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宏三听马明远这么说也知道内阁的难处,点点头拿起朱笔,在功劳簿上画了几道,然后说道“马明远功劳第一,封楚国公,食邑一万户;冯自用为晋国公,食邑八千户;马济远为秦国公,食邑六千户;佟养甲为齐国公,食邑四千户;钱勇为韩国公,食邑三千户,赵国栋为赵国公,食邑三千户;王进宝为魏国公,食邑三千户;马昆为郑国公,周玉为梁国公,这二人食邑都是两千户。”

    说到这朱宏三又看了看功劳簿,还有一百零三人,对马明远说道“文臣李植以前、武将韩世荣以前都封为侯爵,名称你们内阁定,食邑按照功劳从一千户到一百户,其他人都封为伯爵公爵侯爵世袭罔替,伯爵流五世”

    马明远听到自己被封为功臣之首食邑万户,心中大喜,赶紧伸手接过小太监送下来的功劳簿,低头说道“陛下,臣被封为功臣之首,实在愧对陛下”

    看到马明远这般扭捏作态的样子朱宏三心中好笑,你马明远一副得道高人的样子,以前对这种什么身份地位看的不重要,现在狐狸尾巴漏出来了吧,原来也是一个俗人。

    “哈哈,二哥就不要推辞了,当年你跟着朕最早,这个功臣之首你当得”

    马明远也就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不想要封爵,现在听皇帝这么说,也就站起来欣然接受了。

    朱宏三接着说道“还有,内阁尽快将功臣名单统计完成,然后让工部制作丹书铁券”

    “陛下,丹书铁券一共有三种形式,正面应该写些什么呢”

    据载a“功臣铁券洪武二年,太祖欲封功臣,议为铁券,而未有定制。或言台州民钱允一有家藏吴越王镠唐赐铁券,遂遣使取之,因其式而损益焉。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

    明代丹书铁券分文武两种,跟着朱元璋开国的那些倒霉鬼武将上面写的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文臣写的是“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靖难之役的二十六功臣只是将“开国辅运”换成了“奉天靖难”,以后历代功臣都是“奉天翊运”,承袭父祖爵者,则授“钦承父业”。

    朱宏三听马明远说完丹书铁券的格式,朱宏三想了想说道“朕是中兴大明,年号神武,就叫中兴神武吧其他按照祖制来吧”

    马明远一听也行,这样丹书铁券就成了“中兴神武推诚守正文臣”,也还算不错,马明远点头记下,然后出去按照皇帝的意思开始制作丹书铁券。

    。

    a:



    第七百八十五章 论资排辈

    

内阁的效率很快,在半个月后就将封爵的名单和丹书铁券的样子做好,呈献给朱宏三御览。

    朱宏三看了看封爵最后的名单,公爵九人,这些都是最早跟随朱宏三的人。侯爵四十八人,这些人中有十个在前期战事中死了。伯爵八十一人,在战事中死亡的二十一人。

    朱宏三随便翻了翻名录,发现死亡那些功臣主要在信阳之战中阵亡的,侯爵有八个、伯爵有十七个都是信阳之战中死的。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朱宏三感慨万千,信阳之战当时都是冷兵器,所以伤亡最重,除了这些人还有许多在河南收编的流寇,也一起死在信阳城头。这些封爵的最起码还有国家记得他们,那些流寇更惨,有些人根本连姓名都没有。

    朱宏三看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问道“这些阵亡的人都有家眷吗”

    “回陛下,有些人有家眷,但是大部分还是没有家眷的”

    这些人当年都是朱宏三从城外流民中挑选出来的,逃命到湖广,自然没有老弱病残,所以很多人都是孤身一身。那些有家眷的都是湖广本地人,湖广最起码还能吃一口饭,不至于像北方各省一样亡命天涯。

    “有家眷的一定要安置好,不要漏掉一户,没有家眷的在他们的家乡寻找他们的亲戚,如果有将亲戚的孩子过继过来继承爵位,如果亲戚都死绝的在本地孤儿中寻找聪明伶俐的继承爵位”

    马明远听皇帝这么说赶紧躬身保证,一定将这件事做好。

    朱宏三合上名录,说道“马先生你做的很好,下一步用你们内阁的名义行文天下吧还有朕准备在五月初五将所有有功之臣集中到北京,朕要犒赏他们,你们内阁准备一下”

    现在已经三月,距离五月初五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马明远听皇帝说完后躬身下去开始准备新王朝的第一次大型礼仪活动。

    朱宏三这次封爵一共一百零七人,现在不是封疆大吏就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很多人更是在云贵边境作战,将他们在两个月的时间中召到北京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好在这时朱宏三握有海军,走海路还是比较快捷的。

    在神武七年五月初四,最后一批功臣都已经来到北京,现在的城中可真是侯爵遍地走伯爵不如狗啊这可苦了京城的老百姓,出门看到轿子就要跪地磕头,往往一里远的距离要碰到五六个功臣。

    这一百零七人中文臣只有二十六个,武将到有一大批,不过这也是必然,毕竟武将在前面拼命,文臣相对于安全些。

    五月五日的大典在奉天殿举行,奉天殿就是后世的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朱宏三占了北京后又将名字改了回来。

    所有功臣天还没亮就站在午门,穿着整齐等候皇帝的召见。排在第一排的正是九个公爵,这九人并没有穿公爵的服色,而是穿上了皇帝御赐的亲王服色,同时他们的待遇也等同亲王。

    第一位的是首辅马明远,马明远今天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本来就长得高大帅气,在穿上亲王服色,更是盛气凌人。

