远这些东林党亲近。
“二位,今天来见本督有什么事情”
夏允彝沉吟片刻后说道:“制台大人,今天陛下去了武昌县祭祖,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武昌府说一下”
接下来徐孚远就将两件事详细的和刘思赉说了个清楚。
刘思赉听徐孚远说完也是眉头紧锁,沉吟道:“陛下昏倒这件事应该是偶然,陛下是万历四十三年生人,今年三十八岁,正是春秋鼎盛之际,昏倒应该是气大伤身不过土地兼并这件事实在揭开早了,梁观这个家伙误我大事啊”
其实刘思赉在湖广这里当了三四年总督,对本地的情况能不了解吗以前他或明或暗支持哪些湖广派兼并土地,等到最后压制不住,最好闹些什么民乱,然后逼迫皇帝自己下手收拾湖广派。
刘思赉这么做倒不是看到普通农民负担过重,心中过意不去,而是他准备借着这个机会收拾朝中的马明远等改革派。
在屋中的这几个刘思赉是江西人,家中虽然不富裕但是也算小康之家,在南昌城外也有个上千亩土地。夏允彝根本就是松江府的大地主,虽然没有徐家有钱可是几千亩土地还是有的。至于徐孚远更是不得了,徐孚远是嘉靖朝首辅徐阶兄弟徐陟的曾孙,徐陟当年在华亭借着哥哥的势力大势侵占土地,家中更是粮田上万亩。
这些人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更是主流意识的代表,而马明远弄出来的那个摊丁入亩和官神一体当差纳粮可是要了这些大地主的老命。所以当年的倒马运动虽然在台面上的是南直隶的那些大地主,其实他们的后台正是以姜曰广、钱谦益这些朝廷阁老为首的士大夫们。
姜曰广虽然在历史书上光明伟岸,金声桓反正失败后投水而死。但是姜曰广宦海沉浮多年,也是一名手段老辣的政客。姜曰广知道现在明面上斗倒马明远,但是皇帝并没有将马明远撵回乡,而是居住在京师。只要马明远还在京一天,就有起复的可能,所以姜曰广给自己的弟子刘思赉写信,让他时刻注意湖广马家的动向,积攒黑材料好对马明远发起致命一击。
如果你马明远和海瑞一样是个清官,那收集黑材料还真不好收集。但是马明远裤裆里也是一屁股屎,除了马明远自己以外,他的管家、亲戚、家丁,甚至小妾婢女,只要能和马家挂上关系的都跑去湖广跑马圈地。
刘思赉接到老师的信后,对这些打着马家旗号来要地的大开方便之门,只要马阁老一张条子,直接拿地没问题。所以那几家才在几年的光景下就将武昌的粮田占去一大半,刘思赉背后的纵容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刘思赉为了这件事谋划了多年,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被梁观捅开了,你说他能不生气吗但是生气归生气,刘思赉也没啥办法,梁观别看是一个七品县令,可是梁观身后站着财政部尚书陈子龙,梁观当年和陈子龙在太湖一起抗清,自然关系亲近,所以刘思赉只是骂了几句就不说了。
夏允彝和徐孚远都是陈子龙的人,也不知道刘思赉的策划,看到刘思赉生气后赶紧问道:“制台大人,现在怎么办要不发动朝中同僚参那些占地的湖广派可好”
“皇帝知道武昌的情况后如何说的”
“皇帝没说什么,只是将赵德全拉出来打了一顿鞭子,将赵家侵占的土地都退了回去,对其他各家并没有说什么”
“原来如此,既然皇帝没有旨意那我们也就不用做什么了,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吧”
听刘思赉准备甩手不管,夏允彝可是有些急了,你总督大人都不管那湖广的老百姓怎么办现在北伐在即,如果湖广大后方再出现什么事情不是耽误北伐大计吗
“制台大人,这。。。”
“好了,你们逼迫本官也没办法,那些勋贵要不是马家的人,要不是皇帝的亲信,你们说本官能怎么办本官还有事情要处理,不送了”刘思赉说完端茶送客,夏允彝和徐孚远没办法只好出了总督衙门。
徐孚远站在总督衙门门口问道:“彝仲,现在总督大人已经不准备管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要不写信通知人中”
夏允彝想了一下说道:“不行,陈人中和马明远亲近,这件事不能和他说我不是不相信人中的人品,但是他手下人就不保准了”
“那应该怎么办咱们不能啥事不干吧北伐在即,如果到时候后方出现大乱子可是你我的责任”
“这些朝廷大佬不敢管本官来管,闇公本官决定亲自上书给皇帝,你愿意署名吗”
徐孚远没听明白,上书给皇帝皇帝现在不就是在武昌吗还用什么上书
“彝仲,上书给皇帝怕不妥吧,上午你也不是不知道,皇帝已经摆明不处理了,你的书不是白上了吗”
夏允彝嘿嘿笑道:“闇公,为兄这几年当官也学会了些阴谋诡计,正常渠道上书要交到哪里”
明代规矩正常渠道的奏折要交由京师的通政司,然后有人按照事情缓急交到内阁,由内阁主管阁老审议后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事情不重要的直接发到主管部门办理,重要的就要召开内阁办公会,由几位阁老联合审议,在拿不定主意才上交到皇帝,由皇帝圣裁。
