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些冯自用也没办法,这些都是任首辅马明远在任时定下的,喇嘛庙也是在半年前已经开始修建,当时冯自用根本对朝政插不话,所以也被办法提反对意见。

    但是今天不同,皇帝刚才在奉天殿一高兴答应为达赖在承德新建一栋行宫,还要和拉萨的布达拉宫一个规模,那要花多少银元

    现在已经是十月,夏赋和秋赋都已经征收完毕,这些钱用来维持帝国庞大的开销将将够用,哪里还有钱去修什么喇嘛庙哪里还有钱搞皇帝说的什么西藏驻军

    冯自用刚才在奉天殿一肚子气,但是冯自用和马明远不同,冯自用在武百官面前还是要给皇帝留面子的,所以冯自用准备到乾清宫这里无人处在和皇帝好生说一说。

    朱宏三出来坐在御座,看到冯自用笑道:“二表哥今天高兴吧朕又为帝国扩地千里”

    冯自用从椅子站起来深施一礼说道:“臣当然要恭贺陛下开疆扩土,但是臣认为那康巴地区不要也罢”

    朱宏三听冯自用这么说是一楞,难道内阁有什么好主意

    朱宏三赶紧问道:“怎么内阁有什么好主意控制西藏吗”

    “陛下,那乌斯藏原本是贫瘠之地,并且还地处高原,实在不适合我汉人居住,皇帝为了几千里贫瘠的土地给达赖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有些过了”

    冯自用这时还想和皇帝好好解释一下,但是朱宏三满心高兴,被冯自用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朱宏三心十分不高兴。

    “二表哥不知道,那准噶尔部凶悍的很,如果让他们占领西藏和青海,我大明边疆将永无宁日。二表哥是内阁首辅,内政之事由二表哥处理,这种军事的事不用二表哥操心了”

    冯自用的性格和圆滑的马明远不一样,如果今天是马明远一定不会反驳皇帝,只会等事情过后找机会在劝说皇帝。但是冯自用不同,冯自用性子里很有些东林党那种不畏强权的臭脾气,再加刚才冯自用不满意皇帝不和内阁商议要为达赖建行宫,现在又听皇帝这么说,冯自用再也压不住心火气。

    “陛下,军事的事臣是不应该管,但是钱都要财政部出吧神武十一年夏赋和秋赋一共收来不到二百万银元,商税收了两千一百二十万银元,各地的厘金收了一千零八十万银元。这些钱看着挺多,但是西北、东北、南洋三地五十多万军队,这些要花费每年一半的赋税,除了这些还有福建的战事未决、官员的俸禄、北方各省的赈灾款项,全都算今年结余只有区区三十万银元,现在皇帝陛下说要在乌斯藏驻军,还有为达赖修建新行宫,国库没钱”

    朱宏三听冯自用这么说好悬没气死,自己将马明远搞掉一个次要原因是花钱能痛快点,现在换冯自用,没想到这个老好人当了首辅怎么变得和马明远一样,喜欢控制自己花钱

    其实和前明那些皇帝对朱宏三花钱还是较少的,最起码在宫城里没养万太监和宫女。现在朱宏三的大小女人也只有二十多个,和后宫千佳丽的朱棣完全没法。除了这些朱宏三对衣食住行要求也不高,一顿饭也是四菜一汤,在明代皇帝算是最节俭的了,连叫花子朱重八都不。

    自己已经快吃草了内阁还说没钱,朱宏三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是冯自用像没看到一样,自顾自的还在说:“陛下,现在缅甸那边战事正酣,福建台湾那边也正在对峙,南洋那边和荷兰人的交战也没停止,三面都有战事,实在不宜在西北轻起开端乌斯藏地区反正都是化外之民,让他们和准噶尔部自相残杀不是挺好吗陛下为什么非要掺和进去呢”

    “二表哥你不知道,郑家和荷兰人都不足为道,只有准噶尔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二表哥难道忘了前明时正是朝廷对辽东的不作为,才放任满清坐大吗”

    冯自用听朱宏三这么说完全是胡说八道,在半年前你皇帝还说郑成功才是心腹大患,现在怎么变成不足为道了但是现在二人谁也说不服谁。冯自用干脆决定摊开底牌给皇帝看。

    “陛下,臣是官,不知道那个战事重要,但是国库是没钱,陛下想要在西北打仗那请陛下动用内帑吧”

    冯自用说的很简单,国库没钱,但是你皇帝有钱,广东的大工厂有一半是你皇帝本人的,每年皇帝的小金库足有千万的进项。现在皇帝你要打仗,好说,钱你自己掏吧

    朱宏三听冯自用这么说好悬没气死,这帮臭老九怎么惦记自己那点家底儿朱宏三在广东是有很多厂子,但是那些都是兵工厂和钢铁厂,这些厂子八成产能要无偿生产军械装备军队,那有什么收入

    还有朱宏三以前是有钱,每年收入在千万之间,但是当时那些都是利用工业剪刀差从北方各省抢来的。现在北方已经光复,都成了朱宏三自己的地盘,自然不能在使用这种刮地皮的手段,所以这几年朱宏三的收入直线下降,每年只有区区不到二百万银元入账。

    当然二百万银元也是一笔大数目,但是不要忘了朱宏三老婆孩子一大堆,儿子长大了要成家了当爹的不给准备房子吗女儿出嫁了不给准备嫁妆吗还有朱宏三大小二十多个老婆,作为皇帝的老婆出门没几套首饰你好意思出门还有朱宏三舅舅家下几百口人要吃饭,这些人不是勋贵,也不是宗室,但都是你老娘的亲戚,你皇帝能不管

