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6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绍光听马如风这么说点了点头:“好,以后再说”说完马绍光让家人请出妻子付氏,然后下船进城了。

    马如风和朱江看着马绍光一家下船,朱江低声问道:“舅舅,为何让大舅走了不是说好去本王那住吗”

    马如风低声说道:“你操什么心,以后的时间有的是,害怕你大舅跑了不成”

    “舅舅,倒不是本王怕他跑了,只是本王害怕大舅万一不同意帮咱们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你大舅这次升官托了方逢年的关系,他必定要去拜见方逢年。”

    “可是方逢年也说服不了大舅呢舅舅,刚才你都看到大舅那一副冷冰冰的模样,本王实在没有信心。”

    朱江现在手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一个都没有,只有马如风这么一个还是半瓶醋,其他的都是喊打喊杀的武夫,让他们杀人放火一个顶俩,但是下黑手玩阴谋这可不是强项。所以朱江才对马绍光这么心,因为这和他能不能当太子可是有直接的关系。现在朱江看到马绍光热情不高,自然心十分着急。

    马如风看到朱江着急的样子呵斥道:“秦王你太没有深沉,害怕什么如果方逢年说不服你大舅不还有皇贵妃吗你娘当年和你大舅关系最好,放心吧”

    马济远几个子女马如烟年纪最大,第二大的是马绍光,然后是马绍基、马如云,最小的是马如风。当年马如烟身为大姐对马绍光十分好,他们姐弟年纪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小时候能玩到一起去。可是马如风不行了,马如风马绍光小七八岁,等马如风长大后马绍光已经了举人,所以马如风和马绍光实为兄弟,其实还不如好朋友关系近呢。

    朱江听舅舅这么说心大喜,老娘出马那一定会成功滴

    马绍光和管家走下船,付府的轿子在码头,付氏先了轿,马绍光对管家拱拱手说道:“多谢管家解围啊”

    那个管家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刚才是步兵衙门的官兵找事,现在听马绍光这么说不禁吹嘘道:“姑爷放心,这帮步兵衙门的丘八虽然跋扈,但是也不打听一下咱家是谁老爷现在主管吏部,动动小手指能让那个武官倒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想占咱家便宜”

    明代武官实在不值钱,马如风的二品武官在地方那是一省的提督,掌管一省数万人的生杀大权,但是不要忘了这里是北京,祖国的心脏。二品武官在地方自然是一方大员,但是在北京还真不够看。北京这里金水河的王八都有品级,更别说当今皇帝开国时大批的封官许愿,什么锦衣卫都督、佥事、同知等等足有千人。锦衣卫都督是正二品,不过在北京是一个领空饷混吃等死的货,所以那个管家自然看不起二品武官。

    马如风是二品武官,但是朱江可是亲王,不过今天朱江来接自己舅舅,穿的便衣出门,朱江也没有他爹朱宏三那种杀伐果断的气势,自然也被管家忽视。

    马绍光听管家这么说心好笑,如果这个管家知道刚才那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弟弟,一个是国家的亲王,不知道还敢不敢这么吹。

    马绍光也没有点破,坐轿子直接进城。付家的轿子自然不用城门官察验,所以在朝阳门这里也没耽误,直接入城来到付龙的府前。

    付龙有二子二女,不过都已经成家,大儿子付诚和马绍光差不多年纪,但是学问不行,四十多了只是一个秀才,没办法只好去国子监弄了一个监生,等候有机会外出做官。二儿子付訚还算不错,三十多岁已经是举人,现在正在老家苦读,等候科举考进士。大女儿早已经成家,夫家也是付龙的同学,女婿在山东当官,二女儿是马绍光的妻子了。

    马绍光到了门口付诚早已经等候多时,看到马绍光笑道:“妹夫终于来了,母亲等候小妹不到,已经问过多次了”

    马绍光虽然和大舅哥年纪差不多,但是毕竟是妹夫,前躬身行礼道:“绍光见过大哥”马绍光的儿子们也过来给舅舅见礼。

    付诚看到自己小妹从轿子出来,高兴的说道:“小妹,一别十多年,大哥又看到你了”

    付氏自从和马绍光结婚后待在永安州,自然没法见自己的娘家人,现在看到大哥已经两鬓发白,不禁眼流泪说道:“大哥,十六年了,没想到大哥也老了”

    付诚笑道:“大哥也是四十多的人了,那能不老呢小妹去后宅见母亲吧,你相公大哥领走了,父亲要见他”

    付龙不是皇帝的湖广旧部,只是在广东半路参加的革命队伍,所以评职称的时候啥也没有,他的府邸自然没有马明远、冯自用等四公爵的府邸雄伟,但是付龙毕竟当过南洋、两广总督,现在还是主管全天下官员的阁老,府邸也不能太寒酸。

    付家前后也有二十多进院子,房屋五六十间,下人丫环也有七八十人。

    今天皇帝欢迎达赖喇嘛,那是礼部和首辅的事,所以付龙今天很没节操的翘班了。

    付诚带着马绍光走进付龙的书房,付龙正坐在太师椅等候马绍光,马绍光赶紧前跪倒给岳父大人行礼。

    付龙点点头说道:“子恒起来吧,这一路旅途辛苦吧”

    马绍光躬身回答道:“多谢岳父大人挂念,这次进京好在没有时间限制,所以走的还算随意”

    以往的组织部调令都有限期报道,但是给马绍光的调令没有,所以马绍光才在三月份接到调令,足足走了半年,在十月底才赶到北京。

    付龙听马绍光这么说一笑,说道:“子恒,看样子你还不知道是谁将你调到京师吧”

    马绍光还真不知道,听付龙这么说问道:“难道不是岳父大人吗”