“彝仲,我当然知道,不是交到通政司吗难道你要。。。”这时徐孚远也反应过来,睁大眼睛看着夏允彝。
“对这帮朝廷大佬害怕那些湖广派的报复,本官不怕本官正是要闹得天下皆知,逼着那些大佬们出头闇公,你有没有胆子和本官一起干”
徐孚远当年也是抗清义士,也是血气上来撸袖子就是干的主,听夏允彝这么说哈哈笑道:“好夏彝仲,今天小弟就陪你疯狂一把”
二人商量妥后回府开始写奏折,他们不知道的是,就是一封简简单单的奏折,却在朝堂上引起一阵腥风血雨,上千人因为这么一封奏折弄得人头落地。
这时在总督衙门中,刘思赉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什么事不做,而是在夏允彝和徐孚远二人离开后,亲自给自己老师姜曰广写了封信,将今天发生的事详细的交代一遍,同时提醒自己老师,现在事情已经揭开,马明远那边一定有所准备,请老师做好最坏的打算。
就在武昌官场暗流涌动之际,朱宏三准备起行回京师。按照以前朱宏三定的行程,他要在武昌这里等候将汉阳攻下才走。可是梁观将武昌土地兼并的盖子揭开后,朱宏三感觉京师一定有事发生,自己已经离开京师三年有余,如果自己不坐镇京师太子威望不够,怕是镇不住那些老家伙们。
所以朱宏三在武昌待了三天,检阅一下军队,然后带上自己禁卫师,坐海军的军舰,顺流而下回到南京。
朱宏三在十月十二日回到南京金山门外码头,皇帝亲征回京自然兴师动众,码头上早已经沾满了人,在太子的带领下迎接皇帝。
朱宏三下了船太子赶紧上前磕头:“儿臣恭祝父皇德胜返京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说完码头上立刻一片三呼万岁之声。
三年不见太子已经长得足有一米八,比朱宏三还要高了半个头。朱宏三上前扶起太子,看到太子这几年沉稳不少,嘴唇上还蓄起了短须。:
第七百一十四章 勾心斗角
谢谢书友“不明觉励”的捧场和月票
朱宏三上前搀扶起太子朱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小子,长的比老子都高了”
朱海这几年越发的沉稳起来,听父皇这么说赶紧半躬身体说道:“父皇是为国操劳,儿臣那里敢比父皇”
朱宏三原本看到朱海还很高兴,但是朱海这几句恭维的话让朱宏三心中长叹,看来以前那种父慈子孝的场面没有了。
楚王朱淮几年前被朱宏三胖揍一顿,现在伤早已经好了,这时上来磕头说道:“儿臣拜见父皇”
看着如同猪一样的朱淮,朱宏三十分不喜欢,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朱淮看到父皇没说话,赶紧接着说道:“父皇,儿臣的妃子半月前为父皇产下一皇孙,请父皇赐名”
听自己又当了爷爷,朱宏三才露出点笑容:“嗯,不错老三这是你的嫡长子吧这样,就叫朱升钖吧”钖是古代马额头上一种饰件,并不是什么好字,只能算是一般。
朱宏三现在一共有四个孙辈,长孙朱升铎是太子妾室向氏所生,长孙女汝阳郡主和嫡长子朱升钰都是太子妃马宁儿所生,现在又多了一个楚王嫡长子朱升钖。长孙的铎字是军中一种乐器,嫡长孙的钰字是一种珍宝,这两个名字正说明朱宏三很喜欢这两个孙子。可是第三个孙子朱升钖名字含义一般,楚王朱淮听父皇给赐的名字心一下凉了半截。
朱宏三现在满腹的心事,那里还能关注朱淮怎么想的,起完名字后就将朱淮放在一边,对太子身后的内阁总理大臣马济远说道:“马先生,你也来了”
马济远这三年不见明显老了很多,看来国事很劳累。
“臣等恭祝陛下德胜归来”马济远带着身后六个副总理大臣和一堆尚书行礼如仪。
“诸位爱卿请起,朕远征这三年国事依仗诸位,诸位辛苦了”所有大臣赶紧躬身说道不敢。
朱宏三对马济远说道:“马先生,今天朕很累,明天上午开一个会吧朕决定在来年三月带兵北伐,中原大地已经乱了这么多年了,也应该结束了”
马济远早已经接到军机处的行文,南京这边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但是其他一些普通官吏并不知道。现在听皇帝要北伐,一个个心中大喜。只要打仗,就意味着能立功,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亲戚都可以弄一个战功当官,自己还可以升官,自己名下的工厂又可以接受大笔的订单,所以打仗满朝文武都喜欢,一时间歌功颂德的马屁如潮。
朱宏三笑了笑对马济远说道:“马先生,朕很累,先回宫了”朱宏三说完带着护卫离开码头,从正阳门入宫回去休息了。
佟养甲身为次辅一直站在马济远的身后,朱宏三的脸色他看得很清楚,并不像劳累的样子,难道有什么事情
朝中几个大佬都如同佟养甲一样,纷纷心中合计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马济远回头对着众臣说道:“诸位,陛下的旨意你们都听到了,除了今天当值的,大家没什么事就回吧明天上午在所有内阁阁老、九卿科道、各部尚书侍郎都要去文华殿”
一把手说话各位大臣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