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佟养甲很早就到内阁值班,他知道皇帝今天要去迎接王氏,但是并不知道皇帝吃了一个大亏。听到皇帝回宫还以为事情很顺利,这么快就回来了。

    等佟养甲进入乾清宫后才看清,皇帝朱宏三脸色阴沉,左边的脸上还贴了块纱布。

    佟养甲进来看到皇帝这个模样,楞了一下问道:“陛下,您脸怎么了”

    佟养甲是朱宏三的老谋士,朱宏三也不想瞒他什么,再加上这种事也没什么可瞒的,不用到晚上就满城皆知了。

    朱宏三恶狠狠的说道:“还能怎么样都是那个该死的王氏,朕好心去迎接她,这个老娘们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当时真应该让这个老娘们和朱由榔一同死好了”

    看到朱宏三暴跳如雷,佟养甲心中忍住笑,现在满朝大臣大概只有佟养甲知道这件事真的冤枉皇帝了。

    朱宏三生完气重新坐了下来问道:“佟养甲,你说朕应该怎么对待这个王氏”朱宏三现在心中也很纠结,杀了吧还舍不得王氏的身材,留着吧风评实在不好。杀叔夺婶好像在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大概那些史官会重重记上一笔。

    朱宏三手下四大谋士各有不同,马明远擅长高屋建瓴,是一个好内阁总理。马济远和冯自用地方行政能力很强,是一个很好的行政干部。这个佟养甲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蛊惑人心,所以今天朱宏三想听听佟养甲的建议。

    佟养甲跟随朱宏三二十多年,对这个主公早已经看的清楚。这个主公杀伐果断,决定的事一定不会征求外人什么意见,今天问自己那就是真的拿不定主意了。

    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就是皇帝害怕杀了王氏影响太大,自己朝中政局不稳,福建那边郑成功再利用这件事做什么花活儿。不过佟养甲管军事,对自己这边的军队战斗力深有体验。当年在南昌城外,多铎三万两白旗精锐,还有十八万蒙古汉军八旗,这种满清最巅峰的军事力量都被马昆两万多人击败。至于郑成功盘踞在东南沿海不到十万军队,也想和中原王朝争长短所以佟养甲分析皇帝拿不定主意的原因绝对不是这个。

    第二个原因就简单了,那就是看中王氏的美色。虽然皇帝朱宏三的老婆很多,但是谁不想换换口味,燕窝鱼翅吃多了也想吃一碗臭豆腐,看来皇帝对这个婶婶怕是有什么想法了。

    分析出原因就好办了,佟养甲和马明远、马济远、冯自用不同。这件事换上马明远一定反对,但是皇帝要坚持马明远也无话可说。马济远是一个道学先生,一定能以死相逼让皇帝收回成命。至于冯自用,大概会不闻不问,你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佟养甲和其他人不同,他必定会利用这件事来取悦皇帝,至于什么对不对合不合礼法,那都不是佟养甲考虑的。

    佟养甲想了想说道:“陛下,现在桂王已死,如果桂王妃在出事那天下士人怎么看陛下不如在宫中将桂王妃供养起来,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让天下人看到陛下仁慈之处,同时桂王之死的江湖流言也就不攻自破。第二就是福建的郑成功,桂王虽死,但是桂王妃还活着,陛下可以用桂王妃的名义给郑成功下一道命令,让他无条件投降”

    其实佟养甲这么说完全是谄媚之言,天下已经认为朱由榔是你朱宏三害死的,留王氏一条命就能转变过来的吗真拿全天下读书人都是傻瓜吗还有郑成功并不是朱由榔的军队,朱由榔除了一些空头官职外一分银子都没给过。郑成功只是遥奉朱由榔,郑家所有的势力都是郑成功一点点打出来的,你一个桂王妃的命令就想让郑成功放下武器投降,这可能吗

    朱宏三是一个政治家,自然知道佟养甲说的这两条都是狗屁之言,完全不靠谱。但是佟养甲这席话给了朱宏三一个台阶下,不用非要弄死那个大胸美人了,所以朱宏三还是很高兴的。

    有了这层遮羞布,朱宏三终于下定决心将王氏收入后宫,所以现在脸色也多云转晴,只是脸上贴的纱布,这一笑起来有些滑稽。

    “好,佟先生真是朕的好谋士,就按你说的办对了,你今天进宫有什么事吗”朱宏三解决完自己的事情,才想起来问国家大事。

    佟养甲听皇帝问起,赶紧将袁彭年的奏折和郑成功的信一同呈了上去。

    “陛下,闽浙总督袁彭年上书,台湾郑成功有意归降,但是请陛下派去一个重量级大臣详谈”

    朱宏三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枭雄,自然一眼就看透郑成功的小算盘,他是想拖延时间积蓄实力。

    朱宏三拿着郑成功的信冷笑道:“这个郑森,不过是想拖延时间而已”

    “陛下,但是如何回复郑成功呢”

