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宏三来到丁谓身边低声问明情况,然后笑着来到那个大使身边说道:“这位大哥,我们真有事出城,能不能行个方便”
那个大使看到自己面前是一个胖老头,长着一副慈眉善目,赶紧躬身解释道:“这位老人家实在对不起,职责所在,没有通关行文小人不能开门”
朱宏三笑着点了点头:“好,你真是尽忠职守,等老夫看到赵国栋一定替你美言几句”
朱宏三边说边走到大使身边,突然从怀中抽出匕首插进大使胸口。那个大使没想到这个老家伙毫无预兆就动手,一时间没提防死在朱宏三手中。
朱宏三身后的锦衣卫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士,看到皇帝动手纷纷掏出兵刃将守门的五十多人全部弄死。城门口这里只有这么五十多人,再加上城下灰暗,城墙上竟然没有发现城下的情况。
朱宏三看了看城上没有反应,让丁谓他们赶紧打开城门,然后带着人悄悄的离开沈阳城,奔着辽河岸边的禁卫军大营狂奔而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r:
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出生天
出了沈阳城朱宏三长出一口气,只要离开沈阳自己就安全了一半,朱宏三不管城墙上把守的士兵如何高喊,带着手下这五十个锦衣卫窜入黑夜,奔着十五里外的禁卫军营赶去。
跟着朱宏三来的禁卫军一共六万人,再加上七七八八的足有八万人,这么多人马当然不能驻扎进沈阳城中,所以在距离沈阳十五里外的白塔堡驻扎。白塔堡在沈阳城外的沈河南岸,这里地势开阔,正适合军队驻扎,同时这里也是东北驻军的军营。
这个时节东北还是冰封万里,宽阔的沈河都已经结了冰,这倒给朱宏三一行省了不少力气。朱宏三在随行的锦衣卫护卫下,终于在一个时辰后来到了白塔堡军营。
看到灯火通明的军营朱宏三长出一口气,丁谓刚要上前通报说皇帝来了,让守门的士兵打开军营大门。但是朱宏三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就连他最信任的赵国栋都能叛变他,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朱宏三眼睛转了转,他害怕韩三强也牵扯到这场叛变中,如果真的这样那自己进入军营不是自投罗网吗
朱宏三拉住丁谓说道:“丁谓,你自己先进去,让韩三强带着所有中级军官出大营迎接朕”朱宏三不放心韩三强,但是对那些团级军官还是信任的,这帮家伙都是自己一把手带出来的,忠诚度上完全没问题。
丁谓听皇帝这么说点了点头,带上两个锦衣卫走进大营,而朱宏三带着其他锦衣卫则远远的躲在黑暗中。
朱宏三看着丁谓走进大营,心中却在想着今天赵国栋叛乱这件事,这件事绝对没有这么简单。朱宏三立国之初就将明朝的特务统治发扬光大,除了老字号的锦衣卫、东厂以外,就连存在时间不长的西厂朱宏三也搞了出来,除了这些在军中还有单独的密探制度。可是这么严密的特务网络竟然对这次叛乱半点消息都没有,难道自己内部有人出现了问题
朱宏三手下一共有四大特务头子,最大的当然就是锦衣卫指挥使钱礼德,不过这几年朱宏三对钱礼德防备心很重,为了分化钱礼德手中的权利将锦衣卫中的南镇抚司交给了广东出身的赵孟关。除了锦衣卫的二人还有东厂大特务头子李承恩、西厂大特务头子韩奇,不过这两个死太监向来不对付,所以这两个家伙联合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这四个特务头子分属不同派别,互相都有各种各样的恩怨,而他们四个为了能压倒对方必须要借助皇帝的力量。可是现在皇帝却被屏蔽了,到底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朱宏三坐在地上沉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原因,看来只有尽快回到北京才行。
就在朱宏三伤脑筋的时候,远处的禁卫军大营大门打开,一群军官在丁谓的带领下快步走了出来迎接皇帝。
朱宏三看到为首的正是韩三强心中松了口气,韩三强只带着十个团长出来迎接自己,也说明他没有参与赵国栋的事。
韩三强快步来到朱宏三面前跪倒说道:“陛下,三强护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朱宏三点了点头说道:“和你没什么关系,这次是赵国栋的事,先进去再说”朱宏三说完在禁卫军军官的护卫下进入大营。
重新回到安全的地方朱宏三长出一口气,这一个晚上逃亡在外,让朱宏三体力消耗很大,可是朱宏三还不能休息,他还要解决沈阳城里的事情。
朱宏三重新回到权力核心,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朱宏三马上让军机处给北城的二师下令,让他们副师长、军法官、后勤部长等高官,还有五个团长马上赶来说明情况。二师是朱宏三的绝对主力,朱宏三不相信这些军官都能跟着赵国栋造反。
事情和朱宏三估计的差不多,二师的主要军官在接到军机处的命令后马上赶来拜见皇帝,不过刚进军营就被朱宏三解除职务全部关了起来,现在朱宏三还没有闲心管他们是不是冤枉的,先关起来再说。
就在朱宏三折腾城外二师军官的时候,城里赵国栋也走到了穷途末路。赵国栋带着人在皇宫中抓捕皇帝,刚开始手下士兵还能听他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怀疑赵国栋的目的,同时城里的辽宁巡抚也终于开始组织人反击。
现任的辽东巡抚正是姜鹏举的老冤家郭欢,这个家伙当年拜马明远为师,在建国后马上脱离军籍走上仕途,正好辽东这里需要他这种出身军旅的文官,所以马明远保举他成为这个辽宁巡抚。
巡抚衙门在经过最初的混乱后,郭欢毕竟也是打过仗的军人,马上组织起城中的巡检司对赵国栋开始反击。不过巡检司只是一些民兵,战斗力和手中的武器完全不是二师的对手,所以在刚开始就被二师打的屁滚尿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师官兵开始怀疑赵国栋的目的,再加上皇帝一直没有下落,二师的几个营长找到赵国栋质问今天是救皇帝还是总督大人有什么个人目的。这时巡抚郭欢亲自来到大明门外,对把守大明门的二师官兵劝降。