    马明远身边的冯自用就有些不服,马明远本来和冯自用还算不错,毕竟二人打小一同长大。可是就在前几年马明远为了自己上台,竟然将发小冯自用撵出内阁,弄得冯自用很是郁闷。虽然事后马明远和冯自用讲过事情前因后果,但是感情已经破裂,在说什么也弥补不了。

    第三个是马济远,现在马济远在朝中的势力都被马明远收编,本人还被皇帝贬回家,所以马济远身份十分超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四大谋士当中最窝火的就是佟养甲,这个老家伙按照跟随朱宏三的时间算应该排到第三,在马济远之前。但是没想到马明远这么无耻,将自己排到最后一个,所以佟养甲心中憋着一股怨气,等待时机要弄马明远一下。

    剩下五个公爵都是武将,排第一个当然是钱勇。钱勇这个第一真是名至实归,当年跟随朱宏三最早,还是第一营的营长,不管战功和资历排在第一完全没问题。

    第二位是赵国栋,他和钱勇差不多,资历战功都够。

    第三位是王进宝,久在南洋的王进宝是这十年中第一次回来,整个人被南洋的太阳晒的如同黑炭头。这次跟着王进宝回来的还有十一人,都是封爵的功臣。王进宝出身流寇,因为和钱勇赵国栋不是一路人,所以在公爵队伍中并没有和周围的人聊天,黑着本来就很黑的脸不说话。

    第四位和第五位就有些门道了,军队中第四个公爵是马昆,当年是第二批教导团毕业,按照资历完全评不上公爵,但是马昆现在是大都督,职务上领先原本的同学,所以才被朱宏三封为公爵。第五位的周玉也差不多,当年去信阳的时候周玉只是赵国栋的副手,现在和前上级平起平坐了,所以这二人都悄悄后退半步,不和那三个军方大佬站到一起。

    朱宏三封这九个公爵很巧妙,文臣四人正是楚党中的四大势力。武将原本是两个小团体,钱勇、赵国栋的士官派和王进宝的流寇派,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马昆和周玉的加入,本来势力最强大的士官派出现分裂,这对朱宏三是一件好事,毕竟没有那个皇帝希望军队成了铁板一块。

    站在九个公爵后面的是三十八个伯爵,排在首位的是佟养甲的老丈人龚大成。虽然龚大成水平实在一般,但是人家参加革命早啊,在朱宏三刚逃离武昌时,龚大成就在咸宁投靠了朱宏三,虽然是胁迫的。

    龚大成比佟养甲还小上几岁,今年刚到五十,站在侯爵第一位真是顾盼生辉。龚大成左右看看,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好像忘了当年跪在朱宏三面前乞求放了自己的模样。

    侯爵第二位的是冯自用的老丈人徐大立,徐老头今年快七十了,已经上书准备退休,这次封爵完毕后就要回老家养老。虽然徐大立已经打算退出官场,但是看到边上的龚大成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心中十分生气。徐大立和龚大成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徐大立为官十分清廉,这次回家除了皇帝给的俸禄外,将其他所有产业都捐给了国家。

    可是龚大成就不同了,龚大成石头里都能榨出二两油,在担任安徽布政使的时候更是刮地三尺。所以徐大立十分讨厌这个家伙,看到站在自己边上赶紧往边上让了让,免得沾上一身的晦气。

    徐大立身边的是李富贵,老李没想到自己一个衙役出身还能混上侯爵,还是世袭的那种,想到当年自己死皮赖脸的跟着朱宏三,李富贵心中感叹,当年自己真有先见之明啊,要不留在武昌早就死在流寇手中,那里还能裂土封侯

    从李富贵截止,以前的都是跟随朱宏三最早的亲信,按照后世来说就是井冈山时期,活到建国那个不是大将

    李富贵后面就是朱宏三到广东的功臣了,比照后世就是红军时期,这也很不一般了。

    排在第一位的是冯若舒的长孙冯润,当年冯若舒死后爵位由冯润继承,同时冯润现在走了叔叔冯自用的门路,成了山东的一个知府,不过在功臣中还是最低的。

    冯润身边的就是冯若舒的弟子王云昌,当年在东昌府被朱宏三忽悠到广东,现在也算熬成正果了。

    下一个就是原来的首辅陈子壮,不过陈子壮今天没来,上书说自己病了,让长子来代替自己。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陈子壮这是生马明远的气故意没来。陈子壮儿子后面的就是在广东跟随朱宏三的一些文人,比如说付文龙、李植等人。

    武将那边排在侯爵第一位的是钱礼德,老钱原本以为按照自己和皇帝的关系怎么说也能混个公爵,但是名单下来老钱眼睛长长了,只是一个侯爵,不过还可以,算是武将中侯爵第一人。

    钱礼德后面就是武将赵国良,下面都是各个师的师长,除了这些武将还有一些锦衣卫也成了侯爵,比如说锦衣卫同知王显,还有锦衣卫中另一个同知赵孟关。

    赵孟关这个侯爵来的十分牵强,按照老赵的估计自己最多能弄一个伯爵,但是哪想到名单下来自己成了侯爵,赵孟关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自己原本是伯爵,但是被皇帝亲笔从伯爵提到侯爵,赵孟关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