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江西巡抚王献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资历身份都够,这样吧税务部尚书空缺,让他去吧”
听马明远这么说,张家玉才心中满意,躬身离开马府。
看到张家玉离开,马明远派出府中下人去召集自己的党羽,做好明天的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内阁的六位阁老和在京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去奉天门早朝。毕竟皇帝离开三年,这还是三年来第一次大型朝会。以前皇帝不在时大朝会已经停了,只有初一十五的小朝会,前半年做主的是太子,后来太子犯错就换了首辅马济远。
朱宏三这个皇帝还算是勤勉,可能比不上老祖宗朱元璋和倒霉蛋皇帝崇祯,但是比嘉靖、万历等皇帝要强上许多,大概和朱棣差不多。
太阳刚跳出地平线,朱宏三出现在奉天门,坐在龙椅上等候朝臣的参拜。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虽然不到零度但是南京已经很冷了。朱宏三也没打算问什么,因为这种大朝会只是礼节性的,大概和后世的新闻联播差不多,让看不到皇帝的臣子们看看,你们的皇帝活的很好,身体不错,你们要好好干活,皇帝不是眼瞎,你们的努力皇帝都看在眼中,将来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当然这些骗骗低级官员还行,只要当上侍郎以上官职的官员,那个不是老油条,知道升官和好好干活半点关系没有,朝中没人你累死累活也只是个小吏的命。当然皇帝的接见对广大低级官员还是有些用处的,一些刚考上进士的新晋官员,看到皇帝和蔼可亲的问候自己,让自己多多为国效力,一个个激动的满脸通红。
朱宏三说完言不由衷的话后挥了挥手,身边的李承恩喊道:“无事退朝”
皇帝已经决定在文华殿小朝会了,朝中大佬也没人愿意在这个气候站在奉天门这里挨冻,所以大家都没有异议,这样早朝结束。
早朝结束后大概是七点多钟,朱宏三回到后宫喝了点水,吃了早点,才又回到文华殿,开始正式的朝会。
因为有皇帝的命令,今天朝会来的人很全,十三部尚书侍郎、九卿科道、御史言官等等,将文华殿站得满满的。
最前面是七把椅子,不过只是坐了六个阁老,朱大典因为年纪太大,在去年就已经辞官回乡了,所以阁老的职位空了一个。所有有希望入阁的官员看到那个空着的椅子眼睛冒火,他们都知道今天必定是决定那个入阁,所以在昨天都已经串联好了,就等着今天廷推了。
所有官员站好后,在太监的唱和声中皇帝朱宏三从后殿转出来,大殿中所有官员行礼如仪。
朱宏三挥挥手坐下后说道:“各位爱卿,朕离开三年,京中所有事情仰赖各位了自从崇祯失德,被满清占据中原已经七年有余,中原百姓苦难多年,朕既然继承太祖遗志,就要驱除鞑虏恢复大明江山以前因为桂王朱由榔倒行逆施,对抗中央,所以朕一直倒不出手来北伐。现在朕已经扫平云贵,朱由榔已经逃往缅甸,不日就会被擒拿所以朕决定在神武六年三月出兵北伐”
北伐是既定国策,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出来唱反调,毕竟从国家到个人,北伐都有好处。国家已经纷乱二十多年,中原一片凋零,也应该结束乱世了。对个人来说北伐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到时候大家升官发财何乐而不为呢大殿中所有群臣纷纷歌功颂德,将朱宏三夸得功比三皇五帝,真是气死秦皇汉武,羞杀唐宗宋祖。
等大臣们吹捧完了,朱宏三接着说道:“现在大家说一说,这个北伐怎么办佟养甲,你主管军事,你先说”
得皇帝点名,佟养甲站出来说道:“回陛下,在年初臣接到军机处发来的行文,已经开始准备北伐所用物资,京师玄武湖、南昌、广州三地的兵工厂也在全力生产,现在已经生产出火枪十万杆,火炮一千五百门,同时海军也有六艘军舰下水”
朱宏三听佟养甲说完心中十分高兴:“好,明天让城外新成立的四个师去领装备,现在距离三月还有段时间,让他们加强训练,到时候不要给朕丢人”
佟养甲躬身接旨,但是接着说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还是不讲”
“嗯有话就说,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是兵工厂在全力生产,可是上个月玄武湖兵工厂还发生一起爆炸,是工人太疲劳引起的”
朱宏三一听十分不高兴,他知道兵工厂不是火药就是钢铁,这种东西不搞好安全生产怎么行
“朕记得当年已经详细的规定了安全生产制度,为何还发生这种事件是不是工头疏忽传下旨去,命锦衣卫严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陛下,原因就是财政部一直拖欠拨款不给,工厂没有多余的钱雇佣更多的工人,现有的工匠已经三个月没领薪水了。”
没钱了怎么可能朱宏三离开这三年每年都看财政预算,去年收的赋税达到了三千多万银元,绝对不能没有钱。
“陈子龙,你是财政部尚书,你说说为什么兵工厂的拨款没有拨下去”
陈子龙听皇帝语气不善,面无表情的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臣这个尚书当的不称职,有负陛下重托,臣请辞去尚书一职”
辞官有些超出朱宏三的意料,他原本以为可能财政部有什么困难,但是没想到陈子龙能辞官。
“人中,可有什么难处说出来大家一同解决,不要动不动就辞官”朱宏三对陈子龙印象很好,更别说以前还有交情,自然不能看着他辞官。
