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5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京城市依据地势所建,皇城在整个城市的东面。而夏完淳家在南城,本来出了东安门沿着东皇城根南街走长安街最近,但是夏完淳非要走北城绕路,这样回家的距离增加了三倍都不止。

    钱遗爱看着坐轿扬长而去的夏完淳,心中冷笑:今天自己和夏完淳打架倒不是什么意气之争,而是不想夏完淳规劝太子去给马明远赔礼道歉。

    钱遗爱今年二十岁,如果没什么大病早亡的话在官场上还能混上五十年。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如果碰到什么被皇帝免官,或者被人陷害那就另说了。

    官场如战场,如果没有事先的规划倒霉的一定是自己。钱遗爱在朝中两次换首辅中冷眼旁观,看的十分清楚。所以钱遗爱决定,要想在官场混到自然退休,那就要找一棵大树好乘凉。

    当然现在最粗的大树就是皇帝,但是这棵树太粗,他钱遗爱小胳膊小腿还不够级。太子也算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太子这里早已经分帮立派,几个老师之间斗的比钱遗爱和夏完淳还厉害。所以年纪轻轻的钱遗爱只能当一个谋士,为太子出一出坏水还行,大事情他是不够资格参与的,所以太子的两个儿子就成了钱遗爱的目标。

    但是当时钱遗爱还在举棋不定,他也没打定主意到底支持太子的那个儿子。如果按照法统这两个儿子都有继承权,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嫡子,但是嫡子身后站着马明远那就不同了。可是如果支持嫡子朱升钰,那钱遗爱还是打酱油的角色,马明远身边青年俊杰多得是,怎能显出钱遗爱

    可是今天钱遗爱知道皇帝喜欢朱升铎后,马上决定支持长子朱升铎,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决定太子世子的人不是太子,不是马明远,而是皇帝本人。同时钱遗爱还发现朱升铎身边没有外戚,这可太重要了,这也就意味着朱升铎如果能当上皇帝,那就要事事依靠自己,自己也就能成为马明远那样的权臣。想到这钱遗爱心动不已,这才临时决定拥护朱升铎。

    坐上轿子的钱遗爱心中合计,朱升铎今年六岁,明年七岁就要进学了,看来自己应该收个好学生了

    就在钱遗爱惦记朱升铎的时候,朱升铎正和皇爷爷朱宏三坐在大军舰上准备渡过长江。

    第一次上船朱升铎看什么都新鲜,那种用黄铜制成,磨得铮亮的船用饰物,盘成一人高的绳索,都让小朋友朱升铎开心不已。

    朱升铎看到在无人处放着几个大木桶,里面装满了细细的黄沙,不知道干什么用。

    “皇爷爷,那些沙子干什么用的”

    朱宏三笑了笑对身边的海军提督张亮说道:“张亮,你给朕的孙子解释一下”

    张亮赶紧躬身说道:“回皇长孙,这些黄沙是用来防滑的,海战时甲板上容易沾上鲜血或者其他油料,海波涌动很容易滑到,如果洒满黄沙就可以防止士兵滑动”

    “原来是这样”朱升铎好奇心大起,拉着张亮问东问西,张亮也不敢不答,只能恭敬的一一解答。

    这时候船只已经开动,江上的风还是很大的,虽然现在已经进了三月春暖花开,但是江风吹来还是有些凉意。

    朱升铎突然打了个喷嚏,这可急坏了朱宏三。他知道现在可没有什么抗生素,如果生病感冒全凭老天,朱升铎看着六岁,但是实际只有五岁,这要是得了风寒可不妙。

    “来人,将朱升铎带进船舱,给他换上厚衣服,注意保暖”边上自然有小太监过来伺候朱升铎。

    被解围的张亮长出一口气,回到朱宏三身边夸赞的说道:“陛下,皇孙十分聪明,有些物件臣只解说一次就明白用途”

