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锦绣-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备过年。
丁长生对这件事一种有不好的预感,但是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丁长生睡到半夜才反应过来,东安门这里虽然不是好地方,但是地理位置实在重要。东安门是皇城四座城门之一,进去不远就是宫城的东华门。而宫城中紧挨着东华门的是什么地方不就是太子的东宫吗
想到这丁长生冷汗都冒了出来,马如风亲自安排的人自然身份十分重要,可是为何不去朝阳门那种好地方,非要来东安门这里还有那四个家伙一看就是军人,但是作为四师老人丁长生却没见过他们,这又是为什么再加上丁长生知道马如风和秦王交好,皇帝现在并不在宫中,宫中守卫人数严重不足,种种迹象相加后就看的很清楚了,马如风的真正目标是太子
r:
第九百六十二章 乱起(3)
丁长生被自己的分析弄得全无睡意,他坐起来仔细想了一下,马如风这几日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可疑。
今天陪丁长生睡觉的是他第三房小妾,要不容易熬到老爷能来住一晚,老爷却不睡觉只是坐在那里发呆,小妾心中十分不高兴,不免发嗲道“老爷,人家都准备好了,快来睡觉吧”
按照以前,小妾这嗲声早已经让丁长生浑身酥软,但是今天丁长生那里有心情想那事。
丁长生说道“老爷今天有事,你先睡吧”说完丁长生穿上衣服骑上马去了衙门。
丁长生负责东城治安,他的参将衙门就在崇文门内的卖羊胡同,距离千步廊并不太远。
现在已经是深夜,丁长生带着家丁骑着马来到衙门,守门的士兵没想到参将大人这么晚了还能来衙门,赶紧单膝跪倒请安。
“恭迎大人”
丁长生看了看衙门还算正常,门口十名士兵正在站岗,衙门里面也灯火通明。
丁长生点了点头问道“嗯,起来吧,今天晚上是谁值夜”
“回大人,是赵游击在值班”
朱宏三占领全国后对明朝军制并未作出多大改变,明朝的卫所制虽然不行了,但是这种军制毕竟是朱元璋创立,朱宏三实在不想再背上一个擅改祖宗成法的罪名,所以现在明军实行是两种军制,一种就是新军中的师团制,还有一种就是老明军的旧制。
其实明军的军制和新军的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在军中最高的长官是提督,这是武官能当的最大官职,品级为正一品,下面就是总兵,总兵之下是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百总、棚长,游击将军这个名字看着挺搞笑,其实和新军中的团长一个级别,只是带的兵战斗力没有新军高而已。
丁长生听今晚是赵游击值班,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走进衙门。
长官来查夜,早有人进去禀告赵游击,朱宏三刚占领北京不到十年,新朝的气象还在,军中军法森严,也无人敢守夜时翘班。赵游击正在签押房中值夜,听大人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卑职不知大人来到,没有迎接,有罪”
赵游击和丁长生出身不同,赵游击并不是新军出身,他是北京的坐地炮,原本是明朝京营的守备,满清来了他也当了顺民,不过并没有接着当官,而是借着有病的原因回家养老,算是没有泥足深陷。朱宏三占了北京后要一些当地人尽快恢复北京治安,所以作为土生土长的赵游击得以重新进入军队系统。
因为赵游击并不是新军系统,所以他在军中十分小心,每年的三节六供都准备的充足,丁长生对这个老家伙感觉还不错。
丁长生看到赵游击要跪倒行礼,赶紧上前搀扶起来说道“赵大哥,现在不是上班时间,你我兄弟就不要见外了”
赵游击听丁长生语气和缓,松了口气说道“大人,快要临近年关,
末将不敢放松”
“好,本官今天来也没什么事,老赵你忙你的吧让人将这几天的公文拿来,正好晚上睡不着来批阅一下公文”
整个衙门都知道这位丁参将出身陕西边军,当年还是流寇,根本认不得几个字,所以以前公文的来往都是书办代劳,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禀告丁长生一下就完了,今天不知道这位参将大人抽哪门子疯,非要自己看公文。
赵游击听丁长生这么说赶紧答道“末将知道了,请大人去二堂等候,末将这就让人送去”
参将衙门的二堂就是丁长生的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地方有下人打开房门,掌上灯,然后拿上来几盆炭火,现在北京的天气还是挺冷的,没有炉火在屋中实在坐不住。
一会儿的功夫有书办将这几个月的公文拿来,丁长生挥了挥手让书办出去,然后自己详细观看。
丁长生并不是不识字,只是他不认得那种文绉绉的文言文。作为能在新军中做到团长的中级官员,四五百个常用字还是认得。同时军中这种公文都是大白话,并没有什么文言文,所以丁长生还是能看懂的。
前几个月的公文丁长生根本没动,只是在十二月份的公文中翻找,丁长生很快就在公文中发现了线索。
京师步军统领衙门一共两个总兵四个参将,这六人都是步军衙门中的高级官员,所以衙门中一些官员的调任升迁都要有衙门发邸报的,为的就是避免耽误公事。
