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齐宣很痛快的离开了这间学舍。
唯一一个舍友走了,林昭有些无奈的看向卫忠,苦笑道:“卫公公,您何等身份,干什么非要亲自来寻我一个小小的太学生?”
“圣人吩咐的,咱家自然要替圣人办好差事。”
说完这句话,卫太监从一旁的小太监手里,取来了几张白纸,铺在在林昭面前,开口道:“林编撰,圣人说了,让你尽快写出西行记后续内容,由咱家先送到宫里去。”
说到这里,老太监声音平静。
“圣人还在宫里等着看呢。”
第二百二十章 还是带图的
林昭离京两个月左右,长安风上刊载的西行记,已经断了两三期,不少一直在“追更”的长安百姓,对此颇为不满,甚至还有些有点门路的人,知道编撰司隶属国子监,还跑来国子监闹过。
当然了其他人“催更”都不怎么要紧,林昭大可以躲在太学里埋头不理,但是皇帝亲自来催更,这就没有办法置之不理了,林昭先是低头看了看摆在自己面前的白纸,又抬头看了看卫忠,苦笑道:“卫公公,我刚回长安不久,再有几天就要考试了,哪里有什么心思写这个……”
“考试的事情不着急。”
卫太监淡淡的说道:“这一次常科的主考是礼部往事浪,圣人已经给我打过招呼了,等考完之后咱家会亲自去见一见王侍郎,把先前许给你的功名给你。”
说到这里,卫太监缓缓说道:“现在,林公子只需要专心把西行记写出来就是,圣人在宫里等着看。”
林昭对着卫太监眨了眨眼睛,低声道:“卫公公,据我所知,这科考都是要糊名的,便是主考在未曾排定名次之前也见不到人名……”
卫公公闷哼了一声,瞥了林昭一眼:“少年人用不着耍心眼,该给你的自然会给你,你今日老老实实写西行记就是。”
他用手指着那些白纸,声音平静:“记得要亲自抄写,不得偷懒。”
说完,卫太监背着手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咱家现在要去外面办点事,两个时辰之后咱家来国子监取。”
说完,老太监扬长而去。
林三郎坐在自己的桌子面前,伸手挠了挠头。
这个时代,虽然有糊名,但是想要作弊并不难,最简单的就是通过门路提前得知试题,然后再找个已经中了进士的,提前写好,自己默背下来,这种作弊手法是最天衣无缝的法子,只要泄题的事情不暴露,基本上查不出来。
除了这个之外,还会有人提前与考官约定好,在试卷上做一些记号,比如说开头写固定的四个字,再比如说约定第一页第十七个字与第二十七个字写上固定的某两个字。
这种就会有迹可循,容易露馅。
眼见考试将近,刚才林昭喊住卫公公,就是为了从这位大公公嘴里套出一些“考题”,或者说套出几句“记号”,从而能……作弊成功。
但是不知道是卫公公没有听明白,还是林昭没有说清楚,这位老太监竟是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了。
“难道作弊这种东西……不需要我配合就能成?”
林昭暗自嘀咕了一句,伸手挠了挠头,看向了自己桌子上的白纸,摇头叹了口气:“身为天子,不好好治理国家,却沉迷,沉迷倒也罢了,居然还派人催更……”
吐槽了一句之后,林三郎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从自己书桌上翻出最近一本刊载了西游记的长安风,先看了看自己上次写到哪里了,然后磨了磨墨,开始沿着上次未完待续的部分,继续写下去。
虽然不需要自己构思,不怎么耗费心神,但是毛笔字毕竟不如后世键盘那么方便,写了一个多时辰,一共也才写了四五千字而已。
毕竟要写给皇帝看,林昭不敢写的潦草,只能工工整整的写,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字迹工整,写着写着也就略有些潦草了。
写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林昭手酸的不行,起身伸了个懒腰,正准备出去从编撰司抓一个编撰过来帮他写稿子,突然瞥眼看到了自己写在白纸上的字迹,心中一动。
那个老太监临走之前……
似乎让自己亲手抄写…?!
突然间,林昭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心神大振,就连手臂的酸痛也减退了不少,再一次提起毛笔,也不敢再潦草写字,而是用平日里誊录的速度,规规矩矩的写字。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左右,老太监去而复返,进了林昭的学舍之后,瞥眼看了看正趴在桌子上,规规矩矩写字的林昭,他伸手捡起林昭已经写完的书稿,拿在手里翻了翻,瞥见林昭字迹渐渐潦草,过了几页之后又突然工整起来,卫太监脸上又露出了那个不怎么好看的笑容。
“算你聪明。”
他等到林昭把手里的那页纸写完之后,便把这些稿子统统收了起来,按照先后顺序排好,捧在手里,然后瞥了一眼林昭,语气平静:“记着,应试的时候,就用这个字迹写。”
听到这这句话,林昭心中一块大石落下,他果然没有猜错,老皇帝的意思是让自己用字迹作弊。
不过他还是在心里暗自吐槽了一句。
果然是科考初兴的王朝,科场的种种规矩还没有完善起来,连专门誊录试卷的人都没有……
没有记错的话,另一个世界里,试卷弥封誊录的规矩应该在北宋时期,便建立起来了。
说完这句话,卫太监捧着这些书稿,转身就要离开,林昭连忙用毛巾擦了擦手上沾染的墨迹,把他送了出去。
一路送到国子监门口,已经有一顶轿子在等候卫忠,卫太监上轿子之前,回头看了林昭一眼,轻声道:“因为你写的西行记,圣人最近对这些话本颇为有兴致,据咱家所知,除了西行记之外,林公子你名下的那座印刷作坊,似乎还印了一本别的书出来。”
说到这里,卫忠笑呵呵的看了林昭一眼:“咱家前几天拿到了一本,林公子你说,要不要送到圣人面前去,交给圣人看一看?”