    朱宏三听张亮的马屁笑了笑没说话,问道:“张亮,你们海军准备的怎么样了”

    听皇帝问起准备情况,张亮打起精神回答道:“陛下,臣已经准备好在扬州卸下装备后就带着海军所有船只北上,臣估计在六月份就能到达朝鲜”

    朱宏三手中握有东亚最强大的海军,并且在倭国远征中锻炼出一只精干的海军陆战队,现在和满清进行总体战,自然要玩一玩抢滩登陆。

    朱宏三的算盘是用两个师的部队从鸭绿江口登陆,占领后世被称为丹东的九连城,然后夺取满清的老家盛京,海军则进入渤海湾,占领山海关,掐死满清回家的必经之路。:



    第七百三十九章 扬州

    

谢谢书友“坦当当六”的捧场

    扬州作为南中国最为重要的一座城市,在明末饱经战火。

    现在的扬州城里只有不到十万人,大片的土地空着,不过这倒给朱宏三的北伐大军倒出了驻地。

    朱宏三在三月十五日从南京出发,在十八日来到了扬州,两江总督余应桂带着安徽、江苏巡抚和两省府以上官员在城外迎接圣驾。

    余应桂看到皇帝的龙船停靠完毕,上前躬身施礼,高声说道:“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江苏、安徽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监管河南事务余应桂,带领属下同僚拜见吾皇万岁”余应桂说的是他的官职全称,两江总督只是民间的普遍称呼。中国人向来好面子,什么光荣的事都喜欢放在表面上,余应桂也是一样,这种正式场合自然要将官职全称说一遍。

    余应桂老家江西,当过湖广巡抚,镇压过农民军。在崇祯十六年当过陕西总督。不过余应桂不是东林党人,偏偏属于阉党,所以这一生仕途不顺。他原本以为自己就在江西老家等死了,哪想到正碰到金声桓反正。作为江西比较有名的士大夫,余应桂被姜曰广邀请出来当了江西巡抚。

    也正是参加了朱宏三集团,让余应桂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老余今年六十七岁,距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三年,但是老余这几年精神饱满,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反清事业中去。这么肯卖力的臣子朱宏三当然要重用,所以在三年前余应桂接替马济远成了两江总督,成了最肥的封疆大吏。

    朱宏三从跳板上走了下来,上前扶起余应桂,笑着说道:“余爱卿和各位爱卿请起”

    余应桂起身后为朱宏三引荐身后的三省巡抚和副省级高官,至于其他府级官员都是一些酱油货色,连和皇帝见面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远远的站在最后看着。

    朱宏三只认得余应桂,那三个省的巡抚不是没见过,只是当时殿辞只见过一面,这几年早忘到脑后了。

    两江总督本来管辖江西,但是余应桂就是江西人,所以朝廷将江西划给湖广总督管理,而将河南划归两江。河南这时还在满清手里,只有巡抚和布政使任命了,他们要跟着中路军进入河南接受失地。

    朱宏三看到站在河南巡抚身后的张家玉,不免有些好笑,这家伙惹了马明远,被明升暗降到河南当了布政使,不知道后悔没

    “张元子,怎么样新工作可做的开心”

    张家玉听皇帝调笑自己,一脸苦相的说道:“臣在吴大人带领下一定能光复失地请陛下放心”

    这个吴大人叫吴培昌正是河南巡抚,也是马明远的同学,算是崇祯十年同学会里核心人物,这次马明远出山将自己的几个同学纷纷安排到北方各省做接收大员。

    吴培昌以前是财政部的郎中,知道张家玉以前和皇帝亲近,赶紧躬身说道:“陛下,张大人这半年多每天工作到很晚,很是辛苦”

    朱宏三听吴培昌为张家玉说好话,知道张家玉这个家伙学乖了,你水平再高,和上级处不好也完蛋,张家玉在湖广吃过一次亏后大概想明白了。

    和地方官见面完毕后,余应桂躬身说道:“陛下,请进城吧臣已经将城中一处盐商的宅子空了出来,当做陛下的临时行宫”

