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朱宏三欣喜若狂的人正是于成龙,清朝唯一能个变态海瑞相的清官于成龙。,三寸人间海瑞做了一辈子官,百姓送给他一个“海青天”的外号,而这个于成龙更是厉害,百姓送给他一个“于青菜”的外号。这个外号来自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的职位,两江总督是全天下最好的肥缺,于成龙担任两江总督竟然天天吃青菜、吃米糠,所以江南百姓才送给他这么一个外号。

    于成龙的廉洁程度和海瑞差不多,死后身边无一亲人,同僚清点其遗物是发现仅有靴、带和绨袍一领,碎银三两,钱二千,粟米五六斗,盐豆豉数钵,这种清廉程度大概也那个海变态能了。

    于成龙虽然和海瑞清廉程度差不多,但是在行政能力和为官之道要海瑞强无数倍。海瑞像三伏天的太阳,谁在他身边都会被烤死,所以海瑞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和下级、同僚的关系处理不好,连自己家也不得安宁。

    而于成龙不同,于成龙很晚才出来做官,早已经看清这个世界的人情世故,所以官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能难为他,反而于成龙很会借势,用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在于成龙二十多年的仕途,他很会处理和级、同僚之间的关系。于成龙在广西当知县的时候,布政使金光祖在把于成龙评定为广西官员的楷模之后,又把于成龙评定成了“卓异”。有这样的领导,再加不错的能力,还有一点小运气,于成龙才有后世那个“天下第一廉吏”的评语。

    不过这些都是后世的于成龙,现在的于成龙还是历史的那个倒霉鬼,数次科举不,没办法只好托门挖关系进了国子监,这个国立干部管理学院学习。

    明代当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科举正途,是按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个台阶来,这种出身的官员出身高、学问大、后台硬进士都有老师,一般来说都是大学士,副总理当你的老师,想不提拔都难啊。

    还有一种是勋贵,也是你祖宗当年跟着朱元璋卖命,所以成功后国家给你一个长期粮票。还有一些后世有战功封爵的勋贵,这些人的子女是可以直接当官的,不过只能出任武职,转官那是想也不要想。

    第三种是监生,顾名思义是国子监的贡生。这种制度是科举制度的补充,因为科举只是考章,有很多人考试不行,但是确实有能力,如果只有科举一条路那这些人才岂不是不能为国家所用所以朱元璋规定,挑选府、州、县生员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是将人才贡献给皇帝。

    这种制度刚开始确实成为科举制度的良好补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样。在明朝期,贡生制度变成一些特权阶级为自己的后人无法走科举道路而准备的通天大路。虽然贡生当官每年没有几个名额,但是毕竟还是有希望的不是。

    于成龙正是这个贡生出身,海瑞虽然也不是进士,但是海瑞是举人,如果进士是本科生,那海瑞是专科生,于成龙更是技校毕业,还是民办的那种。

    于成龙是明代御史丞于坦后人,原本家还是很牛逼的,但是到了于成龙父亲这代家道早已落。于成龙虽然志向高远,偏偏考试不行,二十多年过不了科举关你娘的,小生也身有体会,后备干部很多年都考不,难道小生也要学于成龙四十四岁才能发达。崇祯十二年,二十三岁的青年于成龙在太原参加乡试,结果还是一样,与举人擦肩而过。

    没办法于成龙只好托门路进了国子监读书,同时准备参加科举,但是进了国子监也不一定能进士。于成龙没日没夜地在国子监读书,读了几年,国子监都毕业了,他还是没有考取进士,只能卷铺盖回家复习,等他复习完,准备再来一搏的时候,朝廷已经不考了。

    这时候天下已经发生重大变故,崇祯皇帝朱由检爬到景山吊死了,李自成在北京享受了一个月被多尔衮赶了出来,后来是顺治入关,清朝建立,清朝是野蛮人,向来不爱读书考试,自然也不开办科举考试。

    在江南的朱宏三倒是弄了一次科举,但是于成龙老家在山西,到南京何止千山万水,同时北方各省兵荒马乱,所以于成龙只好作罢。

    不过几年后峰回路转,朱宏三将满清消灭后重开科举。这时已经三十多岁于成龙离开老家,再次来到北京国子监,准备接着考科举。很可惜的这次于成龙还没考,没办法于成龙只好将老家的房子卖了,在北京租了一间小房子,一边学习,一边准备神武十二年的科举。

    这天午于成龙刚温书完毕,想要将早剩的稀粥在热一下,好当做午的吃食。这时听门外传来大群人的喧哗声。

    “厂督,这里是广安门菜园胡同,前面是于成龙的家”

    外面的话音刚落,听门外有人砸门,一个大嗓门在外面喊道:“于成龙于成龙在家吗我们是东厂的”

    于成龙知道东厂,那可是一帮财狼虎豹,但是新朝伊始这帮厂卫权利大为削减,没什么事情根本不敢骚扰普通百姓,今天怎么跑自己家来了

    于成龙不敢怠慢,赶紧打开房门,一看门口站了一群身穿白下蓝的东厂番子,间簇拥着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太监。

    于成龙还没行礼,敲门的那个大汉一把将于成龙拽出门来,骂道:“你是于成龙你瞎了不成看到厂督还不磕头”

    于成龙是读书人,听那人这么说怒道:“本朝皇帝有旨,有功名朝都不必下跪,我是贡生身份,为何要跪你们”

    “呦呵,拔横是不”那个大汉抽出腰刀刀鞘要击打于成龙腿部,这时那个老太监说话了。

    “住手,不得无礼”

