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7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人喜欢存钱古已有之,朱宏三占领全国后对这个也十分头疼。大批白银流入造成物价飞涨,但是因为财富都在民间,朝廷收不税来,更加重了朝廷的金融危机。

    朱宏三在广东时制定政策希望民间白银流动起来,如说严禁使用白银只能使用制式银元等等,但是这种政策的功用十分有限,那些地主将白银兑换成银元后还是藏在自己家的地窖,并不参与市场流通。

    不过现在因为全国人口大量减少,再加朱宏三占领了吕宋、安南等水稻产区,还有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的种植,粮食的价格倒是十分稳定。连土地贫瘠的山西,好的江南大米也只有五个银元一石,那种不好吃的玉米和土豆,更是一个银元两石,所以现在全国虽然物价飞涨,但是粮价十分稳定,所以朱宏三所面对的情况要崇祯好不少。

    现在经过宣府抄家朱宏三发现,让白银流通起来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那是时不时找几个大商人抄家,这样自己有钱花,白银也能参与流通,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宏三看着手的清单心想道:这张家口的八家这么有钱,那山西那些出名的大商家不是更有钱吗如果抄了他们的家能怎么样

    朱宏三脑袋在急剧的盘算将这帮山西醋坛子抄家的得失,得很简单,那是有钱花了,朱宏三估计那些什么乔家、常家、曹家、王家等等山西商人,最起码还能弄出几千万白银。

    可是失有些严重了,范永斗他们八家底儿太臭,全国下都知道他们八家和满清不清不楚,自己弄倒他们只是替天行道。但是山西的其他晋商可不同,这帮家伙虽然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蒙古贸易,但是这些晋商并没有像范永斗那样明目张胆的为满清代言。

    还有一点是这些晋商势力太强大,明代后期朝廷那些大臣身后的金主主要有两方势力,一方是以江南商人为代表的浙商集团,还有一方是晋商集团。晋商在央扶植起很多大官,如说嘉靖年间的王崇古,还有接任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张四维,这些都是山西人,所以山西帮在明朝后期在朝很有实力。

    现在虽然经过明末大乱,但是在朱宏三的朝廷还是有一帮山西人的存在,这帮山西醋坛子虽然都不是什么重要官员,但是毕竟在朝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朱宏三如果将范永斗等人收拾了,这些山西官员并不会说什么,因为在他们眼范永斗这些人只是暴发户而已,再加范永斗等人风评不好,所以也无人为他们喊冤。但是朱宏三动那些晋商可不一样,那帮家伙在山西根深蒂固好几百年,如果朱宏三为了眼前利益将他们抄家,朝估计会掀起一阵大风波来。

    朱宏三现在已经被朝党派之争弄得烦心不已,如果再加山西人在掺和进来,这日子还过不过了,朱宏三想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要动为好,等到将来没钱了再说。

    其实朱宏三放下收拾晋商的念头算对了,那帮山西商人是有钱,但是富裕程度和范永斗还是没法的。范永斗能在家搜出这么多白银,这些钱很大一部分是范永斗等人为满清销赃得来的。

    满清一共三次寇边,最远的一次都打到山东德州,除了掳走了大量人口还有大批的金银珠宝。这些东西不是粮食不能吃,满清还需要将这些东西变换成粮食、铁器等物资。所以范永斗等人发的是这种不义之财,他们家的白银珠宝大部分都是满清从关内等汉人地主身弄来的。

    现在如果朱宏三去将山西那些晋商都抄家,钱财能有,但是绝对不可能范永斗多。山西这些晋商大发展时期实在清朝,在满清对西北用兵时,曾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

    这些旅蒙商绝大多数是清廷命名为“皇商”的山西商人,还有一部分是直隶等地的汉族商贾。他们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当然,清政府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这才是山西商人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那些山西商人也很有钱,但是也是第二个范永斗而已,如果朱宏三为了一两千万银元去捅山西这个马蜂窝,实在得不偿失。

    朱宏三打定主意放过山西商人一马后,下旨将张家口八家商人全部成年男子处斩,未满十二岁的男子阉割入宫,女子除了挑选年轻漂亮的十多人入宫外,其他所有女眷发卖教坊司为妓,终生不得赎身。

    朱宏三在张家口发了一笔大财,自然十分满意,在宣府准备完毕后派人将所有抄家来的钱财运到北京内库,然后朱宏三带着禁卫军继续北行。

    朱宏三原本打的算盘挺好,这些钱都是老子自己弄来的,当然要进入自己的小金库,但是那想到这些钱刚运到北京,被得到消息的内阁充了公。

    朱宏三接到消息时已经到了张家口关隘,朱宏三看到内阁来信气的半死。冯自用在奏章说的很清楚,张家口商人范永斗等人,勾结满清倒卖物资,情节严重十分可恶,现在他们被皇帝陛下你亲自带兵剿灭实在是功德无量。但是他们的非法所得都是原广大百姓的民脂民膏,理应缴国库,所以还请陛下见谅。

    朱宏三看到这气的站起来大骂:“冯自用你个王八蛋,当年要不是老子在衡阳救了你全家,你还能在这当首辅早成了流寇的刀下鬼”朱宏三骂到最后不解气,拿过锦衣卫的腰刀对着帐篷的家具乱砍一气。

    朱宏三发完火后亲自拿起纸笔给冯自用写了一封信,这可是朱宏三亲自执笔,没用陈名夏代劳,可见朱宏三真的生气了。

    当然朱宏三在生气也还要自重身份,并不能在信爷爷奶奶的一通乱骂,朱宏三在信阐述了自己对这笔银子具有合法的占有性。当时你冯自用可说过北巡国家不出钱,这钱都要皇帝自己出,自然在北巡得的好处也要归皇帝所有,内阁不能非法占用。