    “哈哈,自然不是老夫。如果是现在吗,老夫掌管吏部,自然可以使些手段,但是三月份那时老夫管刑部,鞭长莫及啊”

    “不是岳父大人难道是方伯父”马济远当时分析也这两个人能帮忙。

    “书田现在主管税务部,他有举荐权,但是最后决定的还是皇帝,你要去的地方是税务部盐务司,这可是肥缺啊没有皇帝的直接命令组织部也不敢随便换人”

    盐务司马绍光知道,掌管全天下盐政,正是一等一的肥缺。

    食盐和钢铁在国古代是国家专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有专管盐政和钢铁的行政官员。到了明代因为经济发展,国家对钢铁的控制不是那么严格,但是盐政一直是央政府在把持。

    明代在两淮盐场设立六个都转盐运使司,负责掌管食盐运销、征课、钱粮支兑拨解以及各地私盐案件、缉私考核等。在央还设立巡盐御史,负责对六个盐运使进行监督,这一套机构如同后世盐业专卖局一样,严格掌控全国下盐业的经销。

    但是食盐这种东西利润太大,只要国家专卖必定会有权势人物来挖国家墙角,崇祯年间更是出现只收来十两白银的历史。所以朱宏三在占领全国后将食盐全部放开,如同工业品一样,只在盐场源头收一次税,主管收税的这个机构是盐务司。:



    第八百九十三章 煎熬

    

朱宏三新组建的盐务司和后世的盐务局差不多,不在直接管理食盐的生产和运输,而是只负责食盐的税收和打击非法食盐也是私盐的贩卖。

    朱宏三新政后将原本国家控制的食盐全部放开,两淮六大盐场都卖给个人,这样一来盐价马会下降,算是为老百姓减轻了一些负担。盐价虽然下降,但是因为国家加大私盐的打击力度,所以每年的盐税变得以前多了起来,万历年间盐税最多收过二百零九万两白银,食盐放开后在神武十年一年收了三百一十万银元,远远超过前明最好的年景。

    当然盐税的增加并不是说明老百姓负担重了,万历年间官方统计全国约有六千万人口,但是后世估计应该有亿人口,按照每人年需要食盐十斤来算,万历年间盐税应该在一千三百万左右,为什么最后到国家手的只剩下二百万熟悉国官场的都知道,这些银子最后都落入各级官员的腰包。

    朱宏三和他的祖宗朱元璋一样,是个雁过拔毛的吝啬鬼,怎能看着到手的赋税流入官员的腰包所以在占领全国后找了一个名义将前明和满清的两淮盐业官员都砍了脑袋,家产全部充公,那些偷漏税的大盐商也纷纷进了大牢,通过种种手段让他们吐出了十分之九的非法所得。

    收拾完这帮盐耗子后,朱宏三在央税务部下新建了盐务司,除了负责各大盐场的税收外,还负责各省的盐业缉私队。所以盐务司看着地位不显,主官只是个五品郎,但是手权利极大。全国各省的缉私队再加各大盐场的收税大使,下下一共七八千人,这些人都归盐务司郎直接管理,所以这么重要的官员自然要皇帝亲自任命。

    永安州地处北部湾,城外有几个盐场,马绍光自然了解盐务司是个多么重要的部门。这次来北京马绍光还以为要担任一些闲职,哪想到是这么重要一个部门,在听付龙说完后一时间愣在那里。

    付龙看到马绍光不说话,还以为他高兴的忘了,付龙接着说道:“子恒,这次调你回京自然有方书田的举荐,但是不要忘了最后决定的是皇帝,而能为你说话的只有宫的皇贵妃了”

    朱宏三的后宫没有皇后,皇贵妃只有一个,那是马绍光的姐姐马如烟,作为姐姐为弟弟要一个官职也说得过去。

    但是马绍光听付龙这么说不免紧皱眉头:“岳父,小婿在来的路去拜见家父了,家父让小婿诚实做人,所以小婿不想掺和进后宫那些事。”

    马绍光也不是傻子,他一听是姐姐为自己说的话,再加今天秦王亲自到码头迎接自己,马想到了什么原因。无非是姐姐希望自己能帮助秦王,和太子争夺那个位置而已。

    付龙听马绍光这么说叹了口气:“子恒,你怎么和你父亲一个声调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马明远罢相太子的东宫位置动摇,再加佟养甲在边虎视眈眈,太子很有可能要倒霉。这个时候还打着拥嫡的算盘不回头,你和你父亲是不是都有些傻”

    马明远的罢相表面看只是一次正常的人事更迭,但是那里能瞒得过朝这些老油条眼睛,马明远的失势代表着太子地位不稳,所以朝几个大佬出于各种目的,都开始纷纷为自己打算。

    付龙在内阁的地位很尴尬,他是楚党的人,但是并不是湖广出身,也不是跟随朱宏三最久的谋士。付龙老家在南直隶,当官在广东,当年是被朱宏三胁迫才半路加入。

    虽然付龙现在贵为内阁阁老,并且排位还不低,但是在皇帝的心可能还不如那个陈子龙有地位。这件事在几年前的封爵能看出来了,陈子龙虽然封了一个伯爵还老大不高兴,可是这已经付龙强太多了。

    付龙当时作为阁老一个锦衣卫世袭千户都没捞到,更不要说爵位了,这也代表着他在皇帝心根本没什么地位。

    这时如果太子地位稳固,等皇帝死后太子无可争议的位,那付龙估计也老老实实的致仕,国家给你一个正一品的待遇,然后回家养老等死。但是现在太子地位不稳,朝各种势力纷纷抬头,这让付龙开始有了其他一些想法。

    付龙算了一下自己和皇帝的几个成年皇子都没什么联系,唯一还算有些交往的是秦王。最为主要的是秦王虽然有一个牛逼的外公马济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