    那个老太监说话果然好使,那个大汉赶紧垂手站立一边。

    老太监来到于成龙身边和蔼的笑道:“你可是国子监贡生于成龙”

    于成龙点点头说道:“正是在下请问公公何事”

    “呵呵,咱家是是东厂厂督李承恩,于成龙,你要发达了,跟咱家走吧”

    于成龙久在市井,听过这帮东厂的杀才办案,向来喜欢说反话,什么你要发达了,然后带回东厂一顿酷刑。于成龙没想到自己一个穷书生,怎能惹到东厂

    死到临头于成龙心一阵发苦,自己多年科举无果,可是苦了自己的老妻和幼子。想到这于成龙整理一下衣服,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请这位公公等一下,在下给老妻写一封绝笔书”

    李承恩听于成龙这么说是一愣,没事写什么遗书但是一看于成龙的样子李承恩知道这家伙误会了。

    李承恩呵呵笑道:“于成龙,咱家不是来抓你的,你以为抓你一个贡生需要本督亲自来南城这个破地方吗实话跟你说,你要发达了,今天要见你的是皇爷,是皇帝陛下”

    于成龙听皇帝要见自己,先是一愣,然后眼泪流了下来,想自己多年科举一无是处,现在终于皇帝肯见自己了,自己也终于熬出头了。

    李承恩看到于成龙哭了,以为他是被吓的,赶紧安慰他说道:“于成龙,不要哭,皇爷要见你是好事,以后你也不用在窝在这里了”李承恩说完看了看于成龙的住处。

    于成龙为了省钱,在永定门内租了一间小房子,这间房子建在永定门城墙下,只有三面砖墙,一面是北京南城墙。这地方的房子在后世可是值了钱,每平最起码十万起,但是在明代,这可是绝对的违章建筑。

    所有城市城墙下,都不准建房子,同时要留出三十米的火道,避免敌人攻城使用火攻。但是和平久了也无人管理,一些没钱的百姓依着城墙建房子,图一个省钱,毕竟能省一面墙吗

    于成龙住在这种房子,房租倒是便宜,但是狭窄逼仄那不用说了。

    “于成龙,这次皇爷相召必有重用,以后咱家也要多依靠于大人了”

    李承恩自然知道皇帝找于成龙干什么,但是现在人多眼杂不便说。不过李承恩知道,这个于成龙只要能将河南这件事办好,肯定能的皇帝重用,所以才先来交好。

    于成龙点点头,擦了擦眼泪说道:“请公公稍等,在下将房门锁去”

    李承恩看了看院里除了几捆柴草在没其他,不禁说道:“于大人,皇帝召见可不敢让皇帝久等,再说你这家也没什么好偷的,咱家给你留两个人守家,还是先去见皇帝要紧”

    于成龙一想也对,点了点头收拾一下身的衣服,反正自己这么一身衣服,也不用换什么,完事后于成龙跟着李承恩去皇宫见皇帝陛下。14:



    第八百五十一章 拜师

    

于成龙跟着东厂的人出了胡同,菜园胡同住了十一户人家,不过都是一些农夫、力工、帮脚等穷苦人,看到东厂这帮家伙如狼似虎将于成龙抓走,一个个吓的都紧闭房门,同时在心中怒骂这些厂卫的混蛋,于先生这么好的人都抓,看来真是没天理啊

    明代舆论权掌握在读书人手中,自然对这帮和自己作对的厂卫没什么好印象,所以在戏文中、评书里将这些厂卫描绘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普通老百姓心中对这帮家伙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身布衣的于成龙就这样被李承恩带进皇宫,带到皇帝朱宏三面前。于成龙走进乾清宫,正看到皇帝朱宏三将一条腿放在边上的凳子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站在皇帝身边,于成龙一看皇帝这样副模样见他不禁心中怒气勃发。

    于成龙听别人说过这个传奇帝王,知道这个皇帝和刘备差不多,当年都是不读书的宗室,同时身份还存疑朱宏三说:放屁,老子是正统宗室,比那个有一百四十多个祖宗的刘大耳朵强多了,只不过老子的身份证明被张献忠那个王八蛋一把火烧了。但是刘备虽然出身市井,可对读书人恭敬的多,要不也不会有三顾茅庐的典故了。

    可是面前这个皇帝,接见读书人竟然光脚不穿鞋子,并且如此无礼,实在有失体统。不过于成龙不是海瑞,如果海瑞在这个场合一定痛骂皇帝,但是于成龙要事故的多,心中虽然不满,但是面上并没带出来什么,只是躬身行礼。

    “国子监贡生于成龙拜见吾皇陛下”

    朱宏三不知道于成龙骂自己是昏君,其实朱宏三很注意自己形象的,只是今天痛风实在厉害,并且事情还这么多,没办法朱宏三只好带病理政了。

    朱宏三看到进来一个小老头,穿的一身普通的棉布长衫,头发胡子都已经斑白,看样子足有五六十。朱宏三知道于成龙和自己的年纪差不多,于成龙出生于万历四十五年,今年是神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六一年,于成龙应该是四十四岁,可是四十四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

    朱宏三详细看了一下于成龙,然后问道:“你可是于成龙出身山西的于成龙”朱宏三知道还有一个于成龙,在历史上称为小于成龙,也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官吏,但是能力比大于成龙还差一些,是不是东厂去找人的时候找错了。

    朱宏三不知道的是小于成龙是满洲汉军旗人,年纪也比大于成龙小很多,今年才二十三岁。

    于成龙听皇帝这么问躬身说道:“回陛下,草民正是出身山西永宁州”

    朱宏三也不知道自己找的对不对,不过看这幅穷酸样大概差不多。反正这个老家伙也是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