    这些都需要钱,但是明朝内阁极其强大,当年的隆庆皇帝想要给自己老婆买一套首饰,户部说没钱,最后首饰生生没买成。皇帝你的儿子女儿是你自己生的,老婆当年也是你自己抢来的,娘家亲戚更不用说了,这都是你皇帝自己家的事,想要从国库要钱那是一分没有。所以朱宏三每年内帑二百万的收入看着挺多,其实也是将将够用。:



    第八百八十九章 内阁

    

内阁这个词在后世看来好像是欧美的产物,其实内阁制度是国特有的制度。

    到了战国年代,各国之间战事频繁,战争再也不是几万人的群架,而是各国的倾国之战。为了将最后一丝国力用在战争,各国纷纷开始变法,用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担任宰相。

    到了秦始皇统一国,宰相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彻底成型。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宰相虽然不再是皇帝亲戚担任,但也是大贵族才能担任。

    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调整的核心是,皇权不断集,相权不断被分割。但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控制相权也有不同的办法,因而宰相权力时而强化,时而又被弱化。

    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

    宋朝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目的是分散相权。北宋沿袭唐代后期制度,设置书门下省。在北宋前期,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

    这时的宰相已经不是秦汉时期的一人担任,而是分为数人,这也很好理解,宰相负责全国政务,长时间操于一人之手皇帝实在不放心。

    到了明代,朱元璋是叫花子出身,打着也是驱除鞑虏的旗号,所以在朱元璋前期还是承接唐宋制度设立丞相的。不过作为权利野兽的朱元璋那里能和其他人分享权力很快借着胡惟庸的案子将丞相制度彻底废除。

    但是叫花子朱元璋不知道,丞相制度是皇权的补充,全国这么大,你朱元璋再厉害也不能面面俱到。朱元璋最后累得没办法,在洪武十五年,组建了秘书性质的内阁。对这个后期发展成庞然大物的内阁正是朱元璋组建的。

    不过朱元璋也有些农民智慧,他害怕内阁再次发展成丞相,在一开始规定内阁大学士最高只有五品,并且规定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现在的大学士只是朱元璋处理国政的秘书而已。

    朱元璋打的算盘挺好,但是他忘了他会死,而且他的接班人也没有他的精力和手段。在朱元璋死后,他的继任者一代不一代,到朱瞻基当皇帝时期,内阁制度已经发展非常完美,同时皇帝将自己的一部分君权过度给内阁,这是票拟权。关于票拟权和批红权如何分工以前说过,这里不说了。

    至此,国古代独创的内阁制度完全成型,这种制度很好的控制了君权,因为英明的皇帝很少见,大部分皇帝都是普通人,这时内阁的人精们可以防止国家政策不至于偏离太多。但是如果皇帝本人精明异常呢很简单,会出现明嘉靖时期的情况,内阁成了苦差事,首辅成了替罪羊。

    内阁制度在明朝期发展到巅峰,在十八世纪传到欧洲,欧美的内阁制度也借鉴了国的内阁制度,只是欧美实行的是议会制,皇帝权利没有国皇帝这么大,所以内阁制度在欧美得到了发扬光大。

    朱宏三是后世穿越过来的,以前他也只是一个乡镇干部,看新闻看多了欧美内阁制度多么多么好,所以到了明代组织自己的势力时,很容易想到了那个内阁制度。

    朱宏三搞得内阁制度和明代内阁还不同,朱宏三的内阁权利极大,内阁总理大臣基本和后世欧美那些总理差不多,除了不管军队以外其他都管,全国下所有政务只有经过内阁首辅肯首才能报皇帝,而皇帝的圣旨也要内阁首辅同意才能下发全国。

    当然朱宏三给内阁这么大的权利也有好处,在朱宏三发展前期,冯若舒、陈子壮等名士都是被内阁首辅吸引才投靠朱宏三,期那些东林党大佬,如瞿式耜和吕大器等人,也是看到内阁权利很大,才不情不愿的投降朱宏三。

    但是朱宏三忘了,欧美内阁因为有议会在当防火墙,所以和皇帝的矛盾并不怎么大,同时欧洲皇帝手的权利也确实没有国皇帝大。可是朱宏三这里不同,权利极大的内阁直面皇帝,如果皇帝有什么错误内阁第一时间要反对,再加这些士大夫都是出自明末,和皇帝对着干才是英雄,如果向着皇帝说话那成了士林败类。

    朱宏三在将马明远搞下台后,原本以为换老实人冯自用当首辅,自己的日子能好过些,但是哪想到冯自用也是士大夫,任也要遵循士林传统,那是以反对皇帝为己任。

    朱宏三看着冯自用一点不给自己留面子,将自己的西北大战略反驳的一无是处,朱宏三气的脑仁都疼。但是朱宏三气归气,他能有什么办法这个首辅是他自己选的,刚任只有半个月,难道现在废了他废了他换谁佟养甲还是马济远

    想到这朱宏三有一种无力感,摆了摆手说道:“好,二表哥,朕知道错了,朕答应你只要准噶尔不侵犯我大明疆土,朕不搭理他”

    冯自用听皇帝服软心一喜,自己向来被人称为酱油阁老,现在终于逼得皇帝回心转意了。既然目的达成,冯自用也不再烦朱宏三,起身告辞出去。

    朱宏三看着离开的冯自用,心十分后悔当年非要搞什么内阁制,不如直接自己大权独揽了。想到这朱宏三高血压有些犯了,用手揉着额头说道:“老李,传命下去今天不办公了,朕要去圆明园散散心”

    李承恩得到皇帝命令躬身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