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锦绣-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朱宏三的新军中分为五大派系,钱勇、赵国栋、王进宝、周玉和马昆,后面那三个是朱宏三扶植起来牵制钱勇和赵国栋的,军中真正的大佬其实是钱勇和赵国栋两人。

    这也是没办法,朱宏三作为皇帝就要搞平衡玩派系,军队这种国家暴力机关都听一人命令那还得了,朱宏三可不想自己死后这帮军头再来一个黄袍加身,所以在军中安插奸细、培植心腹、挑拨钱勇和赵国栋的关系就成了朱宏三的必要手段。

    可是在赵国栋看来事情可不是这样,钱勇从武昌起家开始就没打过几仗,好不容易在江阴和满清军队打了半个月,却损失惨重,整个一师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

    接下来钱勇就成了朱宏三的看家狗,一直守在广东不动弹,就是北伐战争中钱勇也只是跟着朱宏三打了一场南京战役,可是那场南京战役钱勇只是偏师,主要战斗都是朱宏三的禁卫军打的。

    就这样身无寸功的钱勇,在建国封爵时竟然排在赵国栋之上。当年封爵大典时姜鹏举心有不满喝多了大闹会场,其实心中最有想法的却是赵国栋。

    可以说现在大明的国土有一半是二师打下的,可是赵国栋封爵却在钱勇之下在那时起赵国栋对皇帝朱宏三就有了微词。

    赵国栋心中不满意可是并不傻,他知道自己虽然手下兵丁二十多万,可是只要皇帝一封圣旨就能让他进了锦衣卫的诏狱,所以赵国栋将这种不满深深的埋入心中,半点不敢表现出来。

    赵国栋虽然不敢有半点不满,但是心中芥蒂已经产生,下一步就是有人煽风点火了。

    这个煽风点火之人就是皇帝的宝贝儿子秦王朱江,朱宏三害怕自己的儿子变成一无是处的废物,所以对后代的教育完全实行的是因材施教。太子朱海身为储君,在北京熟悉政务等候朱宏三挂了接位,朱江喜欢打仗就去军队,朱淮喜欢读书就去念书。

    在朱宏三这种教育手段下他的几个儿子并不完全都是废物,但是有了能力就有了想法,你太子怎么了不就比其他皇子多生几年吗为啥你就要是储君我们就是臣所以朱宏三这几个成年儿子为了那个位子恶斗多场,不过在朱宏三高超的手段下都一一化解,太子朱海的地位还是有惊无险的。

    可是随着朱宏三的年纪越来越老,朱江眼看自己和平接位的可能性没有了,没办法只好趁着朱宏三离京的时候铤而走险。

    这时在总督府门外,张保已经带着两千士兵集结完毕,可是就是等不到赵国栋出来。

    张保看了看天色已经大黑,南城那边已经开始点灯,再要等下去就来不及了,要知道张保运进城里的大炮就埋伏在皇宫外面的民居中,时间久了张保害怕有变。

    张保没办法只好进入总督府去找赵国栋,张保问过总督的家丁后才知道老爷从下午就在书房,一直没出来。

    张保来到书房外推开房门,正看到赵国栋在看着那套旧军装沉思,张保当然认得这套军装,当年他也是教导团出身。张保看到赵国栋这样子害怕他反悔,赶紧上前说道:“制台大人,时间已到,咱们动手吧”

    赵国栋听张保进来低声说道:“张保,你说你我这样是不是恩将仇报”

    张保赶紧躬身说道:“制台大人,皇帝陛下对末将也有大恩,可是咱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制台大人你看看当年建国时咱们兄弟死了多少人当年和末将出身二期教导团的二百人只剩下了四十八个,一期教导团的三十人还剩十一个,当然咱们当兵吃粮为国尽忠也是应该,可是看看那些臭老九如何对付我们的应该给的土地七扣八扣到了兄弟手中只剩了三成,那些半路死亡的兄弟更惨。”

