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工厂出来,朱宏三又来到部队驻地。先全体集合,朱宏三表彰了这次河南之行的有功之人。然后对死亡的颁发奖赏。去信阳的大部分成为三等兵,拥有了更多的军饷和更多的权利。还有少部分表现突出的直接提拔为少尉,成为军官阶层。

    从河南活着回来的每人补发三十两白银。死亡的每人一百两白银,有家人的给家人,没家人的找个孤儿过继去延续香火。这一手所有战士都心悦臣服,没想到长官还给找人继承香火,这就不怕自己死了断了香火了。要知道古人是很迷信的,他们认为死后还有一个世界,和活着时候一样要吃喝拉撒。延续香火这事实在太重要了。

    奖励大会完事后朱宏三命令连以上军官到会议室开会。在会上朱宏三命令马靖远在招兵一千人。这样军队规模就达到了三千二百人。六个营的编制。

    朱宏三命令韩世荣、张三强这两个表现突出的连长担任新营长。现在六个营长分别是:一营长钱勇;二营长赵国栋;三营长赵国良;四营长周玉;五营长韩世荣;六营长张三强。再加上警卫连长朱宏义。

    每个营还是五百人,加上警卫连的二百人,正好三千二百人。

    最后朱宏三站起来说道:“部队修整三天,三天后加强训练。参谋长马靖远在十天内招好一千新兵。五营长六营长带领连排军官做好新兵训练工作,我要在年底看到一只训练好的军队。大家明白了吗”

    所有军官站起来说道:“是,长官”

    忙完军队朱宏三又去见了商队的钱万里和马福。马家商队负责人马有财前几年死了,马有福年纪也大了,朱宏三让他给自己当了管家,他的差事有马有财大儿子马福接任。

    二人向朱宏三汇报了这五个月的情况。河南的商路已经停了。现在马福负责的是四川,和贵州。钱万里还是南直隶,不过他和海外的郑家搭上了关系。郑之龙十分喜欢锋利的横刀和手榴弹。

    朱宏三说道:“万里告诉郑家,横刀要多少有多少。火器不行,咱们还不够用呢,不能卖给他们。”

    钱万里点点头。朱宏三接着说道:“万里同时要注意广州府的消息,最好在城里建个商号,到时候我有用处。”又对着马福说道:“马福你也一样,赚钱的同时要注意打探流寇的信息。危险的时候货物可以扔了,但是人一定要安全回来。”朱宏三知道人才难得,自己商队办了这么多年,培养出一只商人队伍不容易,以后这些人都要有大用,万万不能随随便便就死了。

    听到朱宏三这么说,钱万里和马福都十分感动,毕竟在这个时代,能遇到这么个注意手下伙计安全的东家不容易。纷纷表态要全力完成朱宏三的任务。

    朱宏三点点头,让他们下去安排。

    这时已经天黑了,朱宏三抬头看看天色,想道:“自己真是苦逼,在前世为了生活奔波,到了明朝还不如前世了,这回是为了性命奔波。”

    朱宏三出了会议室回到家里,看到几个老婆和女儿都在等自己吃饭。心中实在温馨,想道自己现在累成个狗样不就是为了他们吗想道这全身疲劳都没了,笑着进屋和自己家人用饭。:



    第七十九章 大炮

    

第二天朱宏三早早起来,因为今天要去找铁牛一起研究生产武器。

    到了生产车间看到铁牛已经带着几个人早早的到了。大家看到朱宏三来了都站起来说道:“东家来了。”

    朱宏三点点头,铁牛说道:“这几个是我这最好的铁匠师父了。他们有几个爷爷辈曾经造过火器,大哥可以先问问他们。”

    朱宏三说道:“各位都知道枪管怎么做吗”

    一个中年铁匠站起来说道:“东家,我爷爷以前在京师是火器营的工匠,做过三眼铳。”

    朱宏三说道:“好,你来说一说。”

    那个铁匠说道:“火铳最难的是枪管的制作。要先把生铁打成铁皮,然后在卷起来,然后管壁用铁条加固,一个熟练的工匠要一个月才能做好一把火铳。”

    朱宏三问道:“不能用铁棍钻孔直接加工成火铳吗”

    那个铁匠说道:“有人那么做过,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他们营中有几个巧匠能加工铁棍,但是非常费时间,没两三个月做不出来。我爷爷没学会。”

    朱宏三点点头,心想看来火枪还是麻烦,小规模生产个一把两把还行,大规模生产现在还不行。不行先弄火炮吧。

    朱宏三对大家说道:“你们谁会制造红夷大炮”

    边上站起来一个小伙子,小声说道:“东家,我家在陕西,我和我爹以前是陕西榆林卫的工匠,我爷爷以前做过红夷大炮,我小时候听我爹说过,但是我没动手做过。”

    朱宏三没想到自己还能找到这么一个人才,问道:“小伙子你叫什么”

    那年轻人说道:“我姓李,叫李二。”

    朱宏三说道:“李二太难听,我给你取个名字。以后你就叫李全忠。”

    李全忠跪地说道:“多谢当家赐名。”

    朱宏三说道:“起来,你当师父。咱们几个动手看看能不能弄一个。”

    说完就开始动手。

    李全忠的方法就是中国传统的泥范法,方法很简单。先用细箩筛制白泥,剔除石子和杂物。然后将调合均匀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等泥片半干后按照所铸造的火炮的形状制成几大块泥漠,而后晾干,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补范内面的瑕疵,做到尽量光滑,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

