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来一个寇边那不好玩了。
所以朱宏三在神武七年的封爵,给范永斗一个世袭锦衣卫千户的封爵,算是褒奖他在山西抗清战争突出的贡献。
范永斗昨天得知皇帝来了宣府要见自己的时候,真是欣喜若狂,只要和皇帝搭关系,那自己也不用害怕朝的湖广勋贵了。那些湖广九头鸟实在不是东西,每年从自己这里要去数十万银元不说,还要在边贸生意插一脚。
以前范永斗畏惧马家的势力,原本想要妥协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只要皇帝肯首自己的功绩,那是马家也动不了自己分毫。
范永斗跪在八人的最前面,低头不敢看前面,只能用眼角余光看到一双黑色牛皮靴子走了进来。那个人走到最前面坐下后说道:“几位爱卿平身”
范永斗根据太监教的,赶紧恭敬的叫道:“臣谢主隆恩”然后磕了个头站了起来。
站起来后范永斗用余光打量那个人,只见大殿坐着一个胖大的年人,身穿大红色五爪金龙袍,头戴金丝制成的纱帽,腰间是一个足有巴掌宽的玉制腰带。这个年人身材魁梧,留着齐胸的胡须,正笑嘻嘻的看着范永斗。
看到皇帝看自己范永斗赶紧垂下目光,因为太监告诉他,没有皇帝的允许绝对不要和皇帝对视,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朱宏三看到谨小慎微的范永斗,笑道:“好了,这里不是皇宫,大家也不用遵照什么礼法,今天是朕请客,大家都坐下吧”
总兵府大殿摆了九张桌子,最边的自然是皇帝的座椅,剩下的八张分列两边,范永斗等八人听皇帝这么说,赶紧根据身份的大小,坐在属于自己的桌子后面。
跟着朱宏三一同进屋的还有皇四子朱渊、皇长孙朱升铎、宣府总兵赵良栋三人,朱宏三对赵良栋说道:“赵爱卿,昨天朕和你说的事情你都和他们八人说了吗”
赵良栋躬身说道:“回陛下,末将已经将陛下重开互市的意思传达给八人知晓”
朱宏三点了点头,对八人问道:“你们八人有什么意见”
这八家商人以范永斗为首,范永斗听皇帝这么问赶紧站起来说道:“陛下真是天纵英才,互市一开整个边关再也不会有大的战事了”
互市也是后世说的边贸,这种制度古已有之,汉初曾同南越和匈奴通商,后来随着西域道路的通畅,与匈奴的边贸得到不断发展。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宋、明时期同边疆各族进行的茶马互市也很频繁。
明期开始,因为明朝不在与蒙古有大的战争,所以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成化十六年,达延汗消除了蒙古社会内部的封建割据和混战局面。蒙古地区畜牧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蒙古地区出现了“部落众多,食用不足”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地区必然要萌发出对外交换商品的强烈要求,以便用自己的畜产品来换取汉族地区生产的粮食及其他生活消费品。而当这种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蒙古地区的统治者发动战争,企图打开与汉族地区进行贸易的大门。明史称为“庚戌之变”的重大事件,是这类战争的典型表现。
这个时期尽管蒙汉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武装冲突,民族间的战争时停时续,但在民间却已自发地出现了贸易活动,史称“私市”。“私市”在弘治午间已经出现了,厚利之下,商民必趋之若鹜。尽管明朝政府曾经颁发了一系列禁令,企图禁绝“私市”,但是蒙汉间的贸易活动是蒙古地区与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不是明朝政府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所能阻止得了的。
隆庆初年,相继入主内阁的高拱、张居正等人鉴于当时边疆战争的形势,检讨了以往政府的对蒙政策,提出了“华夷一家”的主张。隆庆五年,穆宗封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为“顺义王”,并开设蒙汉间的互市,从而改善了民族关系。当时在边疆设有十一处互市,大同的得胜堡、新平、守口;宣府的张家口;山西的水泉营;延绥的红山寺堡;宁夏的清水营、卫、平虏卫;甘肃的洪水都口、高沟寨。这些互市之处,均由守边将领管辖。
同时,每当开市期间,明朝政府和蒙古统治者又共同派出军队充当守市人员,维持市场秩序。互市的市场,一般都设在边墙处,四周围以高墙,犹如“瓮城”,关内外各有闸门可以启闭,这是明代后期互市市场的设置状况。:
第九百二十四章 扒烧猪头
正文
朱宏三看着面前谨小慎微的范永斗,笑了笑说道:“你们几个都在剿灭姜壤立了功,朕不会忘了你们。
皇帝有令,这八家家主开始畅所欲言,还真别说,这八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范永斗说的官商分开很有些意思。朱宏三来自后世,自然知道政企不分开将来必定会僵化,但是朱宏三现在是既得利益者,怎能将边贸这么大的蛋糕拱手让给外人呢
朱宏三听这八人说完后接着说道:“你们说的很对,看来你们八家能成为大商人是有原因的”然后朱宏三话锋一转:“但是你们也应该了解朕的难处,国家现在没有钱啊,东北、南洋处处打仗,朕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日子过的你们还有不如啊”
范永斗听皇帝在这诉苦知道怎么回事,皇帝这次见自己八人是来敲竹杠的,范永斗等八人知道的很清楚。但是他们也没办法,现在人家手里有刀子,虽然八家手下也有些暗实力,但那能和国家暴力机关相抗衡呢