“陛下,臣谢过陛下的知遇之恩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这个财政部尚书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人中,这是为什么”朱宏三看到陈子龙不说,对着内阁中主管财政的阁老王云昌说道:“王云昌,你主管财税,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王云昌站出来说道:“陛下,朝廷的赋税分为三大块,一是农业税,一是海关的关税,一是国内收的商税去年财税收入为三千六百五十万银元,其中农业税只占一成,四成为关税,五层为商税”
朱宏三听王云昌这么说一皱眉头,在神武三年时税收就达到了三千万元,这几年过去了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其他的别说了,朕只问你,为什么现在国家没钱了”
“陛下,去年这三千六百五十万赋税广东占了八成,其他各省只占了两成广东因为这几年抽血严重,很多厂子纷纷破产,所以今年七月份的夏税只收上来五百万元,十二月份的冬税估计只有三百万元”
朱宏三一听就怒了,这还得了一年就八百万税收,够什么组建一个师就需要一百万银元,八百万银元还不够军队一年训练所用。
朱宏三站起来怒道:“怎么回事为什么广东一省就交八成税收马济远,你是首辅,你说为什么”
马济远作为当家人这时不站出来不行了,他站出来说道:“回陛下,陛下这几年去云贵平叛,每年就需要五百万银元,再加上官员的俸禄、兵工厂的生产、各地还需要银元搞基础建设,国库实在没银子了”
“朕不是问你银子怎么花的,朕问你为什么广东一省就要负担八成赋税,南直隶呢浙江呢江西呢福建呢这几个省的赋税都哪去了”
“陛下,朝廷有法度,举人免征赋税和徭役的,其他省士人人数多,实在征收不上来赋税,臣为了保证陛下的平叛作战,只能调整广东的赋税,由二十税一调整为十税一,这才能将将保证陛下所用”
朱宏三听马济远这么说好悬没气死,马济远满口保证陛下所用,难道这钱都是老子自己一人花了吗还有神武元年自己称帝时只有广东一省,赋税是一千五百多万,现在马济远将广东税率由二十税一改为十税一,那不是其他几个省一年才交六百多万银元吗:
第七百一十九章 分裂
朱宏三被马济远气的无话可说,他问道:“马济远,你是首辅,朕问你现在北伐在即,财政缺口这么大,你说该什么办”
“陛下,现在湖广全境一统,臣认为湖广和江西赋税很低,臣建议在这两省征收辽饷”
马济远此话一出大殿中立刻乱成一团,辽饷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全国除贵州等少数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崇祯四年,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辽饷和崇祯年间征收的剿饷正是压垮大明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北方各省本来就风雨飘摇,这两项赋税的征收立刻遍地民乱,所以朱宏三在广东监国时就已经明发诏书,将这两项不合理收费废止。
而江西和湖广刚收服没几年,大片土地没人耕种,现在就开始征税,估计民间一定会盗匪四起。
而让大殿中各位大臣气愤的是,马济远明明出身湖广,现在却要对自己阶级下手,首先在湖广征税,这实在是大义灭亲啊
张家玉虽然只是一个知府,但是今天有特旨让他来参加朝会,他看到朝中湖广和江西的大臣群情激奋,知道时机到了。张家玉对站在身边的户科御史唐元楫挤挤眼睛。唐元楫出身崇祯十六年二甲进士,正是张家玉的同年,得张家玉的引荐进入科道御史行列,今天就由他来打这第一炮。
唐元楫站出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本”
朱宏三点点头:“说”
“臣弹劾首辅马济远勾结江苏行省徐本高等十二家,意图南迎桂逆朱由榔于京师”
唐元楫这话一出大殿中一片安静,大家都知道唐元楫是广东人,以前广东人因为反对马明远的关系和马济远还不错,现在唐元楫跳出来开炮这是为什么要知道大家都不是傻子,广东派的陈子壮已经贬回广东,现在朝中广东派够资格入阁的一个没有,他们跳出来反对马济远想干什么
唐元楫刚说完,大臣中属于张家玉小团体的陈世杰、吴以进、李贞、高赉明、杨邦翰都站了出来,齐声说道:“臣等附议”
朱宏三看到广东派集体对马济远开炮,知道这帮大臣绝对早有预谋。马济远他太了解了,道学先生,不收礼不贪污,家中只有自己赏赐给他的一千多亩土地,除了在雷州有一个糖厂外在没有什么产业,和他那个受贿成性的弟弟马明远完全就不是一路人。
马济远是个好臣子朱宏三承认,但是现在朱宏三并不需要好人,他需要的是能弄来钱的人。朱宏三想了想决定还是舍弃马济远,他实在不适合干这个首辅。
朱宏三点了点头说道:“念”
朱宏三的话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马济远心中立刻凉了。朝廷对这种当面弹劾的奏折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皇帝收下,然后留中不发,学名叫“淹了”,这是皇帝不准备动手收拾某大臣。还有一个就严重了,那就是明发,就是现在这样,念出来大家讨论,看看怎么办。
马济远当然不能傻到和徐本高等人合谋去迎奉什么朱由榔,但是唐元楫挑选的时机太巧了。正好马济远说要在江西和武昌征税,这两省官员对马济远心生不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