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7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宏三不看重可是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看重,跟着他来的陈名夏大喜,天可汗这个名头代表着蒙古诸部的绝对臣服,也代表蒙古诸部从今天开始正式归入华明圈的势力范围。
虽然国际讲究强权既是公理,大炮是正义,但是毕竟大家都是明人,虽然背地里什么阴暗手段都用,可是在表面还是要维持那一丝明人的体面。
如说国力衰弱不成样子的北洋政府,在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加了“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华民国”这一条,欧美列强马承认蒙古和西藏地区都是华民国的领土,虽然英国和俄国在背地里都有对西藏和蒙古的贪念,但是表面还是要承认这一点的,所以清帝退位后国没有分裂成为五块袁世凯是有大功的。
现在蒙古给明朝皇帝天可汗的称号,也正式证明整个蒙古诸部都是明朝的臣子,这可和日本、越南那种藩属可不一样。作为明白人的陈名夏自然知道其的意义,所以才欣喜若狂。
作为当事人的朱宏三并不知道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头对后世的影响,现在他担心能不能在十一月前赶到沈阳。
朱宏三这次北巡原本想解决蒙古问题后去沈阳,然后在过年前赶回北京。但是世事难料,哪知道蒙古问题耽搁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已经快进入十月,蒙古问题刚刚结束。
农历十月的蒙古草原已经很冷了,晚气温已经降到零下。朱宏三的明军都是南方人,虽然后勤补给不错,但还是造成了一些冻伤。
还有一点最为关键,那是武器问题。朱宏三的火枪因为都是使用定装火药,为了防潮使用猪油和牛油涂抹外层。可是在蒙古这种气候下,猪油和牛油都结块,防潮的性能大为下降。如果现在在和蒙古人打一场,朱宏三估计自己这面要受不小的损失。
所以朱宏三要趁着天气还算不错的时候赶紧赶往沈阳,如果等到进入十一月份大雪封路,那样留在蒙古实在太危险。
在忽里台大会开完后,朱宏三马起兵赶往沈阳。科尔沁部在后世的通辽一代,按照路途的远近朱宏三应该先去吉林,然后在南下沈阳。这也是当时朱宏三预定的路线,先去吉林奖赏有功将士,但是现在吉林不能去了,只好直接南下去沈阳。
朱宏三带着明军紧赶慢赶终于在第一场大雪前赶到了铁岭卫,也是沈阳的外围,到了这里朱宏三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进入自己的地盘。
到了铁岭也进入东北总督的势力范围,东北总督赵国栋带着所有武群臣来到铁岭,欢迎陛下亲临。
赵国栋带领群臣在铁岭城外已经等候多时了,看到朱宏三的銮驾赶到赶紧前跪倒高喊道:“臣赵国栋,偕同诸臣工恭候我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宏三从銮驾出来,笑着搀扶起赵国栋:“狗蛋快起来,你我君臣一体,说这些干什么”赵国栋在朱宏三没发迹的时候跟随着他,自然是心腹的心腹,嫡系里的嫡系。
赵国栋站起来笑道:“臣听说陛下在蒙古大展神威,打的蒙古蛮子鬼哭狼嚎,臣真想亲身赶去,代替三强与陛下并肩作战”
朱宏三的御林军总管韩三强身份地位不低,只是韩三强一直在朱宏三身边,所以威名不显。韩三强是太子党,赵国栋是秦王一党,所以今天见面赵国栋才这么说。
不过韩三强因为性子内敛,也不想和赵国栋争个长短,所以在听赵国栋这么说后韩三强笑道:“总督大人说笑了,蒙古诸部战力不强,和辽东起来还是总督大人任务重一些”
朱宏三知道这两员大将分属不同阵营,见面要互掐,但是朱宏三并不想阻止,如果弄得军队将领一条心了那皇帝还想不想当了
赵国栋看韩三强退让了,心十分高兴,这才对朱宏三说道:“陛下,现在天气寒冷,快请銮驾入城休息铁岭这里距离沈阳不到百里,咱们一天可赶到”
朱宏三点了点头,不过他并不想直接去沈阳,到了东北他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第一件是去老家看看,朱宏三前世是抚顺出生,在一个乡镇工作,现在终于回到东北自然要去看看五百年前的老家什么样。
第二件是去萨尔浒战场看一下,当年明王朝在这里死伤五万人,同时彻底丢失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努尔哈赤从这次战役后逐渐壮大起来,所以萨尔浒之战是一切的开始,这么重要的地方朱宏三也要去看看。:
第九百五十一章 南市场
正文
沈阳,是明王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核心,沈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的辽东重镇方城,隶属燕国辽东郡襄平县,为沈阳建城史之初。
西汉时期,始称“侯城”,隶属汉辽东郡,是为沈阳正式建城之始,唐代改称“沈州”。
五代时期,辽太祖移民到此,修筑土城,生产随之发展。金代时期,金太祖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
