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7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不配啊
朱宏三不知道冯自用在心贬低自己,笑着说道:“冯先生啊,你看现在东北打赢了,内阁是不是应该下旨封赏一下有功将士绝对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冯自用听朱宏三这么说脸都绿了,段飞手下可是五千多人,再加帮忙的少数民族武装,还有吉林、沈阳各地负责后勤运输有功之臣,都加足有万人,这要如实封赏还需要几百万银元。
冯自用想了想说道:“陛下,立功了自然要封赏,但是现在国库空虚,可否用土地来补偿呢”
冯自用打的算盘很好,钱没有,但是东北、华北的土地很多,不行再往南河南、山东也行,反正是不准备掏钱。
冯自用说完以为皇帝能生气,但是那想到皇帝想了说道:“也是,这几年战事频繁国库空虚,这样吧,给有功将士三倍的土地怎么样”
冯自用听皇帝同意松了口气,只要皇帝答应给土地行,反正荒地那么多,不赏赐给人也要撂荒。
“既然陛下同意,那臣下去安排礼部准备封赏”
冯自用说完要躬身退下,他原本以为事情结束了,但是哪想到皇帝却叫住自己。
“冯先生慢走,你看东北的将士立了大功,他们都是朕的子弟兵,朕想要去东北看看这些有功之臣,你说怎么样”
冯自用一想也可以,反正刚才皇帝已经说了用土地补偿银元,皇帝要去看看:
第九百二十二章 互市
正文
从北京到东北最近的道路是走蓟州经过山海关,然后进入东北。
韩三强是军人,皇帝的命令要无条件遵守,马命令先头部队掉头,全军北去延庆。
跟在朱宏三身边的是军机处领班陈名夏,他看到皇帝下了这么一个怪命令,感觉十分惊讶,赶紧问道:“陛下,去辽东走山海关最近,去延庆干什么”
朱宏三笑了笑说道:“哈哈,陈先生跟着是了,朕要去发一笔小财”
陈名夏听皇帝这么说闹得一头雾水,皇帝已经富有天下了还需要发什么财再加去延庆有什么财可发,难道去抢蒙古人不过现在明朝和关外的蒙古人关系不错,更何况蒙古人汉人还要穷,除了一些马匹在没有其他财物了。但是陈名夏看到朱宏三神神秘秘的样子还不敢多问,没办法只要听命令跟随了。
朱宏三的队伍一共七八万人,离开北京后晃悠了三天,才来到延庆,到了这里朱宏三才告诉陈名夏自己的目的地在那里,那是九边之一的宣府镇。
明代为了对付北方的威胁,从辽东到宁夏一共设立了九个镇,称为九边重镇,每镇都有一个总兵镇守,手下兵力数万,这些人是明后期的主要战力,当然这些人在明亡后大部分投降了清朝,江南那几次大屠杀这些边镇士兵都出力不少。
朱宏三占领北京后,九镇总兵大部分都投靠了新明朝,朱宏三对这些二五仔也没下狠手,只是收拾了几个民怨大的,其他所有人原职留用。
宣府镇正是这九边重镇之一,所辖长城东起居庸关四海冶,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仅次于北京正面的蓟镇总兵,所以朱宏三在挑选驻守总兵时挑到了赵良栋。
这个赵良栋正是那个河西四将之一,后来平定三藩之乱、韦小宝的大哥赵良栋。
赵良栋原本是陕西的军户,在陕西跟随洪承畴,到了辽东也跟着洪承畴投靠满清,是洪承畴的铁杆之一。不过赵良栋在洪承畴死后被朱宏三所俘,自然也加入了新明朝,朱宏三在得知这个家伙是韦小宝的大哥后,马将宣府镇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交给他镇守。
赵良栋是明朝旧军人,自然知道宣府镇的重要性,在得知皇帝对自己如此信任后,马痛哭流涕发誓效忠朱宏三。其实赵良栋不知道的是朱宏三根本没看宣府镇,不要说宣府镇只有两万多卫所兵,是当年二十多万八旗兵也不是自己新军的对手,所以朱宏三只要牢牢握住新军的指挥权,其他那些地方部队不如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带领,还能收获赵良栋的忠心,何乐而不为呢
赵良栋在得知皇帝要驾临宣府后,赶紧出城五十里,跪在道路边迎接皇帝。
朱宏三骑在马看着这个出名的汉奸将领,不过朱宏三并没有要弄死赵良栋的意思。赵良栋这种军人力战被擒,他们已经做到最好了,对这些不识字的军人你还能怎么要求所以朱宏三对那些汉奸将领很是宽宏大量,如马得功、佟国鼐等等,一个个在朱宏三手下都得到了重用。
朱宏三看着赵良栋笑道:“赵总兵,起来吧这还是朕与你第一次见面,起来说话”
赵良栋不敢抬头,站起身来躬身问道:“陛下,末将没有接到军机处的命令,所以迎接来迟,请陛下恕罪”
“和你们没关系,朕这次原定的要去辽东,但是突然想要来宣府办点事,也是临时起意”
赵良栋不知道皇帝来宣府办什么事,但是他也不敢问,只好跟在皇帝的马后紧紧跟随。
宣府因为地处边关,人口不多,整个宣府只有一万多人,但是因为靠近蒙古,所以商帮很多。
朱宏三来到城门,看到满地跪的都是往来蒙古的商人,点点头问道:“赵良栋,看来宣府镇生意不错啊”
赵良栋不知道皇帝问这话什么意思,看了看皇帝身边的陈名夏,毕竟陈名夏和他都是满清旧人,算得有些交情。
陈名夏听皇帝这么说赶紧站出来替皇帝解释道:“赵总兵,你放心,陛下只是看宣府商路繁盛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意思”
赵良栋听陈名夏解释才放下心来,要知道朝廷现在虽然和蒙古没有战事,但是名义和蒙古还是敌国,现在皇帝看到宣府这里在大张旗鼓的和蒙古做生意,赵良栋自然不敢随便答话。