郭欢以前是二师的军法官,普通士兵不认得他,但是那四个营长可认得,在得知自己犯下大罪后,马上二师官兵倒戈相向。
赵国栋看到大势已去,苦笑一声说道:“人算不如天算二皇子,看来你还不是皇帝陛下的对手啊”赵国栋说完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用随身的短铳举枪自杀。
赵国栋一死树倒猢狲散,张保看到大势已去也自杀了事,这二人自杀后,可是苦了那二千跟着他们一起闹事的二师官兵,他们得知自己犯了大错也不敢抵抗巡抚衙门的巡检司,一些人举枪投降,还有一些机灵的纷纷脱下军装混入百姓中。
郭欢夺取大明门后马上派人进入皇宫寻找皇帝,不过他也没找到,只是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李承恩找到。老李奸滑的很,在得知大事不好马上换了一身仆役的衣服躲
了起来,所以他没什么损失。
朱宏三的儿子朱渊也机灵的很,躲在排水沟里逃了一劫,只是朱宏三的女人们倒了霉,孟古青在第一时间就被赵国栋抓住,只是赵国栋当时急着找皇帝,对孟古青也不怎么重视,将她和两个孩子关在一间柴房中了事。其他几个女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有几个上吊自杀,还有几个死在乱军中。
郭欢将李承恩找到,赶紧给这位皇帝身边的亲信换上衣服,然后问道:“李公公,陛下在那里”
郭欢也十分着急寻找皇帝的下落,其实他在心中最希望的就是皇帝死在乱军之中才好呢,郭欢是马明远的学生,自然也就是太子党,如果皇帝死了那上位的就会是太子,到时候郭欢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可是李承恩的回答让郭欢心凉了半截,“郭大人,陛下带着皇孙去南城看灯会去了,你快派人去寻找”
今晚上沈阳城里乱成一团,但是只是局限于北城,南城虽然混乱些但是并没有死人,皇帝去了南城自然安全没有什么问题。
郭欢心中虽然失望,但是也要派出人去寻找,可是传来的消息确是一伙人杀了南城门守城的大使,打开南门出城去了。郭欢一听就知道这就是皇帝,所以在得到消息后赶紧带着沈阳城中的大小文官赶紧出城去迎接皇帝回城。
沈阳城中的这次叛乱虽然是赵国栋一手策划的,和巡抚郭欢没什么关系,但是巡抚毕竟也是具有部分军事职能的官员,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巡抚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郭欢虽然在事后尽力补救,带领巡检司将叛乱镇压下去,可是皇帝到底能怎么处理他郭欢心中还真拿不定主意。
不过让郭欢意外的是出城见过皇帝后皇帝并没有处罚他,而是对他能临机决断大加赞扬,同时因为赵国栋已经自杀,皇帝还命令郭欢暂时署理东北总督这个职务。要知道巡抚是正二品,总督是从一品,虽然只是差了半级,可是身份地位那可是差了老远。巡抚全国就有三十多个,总督只有八个,并且总督手握几省政权和军权,这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郭欢一个秀才出身,按照他的身份当个巡抚就已经是祖坟冒清气了,没想到自己还能当上总督。郭欢听皇帝这么说十分高兴,赶紧跪地磕头谢恩。
当然朱宏三并不是真的认为郭欢适合当这个总督,只是现在事情不明,实在不便于大范围调整官吏,赵国栋已经死了,整个辽宁官职最大的就是这个郭欢,让他代理总督也是有安定全省官员的意思。
郭欢磕头谢恩后退了出去,朱宏三对李承恩低声说道:“李承恩,你现在发动一切手段,朕要知道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事情却一点预兆都没有锦衣卫干什么吃的东厂和西厂都是干什么吃的”
李承恩看皇帝发火,赶紧跪地保证一定彻查到底,一定给皇帝一个交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读网址:
r:
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
大明神武十五年正月十五发生在沈阳的造反事件震动了整个东北官场,这可是朱宏三当了皇帝后第一次宫廷政变,并且政变的主体还是朱宏三最为信任的新军将领,所以朱宏三对整个东北的新军都不相信。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朱宏三一直躲在禁卫军军营中,虽然他不露面,可是锦衣卫缇骑四处,从远在黑龙江的巡抚衙门,到把守山海关的驻军,所有赵国栋的亲信嫡系全部被抓了起来,都关在沈阳大牢中详细审问。
随着案件的逐步审理,朱宏三发现站在赵国栋身后的正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朱江。不过朱宏三对这个结论并不意外,赵国栋已经位极人臣了,这样还要抓皇帝造反干什么难道他自己想当皇帝明朝君权已经发展到极致,不要说赵国栋在军中不能一手遮天,就是他掌握了军队,这个皇帝也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
而朱宏三出了事自然只有他的几个儿子有资格接位,排在首位的是太子朱海,不过朱海和赵国栋一直不远不近,所以最大的嫌疑人就是二师出身的秦王朱江。
看到张保亲信的供词朱宏三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玄武门之变能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想到这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