丁长生拿起十二月初十的邸报,上面说西山总兵张广泗老娘死了告假,现在西山总兵换上了齐欢。西山军营距离北京只有三十里的距离,是北京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齐欢丁长生知道,这个家伙出身二师,当年是姜鹏举的亲兵队长,是姜鹏举的铁杆中的铁杆。
丁长生又拿起其他邸报观看,很快又发现线索,南城的打狗巷库房的大使换了。这个线索在邸报中只是一句话,说大使老婆生孩子,请了半个月假,现在南城库房管事的是以前的副使。
仓库大使只是九品小吏,按照级别根本不够上衙门邸报的,只是这个南城库房太重要,这个库房存放的正是火器,步军统领衙门的所有火枪火炮都在这个库房存放。
步军统领衙门虽然是治安部队,但是还是装备了三成火器,不过在平时这种大威力的武器严禁使用,只有在非常时机,有皇帝的圣旨,或者有军机处和兵部的公文才能发放,在这个关键时机那个大使偏偏请假,这太巧了。
丁长生赶紧又拿起邸报再找,很快发现在这几天里内城几个重要节点的千总都被换了,同时换上来的人都是生人,丁长生一个都不认得。
最后丁长生发现就在上午统领衙门发来的一道公文,上面说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在南城和东城有几个街道要举办灯会,所以命令这几个街道的千总要带领手下兵丁上街巡查,一定要保证京城的治安。
这原本只是一道稀
松平常的公文,但是加上那几个线索,答案就呼之欲出了,马如风想要在正月十五搞事情,至于什么事情丁长生还没发现,不过也不用费什么心猜测,马如风和秦王交好,这次搞事情必定要对太子不利。
想到这丁长生陷入两难,他是太子安排到步军衙门的奸细,按照和太子的约定现在他发现这么大的事情马上就要禀告太子。可是丁长生和马如风同是四师出身,让他去出首老上级还真有些为难。
丁长生现在实在拿不定主意,如果去报告太子,秦王的事情肯定不能成功,自己到能立一些功劳,但是在太子那边还远远不够。如果不去报告太子自己将这件事按下来,那样秦王就有很大希望成功,到时自己是马如风的战友加好友,自然能水涨船高再进一步。
可是这样就算秦王成功了,必定要对太子一党大势打压,当年丁长生可是给太子写了效忠书的,如果效忠书落入秦王手中,那自己肯定不得好死。
丁长生在衙门这里犹豫不决,转眼天色大亮,丁长生看了看天色下定决心,还是去帮助太子。很简单,秦王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就算秦王成功了自己也难逃一劫,只有帮助太子才是一条出路。
丁长生打定主意,和赵游击说今天身体不太好上午不来了,让他替自己掌总。然后丁长生回家换了身普通衣服,出了后门去找夏完淳。
当年丁长生是钱遗爱发展的,按理他应该去找钱遗爱,但是钱遗爱因为河南之事去当了布政使,同时就在神武十四年六月份,钱谦益死了,按照朝廷丁忧制度钱遗爱要回家守孝三年,所以现在钱遗爱正在常熟老家为钱谦益守孝。
钱遗爱走了丁长生自然不能直接去找太子,他的身份也见不到太子,没办法只要按照钱遗爱的吩咐来找夏完淳。
夏家也是松江府的大地主,虽然没有钱家那么有钱,但是也是不缺银子的,再加上夏允彝现在是湖北巡抚,所以夏府也算是气派。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夏府的家人也已经起来打扫门口。就在这时一个大汉来到夏府门口拱手问道“请问几个老哥这可是夏完淳夏大人的府邸吗”
夏府家人听这个人这么说就是一愣,夏府不是没有人来上门送礼,但是都是湖北的官员,来拜见也是询问是不是夏巡抚的府邸,来找夏完淳的还是第一个。当然夏完淳也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只是夏完淳的朋友夏府家人都认得,都是文弱书生,这个大汉一看就是军人,自家少爷从来没有过军人朋友。
不过夏府家教甚严,那个家人也不敢说什么,赶紧拱手问道“敢问先生贵姓找我家少爷有什么事”丁长生一身肌肉,满脸的络腮胡子,怎么看也不像先生,但是没办法,夏家往来的都是读书人,那个家丁也是说顺嘴了。
丁长生大嘴一咧从怀中拿出一份拜帖,说道“请将这份拜帖交给夏大人,夏大人自然就会明白”
。
r:
第九百六十三章 乱起(4)
夏完淳这时正在内宅用饭,夏家家教森严,夏完淳对自身要求也很高,现在虽然府中夏完淳就是当家人,但是常年严于自律养成的习惯让他还是起的很早。
夏完淳今年已经三十五岁,按照明代来说已经步入中年。夏完淳现在的官职是翰林侍讲,官职是正六品,虽然只比当年的东宫主簿高了一品,但是夏完淳对自己现在的职位还是很满意的。
翰林侍讲这个官职看着不高,但是明白人都知道,翰林院清贵,从明朝中叶开始更是有非翰林不入阁的惯例,所以当皇帝钦点夏完淳进翰林院的时候,夏完淳真是感激的五体投地。
夏完淳是崇祯十七年举人,原本第二年他应该考进士的,但是那知道山河变色,国家都没了谁还管你考不考进士,所以夏完淳一直是举人功名。
以前夏完淳也知道自己出身不行,所以以为自己这一辈子最多也就当个知府到头了,可是那知道就在神武十二年皇帝亲自下旨让他去翰林院,要知道能进翰林院可都是进士及第,也就是一甲那三个人,二甲其他的进士出身想要进入翰林院就要经过考试,至于三甲同进士出身,那根本没资格考试。
皇帝能降隆恩给夏完淳这么一个机会,也就代表着夏完淳已经有了将来入阁的门票,夏完淳怎能不感激皇帝呢
其实皇帝朱宏三对夏完淳有好感完全是因为夏完淳对明王朝的忠,朱宏三知道自己中人之姿,使用人才完全没有老祖宗朱元璋的眼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