元朝元贞三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州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管辖。由于沈阳地处沈水之北,以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改沈州为沈阳。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明朝建立后也沿用元代的称呼。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萨尔浒战胜明朝军队后,将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称“盛京”。顺治元年,顺治小皇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
在神武六年赵国栋奉朱宏三圣旨收复辽东,重新将盛京改为沈阳,成为东北总督驻地,东三省的行政、经济心。
沈阳在明代已经成为辽东的心,根据万历十年的人口统计,沈阳城内共有户籍四万余户,人口十八万余人。当然这些人口和后世近千万人口的沈阳没法,是和当时明朝关内那些百万人口的大城也没法,不过将近二十万的人口规模,在地广人稀的辽东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城了。
不过经过明朝和满清在辽东地区的长期拉锯战,沈阳人口一度减少到只有三万人。随着朱宏三重新占领辽东,为了发展东北的经济,从直隶、山东、山西一带向辽东迁来了百万人口,沈阳终于恢复到十万人口规模。
现在战乱已经结束了十年,沈阳地处东北,是关内商队来东北收购药材、毛皮的必经之地,所以这几年沈阳发展很快,城里城外一共有二十万人口,已经完全恢复到全盛时期。
朱宏三来到沈阳时已经是十一月份,沈阳这里地处东北,十一月份已经是大雪封路,朱宏三没办法只好在沈阳这里住下来,打算第二年开春在起行回京。
第二年是神武十五年,朱宏三在努尔哈赤的皇宫已经住了一个多月,春节也是在这里过的。沈阳故宫虽然是皇宫,但是规模和面积根本没法和北京故宫相,再加冰天雪地的也没什么玩的,所以朱宏三过的十分郁闷,每天除了和大小老婆们研究身体结构也没什么事。
过了春节是正月十五,也是元节,按照传统这一天是灯会,在下午时分朱宏三的长孙朱升铎来找朱宏三,想要出去玩耍。
朱升铎是年轻人,这一个多月将沈阳城里玩了个遍,沈阳虽然在辽东是第一大城,但是在关内只是一个稍微大点的府级单位。朱升铎出生在南京,在北京长大,这两个城市都是百万规模,玩的自然沈阳多得多,所以朱升铎实在是待的郁闷死了。
不过今天挺好,朱升铎打听到今天是灯会,从下午开始城里要举行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作为年轻人的朱升铎自然想要参加,所以来找朱宏三想要跑出去参加灯会。
朱宏三在小小的故宫也待烦了,听朱升铎这么说心也想出去看看,虽然朱宏三前世是东北人,但是也没见过明朝时东北过元宵节怎么过。
祖孙二人打定主意,穿戴整齐带了五十个护卫离开故宫的后门来到街。
沈阳城是努尔哈赤在天聪十年重修的,努尔哈赤将皇宫也修成了北京皇宫一样的九门。朱宏三和朱升铎从皇宫的天佑门出来,外面是沈阳最为繁华的南城市场。这时沈阳还没有北市场,北市场是在1921年才形成。在清代沈阳最繁华的是南市场,这里聚集了大量关里来做生意的商家,所以繁华异常,什么酒馆、青楼、绸缎庄、胭脂铺应有尽有。
沈阳有内外两层城墙,最外面的城墙是后世沈阳的一环路,不过在明末这里是沈阳的外城墙,南市场这里是后世的五爱市场。因为今天是元灯会,也是唯一没有宵禁的晚,所以各色人等都出来看灯,争取讨个好彩头,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朱宏三看了看天色尚早,对朱升铎说道:“小子,咱们出来早了,找个地方歇一歇,等一会儿好看焰火”
丁谓作为朱宏三的贴身保镖,自然不敢大意,听皇帝这么说赶紧找了一家规模十分大的酒楼,让皇帝皇孙休息。
这家酒楼叫粤海楼,不用想一听是广东人来干的,朱宏三走了进去一看正是广东装修。
今天是灯会,来吃饭游玩的人很多,粤海楼一层都已经坐满,不过钱能通神,在朱宏三付出十个银元的高价下,酒楼为朱宏三准备出三层最好的房间休息。
朱宏三领着朱升铎来到三层包厢,这个位置十分不错,打开窗户能看到整个南市场,这时候天色渐黑,一些商户已经开始准备晚的灯笼,街道灯火通明。
到了广东馆子自然要点广东菜,朱宏三在广东生活了十多年,自然有什么菜烂熟于心。朱宏三随便点了七八个小菜,和皇孙朱升铎在这里边吃边喝,边等着天黑后放焰火。虽然这个粤海楼地处东北,不过看样子这家掌柜真是从广东而来,几个广东小菜准备的很不错,已经有粤菜的七八分火候,这已经十分不宜了。
朱宏三心情十分不错,和朱升铎聊着天喝着酒,共享天伦之乐。正在这时粤海楼楼下传来一阵吵杂声,作为朱宏三护卫头子的丁谓眉头一皱,对身边的一个锦衣卫使了个眼色,那个锦衣卫赶紧下楼查看是怎么回事。
一会儿的功夫那个锦衣卫又走了来,在丁谓耳边说了几句话,丁谓皱了下眉,朱宏三问道:“怎么回事”
丁谓听皇帝这么问赶紧躬身答道:“回皇爷,下面一个混混闹事,喝多了不给钱,掌柜的报官了,不过巡检司没来,那个混混的兄弟到来了,所以在楼下打成一团”
朱宏三也没多想,这个热闹的时节巡检司必定人手不够,朱宏三说道:“派几个人去将那伙混混赶跑”
丁谓点头派了两个锦衣卫下去解决这件事,锦衣卫是什么人那些混混看到锦衣卫的腰牌吓得马四散奔逃。事后粤海楼的掌柜为了感谢朱宏三,亲自来道谢。
那个掌柜的知道,能使用锦衣卫的人非富即贵,现在皇帝在沈阳城,这个年人肯定是什么皇亲国戚,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那个掌柜也没叫什么老爷员外,直接说道:“小人多谢大人解围,要不是借助大人护卫的威名,那些混混还不肯走呢”
朱宏三听掌柜口音是广东人,不免也用粤语问道:“原来掌柜也是广东人,不知道是广东哪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