    朱宏三想了想现在朱由榔死了,自己这边已经失了先手,郑成功很有可能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佟先生,朕看和郑成功必有一战,但是还不能放弃和谈的希望,毕竟两岸都是中国人所以福建那边要以战促和,这个和谈钦差要既懂军事还要熟悉福建情况,人选很难啊佟先生你有什么人选推荐一下”

    佟养甲今天来就是要保举自己人出任这个官职,毕竟福建是他自己的势力范围,让马明远等人抢去实在不好。

    “陛下,臣推荐原满清福建巡抚佟国鼐。佟国鼐此人在福建多年,和郑成功交手很多次,很了解福建情况。还有现在福建军队多是当年满清的汉军八旗,这些人当年也是佟国鼐的旧部,派他去正好人熟事也熟,必定能早奏凯歌”

    佟国鼐是朱宏三新纳佟贵人的同族堂哥,还是佟养甲的亲族,朱宏三也知道福建是佟养甲的一亩三分地,派他自己人去干什么事也方便。但是这个佟国鼐现在只是一个后勤部管仓库的大使,一下提到这个地位有些过了。同时朱宏三想在福建掺些沙子,不想让福建成为铁板一块,所以并不准备同意佟养甲这个人选。:



    第八百三十四章 西厂

    

“佟先生,佟国鼐虽然熟悉福建情况,但是毕竟是满清旧人,让他当这个钦差大臣那些福建地方官怎么办”

    朱宏三这个理由很充分,袁彭年当年是福建学政,佟大方更完,只是福州闽县县令,现在让原上司去指挥他们,这工作还怎么干

    佟养甲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毕竟当年袁彭年和佟大方是佟国鼐的手下,让佟国鼐当这个钦差确实有些不适合。

    “陛下,那这个钦差用何人来担任”

    朱宏三想了想身边这些亲信,军机处姚启圣在自己身边已经四年了,也差不多应该外放了。这个家伙心黑的很,去福建应该能镇得住那帮老家伙。

    “这样吧,这个钦差由军机处军机姚启圣担任,你的那个什么孙子佟国鼐,去福建当个水师总兵吧”

    朱宏三刚占领全中国没几年,新军的军制还没有推行全国戏曲中将朱宏三描写成一个狗屁不是的昏君。但是这些卫所旧军人手里有军队、有武器,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酿成兵变。

    所以朱宏三对地方这些旧军人并没用大动,只是在一些关键地点放上自己人。不过卫所制已经严重拖累各地的经济发展,这个顽疾不动是不行的,不过不是现在。

    佟养甲一听总兵也行,虽然武职没有文职重要,但是佟国鼐一个投降官员,能给你一个二品总兵就不错了。

    “陛下,佟国鼐还有几个当年在福建的旧部,想要一起带去,请部下恩准”

    “好,这个你看着安排就行,不用请示朕了”

    佟养甲大喜,只要这些自己人能混进官场,剩下的就好办了。凭自己一个次辅的身份,想要提拔几个地方将领还不简单吗

    朱宏三看佟养甲退去,对身边的李承恩问道:“老李,桂王妃押在那里”

    李承恩恭敬的回答道:“皇爷,桂王妃是宗室,所以被西厂的韩公公押走了”原本东厂和锦衣卫负责文武百官的监听,但是多疑的朱宏三对自己儿子也不相信,在西厂组建完成后就将监听宗室、皇子、各郡王的任务交给了西厂。而王氏是朱由榔的皇后,西厂成立的首要任务就是查清朱由榔遇害案,所以王氏被西厂关押。

    朱宏三听说王氏被押到西厂,点头说道:“好,去西厂看看”

    西厂是明宪宗于成化十三年所设,西厂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第一任厂督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西厂仅仅成立五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一个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朱厚照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正德元年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好笑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正德五年,刘瑾倒台,明武宗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朱宏三组建西厂主要是对东厂和锦衣卫已经不放心,朱由榔被害这么大的事自己竟然不知情,所以西厂的首要任务就是查办朱由榔遇害案。不过朱宏三是开国皇帝,知道特务这种东西过犹不及,所以给厂卫并没有前代那么大的权利,文武百官不经审理和皇帝的圣旨,绝对不可以用刑。

    不过西厂复立也让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痛陈弊端,希望皇帝收回成命,但是朱宏三铁了心干什么事那能听一些书呆子的,所以历史上比东厂还臭上一万倍的西厂,在西安门灵境胡同原址上成立了。

    西厂的厂督是宫内监大太监韩奇,也算朱宏三的老人了。韩奇原本是武昌楚王府的太监,武昌被张献忠攻后韩奇就逃跑了。在逃跑的路上加入了朱宏三的队伍,按照加入革命队伍的时间来算,韩奇要比李承恩早上半年。

    自认为资历老,并且还是朱宏三的湖广老乡,所以韩奇对身处自己上位的李承恩很不服气。这次接到皇帝圣旨复立西厂,韩奇就发誓一定要将李承恩这个老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