    “这个不急,朕在上个月让你找的人来了吗”

    朱宏三手下行政人才济济,但是缺少高级官僚,现在北伐已经启动,到时候北方就会缺少大批具有行政能力的高级官员。最起码总督还缺了三个,分别是陕甘总督、北直隶总督、辽东总督。这些都是一方大员,一定要资历和能力都具备的官员担任。

    陕甘总督人选已经挑好了,就是刚投降过来的瞿式耜,他已经随着中路军去了武昌。辽东还远,现在可以放在一边,最困难的就是这个北直隶总督的人选。

    朱宏三挑来挑去都没好人选,最后是姜曰广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赋闲在家的原崇祯朝户部尚书、总督保定七镇的侯恂,也就是朱宏三一眼连襟侯方域的老爹。

    侯恂这个人当过地方官,也当过朝中大臣,最主要的他带领过军队和起义军打过仗,并且还长时间在保定当总督,十分熟悉北直隶的事务。同时侯恂这个人和马明远的死鬼大爷马国安相交莫逆,当年要不是朱宏三捣乱,两家就成了儿女亲家。所以马明远听到姜曰广保举侯恂后,也同意这个人选。

    侯恂在北京被李自成占了后并没有投靠流寇,而是辞官回家,也没有响应满清的宣召,在老家商丘南十里建造了“侯府南园”,自己躲在这里种地看书。这倒不是侯恂多么洁身自好,只是老家伙对时政看不明白。在北京时他就感觉李自成成不了大事,所以才辞官回乡,而他这番动作让他躲过了南京的顺案。

    接下来满清来了,侯恂同样不看好满清,因为毕竟满清人口太少,只有二十多万的人口如何统治亿万汉人百姓其实侯恂所想也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想的,他们以为满清就和当年金朝一样,最多占领北方不到一百年,但是哪想到南明这边连出昏招,再加上一帮猪队友,竟然将大好江山丢了。

    侯恂回家后历史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弘光小朝廷正好坚持了一年就被灭掉,其后的隆武皇帝和鲁监国打成一团。侯恂看到这样心中已经对明朝没什么希望。就在侯恂想让自己儿子侯方域去参加满清组织的河南乡试时,在广东的楚王朱宏三异军突起,借着金声桓和李成栋反正的机会很快收复失地,又打回了南京。

    这是侯恂才开始认真了解朱宏三这个不起眼的宗室,经过侯恂收集朱宏三的黑材料,他发现这个楚王十分不一般,完全具备中兴帝王的特质,那就是心黑手辣外加不要脸。侯恂这个人可能行政能力一般,但是看人很有一套,当年就是他在军中发现了左良玉,并将左良玉提拔为将领。

    在北京时也正是侯恂发现李自成不是成大事的人,所以才回老家种地。侯恂感觉自己一定不会看错,才在朱宏三这里投上自己的全部本钱,那就是让儿子侯方域去南京参加科举应试,同时给自己在朱宏三阵营中的老朋友姜曰广写信,互致友谊。

    侯方域去了南京,很快就中了乡试和会试,并且调到朱宏三身边出任要职。虽然侯方域再给侯恂的家书中对朱宏三很不满意,但是侯恂却在书信中看到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侯方域的书信也更加坚定了侯恂的判断,那就是朱宏三就是侯恂要找的中兴之主。

    事实也证明侯恂是对的,在神武六年二月初一,刚过完春节,侯府南园就迎来了五十个人高马大的锦衣卫。

    当然在满清的统治区锦衣卫不能光明正大的行动,但是河南现在和筛网也差不多,除了洛阳、开封等几个大城还在满清手中外,其他城市属于什么势力的都有。至于紧挨着南直隶的归德府,更是密探遍地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