    “大人还记得当年和末将一期吴朝宗,他和弟弟吴朝芳、吴朝芳都为陛下捐躯,可是大人看看现在什么样子吴老太太为了给被燕王打死的四儿子伸冤,竟然就在钦差行辕门口被踩死,死后皇帝竟然对燕王半点惩罚都没有,只是降爵了事,其他涉案的文官更是屁事没有大人,难道你能眼看兄弟死不瞑目吗”

    人都想推卸责任,赵国栋也不意外,毕竟他这次是造反抓皇帝,不管秦王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叛徒毕竟是叛徒。但是张保这番话让赵国栋心中好受一些,原来自己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成千上万的军中兄弟。

    赵国栋站起身来对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说道:“陛下,请不要怨末将,末将这都是为了兄弟们不在受文官欺负”

    赵国栋磕头后满眼再也没了犹豫,而是变成了坚毅。赵国栋脱下身上的总督官服,穿上面前的灰白色军装说道:“张保,当年老子穿着这身军装出生入死,今天就来最后一次,成了自然公侯万代,死了也好过活在文官的压迫下”

    张保看到赵国栋坚定决心大喜,赶紧说道:“大人放心,秦王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大人必定能兵不血刃占领皇宫”

    赵国栋穿好衣服带着张保来到总督衙门门口,这里两千士兵已经等候多时了。这些士兵看到总督大人身穿奇怪衣服出来就是一愣,他们没见过这种灰白色衣服,不过他们是精锐的二师士兵,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性,那管长官穿什么衣服

    今天来的四个营长都是建国后参军的,他们没见过这种早期军服,如果来一个二师的副师长或者是资历深的团长,必定能发现今天赵总督的不同。

    赵国栋看了看整齐的二千人,大声说道:“今天是上元灯会,沈阳府手下衙役、巡检司人手不够,你们跟着本督巡视皇城外围”

    四个营长接到的命令也是这个,再加上二师师长张保也在总督大人身后,这些营长也没想其他,带领部队跟在总督赵国栋身后,开始行动。:



    第九百五十五章 后宰门

    

明代沈阳城只是一个军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辽东一带设立了十二个卫所,其中驻扎在沈阳地区的是沈阳中卫和左卫,同时命令指挥鲍成领原河南、山东校卒一万三百二十八人驻扎在沈阳。

    在明朝的二百多年里沈阳因为地处辽河沿岸,是辽东地区的水陆交通咽喉要道,所以慢慢的人口变得稠密起来,不过有明一代沈阳的地位并不怎么重要,比当时辽东都司驻地的辽阳差了很多。

    沈阳大发展的时候是从满清开始,在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在沈阳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建造天命汗宫、大政殿和十王亭等建筑,这一切都使沈阳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是沈阳真正从一个军镇向大城市发展的开始。

    朱宏三重新占领沈阳后也用这里当做东北总督的驻地,将大批的人口从关内迁移到沈阳,同时将沈阳从军镇直接提升为府级单位。

    现在的沈阳地形是一个椭圆形的城市,皇宫在城市中间靠北的方向。北城这里也是各级衙门的驻地,东北总督府、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都在这里。

    沈阳的皇宫和北京皇宫差不多,也分为皇城和宫城。皇城内分布着各部衙门和满清各个亲王的王府,不过现在这些亲王府被朱宏三赏给了有功之臣,赵国栋的家就在宫城的北面英亲王府,也就是当年阿济格的府邸。

    皇城正中就是皇宫,也就是后世的沈阳故宫博物院,当然沈阳故宫的占地面积远远不能和北京故宫相比,但是因为沈阳地处寒冷的辽东,宫城内的各个宫殿和城墙都十分厚实,预防寒冷的同时也增加了防御能力。