范永斗等人在来之前已经达成协议,皇帝要敲竹杠给他些,当花钱买个平安了。
范永斗心暗骂:这帮湖广九头鸟都吃人不吐骨头,年前刚给京马明远送去了十万银元,现在还要给这个昏君。
范永斗心这么骂,但是嘴可半点不敢这么说,范永斗这时跪下说道:“陛下,臣是陛下的臣民,主有难臣下自然痛心疾首,所以臣下愿奉一万银元,为陛下分忧”
范永斗这么说其他七家也纷纷表态,这八家大商人一共凑了五万银元献给朱宏三。
朱宏三听有了钱拿十分高兴,开心的笑道:“好好,朕正需要你们这样的忠臣,饭菜应该好了,咱们先吃饭,吃完再说”
皇帝有令开席,门外早已经准备完毕的小太监开始摆放餐具,一会儿的功夫从大堂外抬来八个铜盆,下面放着炭火,铜盆盖着盖子,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铜盆一抬进屋,一股投肉香弥漫满屋。
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家商人家资巨富,自然什么菜都吃过,但是这种用铜盆的菜品还没吃过,一个个都十分好。
朱宏三看着八个铜盆放在八人的面前,笑着说道:“这道菜是扬州名菜扒烧猪头朕为了款待你们从昨晚开始准备,现在已经炖了一个多时辰,正是味道最好的时候”
扒烧猪头是淮扬名菜,用一整个猪头煨制而成,这八家家主当然都吃过,但是这种经过宫御厨制作的还没吃过。现在闻到肉香十分不错,所以八人一个个都十分期待看着铜盆。
朱宏三挥了挥手,示意小太监将铜盆掀开,这八人一看盆大吃一惊。盆那里是什么煨制好的猪头,而是一颗人头摆放在盆,龇牙咧嘴的看着八人。
八人有几个胆子小,看到这个恐怖的景象惊叫一声昏了过去,而范永斗还算见过大世面,他常年行商关外,见过蒙古人砍人头,所以还能坚持住。
范永斗惊恐的问道:“陛下,这是。。这是什么”
朱宏三嘿嘿笑道:“怎么范永斗你不认得你在仔细看看”
经过朱宏三提醒,范永斗才仔细观看自己面前的人头,这个人头经过煨制已经滚熟,鼻子耳朵都已经炖的稀烂,但是脸的基本面貌还能看清。范永斗看清后大吃一惊,原来这个人头是他的儿子范承荫。
范永斗大概缺德事干的太多,他这辈子子息艰难,到现在也才两个儿子,长子范承志早年和他行商,死在关外,只剩下一个小儿子范承荫。这几年范永斗年纪大了,所以将所有生意交给小儿子范承荫打理,自己住在宣府养老。但是让范永斗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儿子怎么变成了淮扬名菜
原来朱宏三到宣府是打着剿灭这八家的目的,什么请客吃饭都是说辞而已。在昨天朱宏三进入宣府后,城外的新军马派出一个团赶奔二十里外的张家口,将这个八家在张家口的商铺统统抄没,而八家在张家口主事的子侄也成了俘虏。
这八个子侄昨晚被连夜押回宣府,在总兵府的后厨被当场宰杀,制成了这道淮扬名菜。
范永斗看着自己儿子的头颅,气的眼眶欲裂,站起来指着朱宏三骂道:“你这个昏君,你为何如此对我的儿子我范家为你在剿灭姜壤立有大功,你不怕天下人说你诛杀功臣吗”这时范永斗已经豁出去了,他这么一个儿子,现在已经死了他也不想活了。
朱宏三看着范永斗嘿嘿笑道:“你算什么功臣你在朕眼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知道今天朕为什么将你儿子做成猪头吗这是在为扬州八十多万死在满清手的冤魂报仇没有你们八家给满清输血,满清能一次次起死回生吗满清能入主原吗全天下亿万汉人因为你们死了多少你知道吗”
朱宏三说这些话只是为八家定罪而已,其实满清入关后虽然屠城多处,但是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杀的人根本不能相。今天朱宏三要谋夺八家的家产,自然要将屎盆子扣在八家的脑袋,这样朱宏三抄他们家才能合理合法。
“范永斗,还有你们七个,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吗范永斗你在去年给马明远送了十万银元,其他七家也送过几万不等,怎么给朕这么点,打发叫花子呢”朱宏三手握有锦衣卫,自然知道这帮山西人给京那些权贵送银子,今天范永斗只给朱宏三一万银元,这一点够朱宏三杀他全家了。
范永斗这时已经被锦衣卫压着跪在地,范永斗咬牙说道:“老子没银子,你杀了老子吧”
看到范永斗准备死硬到底,朱宏三早有准备,对跟在身边的李承恩说道:“都押来吧”
李承恩躬身出去安排,一会儿的功夫总兵府门外哭哭啼啼来了二百多人,这些人都是妇女孩子,一个个身穿绫罗绸缎,正是大堂这八家商人的家人。
原来早这八家家主跟着宫内监学习礼仪,朱宏三趁着这个空挡派出锦衣卫将八人在宣府的家人全部抓住。
这时昏过去那几个家主已经醒了过来,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女都被抓了来,那里还不知道朱宏三下一步想要干什么,一个个不是跪倒求饶是怒喝大骂。朱宏三皱了皱眉对锦衣卫说道:“让他们都闭嘴”
那些锦衣卫纷纷拿出破布将八人的嘴堵,大堂马安静了下来。
朱宏三看了看外面的那群妇孺,然后问道:“范永斗的家人是那些”
皇帝有令马有人出去将范永斗的家人分出来,大概能有个二十多人,一个个颤栗着站在院。
朱宏三带着所有人出了大堂来到院,站在这二十多人面前仔细观看,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但是其一个孕妇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最为瞩目。
朱宏三指着那个小孩问道:“这个是范永斗的什么人”
李承恩躬身说道:“回皇爷,这小子是范永斗的嫡长孙范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