    然后用相同工艺制作内范,外范分为几个部分,内范是一个整体。但是要比外范要小,和外范相差的尺寸就是大炮的厚度。也是等到里外全都干透,将内范倒置于底座上,再将外范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合拢后,用胶泥把外范封死,等到胶泥干透后,再盖上上面封闭的范盖,范盖上至少留下一个浇注孔。

    然后就是浇铸了,将融化的熟铁溶液沿浇注孔注入,等铁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将所铸的火炮取出,经过打磨修整,这就是红夷大炮的制作工艺。

    大家不要看这工艺简单,这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明末一点不次于西方的火炮工艺。

    朱宏三看着制造出来的红夷大炮,十分不满意。为什么因为以朱宏三经过系统现代教育的人来看,这种红夷大炮有几个致命缺点。

    第一点太重,由于中国缺铜,所以用生铁当原料。生铁的延展性没有青铜好,加上工艺不可避免的形成砂眼,为了防止炸膛,国产大炮都弄得很重,才有千斤万斤大炮一说。

    第二点装药少,射程短,没有准星,无法进行瞄准,火炮的炮膛外口宽,内部小,不能有效的聚集火药气体,炮膛内部也无法做到合格的圆形,炮膛没有镗光。泥范制作各个工匠随心所欲,没有形成标准化,将来后勤保养太麻烦。这个没有问题,这是设计问题,下次朱宏三设计成口小肚子大就行,这个容易解决。

    第三点最致命,制造时间太长。弄好这一门还不是万斤大炮就快弄了两个月。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

    炮弹好弄,用生铁浇铸几个实心铁丸子就行了。在等待泥范干透的时候朱宏三就命人制作了一百个炮弹。

    其他的先不说,先试一试这门红夷大炮。朱宏三让朱宏义调来自己的警卫连,找了几匹马,拉着这门大炮来到操场。同时让人通知马家哥俩和佟养甲过来看看。

    在操场上训练的士兵看到长官拉来一门大炮,都停下来看热闹。钱勇过来说道:“长官,大家都想看看。”

    朱宏三说道:“好,让队伍都出来,在边上排好队。你们几个营长都过来看吧。”钱勇兴冲冲的下去集合部队。

    朱宏三命令在三百步、五百步、八百步、一千步设立四个土堆。然后让让人去取几百斤火药来。

    正在准备的时候马济远、马明远、佟养甲来了。宝贝女儿朱洛看到有热闹看也跟来了。

    马明远一看中间放着的大炮,说道:“主公竟然会制造红夷大炮我看这个比北京城头上的也小不了多少。”

    朱宏三说道:“这只是试验型号,还要改进的。”说完看到朱洛,朱宏三说道:“女儿先回家,告诉你娘和二娘,一会儿要放炮,让他们小心些,不要吓坏我儿子。”朱洛跑回去通知,没想到马小芳也是个爱看热闹的主,竟然领着马如烟和董家姐妹出来看了。这可给朱宏三吓完了,这是试验型号,万一炸膛了怎么办连忙去连说带劝让众夫人回到自家院子里看。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朱宏三让大家退出五百米到安全位置,自己带着几个士兵,先装入二斤颗粒火药,然后拿起一个大概三斤重的弹丸放入炮膛。然后瞄准,留出长长的导火索。回头看看都安排妥后,朱宏三留下一名士兵自己也跑到安全位置。

    朱宏三示意那名士兵点火,那名士兵点火后立刻往后跑,等到跑出二百米后大炮发出一声怒吼。一阵硝烟生气,远处的人们看到一个黑点从炮口出去,落到五百步土堆的边上。

    大家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朱洛在边上吓得嘴都合不上了,说道:“乖乖,好响啊。”

    朱宏三对众人说:“走,咱们去看看效果怎么样”

    大家来到弹着点,地上一个十厘米深的坑,由于这是操场,地面被士兵踩得非常坚硬,炮弹形成弹射,在弹着点前方二十米处发现了炮弹。在地上冒着青烟。如果这是实战的话,这二十米所有东西人畜皆亡。

    马济远马明远哥俩惊讶的看了看,马济远想道:“听说过红夷大炮在辽东的威名,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厉害。这要是有百十门轰去,对面那还有活人了。”

    马明远说道:“恭喜主公制成如此利器。”

    佟养甲说道:“主公,有如此利器咱们还去广东干什么在这造个三四百门,那个来就轰死他。”

    朱宏三骂道:“你以为这红夷大炮是泥捏的呢大明朝全国也就二十四门,还都在京师和辽东。咱们这威力和射程都不如朝廷的还用了两个月才弄好。朝廷的重万斤,射程三里每两年弄不出来一门。”

    这时候边上的六个营长才反应过来,为了得到这门大炮好悬没打起来。气的朱宏三大骂:“他娘的干什么在他娘的打架谁都没有,这是咱们自己造的,以后想装备多少有多少。”

    六个营长听到朱宏三说人人有份,才消停下来。

    朱宏三对马明远说道:“先生不要高兴的太早,这门大炮只是试验性质的,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现在已经十一月了,还有半年时间,顶多能造出来几门。”

    马明远点点头说道:“是啊,只有几门的话没有什么大用,不过到广东咱们倒是可以大规模制造。”

    朱宏三说道:“到那时候再说吧,下面几个月我还要改进这门大炮,家中所有准备之事麻烦三位先生了。”

    二马和佟养甲纷纷说不敢当,接着四人又聊了一些时候各自去忙了。

    朱宏三叫来铁牛说道:“铁牛,你找几个人,试验一下这门炮能打多少发。一定注意危险,每一次发射后一定要检查炮身,有裂痕就不要用了。”铁牛点点头安排人手不提。

    朱宏三知道这门炮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