听到这句话,林三郎瞬间额头冒汗。
他名下是有一个作坊,乃是从东宫手里要过来的,那个作坊目前,只印过一本书……
周昌明的《玉齐春》!
他对着卫忠连连摇头:“卫公公,那书……乃是秽书,万万入不得圣人法眼…”
“原来林公子也知道那是秽书。”
卫太监看了一眼林昭,缓缓说道:“那林公子还大肆印发,在长安城里售卖?”
“不是我写的。”
林三郎面色严肃,摇头道:“学生只是帮着旁人印发而已,书中内容,我一眼也不曾看过!”
卫公公似笑非笑的看了林昭一眼,然后弯身走进了自己的轿子里,就在轿子将要离开之前,里面传来了卫忠的声音。
“咱家买到的那本,还是带图的。”
说完这句话,这顶宫里的轿子被四个轿夫抬了起来,离开了国子监。
林三郎站在原地,一阵初春的寒风吹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愣神了片刻之后,才转身走回了国子监,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
“回去之后要好好翻一翻大周律,看看…”
“印书犯法不犯法…”
第二百二十一章 贡院
当初林昭帮着周昌明印书,有一部分原因自然是为了挣钱,但是这个时代信息流通以及商品流通的速度太慢,一个生意基本上只能在一个地方展开,也就是说这本书即便写得再好,覆盖范围恐怕也只只有一个长安城而已。
等林昭把书传出长安城,外地恐怕早已经开始印制盗版了。
因此这本书固然有收益,但是收益并没有特别多,林昭花了一百贯钱从周昌明手里买下了这本书,随后又把印出来的书交给周德,齐宣两个人,在长安上层圈子里发卖,刨去印刷的本钱以及给两个舍友的分成,前前后后这本书加起来,估计也就挣个一两百贯钱而已,勉强挣了一倍。
这么点钱,已经不怎么被林昭看在眼里。
他印书的最主要目的,是想从多方面垄断长安的“文化业”,这样以后慢慢做大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民意,改变民心。
当然了,这东西究竟犯不犯法,林昭还真没有仔细琢磨过,还真得去好好翻翻大周律,不然哪天被京兆府给逮进去,麻烦可就大了。
这个时代并不会留案底,甚至如果是因为直言敢谏冲撞了皇帝获罪入狱,反而会留下美名,但是如果是因为卖……秽书被下狱,那一辈子的名声也就毁了,将来即便中了进士做了官,恐怕也要被人耻笑一辈子。
想到这里,已经回了学舍的林三郎暗自下定了决心。
“以后无论如何,不能再印这种书了,即便不出事,难保不会被人捉住把柄,将来要用这个拿捏我。”
想到某个猴子因为“弼马温”三个字,被耻笑了大半辈子,林昭便背脊发寒,等到他将来做了官,要是有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上一句“贩秽书的”,恐怕那时候的林大老爷要被恶心个半死。
“嗯……”
林三郎坐在自己的书桌旁边琢磨了一会儿,小声嘀咕道:“得想个法子,把这件事推到别人身上,比如说……推到那位韩公子身上。”
西行记更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进入后半部分,预计到乾德九年的年中就可以更完,如今林昭手下的那个印刷作坊,正在筹备印制整本西行记,等到长安风这边连载完,那边立刻就能出书,一来能够赚不少名声,二来钱也能挣上不少。
而如今韩县令的幼子,就在林昭的印刷作坊里做事,还是管事的,这位韩公子这几年荒废了学问,想要考学做官已经希望不大,最大的可能是朝廷看在他父亲惨死的份上,给他荫一个散官,基本上没有什么前程可言,这桩事情安在她的头上,也无伤大雅。
想到这里,林昭眼珠子转了转,已经在考虑把那间作坊正式出手转给韩参的事情了。
………………
这边林三郎正在因为那本书而忧心,另一边的卫太监已经坐着轿子从朱雀门进宫,很快来到了甘露殿里,他先是把林昭的书稿呈在了皇帝面前,然后恭声道:“陛下,林编撰已经把后续的内容写了出来。”
老皇帝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这份书稿,他随手往后翻了几页,便看出了林昭先后字迹的变化,老皇帝扭头看了一眼卫忠,淡然道:“是你点醒了这小子?”
卫忠摇了摇头,开口道:“陛下,奴婢前前后后只字未提字迹的事情,是林编撰自己想明白的。”
“好小子啊。”
圣人把书稿翻到了第一页,一边看书一边说道:“这般机敏,已经超过不少朝中大臣了。”
说着话,他往后翻了一页,开口问道:“这个小林昭,今年多少岁了?”
卫忠低着头说道:“回陛下,林编撰应该是承平六年生人,今年是十五岁。”
“嗯。”
老皇帝点了点头,叹息道:“只可惜年纪太小了一些,不然倒是可堪一用。”
卫太监连忙低头,陪着笑脸说道:“陛下春秋鼎盛,若要用他,还有大把时间调教。”
老皇帝这会儿正在看西行记,闻言没有动弹,也没有说话。
卫太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笑道:“其叔林元达十九岁中进士,传为神童,如今这个林昭十五岁就要中进士了,这叔侄二人,将来一定会传为本朝佳话。”
“好了,莫要说了。”
皇帝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