    朱宏三住的地方正是宫城中的皇极殿,也就是当年皇太极住的清宁宫。朱宏三将沈阳故宫中所有满清色彩的名字全都改了,大清门成了大明门,清宁宫也被改成了皇极殿。

    赵国栋作为朱宏三的嫡系自然知道皇帝在那里住,所以他的主攻方向也是这个皇极殿。得益于沈阳故宫的面积不大,皇极殿距离后门后宰门只有不到二百米距离,可以说只要将后宰门控制住,皇帝朱宏三也就落入赵国栋手中。赵国栋也打的这个主意,所以今天才决定从后宰门开始动手。

    赵国栋带着两千人离开总督府门口的校场,一路巡街到后宰门这里,路上也碰到了几支沈阳巡检司的马队,不过他们已经接到沈阳知府衙门的通知,对这些入城的士兵也没多问。

    随着赵国栋距离后宰门越来越近,他的手心中全是汗水,赵国栋征战一生大场面见过无数,但是今天是造反抓皇帝,赵国栋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在距离后宰门三百米的时候,从黑暗中跌跌撞撞的跑出来一个人,为首的士兵看到对面有人影赶紧喝问道“前面是谁站住,在不站住开枪了”

    那个人高声叫道“不要开枪,我是皇宫中禁卫,你们是那部分的”

    为首的军官听他这么说赶紧说道“我们是二师官军,奉总督大人命令巡夜,你是宫中禁卫

    有什么事吗”

    这时那个人已经跑到队伍前面,接着灯光看到那个人身穿明黄色飞鱼服,腰上挎着绣春刀,不过刀已经没了只剩刀鞘还在。

    那个锦衣卫看到士兵长出一口气,拉着军官低声说道“兄弟,快带我去见总督大人,有大事情”

    这时后面的赵国栋和张保已经走到前面,赵国栋张嘴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不走了”

    那个锦衣卫看到赵国栋赶紧上前跪倒高声说道“总督大人,宫中出大事了,驸马赵虎阴谋叛乱,已经在宫里将陛下控制起来,末将是宫中锦衣卫百户,趁着赵虎不注意逃了出来,请总督大人快去救陛下”

    这个锦衣卫的消息其实漏洞百出,赵虎是军中将领那里能跑到皇宫里发动叛乱还有明朝宫禁十分森严,太阳落山后宫门闭锁,你一个小小锦衣卫百户说出来就能出来不过这个锦衣卫的消息太过劲爆,再加上二师士兵大部分都是不认字的,在听到自己敬爱的皇帝被人控制后那里还顾着仔细想有什么漏洞,一个个都大呼小叫的要进去救皇帝。

    赵国栋听那个锦衣卫这么说知道这个家伙必定是秦王安排的棋子,不过赵国栋也正需要这个名义,赵国栋对身边四个营长说道“大家都听到了,你们平常深受皇帝大恩,现在正是需要你们救驾的时候,来跟着老子去后宰门,咱们救皇帝去”

    这些士兵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就是四个营长也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希望建功立业的年纪,听到总督大人这么说一个个高声叫道要奋勇杀敌,将皇帝救出虎口。

    这里距离后宰门不到三百米,城墙外这么多人喊叫自然引起了宫中锦衣卫的警觉,今天把守后宰门的是朱宏三的女婿李福,也是长沙公主朱湘的驸马。李福成婚后就不能担任禁卫军的军官,所以转成了锦衣卫,成了锦衣卫的都督,这次跟着朱宏三出来负责皇帝的保卫工作。

    李福在后宰门听到外面有喧哗声,赶紧登上城墙,这里可是宫城,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无故喧哗

    李福刚登上后宰门就看到远处跑来一支队伍,看整齐的步伐正是军中将士,为首的是东北总督赵国栋。

    李福自然认得赵国栋,看到他来李福站在城墙上喊道“总督大人,刚才在宫墙外有人喧哗,你可抓到什么人了吗”

    赵国栋看了看李福,他认得这个是皇帝的驸马,但是李福的地位那里能和赵国栋相比就是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