    写完信后朱宏三命令锦衣卫马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冯自用的回信也很快送了回来。在信冯自用完全将读书人不讲理的嘴脸发挥了十成,冯自用说当时他是说国库没钱,让皇帝动用自己的内帑。但是冯自用回家后感觉心十分不忍,皇帝你为了国家如此操劳,我们这些大臣还不能为皇帝分优,所以经过内阁全体决定,这次皇帝北巡的费用都有国库来出。

    朱宏三一看更是生气,什么好话都让你们内阁说了,你们拉屎还带往回坐的第二封信朱宏三开始耍无赖,要不给钱,要不老子不干了,你们内阁这么厉害,你们自己挑一个皇帝吧

    冯自用接到这封信傻了眼,没想到朱宏三竟然无耻到这个地步,皇位这么重要的事情能拿来谈判吗冯自用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说一些软话,必定真把皇帝弄急眼了也不好。

    冯自用在第二封回信说道皇帝你也请体谅一下内阁的难处,国家这么大处处要用钱,这个国家可是皇帝你自己的,你都不爱护这个国家让后世人怎么看

    朱宏三接到信后也很无奈,没办法朱宏三只好退了一步,让内阁给自己留一千万,剩下的钱都归国库。这样皇帝和内阁开始扯皮,不过可苦了来回送信的锦衣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跑了八趟。

    最后朱宏三和内阁达成协议,给朱宏三的内帑留三百万银元,不过国库要负担这次北巡的全部费用,这样朱宏三废了大半个月的劲弄到的两千万银元大部分进了内阁的口袋,朱宏三只是喝了些汤汤水水。

    但是朱宏三也没办法,内阁这些王八蛋当时都是他自己选的,他们的权利也是朱宏三自己给的,现在这帮王八蛋反过来制衡朱宏三,他只能打断牙齿往肚里咽。朱宏三最后接到内阁的信,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将信揉成一团扔掉,然后带着军队离开张家口,正式进入蒙古地区。:



    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草原

    

正文

    神武十四年六月,按照公历来算已经是八月份,正是北方酷热的时候。

    朝鲁在蒙古语是石头的意思,当年他父亲为他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如石头一样活下去。

    朝鲁今年十五六岁,具体多大他自己不知道,连他的母亲也不知道。蒙古人自从被汉人撵出原后迅速的退化成游牧民族,像朝鲁这样的蒙古青年根本是不认字的。朝鲁骑着一只棕色蒙古马,正在为部落里的台吉老爷放牧羊群。

    小冰河气候对原农耕明影响很大,但是对这些游牧民族影响更大。这些蒙古人生产力极其低下,一场寒流过来能冻死大片的羊群,没了羊群这些蒙古人只能饿死。但是也不是一点活路没有,往年寒流以后蒙古台吉们要转移部落内部的矛盾,征召青年对南方的大明王朝开始在一次的劫掠。

    朝鲁的父亲是跟着台吉老爷去了南方,但是朝鲁的父亲很不幸,碰到了大明朝的兴之主神武大帝,朝鲁的父亲也在一场战斗死在了南方。

    朝鲁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在第二年被其他部落抢走没了消息。部落的台吉看着朝鲁手脚还算麻利,也让他为自己放羊,这样朝鲁才算有一口饭吃。

    今年朝鲁已经成年,按照蒙古人的规矩已经是一个成年战士了,如果在以前朝鲁要拿起马刀为台吉打仗,不是死在蒙古人手是死在汉人手。不过这几年强大的满清都被汉人消灭,更不要说连铁器都匮乏的蒙古人了,所以这几年关外的蒙古人安生不少,虽然自己人内部的火拼从来没停息过,但是对明朝的全面战争已经很多年没搞了。

    朝鲁这样怀着杀人抢东西的梦为台吉老爷放羊,今天他躺在草地睡觉,同时做着抢女人抢牛羊的美梦。正在睡觉的朝鲁突然感觉身下的地面传来震动,这种震动很熟悉,正是那种大军行进的脚步声。

    朝鲁爬起来冲南面一看,看到远处地平线起了大片烟尘。朝鲁从小生活在马背,天生是个战士,对这种烟尘很熟悉,那正是大队人马行进时才能激起的尘土。

    朝鲁看了看烟尘的规模和大小,还有地面传来的震动,估算出这只军队足有十多万人。要知道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大大小小的部落不少,但是能聚集起这么些军队的除了几个大部落还真没有几个。

    朝鲁知道大军行进必定要远远的派出斥候,现在看着军队距离挺远,说不定斥候在眼前。生死攸关的下朝鲁不敢犹豫,赶紧起身骑马将羊群远远的赶开,同时跑回去给自己部落报信,防止被这些不知道来头的军队偷袭。

    这支出现在长城关外的军队正是朱宏三带领的明军,不过并没有朝鲁估计的十多万人马,只是这些新军带着大量的火炮,用来拉车的马匹很多,所以离远看如同十多万人般的遮天蔽日。

    明军前队是五千骑兵做先锋,这些人是朱宏三在张家口时从大同调来的,毕竟到了蒙古人的地界还是骑兵好用,这些骑兵的指挥官正是朱宏三的便宜女婿赵虎。

    骑兵后面是火枪兵,间是最精锐的禁卫军,在禁卫军间是一万锦衣卫保护的皇帝御辇。朱宏三的御辇自然豪华无,是当年张居正的轿子也毫不逊色。

    这架御辇说是车倒不如说是移动的房子,整个御辇分为三个房间,最外面的是一个十平方的观景台,里面有会客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