不过现在有陈名夏的解说好办了,赵良栋躬身说道:“陛下,虽然前明战乱宣府受到很大冲击,但是商人都是逐利的,主要战事停歇,马会回来从宣府出关去蒙古那边行商”
朱宏三知道明朝对这种边贸都是一笔糊涂账,朝廷根本从边贸也收不来多少赋税,所以这次来宣府正是要将这种民间走私变成国家行为。
“好,看样子宣府这里生意兴隆,朕准备在宣府重开互市,以后赵良栋你的工作要加重了”
赵良栋听皇帝这么说大喜,他在宣府这里已经三年,以往这种走私都是偷偷摸摸的,当然作为总兵的赵良栋自然有好处,但是那种收黑钱的好处那有正大光明收税来的多。
“陛下,末将保证,只要边关放开互市,商帮的规模还能扩大三倍”赵良栋赶紧在皇帝面前表忠心。
朱宏三前拍了拍赵良栋的肩膀笑道:“好,朕准备在九边开三个互市,这宣府镇交给你了”
赵良栋一个丘八出身,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被皇帝拍肩膀,现在感觉浑身都轻了几斤,赶紧跪下保证办好互市云云。
朱宏三点点头说道:“好,起来吧朕听说你们宣府有八大商帮,什么范永斗、王登库等人,他们都是经验丰富之辈,你要好好和他们学一学”anb:
第九百二十三章 范永斗
正文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
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人建立后金,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
由于八家商人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所以清朝定鼎后,顺治帝没忘为入主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并赐给服饰。顺治还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商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顺治帝便将他们封为“皇商”。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
事实证明八家将顺治的封官推辞掉是多么的英明正确,在满清入主原的三年后,一个明朝不起眼的宗室朱宏三在广东宣布监国。当然当时天下大乱,整个南国宣布监国的宗室足有十多个,连倒霉鬼靖江王朱亨嘉当时都准备监国自立,所以那个朱宏三根本没翻起多大风浪。
整个国没人将朱宏三放在眼里,但是远在山西的范永斗却和这个宗室发成了纠缠。当然这不是范永斗天赋异禀发现朱宏三有帝王之像,只是当时山西还有一个大军阀姜壤。
姜壤的为人和李成栋、吴三桂差不多,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明朝在的时候跟随明朝,李自成来了投降李自成,换了满清自然也投靠满清。这么一个顶风臭八百里的货色朱宏三为了抗清大局竟然封他一个晋王的爵位,要知道当年李成栋和金声桓反清立有大功也只封了个郡王。
但是当时朱宏三也没办法,一切都要为了抗清大业服务,至于姜壤的名声那都不是事儿。但是当时姜壤地处满清腹地,大的援助送不进去只有用爵位来弥补了。不过也不是一点援助都没有,朱宏三命令手下的锦衣卫也给了姜壤一些援助,如刀枪和火枪等等,而这些武器的运输要依靠山西的地头蛇范永斗了。
当然范永斗此举并不是多么热爱大明朝,只是朱宏三的给的价码实在动心,那种雪白的糖霜实在让范永斗心动不已,所以范永斗才冒着得罪满清的危险给大同的姜壤运送武器。
这样范永斗算是和朱宏三搭关系,最开始范永斗只想赚一些小钱花花,但是那想到风水轮流转,那个号称满万不可敌的满清八旗,竟然在南昌一战被消灭二十多万人,连最精锐的两白旗都损失了两万多人。
范永斗和满清多有交往,他可知道两白旗可是多尔衮的老本,战斗力在八旗算是顶尖的,所以范永斗知道这个消息后开始认真的注意起朱宏三来。
等到朱宏三占领南京后,范永斗知道那个明朝八成要死蛇翻身,所以这个时候范永斗开始不留余力的帮助朱宏三支持姜壤。
姜壤有了这么一个大外援,要粮食有粮食、要兵器有兵器,再加朱宏三在南方不停的给满清放血,所以姜壤才坚持了这么多年。
可是到了朱宏三北伐成功,姜壤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没看到朱宏三大势已成,你区区一个山西大同能跟整个原王朝相抗衡吗这个时候范永斗等张家口商人将姜壤的粮食断了,所以姜壤坚持了不到半年,大同城被朱宏三的大炮攻陷,姜壤全家下五十多口都被朱宏三杀个精光。
姜壤身死族灭,可是范永斗等八家商人却因为抗清有功成了功臣,再加范永斗机灵的很,在朱宏三占领北京后,马带着金银财宝去北京贿赂马明远,所以才在朱宏三手下留下性命。
当然这并不是朱宏三真的认为范永斗有功,依着朱宏三的性格只要想杀你,你是天王老子都不行。当年浙江宁波的张家,有抗清大功,并且还是朱宏三的便宜老丈人,是这种勋贵只要逆了朱宏三的意思,一样身死族灭。朱宏三留下范永斗也只是想和关外的蒙古人留一条联系通道,毕竟这个时候原王朝初建,蒙古人在来一个寇边那不好玩了。
所以朱宏三在神武七年的封爵,给范永斗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的封爵,算是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